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巨型象鼻蟲是哪個電影

巨型象鼻蟲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2-04-01 00:21:31

『壹』 六神丸治什麼

六神丸通常用於治療口瘡、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外敷可治療小兒熱癤、癰疽瘡毒、紅腫熱痛等急性皮膚感染和炎症、腮腺炎、牙痛、帶狀皰疹、蕁麻疹、流行性感冒、蟯蟲病、未潰爛的瘡癤。
服用六神丸時切忌將葯丸咬碎,而需整粒吞服;服葯期間應忌酒、煙、辛辣食物;凡有心臟傳導阻滯的患者以及體弱、胃腸消化不良都應慎用六神丸;孕婦和有過敏史者應忌用六神丸。
六神丸的毒副作用雖然比較小,但由於六神丸中含有蟾蜍、硃砂等具有一定毒性作用的中葯成份,因此,服用不當同樣也會引起不良反應。六神丸中毒的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口唇和四肢發麻、心悸、胸悶等;小兒常會出現驚厥。嚴重者還能造成死亡。故六神丸也不能盲目使用,尤其不能作為預防性用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貳』 一條蟲把一片葉子捲起來是要做什麼昆蟲

做窩。
准備變態,成為蝴蝶或者蛾子

『叄』 法布爾的昆蟲記簡介

《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書首次出版。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3)巨型象鼻蟲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創造背景:

法布爾31歲時,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這段時間他就先後創作了《植物》、《保爾大叔談害蟲》等系列生物學作品。1854年,法布爾在法國的《自然科學年鑒》上發表了他的《節腹泥蜂觀察記》。三年後,他又發表了關於鞘翅昆蟲變態問題的研究成果,其學術質量之精,理論意義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在1879年,他整理20餘年資料而寫成的《昆蟲記》第一卷終於問世。

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他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中。直到1907年,《昆蟲記》第十卷問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昆蟲記

『肆』 急尋法布爾的創作背景!!!!快快啊啊啊啊!!!!

