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軍進行曲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歌

軍進行曲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歌

發布時間:2022-04-03 18:21:17

❶ 義勇軍進行曲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曲
1935年5月24日,電影《風雲兒女》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這是一部講述「九·一八」事變後青年知識分子在人生道路上徘徊、苦悶,最後覺醒並勇敢奔赴抗日前線故事的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曲就是我們今天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它的詞作者是田漢,曲作者是聶耳

❷ 有一首歌,開頭是「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是什麼歌歌名是什麼

《義勇軍進行曲》

歌曲原唱:電通公司歌唱隊

填 詞:田漢

譜 曲:聶耳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2)軍進行曲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歌擴展閱讀:

《義勇軍進行曲》是由聶耳寫的田漢的一首歌,是電影的主題曲《風雲兒女》,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國家危機誕生以來,愛國主義就是激勵中國人民精神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創作背景:

《義勇軍進行曲》電影最早的主題曲《風雲兒女》。 1934年秋,田漢為這部電影寫了一首長詩。這首詩的最後一部分被選為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歌詞寫完後不久,田漢被國民黨當局逮捕並監禁。 1935年2月,導演徐興志接手拍攝《風雲兒女》。

不久之後,前往監獄探訪監獄的同志們帶著田漢在香煙盒包裝背面的監獄里寫的歌詞,即《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始手稿。當時,聶耳准備去日本避難,並得知電影《風雲兒女》有第一首主題曲要寫,並自願為這首歌創作音樂,並承諾盡快發回這首歌。抵達日本後盡可能。

❸ 國歌是什麼時候寫的義勇軍進行曲的內容是什麼

1934年。

歌曲歌詞內容——

一、1978年3月5日—1982年12月4日國歌版本(集體填詞):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二、1978年3月5日—1982年12月4日國歌版本(集體填詞):

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征!

萬眾一心奔向共產主義明天,

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的斗爭。

前進!前進!前進!

我們千秋萬代,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

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

創作背景——

《義勇軍進行曲》最早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1934年秋,田漢為該片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最後一節詩稿被選為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歌詞寫完後不久,田漢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 。

1935年2月,導演許幸之接手《風雲兒女》的拍攝,不久後,去監獄里探監的同志輾轉帶來了田漢在獄中寫在香煙盒包裝紙背面的歌詞,即《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始手稿。當時,聶耳正准備去日本避難,得知電影《風雲兒女》有首主題歌要寫,主動要求為歌曲譜曲,並承諾到日本以後,盡快寄回歌稿 。

聶耳在收到歌詞後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1935年4月18日,聶耳到達日本東京後,完成了曲譜的定稿,並在四月末將定稿寄給上海電通影片公司 。之後,為了使歌曲曲調和節奏更加有力,聶耳和孫師毅商量,對歌詞作了3處修改,從而完成了歌曲的創作。

(3)軍進行曲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歌擴展閱讀:

《風雲兒女》主題曲的誕生——

這首國歌的正式歌名現在叫做《義勇軍進行曲》,它最初是位於上海荊州路(今屬楊浦區)的上海電通公司於1935年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在今上海徐家匯的百代小紅樓內創作出來。它誕生在一天比一天緊迫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危機的特定背景之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中國東北東北抗日義勇軍各軍紛紛興起。不到1年的時間,東北抗日義勇軍已達30萬之眾。2月起,部分東北各抗日武裝力量改編為抗日聯軍,繼續在各地區進行抗日斗爭。在抗戰的時候,當時在獄的作家田漢作詞,聶耳譜曲,創作了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素材源於哪裡目前觀點不一,但一種被眾多史料佐證的觀點是,《義勇軍進行曲》歌詞的雛形是東北抗日義勇軍軍歌,其中由孫銘武、孫耀祖、張顯銘等人在撫順清原組建的一支抗日武裝血盟救國軍的軍歌《血盟救國軍軍歌》出現更早、更符合進行曲節奏、歌詞相似度更高。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300名抗日英烈名錄,孫銘武排在第一位,有媒體把他們創作的《血盟救國軍軍歌》認為是《義勇軍進行曲》的「母本」

❹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什麼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在人民中廣為流傳,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把這首歌作為代國歌,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新詞。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的誕生

在新中國建立前夕,人民政協開會商討國歌。著名畫家徐悲鴻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委員力薦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毛澤東、周恩來當即表示支持他們的意見。但有人認為新中國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時了,主張改詞。周恩來發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這句話,讓我們耳邊警鍾長鳴。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1934年田漢(右)與聶耳合影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1935年,劇作家田漢作詞;中國新音樂運動的創始人聶耳作曲。這首歌原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影片《風雲兒女》描寫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中國的東三省,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一些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線。田漢在寫完這部電影故事以後,便遭反動派逮捕,主題歌詞是寫在一張香煙的錫箔襯紙上。聶耳主動拿去歌詞,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譜初稿,到日本後不久,把歌譜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隨電影的放映,更由於救亡運動的開展,流傳於全國每一個角落,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

