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邦妮和克萊德的劇情簡介
阿瑟·佩恩(Arthur Penn)導演的《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無疑是亡命者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故事背景在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Bonnie Parker 和 Clyde Barrow是一對雌雄大盜,在那個年代橫行德州,不僅結伙持槍搶劫銀行,而且殺害不少無辜,但最後還是被警方擊斃,是聳動一時的社會新聞。而阿瑟·佩恩在1967年所拍的這部電影,用的手法亦頗受爭議。他們搶銀行在電影中被正當化為向當時社會秩序挑戰的行為。30年代美國全國籠罩在一片不景氣的低潮下,失業率急劇攀升,銀行關門,股市崩盤,許多人生計發生問題。當國家機器不能夠保障個人生存時,社會大眾開始對現有的秩序懷疑。 Clyde在一間空屋前面看見一家人駐足觀望,依依不捨,詢問之下才知道這原是他們的房子,後來因為付不起貸款被銀行沒收了。激於義憤,Clyde對屋門前銀行的封條開了一槍,而決定開始搶銀行。影片的背景雖是30年代,但其中所表達對現存體制和國家機器不滿的情緒,正好與60年代末美國社會反戰反政府的氣氛相吻合。各個角色的飾演都和當時的背景比較相結合的較好.
Ⅱ 電影《邦妮和克萊德》演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影片以一組警察局的黑白檔案照片開始。那是美國30年代大蕭條時期一對銀行搶劫犯邦妮和克萊德的照片。
邦妮是得克薩斯州西達拉斯的女招待,喜歡寫幾句詩,自我陶醉,充滿幻想。她初次看見克萊德時,他正打算偷她母親的車。他滿不在乎,無所顧慮的作風一下子就吸引了她。克萊德毫不掩飾地告訴她,他因持槍行劫入過獄,為了逃避勞動,砍掉了自己兩個腳趾。他在她面前逞英雄,大搖大擺進一家店鋪搶衣物,向天開了一槍,然後隨手偷了一輛車帶邦妮進城。克萊德成丁邦妮心目中的英雄。在汽車上她迫不及待地向他表示愛意,但克萊德毫無反應。
他們闖入一間空農舍。克萊德教邦妮開槍。農場原來的主人哈里斯一家來向他們的老家告別——由於沒有如期付款,農場已被銀行沒收。克萊德氣憤地向寫著「不得入內」字樣的告示牌開了一槍,哈里斯也用他的槍打碎幾塊玻璃泄憤。分手時克萊德對哈里斯說:「我們要搶銀行。」
第一次搶銀行,克萊德有點緊張。汽車開到州農業銀行門口。銀行里冷冷清清。克萊德佯裝取款。出納員說,銀行三周前就停業了,根本沒有錢。克萊德大感意外。為了在邦妮面前好作交代,他強迫出納員到門口親自對邦妮說明情況,並悻悻地開槍把銀行的玻璃窗打碎。邦妮忍不住哈哈大笑。
克萊德又進一家店鋪搶食物。不料賣肉的突然舉刀從後面砍來,克萊德大吃一驚,打傷賣肉的之後趕快逃跑。在車上他驚魂未定地對邦妮說:「他為什麼要砍我呢?其實我並不想傷害他。」賣肉的住進醫院。警察讓他看一疊通緝犯的照片,從中他認出了克萊德。
邦妮和克萊德到汽車加油站。站上青工莫斯得知他們要搶銀行,也想入伙。為表示自己有膽量,莫斯取走了錢櫃里的鈔票。晚間,三人投宿汽車旅館。邦妮期待克萊德有所表示,但克萊德卻裝睡,大聲打鼾。
他們決定搶劫明科拉銀行。邦妮和克萊德進銀行搶錢,莫斯在車上接應。可是當二人搶了錢跑出銀行時,卻因為莫斯把車停到了停車處一時倒不出車而得不到及時接應。銀行職員追出門來。一個職員撲到汽車引擎的蓋子上,克萊德慌忙向他開槍。一槍正好打在他的臉上。
三人躲進電影院,電影院正上映著1933年的歌舞片《掘金女郎》。克萊德心神不定,痛罵莫斯誤事,害得他打死了人。可是邦妮卻全神貫注地聽琴吉·羅傑斯的歌《我們在錢堆里》。回到汽車旅館,克萊德勸邦妮暫時先回家躲躲,邦妮不肯。她的真情打動了克萊德,他主動對她愛撫,但又力不從心。