1823年-1915年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1823年出生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聖萊昂的一戶農家。此後的幾年間,法布爾是在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蟈蟈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編輯本段生平簡介
1829年,法布爾回到聖雷恩開始上學,但那一段兒時的歲月一直深深地銘刻在他的心中,他很珍惜那段回憶。 1833年,法布爾一家來到了羅德茲,其父靠經營一家咖啡館維持生計。 1837年,一家人又移居到圖盧茲。法布爾進了圖盧茲的神學院,但中途退學,出外謀生,曾在鐵路上做過工,也在市集上賣過檸檬。後來,他通過了阿維尼翁師范學校的選拔考試,獲得獎學金,並在三年的學習後獲得了高等學校文憑。畢業後,時年十九歲的法布爾在卡本特拉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所教授的課程就是自然科學史。 1849年,他被任命為科西嘉島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師。島上旖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物種,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動物的熱情。阿維尼翁的植物學家勒基安向他傳授了自己的學識。此後,他又跟隨著莫坎-唐通四處採集花草標本,這位博學多才的良師為法布爾後來成為博物學家、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53年,法布爾重返法國大陸,受聘於阿維尼翁的一所學校,並舉家遷進了聖-多米尼克街區的染匠街一所簡朴的住宅里。 1857年,他發表了《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昆蟲學祖師萊昂·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這期間,法布爾還將精力投入到對天然染色劑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當時法國士兵軍褲上的紅色,便來自於茜草粉末。 1860年,法布爾獲得了此類研究的三項專利。後來,法布爾應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的邀請,負責一個成人夜校的組織與教學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課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滿。於是,他辭去了工作,攜全家在奧朗日定居下來,並一住就是十餘年。在這這十餘年裡,法布爾完成了後來長達十卷的《昆蟲記》中的第一卷。期間,他多次與好友一同到萬度山採集植物標本。此外,他還結識了英國哲學家米爾,但米爾英年早逝,使兩人先前醞釀的計劃「沃克呂茲植被大觀」因此夭折。同時,一大不幸降臨到法布爾身上:他共有六個孩子,其中唯一與父親興趣相投、熱愛觀察大自然的兒子儒勒年僅十六歲便離開了人世。此後,法布爾將發現的幾種植物獻給了早逝的儒勒,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對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爾的愛好之一。 1878年,他曾以沃克呂茲的真菌為主題寫下許多精彩的學術文章。他對塊菰的研究也十分詳盡,並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們聲稱能從真正的塊菰中品出他筆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並一直居住到逝世。這是一塊荒蕪的不毛之地,但卻是昆蟲鍾愛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兒還有他的書房、工作室和試驗場,能讓他安靜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觀察與實驗中去,可以說這是他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這兒,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如今,這所故居已經成為博物館,靜靜地坐落在有著濃郁普羅旺斯風情的植物園中。 法布爾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鑒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贊不絕口。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朴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的才華受到當時文人學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德國作家榮格爾、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詩人馬拉美、普羅旺斯文學家魯瑪尼耶等。由於《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爾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秘密,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當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時,不少學者、文學家們紛紛前去拜訪他。法布爾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國哲學家米爾等學者,但與他們的通信並不頻繁。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將法布爾舉薦給拿破崙三世,後者授予他榮譽勛位勛章。法國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萊途經塞利尼昂,特意繞道荒石園向他致意。 擁有多重身份的法布爾的作品種類繁多:作為博物學家,他留下了許多動植物學術論著,其中包括《茜草:專利與論文》、《阿維尼翁的動物》、《塊菰》、《橄欖樹上的傘菌》、《葡萄根瘤蚜》等;作為教師,他曾編寫過多冊化學物理課本;作為詩人,他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語寫下了許多詩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 「牛虻詩人」。此外,他還將某些普羅旺斯詩人的作品翻譯成法語;閑暇之餘,他還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譜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蟲記》。這部作品不但展現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同時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
編輯本段法布爾一生大事記
小時候的法布爾
1823年12月21日出生於法國南部魯那格山區的古老村落——撒·雷旺,村中的利卡爾老師為他取名為約翰·安利。父親安東呢奧(生於1800年),母親費克瓦爾(生於1805年)。 1825年(2歲)弟弟弗朗提力克出生。 1827年(3歲)由於母親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所以他從3歲一直到6歲,都寄養在瑪拉邦村的祖父母家;這里是個大農家,有許多比他年長的小孩。他是個好奇心重,記憶力強的孩子,曾自我證實光是由眼睛看到的,並追查出樹葉里的鳴蟲是露螽。睡前最喜歡聽祖母說故事,而寒冷的冬夜裡則常抱著綿羊睡覺。 1830年(6歲)回到撒·雷旺村,進入利卡爾老師開辦的私塾就讀,上課中,常有小豬、小雞會跑進教室覓食。由動物圖書記下A、B、C……字母,對昆蟲和草類產生興趣,發現黑喉鴝的巢,取得巢中青藍色的蛋,經神父勸說,把鳥蛋歸還原處,為增加家庭收入,幫忙照看小鴨,負責趕到沼澤放養,因而發現沼澤中的生物和水晶,雲母等礦石。 1833年(9歲)全家搬到羅德斯鎮,父親以經營咖啡店為生,進入王立學院,擔任望彌撤儀式助手而免交學費。在學校期間,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歡讀古羅馬詩人維爾基里斯的詩。 1837年(13歲)父親經營咖啡店失敗,舉家遷往托爾斯。進入埃斯基爾神學院。 1838年(14歲)父親的生意再度失敗,搬到蒙貝利市,又開了一間店,獨自離家,以賣檸檬、做鐵路工人等自力更生。曾用超過一日工資所得購買《魯布爾詩集》,攜至原野上閱讀,以認識各種昆蟲為最大樂事,第一次抓到歐洲雲鰓金龜時,感到特別高興。
卡爾班托拉時代
1839年(15歲)以公費生第一名考進亞威農師范學校。在學校住宿。由於上課內容太枯燥,常乘自習時間觀察胡蜂的螫針、植物的果實或寫詩,在雷·撒格爾的山丘上,第一次看到神聖糞金龜努力推糞的情景,內心感動不己。 1840年(16歲)因成績退步被師長責罵而發憤圖強,在兩年內修完三年的學分,剩下的一年自由學習博物學,拉丁語和希臘語。 1842年(18歲)師范學校畢業後,成為卡爾班托拉小學的老師,年薪700法郎,因熱心教學,深獲好評。父親經商失敗,由蒙貝利市搬到波爾多鎮。 1843年(19歲)上野外測量實習課時,由學生處得知塗壁花蜂。也由於這種蜂而開始閱讀布蘭歇、雷歐米爾等人著的《節肢動物志》,從此傾心「昆蟲學」。 1844年(20歲)和同事瑪利·凡雅爾(23歲)結婚。自己進修數學、物理、化學等。父親的咖啡店又關閉,暫時在卡爾班托拉稅務署工作。 1845年(21歲)長女艾莉沙貝特誕生。 1846年(22歲)艾莉莎貝特夭折。通過蒙貝利大學數學的入學資格考試。弟弟弗郎提力克成為小學老師。 1847年(23歲)取得蒙貝利大學數學學士。長男約翰誕生。 1848年(24歲)取得蒙貝利大學物理學學士。 長男約翰夭折。十分欣賞托斯內爾(法國文學家)有關鳥類的著述。希望能到大學教書,但苦無機會。
科西嘉時代
1849年(25歲)任職科西嘉阿傑格希歐國立高級中學的物理教師,年薪1800法郎。面對科西嘉豐富的大自然,開始研究動、植物。此外,他也十分熱衷於數學。與植物學家魯基亞一起攀登科西嘉的每座山採集植物。 1850年(26歲)次女安得蕾誕生。 1851年(27歲)托爾斯大學的博物學教授蒙肯·塔頓來到科西嘉,塔頓解剖蝸牛給法布爾看,發現他的資質優異而力勸他朝博物學努力,從此興趣由數學轉向博物學,立志成為博物學家。年底,因感染熱病回到亞威農靜養。魯基亞在科西嘉因病猝逝。 1852年(28歲)恢復健康,回到阿傑格希歐中學。
亞威農時代
1853年(29歲)成為亞威農師范學校(日後改制為利塞·阿貝紐國立高級中學)物理助教,年薪1600法郎。三女阿萊亞誕生。 1854年(30歲)取得托爾斯大學博物學學士。 閱讀雷恩·杜夫爾寫的有關狩獵蜂——黃腰土棲蜂的論文後,決心研究昆蟲生態,他的潛能像被點燃的薪柴,熊熊燃燒起來,在卡爾班托拉的懸崖上,研究狩獵象鼻蟲的瘤土棲蜂,並更正杜夫爾的錯誤,發表更深入的論文。 1855年(31歲)四女克蕾兒誕生,陸續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觀察豌豆蜀植物的花和果實》等與植物有關的論文。 1856年(32歲)以研究瘤土棲蜂而獲得法國學士院的實驗生理學獎。繼續研究高鼻蜂、短翅蕪菁等昆蟲,但因生活困苦,研究時間不多。兼任課外輔導、家庭教師等職,開始研究由茜草提煉染料。 1857年(33歲)5月21日,在條紋蜂的巢中發現短翅蕪菁的幼蟲,並發表《蕪菁科昆蟲的變態》論文,另外還發表了有關植物的論文。 1858年(34歲)得知沒有財產就不可能成為大學教授後,全心投入茜草染料的研究。 1859年(35歲)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贊譽法布爾是一位「罕見的觀察者」。 次男朱爾誕生。擔任魯基亞博物館館長。督察德留依到訪,與植物學家杜拉寇爾結識,之後,又與住在亞威農的英國經濟學家米勒相知,成為植物同好。 1862年(38歲)由安謝特出版小學用圖書。認識巴黎出版社社長得拉克拉普,受到他的鼓肋,立志著述淺顯易懂的科學讀物。 1863年(39歲)三男愛彌爾誕生,德留依當上教育部部長。 1865年(41歲)登班杜山遇險,細菌學家巴斯德來訪,交由得拉克拉普出版《天空》、《大地》等科學讀物。 1866年(42歲)成功地由茜草直接抽取染料色素,受聘為亞威農師范學校物理教授。 1867年(43歲)對亞威農的貢獻受肯定,獲卡尼耶獎的獎金9000法郎。 1868年(44歲)由於教育部長德留依的推薦,獲雷自旺·得努爾勛章,並拜謁拿破崙三世。擔任夜間公開講座的博物學,物理學講師。將研究成功的茜草染料工業化。工廠成立不久,德國完成蒜硫胺的化學合成染料,茜草染料工業化的夢想因而破滅。公開講座的授課方式遭保守的教育者、教會反對,遂辭退師范學校教職。 1869年(45歲)在保守派的策動下,德留依辭去教育部部長職位。
歐蘭舊時代
1870年(46歲)向米勒借貸,搬到歐蘭就。撫養一家七口,負擔沉重。幸好科學讀物陸續出版,能一點一點還錢。 1871年(47歲)過著著書、觀察昆蟲的生活。這一年,因為發生德、法戰爭,無法按時取得版稅和稿費,生活更加困苦。 1872年(48歲)由於德留依的介紹,化學家提馬致贈顯微鏡。 1873年(49歲)米勒去世。被迫辭去魯基亞博物館館長一職,向市長抗議。獲巴黎愛護動物協會頒發銀牌,有關數學、植物、物理的著作相繼問市。 1877年(53歲)次男朱爾去世,把發現的三種蜂以「朱爾」的拉丁語「伏利渥司」分別命名為伏利渥司土棲蜂、伏利渥司高鼻蜂,伏利渥司穴蜂。 1878年(54)因朱爾的死,深受打擊,身體也大不如前。感染肺炎幾乎死去,幸以堅強的意志力度過難關。 完成《昆蟲記》第1冊(原稿內容包括:推糞球的神聖糞金龜、捕象鼻蟲的瘤土棲蜂、捉短翅螽斯的蘭格道格穴蜂……等)。
阿蘭瑪斯時代
1879年(55歲)因房東將歐蘭就家門前的兩排懸鈴木砍掉,憤而搬家。在隆里尼村外找到理想中的家園,取名為「阿爾瑪斯」(荒地的意思),阿爾瑪斯的庭院中有很多耐旱、多刺的植物,是各種昆蟲的樂園。4月3日由得拉克拉普的出版社發行《昆蟲記)第1冊。往後,大約每三年出版一冊。 1880年(56歲)科學讀物十分暢銷,部分被指定為教科書。在阿爾斯庭院的枯葉堆里,發現大量的花潛金龜幼蟲,於是開始研究觀察他們的生活,退役軍人法比那擔任他的助手。 1881年(57歲)被指定為巴黎學士院的通訊會員(本地會員)。 1882年(58歲)《昆蟲記》第2冊出版。年邁的父親搬來同住。 1885年(61歲)妻子瑪莉去世(64歲)。三女阿萊亞女代母職,處理家務。開始以水彩描繪「蘑菇」圖。 1887年(63歲)與出生隆里尼村的約瑟芬·都提爾(23歲)結婚。成為法國昆蟲學會的通訊會員,並獲贈同學會的得爾費斯獎。 1888年(64歲)約瑟芬產下四男波爾。 1889年(65歲)獲法國學士院最高榮譽的布其·得爾蒙獎,獲金10000法郎。 1890年(66歲)五女波麗奴誕生。 1891年(67歲)四女克蕾兒去世。 1892年(68歲)榮膺比利時昆蟲學會榮譽會員。 1893年(69歲)父親安東奧尼去世(93歲)。開始研究大天蛾不可思議的能力,發現雄蛾能從遙遠的地方找到雌蛾,是因雌蛾發出的一種「訊息發散物」,亦即類似今日所謂的「荷爾蒙」,法布爾稱蛾群聚集家中的5月6日為「大天蛾之夜」,曾將天牛的幼蟲烤來吃,並發射大炮來測試蟬的聽力。 1894年(70歲)榮膺法國昆蟲學會榮譽會員。開始觀察糞金龜、半人小糞金龜、鳥喙象鼻蟲和大毒蠍的習性。 1895年(71歲)么女安娜誕生。 1897年(73歲)在阿爾瑪斯家中自行教育三個年幼的孩子,妻子約瑟芬也一起聽課。 1898年(74歲)次女安得蕾去世。 1899年(75歲)由於市面出現許多仿作,他寫的科學讀物不再被指定為教科書,版稅因此減少,生活再度陷於困境。 1902年(78歲)為了撫養三個稚子,開始取出存放在出版社的版稅和稿費,榮膺俄羅斯昆蟲學會榮譽會員。 1905年(81歲)法國學士院頒發吉尼爾獎,獲贈養老金3000法郎。 1907年(83歲)《昆蟲記》第10冊發行,可是銷路不佳。學生勒格羅博士提出舉辦《昆蟲記》出版30周年慶祝儀式,並發現法布爾老師的生活比他想像中還要清苦。 1908年(84歲)在布羅班斯詩人米斯托拉的努力下,法布爾的貢獻受到肯定,獲贈養老金1500法郎。 1909年(85歲)著《昆蟲記》第11冊(關於螢火蟲、甘藍菜上的青蟲等的研究),身體己十分衰弱,出版詩集。獲阿爾布「布羅班斯詩人」的榮銜。 1910年(86歲)4月3日,在米斯托拉的呼籲下,召集學生、友人、讀者,舉辦慶祝儀式,訂為「法布爾日」,《昆蟲記》由此揚名於世,再度榮獲雷自旺·得努爾勛章(比上一回更晉一級)和養老金兩千法郎。獲斯特克荷爾姆學士院所頒林內獎,收到由國內外寄來的許多捐款,除了地址不明的轉贈貧苦人家外,其他全部致謝函退回。 1912年(88歲)妻子約瑟芬去世(48歲),由阿萊亞和修道院護士安東尼埃奴照顧。公共事業大臣提埃利來訪。 1913年(89歲)波安卡雷總統來訪,代表法國國民向法布爾致意。 1914年(90歲)三男愛彌爾和弟弟弗朗提力克相繼去世。 1915年(91歲)5月,在家人扶持下,坐在椅子上繞庭院一周,最後一次巡視阿爾瑪斯。10月7日,尿毒症加重。10月11日與世長辭。16日,葬於隆里尼墓園,有螳螂、蝸牛等前來送行。 1921年在魯格羅國會議員的奔走努力下,政府買下阿爾瑪斯,以巴黎自然史博物館分館——「阿爾瑪斯·法布爾」名義保存下來,並聘請阿萊亞、波爾管理。 現在,管理此處的是皮那爾·提歐吉。 法布爾出生的家在撒·雷旺小學老師——卡巴爾達夫人的鼓吹下,也以博物館型態保存至今。
編輯本段《昆蟲記》

