① 《信條》在國內上映了,這樣的信條你能看懂嗎
近日,《信條》在國內正式上映了,在豆瓣有8.4的評分,還收獲了很多5星好評呢,要知道打五星好評的電影可真的是很少呢。好萊塢大作《信條》早就讓影迷期待上了,滿分導演諾蘭新的作品到底有多燒腦大家看看《盜夢空間》就知道了,《盜夢空間》真的看的很爽,一共有好幾層夢境。
《信條》電影就是講述了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了,但是主人公穿梭在全球各地,在開展特工活動,他要揭示“信條”的謎並且要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是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麗莎白·德比茨基和邁克爾·凱恩等主演的,它的預算成本超過了2.2億美元(約合成人民幣是15億元),也是諾蘭至今成本最高的原創電影,而且依舊是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信條》影片全長大約有3個小時。
② 《信條》的超前觀看指南是什麼
《信條》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克勞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舉個例來說,如果把冰塊放進可樂里,只可能變成冰可樂。如果不做其他變化,是不可能出現冰塊越來越冷,可樂越來越熱的。這個定律跟我們之前學過的,包括牛頓定律、電磁方程、相對論等等定理和基本方程都不一樣。因為在其它的定理中,物體的狀態都是可逆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觀看一個球在光滑平面滾動的視頻的話,其實我們分辨不出是正放還是倒放。但是如果有熱量參與進來,它就一定是有方向的,過程不可逆的,所謂「時間之矢」就會出現,我們就可以分辨出時間前後的差別。
後來克勞修斯引入了一個參量,來度量熱量的單向不可逆的過程,這個參量就是熵。熵在孤立系統中只會保持不變或者增加,永遠不會減少。在物理上熵也用來描述混亂的程度,也就是說事情總會朝著越來越混亂的方向發展,把你或者哈士奇關在房間里,房間只會越來越亂,只不過亂的速度不同。
宇宙作為整體來看,也是符合熵增加規律的。那會不會出現熵減少的反常現象呢,事出反常必有「妖」,物理學四大神獸之一「麥克斯韋妖」就出現了。
而在電影《信條》里諾蘭加入的一條規則,就是類似「麥克斯韋妖」的技術在未來實現了。任何物體甚至是人,都可以進行熵減和熵增兩種狀態的切換。電影《信條》里,根據熵減呈現出的視覺奇觀和情節,是聞所未聞的。
此外,《信條》里還有三把關鍵鑰匙。第一個就是預告片多次出現的紅色和藍色,其實可以簡單理解成紅色代表正常時空,藍色代表逆向時空。只要看準顏色,就不會被電影的奇觀,還有視角的轉換搞暈。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毒面罩和氧氣面罩的區別。防毒面罩類似豬鼻子,氧氣面罩類似象鼻。分清楚兩只區別,就不會被電影里貌似出現的Bug困擾了。第三個重要的細節,就是電影里會多次出現的小掛件,它是理解電影情節和角色之間情感非常關鍵的道具。
最後,看《信條》之前,最適合回顧諾蘭早期成名作《記憶碎片》。看的時候可以重點練習一下,對故事情節和影像細節的記憶能力,只要有足夠的記憶力,即便片中的物理概念一竅不通,也不會看得雲里霧里。
(2)信條在南京哪個電影院點映擴展閱讀
諾蘭談《信條》:
在介紹電影故事時,諾蘭說:《信條》是一部間諜驚悚片,其主人公是故事的核心,他就職於一個名叫「信條」的高度機密組織。通常,此類角色都非常冷酷、憤世嫉俗。
然而,他們的行為及肩負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是無私和自我犧牲的,代表了不同的行為准則及對同胞的責任感。我和約翰·大衛·華盛頓(影片主演)都覺得在這里有機會更多地利用這些屬性,以此激勵人們犧牲小我,去做更宏大的大事。」
諾蘭總結道:我希望通過《信條》為觀眾提供重新感受、重新體驗動作片,尤其是特工間諜片的理由。我想為我的觀眾呈現一套全新的觀影方式,讓他們也可以體會到我小時候觀看特工電影的那種興奮感。
我們也努力為觀眾提供一種全新的體驗,即你觀看電影中的動作場面時,無法預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真切希望帶給觀眾們前所未有的時空逆轉之旅。
③ 信條在哪裡可以看高清完整版
你好,我是兔兔禿90,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④ 諾蘭新片信條過審,將於什麼時候上映他的海報你看懂了嗎
世界著名電影公司華納宣布諾蘭新片《信條》在中國內地過審確定上映。諾蘭作為世界上最出名的導演之一,而該片則是諾蘭大導演打造過的規模最大的電影,製作成本超過2.2億美元。
總之,諾蘭大導演的作品從來不會令人失望。在在國內影院剛剛開始營業開放的這個時期,我們就可以看到諾蘭大導演的巨制,可以說得上是幸運吧。我們就耐心等待,期待這部作品帶給我們的震撼吧!