克萊德的哥哥嫂嫂巴克和勃朗綺來到,全家合影留念。邦妮和克萊德拍了一張拿槍的相片。克萊德告訴巴克他們搶銀行,還打死了一個人。巴克決定入伙。他們找到一個沒有人住的房子,作為他們的「家」。巴克訂購食品。可是食品店送貨上門的小伙計發現這伙人有大把鈔票並且大白天拉上窗簾,便去報了警。警察包圍了這幢房子,雙方交火。巴克打死了一個警察。五人全部脫逃。一路上勃朗綺歇斯底里地鬧著要回家,可是巴克告訴她,他打死了警察,再也不能回家了。邦妮被勃朗綺的尖叫吵得心煩,第一次和克萊德發生了爭吵。
繼續上路的時候,巴克給大家念報上登載的「巴羅匪幫」的報道。克萊德很得意。汽車停在湖邊,克萊德下車小解。巡邏隊的警官弗蘭克·哈默發現了汽車,正待走近觀察,被克萊德繳械捆起。邦妮惡作劇,讓「巴羅匪幫」和他合影一張照片寄到報館去。她還故意強行和哈默接吻,被哈默唾了一臉。克萊德大怒,把他推落湖裡。不過最後還是把他拉起來,放在一條小艇上任其漂流。
現在他們搶銀行已經很老練了。在得克薩斯州搶了銀行,就沿著高速公路跑到俄克拉何馬州。追蹤的德州警察不便越過州界,他們便放心地停車路旁進行分贓。當汽車沒有油的時候,他們就駛到一個小鎮上另偷一輛。車主尤金和女友維瑪起初想追他們,後來決定放棄,掉頭折返。可是巴羅兄弟一夥反倒不依,也掉轉車頭,追上他們,強迫他們上車一同去兜風。巴克甚至還給這兩位客人講一頭喝白蘭地的公牛的故事。到天黑時,邦妮得知尤金從事殯葬業,覺得不吉利,便把二人趕下了車。
邦妮開始鬧情緒想她母親。克萊德決定冒險陪她前往探望。巴羅一夥和邦妮的親戚在一片沙地上舉行野餐。克萊德安慰邦妮的母親,答應以後他們成家立業時住處離她不超過三英里。但邦妮的母親說:「你們如果住下來就必死無疑了。」
晚上,在汽車旅館里邦妮心情不佳。克萊德打發莫斯和勃朗綺去買烤雞,以便和邦妮單獨呆一會兒。途中勃朗綺對莫斯說,她很想念自己當浸禮會牧師的父親,渴望過安定的家庭生活。莫斯在店裡不慎露出了手槍,被當地的一個副警長看見。很快一輛裝甲車和大批警察包圍了汽車旅館。一場激戰,結果是巴克頭部受傷,勃朗綺眼睛被打,五個人狼狽地逃到河邊。拂曉時候,他們又被警察包圍,汽車被擊毀。邦妮、克萊德和莫斯泅水逃跑,巴克身亡,勃朗綺被活捉。過河時邦妮和克萊德受了傷。上岸後,他們又偷了一輛車,由莫斯駕駛,一直開到路易斯安那州阿卡迪亞莫斯父親的農場。一路上邦妮和克萊德昏昏沉沉。汽車停下找水的時候,那些失去土地搭棚棲身的農民圍著車張望。
老莫斯對於兒子和劫匪混在一起很擔心。他表面上對邦妮和克萊德客客氣氣,心裡另打主意。正好這時復仇心切的弗蘭克·哈默從雙目纏著綳帶的勃朗綺嘴裡探聽到巴羅一夥里有一個叫莫斯的青年,便順藤摸瓜找到了老莫斯。
邦妮和克萊德對此毫不知情。趁養傷期間邦妮完成了她斷斷續續寫的詩《邦妮和克萊德的故事》,並寄到報館發表。克萊德很開心,覺得這下子人們都會記得他了。兩人在田野里享受著大自然的景色,情緒很好,第一次成功地做愛。邦妮很滿意。克萊德要求她嫁給他。回到老莫斯家,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邦妮問克萊德,如果一切從頭開始他會怎樣做。克萊德想了想,答道:「我會到我們沒有做過案的州去生活。」邦妮沒有作聲。
第二天,陽光燦爛。邦妮、克萊德和莫斯駕車進城。莫斯聽他父親勸告,進了城便找地方躲起來。邦妮和克萊德在車里久等他不來,發現旁邊有輛警車,急忙返回老莫斯的農場。半路上他們看見老莫斯的貨車拋了錨,克萊德下車過去幫忙。這時,一群鳥兒突然從路旁的矮樹叢里撲翅飛出。克萊德感到不妙,但已經晚了。機關槍猛烈地掃射起來,邦妮和克萊德全身中彈身亡。
Ⅲ 裡面有個老頭叫克萊德說看見山羊吸血怪什麼電影
一個勺子
7.7
劇情 / 喜劇 / 冒險
年代:2015
地區:大陸
演員: 陳建斌 蔣勤勤 王學兵 金世佳
導演: 陳建斌
