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何以為家》引發哪些深思
電影《何以為家》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從而引發了許多有關於生命的深思,具體如下:
1、僅僅是給孩子生命這件事情,並不偉大:
在劇中,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對節目主持人說:關於童年,我日後能記住的只有暴力、辱罵、毆打——鏈子、水管、皮帶打在身上的感覺。在家庭中,父母常常會將負面情緒強加給孩子,而孩子照單全收。劇中的父母認為生下了孩子,孩子就應該感謝父母,但比起生下孩子之外,給孩子營造的環境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
2、生存不易,也能給孩子最大的愛:
《何以為家》中,收留贊恩的單親媽媽沒有合法身份,還是拼盡全力帶著孩子爭取生存的機會,上班時候把他藏在廁所,趁著休息的功夫偷偷去餵奶,沒錢買,就撿來別人剩下的大塊生日蛋糕給孩子慶生,也歡迎贊恩加入他們的生活,最走投無路的時候,孩子也是她的底線。
3、唯一能做的是,讓悲劇從這里終止:
贊恩是悲劇家庭的受害者,可贊恩的父母,又何嘗不是,他們飽受中東戰亂,流離失所。他們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在戰火紛飛的時局裡,不懂如何去愛。
在贊恩的視角里,父母是惡人,房東也是惡人。但其實他們都沒想作惡,他們只是按照社會教給他們的方式生活。如果說,這個故事裡全是受害者,那悲劇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追究這些已經毫無意義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悲劇在贊恩這里終止。
(1)何以為家電影講的是哪個國家的故事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黎巴嫩一個小城鎮里的法庭,12歲的男孩扎因因為持刀傷人被判入獄,不過在律師的支持下,扎因起訴自己的父母,是因為父母不能為他提供保護和安全感。
扎因的父母很窮,負擔不起撫養孩子們的費用,這意味著扎因不能獲得身份證,所以扎因是一個沒有資格獲得護照的黑戶,無法去學校上學,甚至在緊急情況下也無法在醫院獲得救助。
扎因是家裡的長子,為了養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工作為當地的雜貨商送貨,雜貨商老闆對扎因的妹妹有一種邪惡的興趣。當扎因的父母把妹妹賣給雜貨商時,扎因無比傷心跑到了一個海濱小鎮,在那裡,扎因遇到了衣索比亞移民的拉希爾;
是一個善良的人,她的生活比扎因稍稍好一點點,拉希爾隱瞞了她有個一歲的兒子約拿斯,為了逃避僱主和政府部門的監視,她在工作時一直把孩子放在購物車上,她住在一間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攢錢試圖買一張偽造的身份證。
『貳』 電影《何以為家》主要劇情是什麼
12歲的扎因,在一個搖搖欲墜的混凝土高層建築中長大,他是家裡的長子,為了養活自己和妹妹,他被迫工作,為當地的雜貨商送貨,拖著比自己個子還高的輪車到處奔波,搬運沉重的貨物,還要替父母照顧妹妹生活一團糟。在戰爭中很多家庭流離失所,別說接受教育和應有的社會保障,他們有些連食物也吃不上,只能靠著賣孩子來換取生活所需的一點點金錢。因為家裡窮父母還要養很多孩子,扎因控告父母,他希望所有不能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的父母都不能擁有孩子。
她在工作時一直把孩子放在購物車上,她住在一間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攢錢試圖買一張偽造的身份證。在戰爭中很多家庭流離失所,別說接受教育和應有的社會保障,他們有些連食物也吃不上,只能靠著賣孩子來換取生活所需的一點點金錢。
『叄』 何以為家電影講的是黎巴嫩的,黎巴嫩應該是有錢的國家怎麼和電影展現的不一樣
你好,黎巴嫩並不是一個有錢的國家。這個國家可能以前比較富足,但是現在的連年戰爭已經使它步入了貧困的軌道。經濟極速下降,人均收入很低,生活更談不上安穩。
所以我們要珍惜和平,只有和平生活才能越來越好。
『肆』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是在哪裡拍攝的
《何以為家》在黎巴嫩拍攝的。電影故事發生在黎巴嫩貝魯特。黎巴嫩處於中西交匯之處的阿拉伯地區,是阿拉伯國家中唯一一個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相互共存的國家 。現在這部劇在全球范圍任何地方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
《何以為家》我覺得拍的挺好的,反映一種社會現象。父母應該要為兒女考慮,是否能夠承擔撫養兒女的責任。特別是在戰亂地區,不是說不配生養,而是說在捉襟見肘的生活中不能多養。影片中,最讓人稱贊的就是兩個地方,一個是貫穿始終的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另一個是在探監時母親和贊恩的對話。起訴父母,在他的境遇中是可以被理解的,且在常人的認知中,起訴父母應該是對他們生養他的起訴,但事實上起訴是因為對他們生養下一個未出生的孩子。在對法官的詢問中,你起訴他們不能再生孩子,法官說可以。
『伍』 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內容簡介: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
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然而生活並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
(5)何以為家電影講的是哪個國家的故事擴展閱讀:
何以為家獲獎情況:
91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71屆戛納電影節 (2018):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娜丁·拉巴基、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第76屆金球獎 (2019):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9):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 哈立德·穆扎納。
第44屆法國凱撒電影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48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2019):觀眾獎娜丁·拉巴基。
第66屆美國音效剪輯協會獎 (2019):金卷軸獎最佳外語片音效剪輯(提名) 。
第24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21屆英國獨立電影獎 (2018):最佳外國獨立電影(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17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8):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31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8):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30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7):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6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 (2019):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提名) 。
網路-何以為家
『陸』 曾經火爆熒屏的電影《何以為家》,究竟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
《何以為家》講述一個名叫贊恩的12歲小男孩的故事,他的父母生育了很多的孩子,卻沒有好好撫養孩子,小小年紀的贊恩就要打工養活弟弟妹妹,贊恩在歷經一些痛苦的經歷後,將父母告上法庭,控訴父母的“生而不養”,更深層次是控訴面臨生育問題、教育問題、童婚問題、家暴問題、難民身份問題的社會背景。
『柒』 何以為家原型真實事件
電影《何以為家》的原型就是男主角贊恩,他自己出演了自己的故事,電影中的故事也是現實中贊恩經歷過的,這些都是他的親身經歷,贊恩也想用自己的經歷讓全世界的人都引起重視,這樣自己心裡也好受一點。」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何以為家》的評價:
影片盡管是一個遠離商業化的電影片名,但這個概念與黎巴嫩女導演娜丁·拉巴基的作品可謂十分契合。導演的想法和影片的情節元素都極具吸引力,作品令人驚訝地成為了一個信息量爆滿的劇情大片。
影片豐富的戲劇元素,都是通過12歲的扎因所遭受的磨難來說明的,這個孩子在黎巴嫩的貧民窟里掙扎求生。雖然影片的故事有點難以置信,但當扎因在法庭上試圖起訴自己的父母時,觀眾還是被擊中了,非職業演員們的表演支撐起了整部電影。
『捌』 《何以為家》原型真實事件是什麼
《何以為家》原型真實事件人物是贊恩阿爾拉菲亞,這部電影就是根據他的親身經歷改編的,贊恩阿爾拉菲亞現實生活中是一名敘利亞難民,拍攝這部電影期間他12歲且並不識字,2016年被導演娜丁拉巴基選中主演《何以為家》,正式成為一名演員。
《何以為家》劇情概括
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
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然而生活並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
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玖』 何以為家電影簡介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小男孩因為父母生了他卻沒有養他,最終把父母告上法庭的一個故事。
這部影片真的很好,因為講述的就是真實的事情,這部影片從編劇到剪輯,歷時五年的時間,最後才以電影的形式展現在眾人面前。看到這部影片,我最真實的感受就是,如果將來我有孩子,一定要好好對她,一定要盡自己所能,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生活,好好保護他。
『拾』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是什麼時候拍攝的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是在2013年左右拍攝的,拍攝時間長達3年,目前該片已於2019年在中國上映。一看到三年時間,不斷進行改制所以大家就會想說這部片導演製作人等付出是很多的。
當電影上映的時候,很多人都紛紛表示自己的感觸很深,就是因為裡面主人公經歷讓人唏噓,就是會覺得生而不養為何又要生呢?這一話題引發了大家的思考,正是因為當前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大部分人覺得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拍的非常好,雖然各種情況不同,但是想要表達的東西卻是在每個國家都會存在的。
很多人看了這部電影感受頗深,這部電影前期通過倒敘的手法給我們顯示了這部電影。讓我們了解這部電影,讓我們明白既然選擇棄養還不如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