⑤ 《信條》是什麼樣的電影
看的《信條》凌晨場,再次感慨諾蘭導演的腦洞之大。本文將用圖解的形式來解析《信條》中的四個問題:
①歌劇院混戰一共有幾組勢力參與?
②高速飆車奪取鈈241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時間鉗形戰略奪取鈈241?
④加州鷹山之戰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
先簡單科普電影里的幾個設定:
1. 本片依舊是諾蘭導演最為擅長的操控時空的戲碼,從《盜夢空間》的嵌套,到《星際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條》的逆轉,時空的玩法,斧鑿的花樣越來越新奇,設定也愈發的具有深度。尤其是這次的正向時間線和逆向時間線兩者重疊,多線結合在一條線中敘事,真的可以說讓觀眾大開眼界。
2. 本片的逆轉時間,是來自於熵增熵減的設定,可以理解為熵減的(逆向)物體它的時間線是和我們正常正向世界的時間線相反的,熵減的子彈是從牆壁上往槍里射回,爆炸是從爆炸後的廢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築,人身處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體,車是逆行,語言是倒過來發出的。
3. 除了逆轉時間,這部電影還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轉時間的同時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個經典的祖父悖論:你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父親沒有了也就沒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夠去殺死祖父呢。
這一個悖論其實也預示著反派安德烈對於人類存亡的看法其實是有偏執的,導演還是寄希望於另一個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發展的宿命,不可強求。
4. 因為逆轉時空的存在,那麼戰爭除了在場面讓奇幻得讓人震撼和驚艷,另一方面,在戰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時間鉗形戰略,普通的鉗形戰略是兵分兩路擊敗敵方,而在本片中,則是分為正向逆向兩個部隊,利用時間差來進行情報共享和戰略打擊,也就是一個正向的隊伍從白天走向黑夜,另一個逆向的隊伍從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隊伍將黑夜的結果不斷告訴正向的部隊,正向部隊則將白天正發生的事情告訴逆向,從而達到情報共享和一定的預知未來的上帝視角。
再來和大家解析一下四個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烏克蘭歌劇院混戰的勢力劃分
在歌劇院混戰中,一共有三股勢力。
第一股勢力是中情局特工,麵包車里的烏克蘭人司機和包括男主角在內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處歌劇院包廂中的美國外交官,他們之間是用暗號交頭的,這股勢力參與混戰的目的:營救已經被烏克蘭軍方發現身份的外交官同夥,以及拿回神秘金屬盒子鈈241。
第二股勢力是恐怖分子,他們一開始出現在歌劇院製造出極大的混亂,他們的背後應該就是俄羅斯寡頭安德烈,因為之後男主角在餐桌上僅僅提到歌劇兩個字,就讓安德烈回心轉意,說明安德烈參與其中,這股勢力的目的也很簡單:搶奪神秘金屬盒子鈈241。
第三股勢力是烏克蘭官方勢力,包括軍方和特警,烏克蘭軍方實際上已經在包廂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烏克蘭特警前往歌劇院的目的:一個是對抗恐怖分子,另一個則是趁機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況下,設置炸葯炸毀烏克蘭歌劇院毀滅現場。
理清楚這三股勢力劃分,即可知道歌劇院混戰的整個過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劇院,烏克蘭軍方前往對抗,並要趁亂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隊偽裝特警進入包廂,除掉了烏克蘭軍人,營救出外交官並取得金屬盒子鈈241。
在撤退過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決定回去取走炸葯拯救歌劇院無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帶著金屬盒子離開歌劇院。
帶著金屬盒子的特工最後肯定是被烏克蘭官方給攔住了,金屬盒子在混戰中被烏克蘭官方所獲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烏克蘭軍方特警發現了偽裝,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彈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劇院,回到車里卻發現司機烏克蘭人反水,將他們帶到偏僻地方進行拷問,最後男主角服葯自盡,後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過考驗,正式邀請他加入組織「信條」。
最後提一句,通過發射逆向子彈的特警隊友背包的掛飾可以推測,這個時候救走男主角的應該是逆向的尼爾。
最後,還是准備二刷《信條》的,這部電影的信息量和細節太豐富了,不光是主創斧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們多去挖掘。
⑥ 諾蘭《信條》上映,你對票房有怎樣的預估
截止到2020年9月5日,諾蘭《信條》全球票房超過1億美金,但在我國的票房只有兩千萬美金,這顯然是低於華納兄弟的預期的。