Ⅳ 急急急!!!有誰看過電影《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與其說這是犯罪片,不如說是公路片。
當《紐約時報》的博斯利·克勞瑟等批評家怒斥這部影片的粗暴時,導演阿瑟·佩恩回敬他們說,這是「內心高尚而外表粗野」。「本片不是對邦尼和克萊德案情的研究:我們不再任何方面深入進去。他們是不法之徒,是變態者,他們被所處時代的時局拋棄在外,但他們仍為那個時代留下了什麼。」
一個好玩的背景是,「在他們那個年代,全國統一的警察部隊尚未建立:各州有各州的警察。後來福特公司生產出V-8型汽車,它足以使警車望塵莫及,這時匪幫也就應運而生了。」他們以汽車為家,這也是西部片向新型犯罪片的轉向,或者說與公路片的融合,顯然,汽車替代了駿馬。
佩恩對此片人物和觀眾的心理互動也洞若燭火。由於經濟蕭條中,銀行和警察狼狽為奸,扮演了凶神惡煞的角色,邦尼和克萊德的搶劫與暴力就變得正當,甚至是英雄。「我不覺得看見警察被殺很可笑,盡管這並不意味著在十分可怕的事情中一點可笑的東西也沒有。我經歷過一次曠日持久的戰爭,它很可怕和可笑。毫無疑問,暴力中所蘊藏的幽默是一個直接而恆定的關聯物。它們相伴而生,並且幾乎各佔一半+這是我的親身感受。我們企圖在電影中再營造出這一點。兇殺越來越不可笑,而且越來越具體,因為只有兇殺開始變得像兇殺者。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開始理解兇殺的動機。所以兇殺越具個人性,它就越不可笑。」「我認為暴力是美國性格的一部分。它起源於西部和拓荒時代。美國是一個用暴力的方式表示自己觀點的民族,它缺少勸惡從善、教化和法律的有力傳統。」
This is a crime film is not so much as it is road film.
When the "New York Times" Bosilike Lauther critics such as when he rebuked a brutal film, the director Arthur Penn retaliate, they said it was "mind a noble and looks rough." "Film is not a case of Bonnie and Clyde: We will not go any further. They are the criminals are perverts, they were abandoned outside the tim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but they are still the era what is left. "
The background is a fun, "that in their era, a unified national police force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 states have state police. Later, Ford proced V-8 model car, it is enough to make police cars far behind, when the gang also be shipped and birth. "They have cars as their home, which is Westerns turned to new types of crime films, or film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road, obviously, automobile replaced the horse.