「文革」中,由於田漢被打倒,歌詞不讓唱了,《國歌》只能由樂隊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義勇軍進行曲》新詞。改定國歌歌詞後,各方面對此一直有不同意見,要求恢復國歌原來的歌詞。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❺ 國歌的含義和來歷是什麼

國歌的含義:

國歌的含義:是表達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被政府和人民認為是代表國家政府和人民的意志。它用來贊美和鼓勵一個民族的自信和凝聚力。出處:田漢作詞,聶耳作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很有創意的歌曲,作曲家聶耳以極大的激情投入到這首歌的創作中。首先,他根據音樂規律,以異常生動、有力、口語化的方式,成功地處理了田漢散文般的歌詞。

在旋律創作上,他既吸收了國際革命歌曲的優秀成果和西歐進行曲的風格特點,又使之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使這首歌曲能夠為群眾所掌握,發揮其戰斗作用。

國歌的來歷: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相繼佔領東三省,中國從此掀起一個全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5月24日,由電通電影公司拍攝的電影《風雲兒女》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電影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從此風靡全國,成為中華民族在危難之際發出的最堅強的吶喊。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最終通過決議: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

在徵集國歌的評選討論中,一部分代表認為,應當修改《義勇軍進行曲》歌詞中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一句。

❻ 志願軍進行曲是哪部電影插曲

志願軍進行曲是《上甘嶺》插曲!

❼ 《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背景和歷史意義是什麼

創作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序幕,「不作亡國奴」的吼聲喚起了全國人民高昂的愛國熱忱。於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田漢、聶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中。

1934年春,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在剛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時,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另一位共產黨員、戲劇家夏衍接手將這個故事寫成了電影劇本,聶耳主動要求為田漢寫就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

歷史意義:這首中國人民的戰歌,以那嘹亮雄壯、頑強向上的旋律和富有巨大號召力的音調,鼓舞了中華民族兒女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解放全中國,激勵著中華兒女奮勇前進,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7)軍進行曲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歌擴展閱讀:

創作技巧

在《義勇軍進行曲》中,聶耳巧妙地將田漢的自由體新詩譜成節奏鏗鏘有力、音調高昂、結構獨特的新型戰斗進行曲,別出心裁地將西洋大調音階與中國傳統五聲音階高度融合,得以從藝術上創新。

此外,《義勇軍進行曲》還採用了偶數單拍子,一字一音的明確節奏,象徵著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戰斗步伐。

❽ 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名是什麼

紅色音樂經典之《義勇軍進行曲》

田漢詞聶耳曲誕生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年代的《義勇軍進行曲》,現在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鬥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

《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這部影片描寫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詩人辛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為拯救祖國,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英勇殺敵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兩次出現,給觀眾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抗戰歌曲。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把它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後又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很多人對這首歌想追根尋源,報刊上也多次刊登過介紹文章,但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是說這首歌的歌詞,是田漢同志於1935年在上海被捕以後,在國民黨監獄里,用一張包香煙的紙寫的。不久,他託人帶出了監獄,轉給了孫師毅和夏衍同志,另一說法是田漢被捕前寫的,在他的「鳳凰的再生」文學劇本之後,他為了證實這幾種說法哪一種更確切,更真實,有人問過田漢同志,田漢同志說他也記不清了,直到1983年1月27日,夏衍同志為此專門給《北京晚報》編輯部寫了一封信,這件事才算有了可靠的依據,夏衍同志在信里這樣說:「這支曲子是聶耳於1935年在日本譜寫後寄回上海的」。

1934年,「電通」公司在上海成立,請田漢同志寫一個電影劇本,到這一年冬天,「電通」公司向田漢同志徵稿。田漢同志就先交了個簡單的,名叫《鳳凰的再生》的文學劇本,給「電通」公司的孫師毅同志。1935年2月,田漢同志就被國民黨逮捕入獄了。

「電通」公司為了盡快開拍,決定請孫師毅把田漢同志的文學劇本改寫成電影文學劇本,孫師毅徵得田漢同志同意,影片改名為《風雲兒女》。在處理主題歌歌詞時,他僅僅修改了幾個字,這就是原詞第六句:「冒著敵人的飛機大炮前進!」,改成了「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當時,聶耳同志正准備去日本,得知影片《風雲兒女》有首主題歌要寫,主動向孫師毅、許辛之要求,把譜曲的任務交給他,並表示到日本以後,歌稿盡快寄回,決不會耽誤影片的攝制。果然,沒過多久他就從日本寄回《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譜。所以,其它關於這首歌劇作情況的種種謬傳,都是沒有根據的。