這個數據對於諾蘭電影來說比較正常,比如之前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等,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美妙開局。但考慮到當前的國際局勢,票房的走向還不太明朗。
總的來說,在我國市場,華納兄弟的預期確實有些高了,諾蘭確實有一大批踏實的粉絲。但這些人對於整個電影市場來說並沒有多大的數字。電影的口碑也是兩極分化,有些一觀眾認為,一個看不懂的故事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有些影迷還是會在IMAX影院多次觀看這部電影的,就算是再樂觀的估計,《信條》在我國的票房也不會超過《八佰》。
⑦ 電影信條評分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信條》想看人數已達6.1萬人,累計票房更是達到了3303萬。"開門大紅"的口碑和票房局勢不僅令粉絲振奮不已,也吸引了大批網友前去觀賞。多數看完影片的觀眾表示:"太值了"、"今年看過的最好電影",一致好評的影評區直接反映了《信條》的精彩程度。
諾蘭這次的出手延續了以往的風格,又融入了新的元素,熟悉又陌生的配方回來了!有網友看完《信條》後直呼:"看完一臉懵"、"諾蘭真的拍得太碉了!",也有部分網友調侃道:"別人:不能泄露劇本要防劇透;諾蘭:人手一本!大甩賣!看懂算我輸啊",貓眼評論區大部分都是好評。
從電影深層次來看,深度評價同樣也能看出《信條》的精彩:"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諾蘭,但也是在視覺呈現、敘事結構上再賦新意、再造巔峰的一部"、"你必須完全進入到逆世界的設定里,看他把扭轉時空的東西在縝密邏輯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組合後進一步復雜化。"
前有"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夜",後有"別去試圖理解它,去感受它。"諾蘭總能將某句話深刻烙印在影迷的記憶里,幾乎每一個觀眾都能記住這些經典台詞。
今日,《信條》男主羅伯特·帕丁森確認患新冠肺炎,剛好在《信條》首日上映這一天。大批粉絲表示心疼和震驚,希望他早日康復。如果想看羅伯特的出色演繹,請去影院欣賞《信條》吧。
34
34
不喜歡
⑧ 如何評價電影《信條》(TENET)
《信條》劇情介紹講的什麼 信條評價怎麼樣好看嗎
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將在9月4日在中國上映了,很多人都表示終於等到這部大片了,早前就有很多人在期待著它的上映了,這部電影被描述成「一部圍繞著國際間諜活動的動作史詩電影」。那麼諾蘭信條劇情講的是什麼?信條影評怎麼樣?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諾蘭信條劇情講的是什麼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約翰·大衛·華盛頓和羅伯特·帕丁森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
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電影由羅伯特·帕丁森和約翰·大衛·華盛頓將出演影片的兩位男主角。而伊麗莎白·德比齊則將出演女主角。目前,尚不知曉帕丁森和華盛頓之間的關系,是朋友還是敵人,三人之間是不是有三角戀。
電影講述了兩個故事的時間線,一個是正向的時間,另一個是逆時針旋轉的時間。兩個敵對的科學家試圖跨越過去,但陷入了紅顏災難陰謀。其實,從去年年底,《信條》釋出第一版超前預告片開始,觀眾的期待值就被這部神秘的大片,吊到了嗓子眼兒。
在2019年12月20日,發布的第一支中文版預告片中,出現了精彩的追車戲。
其中男主開著的SUV明顯是在倒行,並且提前預知了前車的緊急剎車,在前車還未做出剎車動作前,就已經提前變道,避免了車禍的發生。還有預告片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幕,男主來到一所房間,面對著玻璃上的還在冒煙的彈孔,輕輕地說這一切還沒發生,緊接著地上的槍才開始射擊。
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男主已經處在未來時空,現在來到了現行時空,那麼未來時空就會自然凌駕於現行時空之上。
信條影評怎麼樣
《信條》的核心概念就在於主人公能夠跳過一切事情的開端和發展而直奔結局,並選擇從結局往前倒推「逆轉」。
很多細節都表明,男主已經處在未來時空,現在來到了現行時空,那麼未來時空就會自然凌駕於現行時空之上。主角既存在於過去,也存在於未來,網友直呼看不懂。這是時間上的逆轉,也是諾蘭的特色,他的電影總在尋找每一次逆轉中能夠改變事件結局的時空縫隙點。
⑨ 諾蘭新片《信條》內地過審了嗎
是的。7月29日,華納宣布諾蘭新片《信條》中國內地過審,確定上映。同時該片也曝光簡體中字海報,顯示「爭分奪秒,影院來襲」。而在該片確定過審的微博下方,影迷們也紛紛喊話:「請速速定檔!」「已經做好二刷三刷的准備了!」
《信條》是一部諜戰驚悚片,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麗莎白·德比齊主演,涉及到了「時空逆轉」的概念。諾蘭解釋說:「本片涉及的是時間以及時間運作的不同方式。不是要給大家上物理課,此處是指物質的熵被『反轉』了,它對於我們來說是在時間中向後運行。
(9)信條在南京哪個電影院點映擴展閱讀
國外上映日期
日前,外媒報道《信條》採取了非常規的發行策略,將於8月26日起首先在美國之外的全球70個市場上映,9月3日起在美國一些選定的城市上映。
法國、英國、義大利、韓國是第一批(8月26日)上映的國家,德國、澳大利亞、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將於8月27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