《昆蟲記》(又譯為《昆蟲世界》),被稱之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副標題為「對昆蟲本能及其習俗的研究」。《昆蟲記》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節組成,絕大部分完成於荒石園。1878年第一卷發行,此後大約每三年發行一卷。原著內容如其名,首先最直觀的就是對昆蟲的研究記錄。作者數十年間,不局限於傳統的解剖和分類方法,直接在野地里實地對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種類繁多的昆蟲進行觀察,或者將昆蟲帶回自己家中培養,生動詳盡地記錄下這些小生命的體貌特徵、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蛻變、繁衍和死亡,然後將觀察記錄結合思考所得,寫成詳細確切的筆記。但《昆蟲記》不同於一般科學小品或網路全書,它散發著濃郁的文學氣息。首先,它並不以全面系統地提供有關昆蟲的知識為唯一目的。除了介紹自然科學知識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學識,通過生動的描寫以及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昆蟲的生活與人類社會巧妙地聯系起來,把人類社會的道德和認識體系搬到了筆下的昆蟲世界裡。他透過被賦予了人性的昆蟲反觀社會,傳達觀察中的個人體驗與思考得出的對人類社會的見解,無形中指引著讀者在昆蟲的「倫理」和「社會生活」中重新認識人類思想、道德與認知的准則。這是一般學術文章中所沒有的,但卻是文學創作中常見的。不同於許多文學作品的是,《昆蟲記》不是作家筆下創造出來的世界,所敘述的事件都來自於他對昆蟲生活的直接觀察,有時甚至是某種昆蟲習性的細枝末節。其次,雖然全文用大量筆墨著重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但並不像學術論著一般枯燥乏味,本書行文優美,堪稱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作者的語言朴實清新,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和詩意。作者對自然界動植物聲、色、形、氣息多方面恰到好處的描繪,令讀者融入了19世紀法國南部普羅旺斯迷人的田園風光中。作者在描寫中使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此外,他憑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臘文的基礎,在文中引用希臘神話、歷史事件以及《聖經》中的典故,字里行間還時而穿插著普羅旺斯語或拉丁文的詩歌。法布爾之所以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並曾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的提名,除了《昆蟲記》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羅萬象的內容之外,優美且富有詩意的語言想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昆蟲記》融合了科學與文學,這也意味著它既有科學的理性,又有文學的感性。書中不時語露機鋒,提出對生命價值的深度思考,試圖在科學中融入更深層的含義。作品中的理性成分體現作者的研究與思考。法布爾在對昆蟲的觀察研究中,反復試驗,並考證多方資料,對主流學術觀點敢於質疑,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竭盡自己之所能對知識結構不斷探索和補充,對自己的觀察結果不輕易下定論,同時表明自己的懷疑態度與自身的局限。他在觀察昆蟲之餘抒發感想時,清醒地認識到人類的自大,機械化社會的野蠻,話語間時常譏諷人類僵硬不化的成見,並謹慎地對社會現狀進行冷靜的思索。這部作品中的感性成分,不僅反映在作品的內容與語言表達上,甚至還反映在作者的研究與思考中。從行文來看,作品充滿了擬人化的昆蟲生活,從用人類著裝來形容昆蟲的外部特徵,到用婚禮來象徵昆蟲求偶交配的過程,再到對它們在自然界所做貢獻的歌頌,作者的情感隨著昆蟲的命運而變化。此外,在研究記錄之餘,作者在字里行間也提及自己清貧樂道的鄉間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蟲的經歷,向讀者介紹膝下的兒女,乃至他的家犬,這正符合了「回憶」二字,充滿了人情味。而作者在研究與思考過程中,使用野外實驗法與觀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活著的昆蟲,悉心觀察生命,這與解剖分類相比,本身就帶上了感性的色彩。他在許多觀察之後的想法也無不與生命有關,建立在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之上。可以說,這部作品的感性基調以及動力,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生存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而科學的理性就是得到了這種感性的支持,才能持續下去。作者由熱愛自然、熱愛生命而產生了對生命的好奇,於是在觀察中認真體驗生命的每一種表現,並陶醉其中,樂此不疲,這繼而又支撐了學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學精神。如果說法布爾的《昆蟲記》是一般文學作品或一般科學作品所無法企及的,那麼嚴格來說,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專業的標准來衡量,法布爾是個博物學家,「非專業」的昆蟲學家;其文學手法也不能超越當時所有卓越的文學作品。在作品中,人作為觀察者,用文學的筆調讓昆蟲帶上了「人性」的色彩,卻不足以成為社會學或倫理學的專著。總之,單獨從昆蟲學、社會學或倫理學的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這部作品都是有局限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承認,將科學研究成果與文學寫作相結合,歷史上並非只有法布爾一人。然而,《昆蟲記》以自己的特色,獲得了極大的影響與聲譽。《昆蟲記》並非刻意寫就,而是作者自得其樂地觀察與寫作的成果。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調:看似平平淡淡,但卻無時無刻地反映出作者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朴實清貧,但寧靜美好的鄉間生活。他留下的觀察記錄是不變的,但給讀者的思索卻是靈活可變的,他沒有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只是給讀者帶去了知識、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昆蟲記》原著問世以來,已被譯為多種文字,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就已經有了漢譯本,引發了當時廣大讀者濃厚的興趣。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國讀書界再度掀起「法布爾熱」,出現了多種《昆蟲記》的摘譯本、縮編本、甚至全譯本。《昆蟲記》原著長達十卷,每一卷均由許多章節組成,每一種昆蟲所佔的篇幅不盡相同,而且有關不同昆蟲的章節之間並無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它不同於小說,不受情節的局限。這種結構體裁,決定了精選本仍然能葆有原作的風格與趣味。 昆蟲記中的《綠色蟈蟈》被選入人教版初一上學期語文書第18課

『伍』 100克肯德基帕尼尼大概多少熱量啊到得了300嗎 兩片麵包一個太陽蛋半片乳酪

可能過了300了,一個麵包熱了就到了300,太陽蛋400半片乳酪350

『陸』 求一部敘述美日戰爭的影片~

太陽帝國目錄
【原片名】Empire of the Sun
【中文名】太陽帝國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 WarnerBros
【出品年代】1987年
【首映日期】1987年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戰爭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 (Christian Bale) ...... Jim
約翰·馬爾科維奇 (John Malkovich) ...... Basie
米蘭達·理查森 (Miranda Richardson) ...... Mrs. Victor
奈傑爾·哈弗斯 (Nigel Havers) ...... Dr. Rawlins
喬·潘托里亞諾 (Joe Pantoliano) ...... Frank Demarest
伊武雅刀 (Masat Ibu) ...... Sgt. Nagata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斯皮爾伯格電影之一,根據J·G·巴拉德的小 說改編,影片在向我們講述一個英國少年在二戰日佔區的種種經歷的同時,也向觀眾表達了一種對和平嚮往和追求的過程。
吉姆出生在上海一個英國商人的家裡,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吉姆有一個心願就是夢想成為一名戰機駕駛員,駕著心愛的戰機飛上雲霄;二戰爆發,日軍佔領上海,吉姆雖然和家人離散被送進了日軍的集中營,但他卻在這里看到了心儀已久的「零」式戰機,三年多的集中營生活使得以前天真的吉姆平添了幾分老成,不但學會了「為了吃飯什麼事都能幹」的集中營真理,而且對人處事也變得比前圓滑多了,以至於連日軍軍曹也對他另眼相看,就這樣吉姆伴著他的飛行夢渡過了集中營最艱難的日子,最終戰後和深愛他的父母團聚。可以說這是一部非常值得觀賞的影片。
導演斯皮爾伯格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了這場戰爭,雖然在影片中並沒大量地渲染戰爭場面,但戰爭這台惡魔機器對整個人類的影響卻深深地印在了每位觀眾的心裡,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斷:一個太陽初升的清晨,在集中營旁邊的機場上一群「乘風」趕死隊員正在舉行駕機升空的儀式,整個悲壯的儀式彷彿觸動了在機場外鐵絲網旁目睹這一切的小吉姆,這時他也跟著行起了軍禮,嘴裡大聲地唱著一首威爾士語的贊美詩,清脆童聲傳進了每個人的心裡......
一九四一年歲末的上海,抗日戰爭已歷時四年。吉姆一家坐的轎車行至租界哨卡時,他們驚異地發現,數小時前還是中英警察把守的哨卡,此時已落入日本人手中。這是一個不祥之兆,他們決定暫時搬到旅館去住。天色將明,黃浦江上日軍戰艦忽明忽暗地閃著信號。飛機呼嘯而過,爆炸聲大作,火光四起,吉姆一家從睡夢中驚醒,隨著驚恐萬分的人群逃出旅館。這時,大街小巷已擠滿了逃難的市民。吉姆在前擁後擠的人流中被擠昏在地,從此與父母失散了。吉姆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踽踽獨行。兩個名叫貝希和弗蘭克的美國青年把無家可歸的吉姆送到了拍賣市場。他們與一個中國商人沒能做成這筆買賣,於是,又帶著吉姆想再碰碰運氣。就在他們去吉姆家時,不想吉姆家已住滿了日本兵,三人全都被抓。三年以後,吉姆十四歲了。三年的集中營生活使天真的吉姆平添了幾分老成,吉姆曾經跟著貝希學會了從死囚手裡掰開飯蓋,多領一份日漸減少的口糧;但他也從蘭大夫那裡懂得了為什麼要活下去。幼小的吉姆懷著這種信念與死亡搏鬥。每次吃飯,吉姆總是津津有味地吃著從麥粒中數出的象鼻蟲,象在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有一次當他一口氣吃下了八十七條象鼻蟲時,文太太坐在一邊不寒而僳,痛苦不堪。吉姆常常從貝希那裡看到一些美國生活雜志和讀者文摘。他非常喜歡美國人那豪爽幽默和放盪不羈的性格。有一天,吉姆來到貝希的小屋,見貝希和丹迪正在看著指南針和地圖,吉姆知道他們在商量越獄的事。正在這里,上等兵友田來到貝希小屋搜查,吉姆機敏地把指南針藏過了友田的眼睛,使貝希倖免。這以後的一天,貝希為了探明鐵絲網附近是否有地雷,謊騙吉姆去鐵絲網邊抓雉雞,吉姆差點兒被日本兵發現。貝希證實了鐵絲網附近沒有地雷的判斷,暗自得意。一天清晨,幾架美國野馬式戰斗機在集中營周圍的田野和機場投下了黑壓壓的一片炸彈。日軍高射炮無力地呻吟著。就在這天夜晚,夜光下有兩個黑影從鐵絲網下鑽了出去。翌日,吉姆發現,日軍正集隊待發。他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在他想去告訴貝希的時候,弗蘭克哭喪著臉告訴他,貝希已經走了。貝希和丹迪帶著吉姆弄來的指南針,沿著吉姆探過的路逃走了。吉姆好不傷心啊。一天,一團奇異的火光劃破了黎明的寂靜,一個白熾的火球閃著玖瑰色的光暈把天空照得泛白。火光中,吉姆看到文太太緊闔雙眼,安祥地尋找她的上帝去了。吉姆醒悟道,為什麼山姆大叔會在長崎扔下一片太陽,那是因為天皇曾經陷害過上帝,把他關進竹籠,只讓他吃米飯喝白水,現在她又自由了,所以世界毀滅了,人們走進他們的墳墓。隨著「哐哐當當」的聲音,共產黨游擊隊打開了集中營的大門。吉姆又與久別的父母重逢了。他們悲喜交集地擁抱在……