Payne characters and the audience of this film is also the psychological interaction if the candle hole. Because of economic recession, the banks and the police working hand in glove to play the role of a vicious, Bonnie and Clyde of looting and violence becomes legitimate, even heroic. "I do not think that is very funny to see police officers were killed, although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in a very terrible thing in a little ridiculous things have not. I experienced a protracted war, it is very frightening and laughable. There is no doubt, the humor of the hidden violence is a direct and constant correlative. They attendant, and almost equally divided between + This is my personal experience. we are seeking to re-create the movie of this. homicide less and less funny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pecific, because only those who murder became like a homicide. In this sense, we are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the murder motive. So, the more a person's sexual homicide, the more it is not ridiculous. "" I think violence is the United States personality part of it. It originated in the Wild West and the era. The United States is a violent means of expressing their views of the nation, it lacks advised evil from good, strong tradition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law. "
Ⅳ 《守法公民》主要講了個什麼故事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主人公克萊德·謝爾頓(傑拉德·巴特勒)是一位警員版,有一天晚上被兩個劫權匪奪門而入殺害了自己的妻子跟女兒,自己也深受重傷。雖然兇手很快就被抓獲,但是助理檢控官尼克卻跟其中一個犯人達成交易,將所有罪名歸結在另一個同伴身上,致其被判死刑,而真正殺害自己妻子跟女兒的兇手卻只獲得了十年的監禁。十年後,當年的殺人兇手剛剛釋放就被人殺害了,而一切證據都指向了克萊德·謝爾頓,很快克萊德就被捕,他也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他警告尼克,如果他不能揪出腐敗的司法體制的幕後黑手,還他的家人以公道,所有當年涉及到這宗案件的人甚至尼克的家人都將為此付出生命代價。隨著一起起謀殺案的接連發生,被囚禁在獄中的克萊德的警告變成了現實,尼克必須在他的家人成為受害者之前阻止克萊德的瘋狂行動
Ⅵ 講述一男人讓自己進監獄,然後再出來報仇!是什麼電影
《守法公民》
本來,克萊德·謝爾頓(傑拉德·巴特勒飾)是一個幸福的居家男人,和美麗的妻子以及可愛的女兒組成了一個美滿的三口之家,直到他的所有家人(妻子和女兒都被性侵)都在一次入室搶劫之中被匪徒殘忍地殺害了,克萊德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都坍塌了。隨後,經過了縝密的調查和取證,兩個兇犯相繼落網,並由一位成功自信的費城檢查官尼克·賴斯(傑米·福克斯)負責這起案件……鑒於案情的特殊,尼克為案中的主犯提供了一個機會:只要他轉為污點證人,就可以換取很輕的刑罰。而另一位從犯,則被判死刑,並於10年後執行安樂死。