《義勇軍進行曲》曲譜寄回上海之後,由賀綠汀請當時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擔任樂除指揮的蘇聯作曲家阿龍·阿甫夏洛莫夫配器。不久就在影片《風雲兒女》中使用。

《義通軍進行曲》後來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也經歷了一段有趣的過程:

1949年春天,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中國代表團應邀出席,得知大會規定:開幕式那天各國代表團進入會場時,都要奏、唱本國國歌,代表團有些為難,因為當時新中國還沒有成立,沒有代表新中國的國歌,於是,大家在一起研究,決定唱《義勇軍進行曲》來代替。但是,對歌曲里「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歌詞有爭議。有人說「現在北平(當時北京叫北平)已經解放,新中國即將成立,怎麼能這樣唱呢?」最後,郭沫若決定把這句詞改成「中國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時候」。代表團回國之後,匯報了這一情況,引起有關方面對制定國歌問題的重視。

1949年6月,第一屆,政協籌備會正籌備新中國成立的一些事項,感到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國國歌已迫在眉睫,他們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由馬敘倫任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副組長的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並設立「國歌初選委員會」,委員會由田漢、沈雁冰、錢三強、歐陽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鴻等人組成,另聘馬思聰、呂驥、賀綠汀、姚錦新四名音樂家擔任顧問,7月15日-26日,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在《人民日報》等國內外報紙上,連續刊登了「國旗、國徽、國歌徵集啟事」反響十分強烈,截至8月20日,僅國歌一項應徵稿就收到632件,歌詞歌譜6926首,但都不夠理想。

最早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是畫家徐悲鴻。第六小組經過反復討論,沒有最後確定。

9月2日,政協籌備組第六小組就制定國歌問題再次舉行會議,毛澤東、周恩來同志出席會議,聆聽代表們的意見,張奚若、郭沫若、劉良模、梁思成等都同意徐悲鴻的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劉良模說:「國歌代表一個國家,代表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因此,它應當在民族解放斗爭中產生,在斗爭中得到人民大眾的承認,遠非大詩人、大音樂家的人工急就章所能代替,依我看,《義勇軍進行曲》經受了斗爭的考驗,足以與法國國歌《馬賽曲》媲美,完全可以選作新中國國歌「;李立三和郭沫若則對歌詞中:」中國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詞有看法,認為需要改詞,」田漢說:「該曲好是好,我寫的詞在過去有它的歷史意義,但現在應該讓位給新的歌詞;」張奚若、梁思成則認為該曲是歷史性的產物,原詞含義深刻,為保持它的完整性,不必改。周恩來同志最後發言,他說:「我們前面還有著帝國主義敵人,我們建設越進展,帝國主義將越加嫉恨我們,破壞我們、進攻我們,你能說:我們就不危險了嗎?還不如留下這句話,經常保持警惕的好!」毛澤東同志表示贊同。

為了慎重起見,毛澤東和周恩來於9月25日晚在中南海豐澤園會議室又召開了一次關於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問題的協商座談會,邀請各民主黨派和文化界人士參加會議,意見得到了統一。於是,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決定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提案,正式提交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審查通過。1949年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一次通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示正式判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又通過,《義勇軍進行曲》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❾ 國歌的歌詞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由詩人田漢作詞,音樂家聶耳作曲,誕生於1935年。

歌詞為: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前進進!

這首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影片描寫的是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時,中華民族處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人們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線的故事。

《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越、鏗鏹有力,表達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事業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體現了中華民族勇敢、堅強、團結御敵的優良傳統。因此,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此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❿ 我國的國歌原名《 》,是電影《 》的主題歌,由( )作詞,( )作曲,它唱出

我國的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由(田漢)作詞,(
聶耳
)作曲,它唱出抗日戰爭期間英勇無畏的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閱讀全文

與軍進行曲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過年的幾部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瀏覽:664
凌晨場的電影怎麼進去 瀏覽:533
2017好看的微電影大全 瀏覽:955
高佬偉帶一幫人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653
抖音裡面的電影怎麼投屏到電視上面 瀏覽:375
周迅的嘿什麼電影 瀏覽:975
順流逆流免費電影 瀏覽:721
看經典電影什麼軟體看最多 瀏覽:32
獨臂神尼免費的電影 瀏覽:689
怎麼樣把下載的電影保存到相冊 瀏覽:572
亞洲打真軍電影有哪些 瀏覽:249
國慶有什麼好看的電影上映2020 瀏覽:957
的是芭比的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696
關於畢業季的勵志電影有哪些 瀏覽:390
古惑仔天哥叫什麼電影電影 瀏覽:459
黃大仙電影香港免費 瀏覽:123
到了現買電影票多少錢 瀏覽:842
香港有個荷里活電影免費 瀏覽:638
好看的英語電影動畫免費下載 瀏覽:79
近期好看的懸疑電影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