『柒』 法布爾簡介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這些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

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

《昆蟲記》書摘:

……螢火蟲怎麼吃它的獵物呢?是真的吃嗎?也就是說,把蝸牛切成小塊,割成細片,然後加以咀嚼嗎?我想不是這樣。我從來沒見過我的籠中物的嘴巴上有任何固體食物的痕跡。

……不一會兒,客人們三三兩兩跑來了,同真正的擁有者絲毫沒有爭吵地歡宴一堂。讓它們飽餐兩天後,我把蝸牛殼孔朝下翻轉過來。那些賓客吃飽肚子走開了。只剩下這一點點兒殘渣了……

昆蟲繞著糞環轉了兩三圈。它沒有發現究竟什麼原因糞球不動,於是它又走到糞球後面,重新推起來,糞球還是不動彈。……這樣一個推不動糞球的問題,聖甲蟲肯定是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

……它們那像小扇子似的觸角張得大大的,閉合起來,又打開,又張大,又打開,不斷顫動,流露出強烈的焦慮。接著一種天才的念頭打消了這些困惑。「誰知道糞球底下會有什麼東西呢?」於是它們從底部對糞球進行探測,經過稍稍搜索,大頭針被發現了,它們隨即認識到問題的關鍵就在那兒。

……還剩下最後一個辦法,不過這辦法很不方便使勁。昆蟲時而用這種駕車姿勢,時而用另一種,也就是說或者頭朝下或者頭朝上,用後腿或者用前腿推著。如果大頭針不是太長,糞球終於落到了地上,於是,它們把被鐵樁戳破的糞球馬馬虎虎地修補一下,立即重新開始運輸。

昆蟲只想頭一拱,這圍牆就會塌下來讓它進去的。可是它遇到的不是活動的材料,而是還沒有翻動過的堅實的土地。土地的堅硬使它警覺起來…它又回到它已經探測、打掃了不下二十次的那地點,再進行探測、打掃,……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堅韌不拔的膜翅目昆蟲始終在那已不存在的大門口所在地尋找著。

當它見到幼蟲時會是什麼情況呢?……

那表皮嬌嫩的幼蟲,剛剛從溫暖潮濕的地下驟然來到酷熱的陽光下,可母親卻不管它。對於它來說,這就跟散亂在地上的小礫石、土塊、干泥巴等隨便碰到的東西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值得注意。這位費盡力氣要去它嬰兒的搖籃跟前的母親,這位溫情而忠實的母親,目前需要的是入口的門,它已經習以為常的門,是這門而不是別的任何東西…在它眼前,幼蟲正極端痛苦地掙扎著,而這幼蟲正是母親忐忑不安的最終目標啊…在動物所具有的感情中,母愛是最強烈、最能激發才智的,看到做母親的這樣冥頑不靈,我的驚奇難以言表。
……它推擁幼蟲,把幼蟲踢翻,攆走。對於一塊妨礙它工作的大卵石,它也是這么對待的。受到這樣粗暴的對待,幼蟲想自衛。我曾看到它抓住母親的一隻腿,它咬它的食物雙翅目昆蟲的腿時也就是用的這種辦法。爭斗是激烈的,但兇狠的大顎終於松開了,驚慌失措的母親撲著翅膀,發出尖銳的嘰嘰聲逃走了。這種兒子咬母親或許試圖吃母親的有悖倫常的場面是少有的。
……至於幼蟲,它被母親摔到哪兒,就在那兒掙扎著,扭動著。它會這么死去,而不會得到母親的任何救助。母親因為沒有找到慣常走的通道,已經不認得它了。我們如果第二天再到那兒去,便會看到它在溝的盡頭,被太陽烤成了干炙並已經成為小蠅的食物,而它自己原先則是把蠅作為食物的……

法布爾小傳

法布爾(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1823年生於法國南部聖雷翁村一戶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由於貧窮,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47年,來到阿雅克修中學,在那裡遇到了影響了他人生選擇的兩位學者,他從此打定主意,教學之餘潛心研究昆蟲。1857年,他發表了處女作《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的昆蟲學祖師列翁·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達爾文也給了他很高的贊譽,在《物種起源》中稱法布爾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他終於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鍾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於荒石園。