很快,10年過去了,曾經得到從輕發落的罪犯卻突然被人謀殺了……克萊德以一種冷酷的姿態承認自己就是兇手,隨後又在牢房裡向尼克發出了警告和宣戰:如果他繼續利用有瑕疵的正義來進行審判的話,就會和自己一樣失去家人,當年的那起案件中所有的涉案人員,都必須接受死亡的命運。
克萊德隨即開始實施他所付諸的威脅,在他那獨間的牢房裡編排了一系列有如惡魔般邪惡的暗殺計劃,沒有任何徵兆,也沒辦法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由克萊德所引發的具有傳染性的恐懼以最快的速度蔓延至費城的各個角落,尤其是當他以一種鮮明的高姿態將目標一個又一個宰殺時,似乎在他面前,所謂的權威機構也變得如此地無能為力,任何人都沒辦法阻止克萊德所製造出來的混亂。
Ⅶ 《邦妮和克萊德》這部電影是什麼時候拍攝的
本片根據美國歷史上著名雌雄大盜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的真實經歷拍攝。1930年大蕭條中,邦妮·派克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西小鎮的母親家中看到克萊德·巴羅正在偷自己母親的汽車。克萊德對邦妮一見鍾情,向她炫耀自己曾因持械搶劫入獄,並當著她的面搶劫了鎮上的小超市。二人從此結伴浪跡天涯,以打劫為生,轉戰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奧克拉荷馬州,並拉上了負責修車的莫斯和克萊德的弟弟巴克·巴羅及其妻布蘭奇結成巴羅幫,名噪一時。
中文名
邦妮和克萊德
外文名
Bonnie And Clyde
其它譯名
雌雄大盜,我倆沒有明天
出品公司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製片地區
美國
製片成本
$2,5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
1966.10-1966.12
導 演
阿瑟·佩恩
編 劇
大衛·紐曼 / 羅伯特·本頓
類 型
犯罪、劇情、自傳
主 演
吉恩·哈克曼,吉恩·懷爾德,沃倫·比蒂,費·唐納薇
片 長
111 分鍾
上映時間
1967年08月04日
票 房
$70,000,000(全球)
分 級
美國:M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61418
主要獎項
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配角(獲獎)
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攝影(獲獎)
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提名)
Ⅷ 邦妮和克萊德的影片評價
事實上兩人並非一路上相依為命,而是有一群同夥跟著:Clyde的哥哥Buck和他的太太Blanche,以及一個會修車的小個子CW。故事的主線即是圍繞在這一夥人之間的沖突上:Clyde與哥哥難兄難弟,感情甚篤,Bonnie和Blanche則勢成水火。因此四人之間呈現微妙的關系:Clyde要維系和Buck之間「哥兒們」(buddy)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要時時安撫Bonnie。Bonnie則經常在追求自由理想和因為愛人所作的犧牲之間掙扎。最後這種緊張關系在Buck被擊斃與Blanche被逮捕後結束。兩人獲得獨處的機會,也達到了完滿的性高潮。然而這還是暗示兄弟哥兒們的關系和男女之間的情愛往往是不相容的。這種主題,常常在以男性為觀眾對向的動作片中。
車子在全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男女主角相遇是因為Bonnie看到Clyde正要偷她媽媽的車,而兩人的結局也是以在車中被亂槍打死而告終。他們每搶劫一次就換一次車,當然一輛比一輛更好更新。車子在本片中不僅是作案逃亡的工具,也正是對物質慾望的投射和通往自由的機器。
最後一幕是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作:一群鴿子飛上樹梢,兩人正欣賞一剎那的美感。告密者忽然鑽到車底下。男女主角往樹叢看一眼,心知大勢已去。兩人對望,男主角急速跑向車中,但此時亂槍已起。慢動作,兩人被打成蜂窩。這裡面有許多元素被往後的電影一再借用。大家必不陌生。
《邦妮和克萊德》雖以兩人伏法結束,但這部電影非宣揚「惡有惡報」的陳腔濫調。相反的,它的影像語言的運用是希望我們同情認同死者的。事實上本片推出以後造成極大的爭議。當初被Bonnie和 Clyde所殺害的人其家人紛紛指責電影美化了兇手;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卻奉二人為偶像。飾演Bonnie的菲·唐納薇(Faye Dunnaway)在片中的穿著甚至成為當年最流行的款式。在那個以抗爭、罷課、反戰為風潮的年代,這部電影的確亦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逃亡