寫在《昆蟲記》邊上的話

今天我翻閱著《昆蟲記》,被眼前的景象打動了:那樣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居然也是這么豐富多彩!人性的昆蟲們,演繹著大自然的經典故事,扮演主角。它們的一舉一動,無不被賦予人的思想情感;作為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縷縷共通之處,讓你不得不為此驚奇、喜悅。知道我是在通過法布爾的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樂趣;而法布爾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我卻毫無體會。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智慧和進步。這些渺小的昆蟲們給我們的遠不止是趣味。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45年前,我還是個中學生,暑假裡的一天,我在公園的樹蔭下讀一本書,那就是法國人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書里所寫的蜣螂滾糞球的情形,令我覺得比偵探故事還精彩……
法布爾這樣寫綠蠅:「它那金屬一般的、通常是金綠色的光澤可以和最美麗的鞘翅目昆蟲金匠花金龜、吉丁和葉甲蟲媲美。當我們看到這么貴重的衣服穿在清理腐爛物的清潔工身上時,著實有幾分驚訝。」他把我們一般人最厭惡、恨不能見而殺之的綠蠅寫得如花似玉,而且強調它們在大自然中清理腐爛物的不可輕視的正面作用,甚至還以表現母愛與幼嬰般的筆調來描寫綠蠅產卵與蛆蟲的成長。
基本資料
叢書名: 法布爾昆蟲記系列叢書
作 者: (韓)高蘇珊娜 編著,(韓)金成榮 繪,李明淑 譯
出 版 社: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1-1
字 數: 22000
版 次: 1
頁 數: 10冊
印刷時間: 2006/01/0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0431641
包 裝: 平裝
定 價:¥198.00
編輯本段編輯推薦
經歷一個多世紀,啟迪無數童蒙稚子,一部不朽的世界科學經典!
這套改編的兒童彩圖版《法布爾昆蟲記》,讓小朋友們換一個方式來閱讀這部科學經典。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圖、活潑的故事情節描繪了法布爾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處處流露出對它們的喜愛。我向小朋友們推薦這套圖畫本的《法布爾昆蟲記》,正是因為它的語言非常簡潔優美,每種昆蟲形象栩栩如生,十分可愛,小朋友們甚至可以透過文字看到它們的喜怒哀樂,故事情節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能夠激發小朋友們的閱讀興趣和對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培養他們尊重生命、親近自然、熱愛科學探索的精神!
當你們聽到「蜂」這個字的時候,會聯想到什麼呢?是香甜的蜂蜜?還是六角型形狀的蜂巢?或者是蜂尾上可後的毒針呢?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蜜蜂吧,不過,事實上蜂的種類非常多,像長腹蜂、胡蜂、節腹泥蜂、砂泥蜂、大頭泥蜂、黃斑蜂、切葉蜂等等,而且每種蜂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性。
法布爾仔細地觀察每一種蜂,有時是親自飼養那些蜂,有時是坐在樹林里或草地上連續觀察幾個小時,因此還發現了許多新種類的蜂。
本書將介紹狩獵峰的故事。狩獵蜂為了給自己的幼蟲提供安全而新鮮的食物,將捕捉到的獵物留有生命,並使獵物保持一動不動的狀態。那麼,狩獵究竟有什麼樣的神奇的狩獵技術呢?
讓我們一起去蜂群世界一探究竟吧!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法布爾昆蟲記1:聰明的獵人/手術專家》:
當你們聽到「蜂」這個字的時候,會聯想到什麼呢?是香甜的蜂蜜?還是六角型形狀的蜂巢?或者是蜂尾上可後的毒針呢?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蜜蜂吧,不過,事實上蜂的種類非常多,像長腹蜂、胡蜂、節腹泥蜂、砂泥蜂、大頭泥蜂、黃斑蜂、切葉蜂等等,而且每種蜂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性。
法布爾仔細地觀察每一種蜂,有時是親自飼養那些蜂,有時是坐在樹林里或草地上連續觀察幾個小時,因此還發現了許多新種類的蜂。
本書將介紹狩獵峰的故事。狩獵蜂為了給自己的幼蟲提供安全而新鮮的食物,將捕捉到的獵物留有生命,並使獵物保持一動不動的狀態。那麼,狩獵究竟有什麼樣的神奇的狩獵技術呢?讓我們一起去蜂群世界一探究竟吧!
《法布爾昆蟲記2:戰爭狂/嗜屍者》:
螞蟻和蒼蠅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昆蟲,大家都有無意間踩死過螞蟻,或是抓過房間里的蒼蠅的經驗吧!
雖然螞蟻和蒼蠅都是很不起眼的小昆蟲,但是他們卻擁有神奇的本領。除了找路、打架、搬運重物,就連吃東西的方法也都有很多種。
你知道在螞蟻的社會里,也有奴隸和主人的不同身份嗎?
螞蟻主人們在為爭奪奴隸發動了戰爭,而且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能帶著捕獲的奴隸找到回家的路。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蒼蠅,世界會是什麼樣呢?蒼蠅向來被人們認為是骯臟的害蟲,其實它們為我們的世界,每天都在做著很重要的工作。
當你讀完螞蟻和蒼蠅的故事以後,就能了解到不管多麼微不足道的昆蟲,也是生命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也更加能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法布爾昆蟲記3:地下毒王/天才建築師》:
大家是否知道蜘蛛不是昆蟲呢?
昆蟲的身體由頭部、胸部、腹部共3部分組成,從胸部長出6條腿;但是,蜘蛛的身體由頭胸部和腹部2部分組成,而且有8條腿,所以不能稱作昆蟲。
人們只是因為蜘蛛醜陋的外表,而不喜歡它們。蜘蛛不但不會危害人類,反而還會吃掉蒼蠅、蚊子之類的害蟲,所以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
本書將介紹毒蜘蛛家族裡的「狼蛛」,以及擅長編織的「圓網蛛」。經常被人類忽視的蜘蛛,其實具有超凡的能力。狼蛛是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捨命保護卵囊的偉大母親;而圓網蛛會編織連人類無法模仿的蜘蛛網房子。
渺小而惡心的蜘蛛們到底具有什麼樣的神秘能力呢?讓我們和法布爾先生一起去探索吧!
《法布爾昆蟲記4:大自然的清道夫糞金龜》: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糞金電認真地推著糞球的滑稽樣子呢?
糞金龜將牛或羊等動物的糞便製作成糞球以後,會把糞球滾回家或是埋在地底下,所以在糞金龜比較多的牧場,你只能看到新鮮的糞便,而看不到時間比較長的糞便。但是在城市的混凝土路上,糞金龜就很難生存了,所以住在城裡的小朋友們就不會看到它們的身影。早在古埃及,人們驚奇地看到糞金龜滾動糞球,認為糞金龜是使日轉星移的神的化身,因而對它們的非常崇拜。
昆蟲學家法布爾先生對糞金龜也非常感興趣,他一生研究了很多種糞金龜,包括有漂亮觸角的西班雅蜣螂、閃閃發亮的裸胸糞金龜、平均製作9個卵房的西緒福斯蜣螂等。其中,叫「聖甲蟲」的糞金龜,法布爾連續研究了30多年。
那麼,現在就來和法布爾一起去研究糞金龜的生活吧!
《法布爾昆蟲記5:神奇的隱士》:
也許大家都聽說過「蠍子」這個名稱,但是真正了解蠍子生活習慣的人可能很少。
地球上大約有600多種蠍子。它們大多生活在非洲或者印度等熱帶地區,但在法國的南部也能見到蠍子。因為法國南部的氣候很像非常北部,非常乾燥,而且夏季炎熱。蠍子就生活在這種乾燥的荒野地區。
剛好法布爾先生居住的塞里尼昂村旁邊就有一片荒漠,有很多蠍子在這里生活。法布爾決定研究一下蠍子的生活習性,因為他對諸如蠍子射在岩石底下或者石頭縫里怎樣生存,什麼時候進行交配,怎樣養育自己的小蠍子這些事情都很好奇。
那麼,現在就跟隨法布爾先生去看一看蠍子是怎樣生活的吧!
《法布爾昆蟲記6:蔬菜大食客》:
在各種蝴蝶中,法布爾先生特別選擇了「菜粉蝶」作為研究對象。
菜粉蝶以驚人的速度吃掉捲心菜,還會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成長。雖然菜粉蝶一次可產下多達200粒左右的卵,但其中只有20多粒卵能夠孵化成成蟲。而且,即使能夠順利成長的蝴蝶,還要隨時面臨被鳥類、蜘蛛和螳螂等天敵吃掉的危險,所以,最終只有三四隻能成功完成傳宗接代的重任。
菜粉蝶是天敵的赤眼寄生蜂、小繭蜂和黃金小蜂等昆蟲,他們會吃掉菜粉蝶的幼蟲。如果沒有這些蜂會怎樣呢?菜粉蝶的數量會異常也增加,如此一來,捲心菜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最後菜粉蝶也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而面臨的餓死的危機。神奇的自然界維持著生態平衡,菜粉蝶通過提高產卵數量的方式,來增加下一代存活的幾率,從而維持種群數量穩定。
還有許多關於菜粉蝶的奇特故事,現在就讓我們和法布爾先生一起去了解菜粉蝶的一生吧!
本套書還包括《法布爾昆蟲記7:裝死專家/殯葬師》、《法布爾昆蟲記8:夏日音樂家》、《法布爾昆蟲記9:神奇麻醉師》、《法布爾昆蟲記10:霸王鐮刀手/搖籃入侵者》等共十冊。
法布爾的《昆蟲記》是昆蟲學家的觀察手記,科學史中一部經典作品,它不但科學嚴謹,而且文采超群,也為法布爾贏得了「科學詩人」的美譽。可惜它的原著十分龐大,而且對於小孩子又太難了一點,而昆蟲恰好又是孩子從幼兒階段就開始著迷的興趣點,因此不少人都嘗試將它改編成少年兒童可以親近的版本。
這套從韓國引進的「法布爾昆蟲記」實際上是一部改動很大的彩圖故事書,根據法布爾著作中的一些知識點改編而成的童話故事,嚴格來說起名為《法布爾昆蟲記》是很有問題的。不過拋開這個問題,單看書本身,它的故事非常有趣,圖畫也很棒,喜愛觀察昆蟲的孩子讀起來愛不釋手,應該說是一套非常優秀的科學童話故事。中科院張廣學院士也熱情推薦了本系列書。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法布爾(1823~1975)出生在法國南部的農民家庭。童年,他在農村度過,從小就對鄉間的花草和蟲鳥非常感興趣。由於家中貧困,他連中學也沒有讀完。但是法布爾抓緊一切時間自學,15歲時,他隻身報考阿維尼翁市的師范學院,結果被正式錄取。畢業後,法布爾獲得一中學教員職位。課堂教學之餘,法布爾閱讀一本昆蟲學著作,從此萌生了要畢生研究昆蟲的偉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歲。
通過勤奮自學,法布爾先後取得了教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1879年3月,法布爾用積極攢下的一小筆錢,在小鄉村塞里尼昂附近購得一處坐落在荒地上的老舊民宅,他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風趣的雅號——荒石園。同年,《昆蟲記》第一卷出版,在以後的三十餘年裡,這位「荒石園」主人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吃著粗茶淡飯,不知疲倦地從事獨具特色的昆蟲學研究,終於撰寫出10卷本科學巨著——《昆蟲記》。
編輯本段目錄列表
《法布爾昆蟲記1:聰明的獵人/手術專家》
聰明的獵人——節腹泥蜂
捕獵象鼻蟲
自動保鮮的食物
手術專家——砂泥蜂
砂泥蜂的誕生
砂泥蜂的外科手術
期待新生命的到來
《法布爾昆蟲記2:戰爭狂/嗜屍者》
戰爭狂——紅螞蟻
可憐的媽隸
嗜屍者——麻蠅
高鼻蜂和寄生蠅的游戲
麻繩的美餐
《法布爾昆蟲記3:地下毒王/天才建築師》
地下毒王——狼蛛
像狼一樣可怕的毒蜘蛛
當媽媽真不容易
狼蛛的天敵
天才建築師
——圓網蛛
隨風旅行的圓網珠
世界上最舒服的地方
致命的陷阱
《法布爾昆蟲記4:大自然的清道夫糞金龜》
《法布爾昆蟲記5:神奇的隱士》
《法布爾昆蟲記6:蔬菜大食客》
《法布爾昆蟲記7:裝死專家/殯葬師》
《法布爾昆蟲記8:夏日音樂家》
《法布爾昆蟲記9:神奇麻醉師》
《法布爾昆蟲記10:霸王鐮刀手/搖籃入侵者》
編輯本段媒體評論
法布爾先生是一位熱愛自然的偉大科學家,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19世紀末,傑出的法布爾先生捧出了一部《昆蟲記》,世界響起了一片贊嘆之聲,並且這片贊嘆聲響徹了100多年,直到今天!
法布爾先生寫的《昆蟲記》非常樸素和優美,他把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寫成了優美的散文,讓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更能獲得一種美的享受,並由衷地產生一種對大自然深深的熱愛!
作為一位科學家,一位用心去觀察、用愛去體會的科學家,法布爾先生的科學研究是充滿詩意的,他從不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是充滿愛心地在田野里觀察它們,跟它們親密無間。他用詩人的語言,描繪這些鮮活的生命,昆蟲在他的筆下是生動、美麗、聰明、勇敢的,他說他在「探究生命」,要「使人們喜歡它們」。他的心思如同一個孩童般純真,而他的文筆也像孩童般充滿想像力和感染力。他要讓厭惡這些小東西的人們知道,微不足道的小小蟲兒有著許多神奇的本領,它們勇於接受大自然的考驗,要在這個世界上爭得生存的空間。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這套改編的兒童版《法布爾昆蟲記》,讓小朋友們換了一個方式來閱讀這部科學經典。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圖、活潑的故事情節描繪了法布爾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處處流露出對它們的喜愛。我向小朋友們推薦這套圖畫本的《法布爾昆蟲記》,正是因為它的語言非常簡潔優美,每種昆蟲形象栩栩如生,十分可愛,小朋友們甚至可以透過文字看到它們的喜怒哀樂,故事情節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能夠激發小朋友們的閱讀興趣和對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培養他們尊重生命、親近自然、熱愛科學探索的精神!
最後,希望北京科技出版社能夠出版更多更好的兒童科普書,同時也祝願我國的兒童科普事業蓬勃發展!
一本孩子們喜歡的科普讀物 (小小波波熊 ·2007年05月 )
很久以前就看到關於這本書的介紹了。158元,對於一個月工資500元的人來說,是個很大的數目。一直等到新年,培源有400元的壓歲錢。沒有任何的猶豫。趕緊買了期盼很久的書。也就是新年剛過生成的那個420多元的訂單。
本著好書共分享的原則,對於喜歡給孩子買書的同事們極力的推薦,甚至把書借出去給她們看。
一個四年級的學生。平時的書,一般是看送給親戚的朋友看,唯有這套書,看完了,也不準媽媽送人。
培源喜歡看這套書,喜歡在大自然中發現書中的小昆蟲,每次外出,人家都會注意觀察身邊的小蟲子。已經發現好幾個不同的裝死專家了。暑假的時候,人家還算計著讓爺爺給他養糞金龜,人家想要觀察它怎麼在糞球上產卵。
這套書還成了同事贈送朋友的首選。現在我們商量好了,過年的時候,不在送衣服玩具了,把想送的東西換成書,不是更有意義。