為了紀念《邦妮和克萊德》誕生40周年,華納兄弟家庭影業於2008年3月25日發行了關於《邦妮和克萊德》的紀念版影碟,包括特別版、終極收藏版、藍光、高清四種版本。於是,這部久違的經典黑色電影再次進入影迷的視野。邦妮和克萊德,就像是匪徒世界裡的羅密歐和朱麗葉,在逃亡的不歸路上愈行愈遠……
開啟「新好萊塢」時期
《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台灣人很宿命地譯作《我倆沒有明天》,香港譯名則是通俗的《雌雄大盜》。若是僅憑後面這個片名,會讓人誤以為這部電影通篇都是講一對亡命鴛鴦如何橫行無忌、作案手段如何高明。內容卻非如此,故事主要部分是,邦妮和克萊德以及克萊德的兄嫂、外加一個修車小子莫斯一同逃亡;且這伙江洋大盜(也是一個臨時家庭)被描繪得低級、幼稚、天真。
這部拍攝於1967年的電影雖是取自真人真事,背景為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骨子裡的反抗意識、壓抑與絕望卻是當時(1960年代)美國社會反戰反政府的情緒。此時好萊塢黃金時代已經遠去,美國的年輕導演們都以法國新浪潮為榜樣,力圖拍出洋溢著鮮活氣息、青春無悔式的電影。多數人認為,充斥著汽車馬達聲的《邦妮和克萊德》迎來了「新好萊塢」時期,它的執導者阿瑟佩恩被稱為「後古典好萊塢導演」。
向新浪潮致敬
新浪潮的味道從《邦妮和克萊德》劇本創作時就存在了,編劇搭檔大衛紐曼與羅伯特本頓說寫這兩個人物,就是覺得邦妮和克萊德有點像戈達爾電影《精疲力竭》里的貝爾蒙多。當然對他們啟發最大的是特呂弗的《朱爾與吉姆》和《槍擊鋼琴師》,尤其是前者,羅伯特本頓曾說他兩個月看了12遍,並模仿著把主要人物寫了一個三角關系,因為真實生活中的克萊德伯勒正是雙性戀。作為導演第一人選的特呂弗雖然很喜歡這個劇本,卻因他的《華氏451》開拍而放棄了。戈達爾對這個劇本也感興趣,據說他想把背景換成日本,並把邦妮和克萊德弄成十幾歲的孩子,這無疑嚇走了製片商。明星沃倫比蒂買走劇本後,找到了曾與自己有過合作的導演阿瑟佩恩,據說這個本子此時已經轉過20位導演之手了。
影片的開場就帶著濃厚的新浪潮痕跡:50多秒中的三四個鏡頭,從費唐娜薇扮演的邦妮的嘴唇開始自由搖移、推拉,她的臉蛋與身形占據整個銀幕。這幾個鏡頭中,空間幾乎被隔絕於身體之外,顯出煩悶、壓抑、狂躁的情緒(這種情緒也一路伴隨邦妮)。之後,影片在以撥弦為主的配樂中,凸顯出瑣碎的喜劇感,並且有著活潑的生活味。按照電影史家格雷戈爾的分析,這部電影的巨大魅力來源於:它既有隔絕於真實社會環境的傾向,又能寫實地烘托出小城鎮與鄉村圖景。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該片的「劇本醫生」(Scriptdoctor)羅伯特湯恩,這位後來以《唐人街》名噪一時的銀幕劇作家按慣例沒有在編劇上署名。根據一篇《邦妮和克萊德,新好萊塢的開始》的博文記載,湯恩有意識地改變了以往主流電影中的四件事:人物總能找到地方停車;買東西從來沒找過零;夫妻從不睡一張床;女人睡覺總是不卸妝。為顛覆這四條,影片拍出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小瞬間。
隱喻與技術革新
由於製片人兼主演沃倫比蒂反對把克萊德寫成雙性戀者,編劇就把這位男主角改為了性無能。這一改寫倒是賦予這部影片些許心理學隱喻和社會隱喻的意味。克萊德頓時化身為國家壓迫下的受害者;而他的犯罪行為成為性愛的替代行為。當克萊德第一次拔出槍時,邦妮撫摸槍管的場景是頗具性意味的。由於克萊德的這種生理缺陷,他又退化為孩子;他與邦妮之間的愛情,在大部分時間里是柏拉圖式的,既真摯又純潔。這和影片里的反派———警察與家長———形成一種強烈對比。當克萊德和邦妮在被銀行沒收了房產的落魄農民面前宣稱「我們是搶銀行的」之時,那種驕傲與害羞的神情,真是惹人憐愛。他們笨拙地搶劫,他們倉惶地逃亡,他們毫無來由地相愛,一如羅密歐和朱麗葉。正是因為《邦妮和克萊德》的童話特質,即便是當時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影技法、對於今日的影迷來說早已司空見慣,但它依然可以完全打動我們。
阿瑟佩恩在這部影片中,的確採用了許多新的技術手法,比如邦妮第一次下樓見克萊德時逆光仰拍的鏡頭,比如克萊德一夥與邦妮家人見面時虛焦朦朧的場景。而最著名、最有影響的段落當然是結尾處令人震撼的槍擊場面:風吹草動、群鳥驚飛,而後機槍掃射、硝煙彌漫,邦妮和克萊德如同「提線木偶一樣在彈雨中顫抖」,身體猶如蜂窩,凄美慢鏡頭彷彿芭蕾舞蹈,之後一切歸於平靜。不用多講,你立刻就能聯想到吳宇森某些經典的槍戰場面;實際上在此之前沃倫比蒂戴著禮帽、叼著火柴、喝著汽水的形象難道不會令你想到《英雄本色》時代的周潤發嗎?