『捌』 《昆蟲記》中沒有鑽地愛好的昆蟲是什麼

昆蟲記

《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網路。

作者介紹

法布爾(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一位嚴謹、細致、熱愛生命、珍愛自然的昆蟲學家。1823年生於法國南部聖雷翁村一戶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由於貧窮,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47年,來到阿雅克修中學,在那裡遇到了影響了他人生選擇的兩位學者,他從此打定主意,教學之餘潛心研究昆蟲。1857年,他發表了處女作《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的昆蟲學祖師列翁·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達爾文也給了他很高的贊譽,在《物種起源》中稱法布爾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他終於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鍾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於荒石。

主要內容

主要描寫昆蟲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時也是文學經典

②全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作品簡評

《昆蟲記》是一部嚴謹的科學著作,但面孔卻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淺出,沒有乾巴巴的學究氣,沒有學術著作的晦澀枯燥與一本正經,「沒有充滿言之無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

扯,而是准確地描述觀察到的事實,一點兒不多,一點兒不少。」作者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跡,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跡,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典型事例:1、兩只塔藍圖拉毒蛛驚心動魄的廝殺場面;2、螳螂捕食的情景

啟示或感受:昆蟲也是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我們人類應該與它們和諧相處,共創我們和諧的家園。

作品價值

作者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 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巨制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學傢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具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若不是有位如此頑強的法布爾,我們的世界也就永遠讀不到一部《昆蟲記》了。

名著縮寫

這些昆蟲全都是我的夥伴,我的親愛的小動物們,我從前和現在所熟識的朋友們,它們全都住在這里,它們每天打獵,建築窩巢,以及養活它們的家族。而且,假如我打算移動一下住處,大山離我很近,到處都是野草莓樹、岩薔薇和石楠植物,黃蜂與蜜蜂都是喜歡聚集在那裡的。我有很多理由,使我為了鄉村而逃避都市,來到西內南,做些除雜草和灌溉萵苣的事情。(《論祖傳》)我注視著池水中的氣泡,作了一番遐想:在許多許多年以前,陸地剛剛脫離了海洋,那時草是第一棵植物,它吐出第一口氧氣,供給生物呼吸。於是各種各樣的動物相繼出現了,而且一代一代繁衍、變化下去,一直形成今天的生物世界。我的玻璃池塘似乎在告訴我一個行星航行在沒有氧氣的空間里的故事。(《神秘的池塘》)

我往我的玻璃池塘里放進一些小小的水生動物,它們叫石蠶。確切地說,它們是石蠶蛾的幼蟲,平時很巧妙地隱藏在一個個枯枝做的小鞘中。石蠶原本是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里的。在許多時候,它依附在蘆葦的斷枝上,隨蘆葦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動房子,也可以說是它旅行時隨身帶的簡易房子。(《石蠶》)

第一次被人們談到,是在過去的六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農民,在春天灌溉農田的時候,常常看見一種肥肥的黑色的昆蟲從他們身邊經過,忙碌地向後推著一個圓球似的東西。他們當然很驚訝地注意到了這個奇形怪狀的旋轉物體,像今日布羅溫司的農民那樣。(《蜣螂》)

我們大多數人對於蟬的歌聲,總是不大熟悉的,因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欖樹的地方,但是凡讀過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記得蟬曾受過螞蟻的嘲笑吧。雖然拉封敦並不是談到這個故事的第一人。(《蟬》)

故事上說:整個夏天,蟬不做一點事情,只是終日唱歌,而螞蟻則忙於儲藏食物。冬天來了,蟬為飢餓所驅,只有跑到它的鄰居那裡借一些糧食。結果他遭到了難堪的待遇。(《蜣螂》)

有很多種昆蟲都非常喜歡在我們的屋子旁邊建築它們的巢穴,在這些昆蟲中最能夠引起人們興趣的,要首推那種叫舍腰蜂的動物了。泥水匠蜂的窠巢是利用硬的灰泥製做而成的。一般它的巢都圍繞在樹枝的四周。由於是灰泥組成的,所以它就能夠非常堅固地附著在上面。但是,泥水匠蜂的窠巢,只是用泥土做成的,沒有加水泥,或者是其它什麼更能讓它堅固的基礎。那麼,它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泥水匠蜂》)在南方有一種昆蟲,與蟬一樣,很能引起人的

興趣,但不怎麼出名,因為它不能唱歌。如果它也有一種鈸,它的聲譽,應比有名的音樂家要大得多,因為它在形狀上與習慣上都十分的不平常。它將是一名出色的樂手。它身上有那麼多的殺傷性很強的武器,還有那麼凶惡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類為食。盡管如此,螳螂也和人類是一樣的,不光有缺點和不足之處,還擁有很多自己的優點。比如,螳螂能夠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這便是螳螂眾多優點中很突出的一個。(《螳螂》)

確確實實地回來了。也許是因為它們懷念著巢中的小寶貝和豐富的蜂蜜。憑借這種強烈的本能,它們回來了。是的,這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不可解釋的本能,而這種本能正是我們人類所缺少的。(《蜜蜂》)

我急忙跑到園子里,拉茜說得沒錯。紅螞蟻們正沿著那一條白色的石子路凱旋呢!我取了一張葉子,截走幾只螞蟻,放到別處。這幾只就這樣迷了路,其它的,憑著它們的記憶力順著原路回去了。這證明它們並不是像蜂那樣,直接辨認回家的方向,而是憑著對沿途景物的記憶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們出征的路程很長,需要幾天幾夜,但只要沿途不發生變化,它們也照舊回得來。(《紅螞蟻》)

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蟬是一樣有名氣的。它們在有數的幾種模範式的昆蟲中,表現是相當不錯的。它之所以如此名聲在外,主要是因為它的住所,還有它出色的歌唱才華。只佔有這其中的一項,是不足以讓它們成就如此大的名氣的。一位動物故事學家拉封丹,對於它只談了簡單的幾句,彷彿並沒有注意到這種小動物的天才與名氣。(《蟋蟀》)

孔雀蛾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為了這一目標,它們繼承了一種很特別的天賦:不管路途多麼遠,路上怎樣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礙,它總能找到它的對象。在它們的一生中大概有兩三個晚上它們可以每晚花費幾個小時去找它們的對象。如果在這期間它們找不到對象。那麼它的一生也將結束了。(《孔雀蛾》)

當我們觀察著園蛛,尤其是絲光蛛和條紋蛛的網時,我們會發現它的網並不是雜亂無章的,那些輻排得很均勻,每對相鄰的輻所交成的角都是相等的;雖然輻的數目對不同的蜘蛛而言是各不相同的,可這個規律適用於各種蜘蛛。(《蜘蛛的幾何學》)