總評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故事背景在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他們倆人不但結伙搶劫銀行,甚至殺害不少無辜,走上命喪槍下的不歸路。
在導演阿瑟 佩恩(Arthur Penn)的獨特美學營造下,全片散發著濃郁的懷舊色彩,末場的慢動作槍殺鏡頭,更如同一場凄美的死亡祭典。讓人緊張的同時,不知道自己對主人公是恨是愛。
當年首映時,被衛道者及評論界罵得體無完膚,不過它不但沒在攻擊中倒下去,反而變成熱門影片,賺進了大把鈔票,也使得年輕人的服飾與思潮都趨向仿效30年代的式樣。
本片還有一項特殊風格,即是將喜劇感和恐怖味熔合一爐,那種浪漫而詼謔化的犯罪過程十分逗趣,但漸漸地卻導入恐怖與血腥的死亡陰影里,奧立佛史東的「閃靈殺手便受其影響。
曾獲1967年,第40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攝影兩座獎。
Ⅸ 問一個關於犯罪天才的歐美電影名字
守法公民
伸
張正義"這四個字,在不同的人心中,也代表著完全不同的意義……一切都源於一場失去了控制的入室搶劫,令一個家庭遭受了滅頂之災般的恐怖。當劫難過後,唯一的倖存者懷揣著滿腔的憤怒,如果他不能手刃那個奪走所有他至愛的親人的兇手的話,他是不會停止自己的復仇的--這一次,對盲目的正義感,將會是一場爆炸性的檢驗。 本來,克萊德·謝爾頓(傑拉德·巴特勒飾)是一個幸福的居家男人,和美麗的妻子
以及可愛的女兒組成了一個美滿的三口之家,直到他的所有家人都在一次入室搶劫之中被匪徒殘忍地殺害了,克萊德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都坍塌了。隨後,經過了縝密的調查和取證,幾個兇犯相繼落網,並由一位成功自信的費城檢查官尼克·賴斯(傑米·福克斯)負責這起案件……鑒於案情的特殊,尼克為其中的一位嫌疑犯提供了一個機會,如果他願意轉為污點證人,就可以換取較輕的刑罰。 很快,10年過去了,曾經得到從輕發落的罪犯卻突然被人謀殺了……克萊德以一種冷酷的姿態承認自己就是兇手,隨後又在牢房裡向尼克發出了警告和宣戰:如果他繼續利用有瑕疵的正義來進行審判的話,就會和自己一樣失去家人,當年的那起案件中所有的主要嫌疑犯,都必須接受死亡的命運。 克萊德隨即開始實施他所付諸的威脅,在他那獨間的牢房裡編排了一系列有如惡魔般邪惡的暗殺計劃,沒有任何徵兆,也沒辦法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由克萊德所引發的具有傳染性的恐懼以最快的速度蔓延至費城的各個角落,尤其是當他以一種鮮明的高姿態將目標一個又一個宰殺時,似乎在他面前,所謂的權威機構也變得如此地無能為力,任何人都沒辦法阻止克萊德所製造出來的混亂。 一切跡象表明,只有尼克能夠讓連續的殺戮走向終結,而且他必須以智慧戰勝克萊德這個對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的殺人犯--發生在他們之間的是一場意志力和決心的悲慘競爭,即使是再微小的一個失誤,都有可能斷送掉自己的性命。當尼克發現克萊德已然將兇狠的目光看向自己至愛的家人時,他也被逼迫著走進了一場充滿著絕望氣息的爭分奪秒的賽跑當中,他需要面對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對手,因為這個人似乎次次能夠搶得先機,永遠走在自己前面
Ⅹ 一部關於雌雄大盜的犯罪題材的美國電影
1967年美國電影《雌雄大盜》,又名《邦妮和克萊德 / 我們沒有明天 / 搶錢夫妻》
劇情簡介
本片根據美國歷史上著名雌雄大盜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的真實經歷拍攝。
1930年大蕭條中,邦妮•派克(費•唐娜薇 Faye Dunaway 飾)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西小鎮的母親家中看到克萊德•巴羅(沃倫•比蒂 Warren Beatty)正在偷自己母親的汽車。克萊德對邦妮一見鍾情,向她炫耀自己曾因持械搶劫入獄,並當著她的面搶劫了鎮上的小超市。二人從此結伴浪跡天涯,以打劫為生,轉戰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奧克拉荷馬州,並拉上了負責修車的莫斯(邁克爾•波拉德 Michael J. Pollard 飾)和克萊德的弟弟巴克•巴羅(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飾)及其妻布蘭奇(埃斯特爾•帕森斯 Estelle Parsons 飾)結成巴羅幫,名噪一時。
本片獲1968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劇本八項提名,並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埃斯特爾•帕森斯)和最佳攝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