這根線之所以要從網的中心引出是因為中心是所有的輻的出發點和連接點,每一根輻的振動,對中心都有直接的影響。一隻蟲子在網的任何一部分掙扎,都能把振動直接傳導到中央這根線上。所以蜘蛛躲在遠遠的隱蔽處,就可以從這根線上得到獵物落網的消息。這根斜線不但是一座橋梁,並且是一種信號工具,是一根電報線。(《蜘蛛的電報線》)

不久,小蟲就要嘗嘗綠色植物了。捲心菜的災難也就此開始了。它們的胃口多好啊!我從一顆最大的捲心菜上采來一大把葉子去喂我養在實驗室的一群幼蟲,可是兩個小時後,除了葉子中央粗大的葉脈之外,已經什麼都不剩了。照這樣的速度吃起來,這一片捲心菜田沒多少日子就會被吃完了。(《捲心菜毛蟲》)在這些默默地埋頭苦乾的蜜蜂和黃蜂中間,還夾雜著一些別的蟲,那些我們稱之為寄生蟲。它們匆匆忙忙地從這個家趕到那個家,耐心地躲在門口守候著,你別以為它們是在拜訪好友,它們這些鬼鬼祟祟的行為決不是出於好意,它們是要找一個機會去犧牲別人,以便安置自己的家。(《寄生蟲》)

《昆蟲記》練習題

填空:

1《昆蟲記》是一部(世界昆蟲史詩)。

2《昆蟲記》是哈佛大學(113)位教授推薦的(最有影響)的書。

3這部書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4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蟬)一樣有名。

5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聲在外,主要是因為它的(住所),還有它出色的(歌唱才華)。

6(蟬)不靠別人生活。反倒(螞蟻)位飢餓所趨乞求哀懇的歌唱家。

7蟬怎樣喝水,( 用它突出的嘴——一個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錐,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飲之不竭的圓桶,吸管插進桶孔,就可以了)

8事實與寓言相反,(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而(勤奮)的生產者是(蟬)。

9在南方有一種昆蟲,與(蟬)一樣,能引起人的興趣。但不怎麼出名,因為它不能( 唱歌),它是(螳螂)。

10螳螂兇猛如( 餓虎), ( 殘忍)如妖魔,專食(活)的動物。

11螳螂外表(纖細)而(優雅),(淡綠色)的體色,(輕薄如紗 )的長翼,頸部(柔軟),( 頭)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轉動)。

12(螢)這種稀奇的小動物的(尾巴)上像掛了一盞( 燈 )似的。

13螢火蟲生長著(六隻)短短的(腿),當雄螢發育成熟,會生出(翅蓋),像(甲蟲)一樣。

14螢火蟲有兩個特點:1(獲取食物方法 ) 2(它尾巴上有燈)

15孔雀蛾是一種(很漂亮)的蛾,它們中( 最大)的來自( 歐洲),全身披著( 紅棕色)的絨毛,它們靠吃(杏葉)為生。

16會結網的(蜘蛛)是個(紡織)高手。

17一種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

18水蛛能為自己(做一隻性能很好的水袋,裡面貯藏空氣)。

19蟹蛛十分(勤快),為了自己的安樂窩,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20蟹蛛它(不會織網,只等獵物跑近才去捉,它橫著走路)。

1、蟋蟀是靠什麼發出鳴叫聲的,

靠翅膀的摩擦來發音

2、唯一能夠前後左右飛行的鳥是什麼,

蜂鳥

3、蒼蠅飛落在某處匆忙搓腳,它在干什麼

嗅氣味 發射生物雷達波,探測食物

4、青蛙除了用肺外還用什麼器官呼吸,

皮膚

5、蝙蝠在傍晚時怎樣捉蟲,

發射超聲波 ,遇到昆蟲會反射

6、啄木鳥怎麼知道樹有蟲子,啄樹干發現聲音不同

7、為什麼老鼠常常要咬壞東西,

老鼠門牙中的齒髓不僅終生存在,而且終生生長不止。為了避免門牙長得過長,影響吃東西,所以必須以經常用堅硬的東西磨門牙。

8、蜘蛛結網捉蟲,網為什麼不會粘住自己,

蜘蛛的腳上能分泌出一種油性物質,使它不會粘在網上。

簡答

1、你從《昆蟲記》中看到了作者的哪些精神和優秀品質?

他憑著勇於探索的精神,因對知識的渴求,日日夜夜的鑽研昆蟲,辛勤努力的工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簡單介紹一下《昆蟲記》最吸引你的藝術特色。

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充滿了對萬物的贊美之情。

3、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薦《昆蟲記》,請說說推薦的理由。

答:1、《昆蟲記》是作者對昆蟲最直觀的研究記錄,影響了無數科學家、文學家及普通大眾,其文學及科學非凡的成就受到舉世推崇。雖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但行文優美,生動活潑,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和詩意,被公眾認為跨越領域、超越年齡的不朽傳世經典!

選擇

1、昆蟲記共有( C )

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

2、法布爾被譽為( A )

A、昆蟲界的荷馬 B、昆蟲界的聖人 C、昆蟲至聖 D、昆蟲界的托爾斯泰

3、昆蟲記是一部( A )

A、文學巨著、科學網路 B、文學巨著 C、科學網路 D、優秀小說

4、法布爾為寫昆蟲記( D )

A、調查了許多資料 B、翻閱了許多網路全書 C、養了許多蟲子D、一生都在觀察蟲子

5、法布爾的昆蟲記曾獲得( B )

A、普利策獎 B、諾貝爾獎提名 C、安徒生獎 D、諾貝爾獎

6、《昆蟲記》是( A )國昆蟲學家( )的傑作,記錄了他對昆蟲的觀察和回憶。

A、法國 法布爾 B、法國 儒勒.凡爾納 C 、英國 笛福 D、丹麥 安徒生

7、法布爾曾擔任( C )

A、皇家科學院會員 B、植物學教授 C、物理教師 D、探測員

8、塔藍圖拉蜘蛛易於( D )

A、暴躁 B、憤怒 C、殺死 D、馴服

9、法布爾的生活十分( A )

A.貧窮 B.富裕 C.忙碌 D.悠閑

10、昆蟲記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 C )

A、歷史 B、社會機制 C、社會人生

11、菜豆象是一種( B )。

A、大象 B、昆蟲 C、鳥類

12、舍腰蜂喜歡將巢築在( C )的環境中。

A、乾燥 B、寒冷 C、溫暖

13、夏天陽光下的歌唱家是( A )。

A、蟬 B、蟋蟀 C、蟈蟈

14、( B )是毛蟲的天敵。

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蟲

15、天生攀岩家是( B )。

A、狼蛛 B、蜣螂 C、蚱蜢

16、如果旁邊稍有動靜,義大利蟋蟀會( B )。A、喉嚨發音 B、腹部發音 C、嘴巴發音

17、《昆蟲記》中蟹蛛愛吃( A )。

A、蜜蜂 B、蠍子 C、蝴蝶

18、蜣螂認為綿羊的天賜美食是( B )。

A、綿羊的毛 B綿羊的糞便

19、大孔雀蝶是( C )。

A、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 B、亞洲最大的蝴蝶 C、歐洲最大的蝴蝶

20、蜜蜂在《昆蟲記》中被稱為(B )。

A、勤勞的使者 B、不會迷失的精靈

21、黑步甲擅長( A )。

A、裝死 B、耍伎倆

22、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B )建造的。

A、利用現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C、與別的昆蟲一起挖掘

23、《昆蟲記》中描寫了許多昆蟲,下列不是書中的動物是:(D )

A、象鼻蟲、蟋蟀 B、蜘蛛、蜜蜂 C 螳螂、蠍子 D 、駱駝、恐龍

24、試驗證明:( B )能直接辨認回家的方向,而( A )憑著對沿途景物的記憶找到回家的路。

A、螞蟻 B、蜜蜂

25、關於螢火蟲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C )

A.螢火蟲的卵在雌螢火蟲肚子里時就是發光的

B.兩條發光的寬頻是雌螢發育成熟的標志

C.雌螢的光帶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強烈的驚嚇,發光會受到影響

D.無論是雌螢還是雄螢從生下來到死去都發著光

26、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D )

A 蟋蟀的洞穴不豪華但很粗糙 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 蟋蟀的住所遠勝於所有其他動物,就連人類也沒有它高明。

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盡頭,寬敞,光滑,干凈,衛生。

27、蜘蛛知道蜘蛛網上的獵物的方法是( D )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聽到的

C、用嗅覺感知到的 D、通過獵物在網上振動感覺到的

28、枯露菌是一種( C )。

A、甲蟲 B、長在樹上的蘑菇 C、長在地底下的蘑菇

29、不同蜘蛛網的輻數不同,角蛛的網有( A )根輻,條紋蜘蛛有( B )根,而絲光蛛有( C )根。

A、21根 B、32根 C、42根

30、( A )的幼蟲都有一種驚人的本領,那就是固體物質變成液體物質。

A、螢火蟲 B、黃蜂 C、園蛛

540閱讀
搜索
昆蟲記免費閱讀全文
八年級昆蟲記思維導圖
初二昆蟲記必考內容
昆蟲記原著全文閱讀
法布爾怎麼死的
中考的昆蟲記50個考點

『玖』 果兒看電影12月4號演的成龍演的電影 叫什麼名字啊

幼年——少年時代

1823年12月21日出生於法國南部魯那格山區的古老村落——撒·雷旺,村中的利卡爾老師為他取名為約翰·安利。父親安東奧尼(生於1800年),母親費克瓦爾(生於1805年)。

1825年(兩歲)弟弟弗朗提力克出生。

1827年(3歲)由於母親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所以他從3歲一直到6歲,都寄養在瑪拉邦村的祖父母家;這里是個大農家,有許多比他年長的小孩。他是個好奇心重,記憶力強的孩子,曾自我證實光是由眼睛看到的,並追查出樹葉里的鳴蟲是露螽。睡前最喜歡聽祖母說故事,而寒冷的冬夜裡則常抱著綿羊睡覺。

1830年(6歲)回到撒·雷旺村,進入利卡爾老師開辦的私塾就讀,上課中,常有小豬、小雞會跑進教室覓食。由動物圖書記下A、B、C……字母,對昆蟲和草類產生興趣,發現黑喉鴝的巢,取得巢中青藍色的蛋,經神父勸說,把鳥蛋歸還原處,為增加家庭收入,幫忙照看小鴨,負責趕到沼澤放養,因而發現沼澤中的生物和水晶,雲母等礦石。

1833年(9歲)全家搬到羅德斯鎮,父親以經營咖啡店為生,進入王立學院,擔任望彌撤儀式助手而免交學費。在學校期間,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歡讀古羅馬詩人維爾基里斯的詩。

1837年(13歲)父親經營咖啡店失敗,舉家遷往托爾斯。進入埃斯基爾神學院。

1838年(14歲)父親的生意再度失敗,搬到蒙貝利市,又開了一間店,獨自離家,以賣檸檬、做鐵路工人等自立更生。曾用超過一日工資所得購買《魯布爾詩集》,攜至原野上閱讀,以認識各種昆蟲為最大樂事,第一次抓到歐洲雲鰓金龜時,感到特別高興。

卡爾班托拉時代

1839年(15歲)以公費生第一名考進亞威農師范學校。在學校住宿。由於上課內容太枯燥,常乘自習時間觀察胡蜂的螫針、植物的果實或寫詩,在雷·撒格爾的山丘上,第一次看到神聖糞金龜努力推糞的情景,內心感動不己。

1840年(16歲)因成績退步被師長責罵而發憤圖強,在兩年內修完三年的學分,剩下的一年自由學習博物學,拉丁語和希臘語。

1842年(18歲)師范學校畢業後,成為卡爾班托拉小學的老師,年薪700法郎,因熱心教學,深獲好評。父親經商失敗,由蒙貝利市搬到波爾多鎮。

1843年(19歲)上野外測量實習課時,由學生處得知塗壁花蜂。也由於這種蜂而開始閱讀布蘭歇、雷歐米爾等人著的《節肢動物志》,從此傾心「昆蟲學」。

1844年(20歲)和同事瑪利·凡雅爾(23歲)結婚。自己進修數學、物理、化學等。父親的咖啡店又關閉,暫時在卡爾班托拉稅務署工作。

1845年(21歲)長女艾莉沙貝特誕生。

1846年(22歲)艾莉莎貝特夭折。通過蒙貝利大學數學的入學資格考試。弟弟弗郎提力克成為小學老師。

1847年(23歲)取得蒙貝利大學數學學士。長男約翰誕生。

1848年(24歲)取得蒙貝利大學物理學學士。

長男約翰夭折。十分欣賞托斯內爾(法國文學家)有關鳥類的著述。希望能到大學教書,但苦無機會。

科西嘉時代

1849年(25歲)任職科西嘉阿傑格希歐國立高級中學的物理教師,年薪1800法郎。面對科西嘉豐富的大自然,開始研究動、植物。此外,他也十分熱衷於數學。與植物學家魯基亞一起攀登科西嘉的每座山採集植物。

1850年(26歲)次女安得蕾誕生。

1851年(27歲)托爾斯大學的博物學教授蒙肯·塔頓來到科西嘉,塔頓解剖蝸牛給法布爾看,發現他的資質優異而力勸他朝博物學努力,從此興趣由數學轉向博物學,立志成為博物學家。年底,因感染熱病回到亞威農靜養。魯基亞在科西嘉因病猝逝。

1852年(28歲)恢復健康,回到阿傑格希歐中學。

亞威農時代

1853年(29歲)成為亞威農師范學校(日後改制為利塞·阿貝紐國立高級中學)物理助教,年薪1600法郎。三女阿萊亞誕生。

1854年(30歲)取得托爾斯大學博物學學士。

閱讀雷恩·杜夫爾寫的有關狩獵蜂——黃腰土棲蜂的論文後,決心研究昆蟲生態,他的潛能像被點燃的薪柴,熊熊燃燒起來,在卡爾班托拉的懸崖上,研究狩獵象鼻蟲的瘤土棲蜂,並更正杜夫爾的錯誤,發表更深入的論文。

1855年(31歲)四女克蕾兒誕生,陸續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觀察豌豆蜀植物的花和果實》等與植物有關的論文。

1856年(32歲)以研究瘤土棲蜂而獲得法國學士院的實驗生理學獎。繼續研究高鼻蜂、短翅蕪青等昆蟲,但因生活困苦,研究時間不多。兼任課外輔導、家庭教師等職,開始研究由茜草提煉染料。

1857年(33歲)5月21日,在條紋蜂的巢中發現短翅蕪菁的幼蟲,並發表《蕪菁科昆蟲的變態》論文,另外還發表了有關植物的論文。

1858年(34歲)得知沒有財產就不可能成為大學教授後,全心投入茜草染料的研究。

1859年(35歲)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贊譽法布爾是一位「罕見的觀察者」。

次男朱爾誕生。擔任魯基亞博物館館長。督察德留依到訪,與植物學家杜拉寇爾結識,之後,又與住在亞威農的英國經濟學家米勒相知,成為植物同好。

1862年(38歲)由安謝特出版小學用圖書。認識巴黎出版社社長得拉克拉普,受到他的鼓肋,立志著述淺顯易懂的科學讀物。

1863年(39歲)三男愛彌爾誕生,德留依當上教育部部長。

1865年(41歲)登班杜山遇險,細菌學家巴斯德來訪,交由得拉克拉普出版《天空》、《大地》等科學讀物。

1866年(42歲)成功地由茜草直接抽取染料色素,受聘為亞威農師范學校物理教授。

1867年(43歲)對亞威農的貢獻受肯定,獲卡尼耶獎的獎金9000法郎。

1868年(44歲)由於教育部長德留依的推薦,獲雷自旺·得努爾勛章,並拜謁拿破崙三世。擔任夜間公開講座的博物學,物理學講師。將研究成功的茜草染料工業化。工廠成立不久,德國完成蒜硫胺的化學合成染料,茜草染料工業化的夢想因而破滅。公開講座的授課方式遭保守的教育者、教會反對,遂辭退師范學校教職。

1869年(45歲)在保守派的策動下,德留依辭去教育部部長職位。

歐蘭就時代

1870年(46歲)向米勒借貸,搬到歐蘭就。撫養一家七口,負擔沉重。幸好科學讀物陸續出版,能一點一點還錢。

1871年(47歲)過著著書、觀察昆蟲的生活。這一年,因為發生德、法戰爭,無法按時取得版稅和稿費,生活更加困苦。

1872年(48歲)由於德留依的介紹,化學家提馬致贈顯微鏡。

1873年(49歲)米勒去世。被迫辭去魯基亞博物館館長一職,向市長抗議。獲巴黎愛護動物協會頒發銀牌,有關數學、植物、物理的著作相繼問市。

1877年(53歲)次男朱爾去世,把發現的三種蜂以「朱爾」的拉丁語「伏利渥司」分別命名為伏利渥司土棲蜂、伏利渥司高鼻蜂,伏利渥司穴蜂。

1878年(54)因朱爾的死,深受打擊,身體也大不如前。感染肺炎幾乎死去,幸以堅強的意志力度過難關。

完成《昆蟲記》第1冊(原稿內容包括:推糞球的神聖糞金龜、捕象鼻蟲的瘤土棲蜂、捉短翅螽斯的蘭格道格穴蜂……等)。

阿蘭瑪斯時代

1879年(55歲)因房東將歐蘭就家門前的兩排懸鈴木砍掉,憤而搬家。在隆里尼村外找到理想中的家園,取名為「阿爾瑪斯」(荒地的意思),阿爾瑪斯的庭院中有很多耐旱、多刺的植物,是各種昆蟲的樂園。4月3日由得拉克拉普的出版社發行《昆蟲記)第1冊。往後,大約每三年出版一冊。

1880年(56歲)科學讀物十分暢銷,部分被指定為教科書。在阿爾斯庭院的枯葉堆里,發現大量的花潛金龜幼蟲,於是開始研究觀察他們的生活,退役軍人法比那擔任他的助手。

1881年(57歲)被指定為巴黎學士院的通訊會員(本地會員)。

1882年(58歲)《昆蟲記》第2冊出版。年邁的父親搬來同住。

1885年(61歲)妻子瑪莉去世(64歲)。三女阿萊亞女代母職,處理家務。開始以水彩描繪「蘑菇」圖。

1887年(63歲)與出生隆里尼村的約瑟芬·都提爾(23歲)結婚。成為法國昆蟲學會的通訊會員,並獲贈同學會的得爾費斯獎。

1888年(64歲)約瑟芬產下四男波爾。

1889年(65歲)獲法國學士院最高榮譽的布其·得爾蒙獎,獲金10000法郎。

1890年(66歲)五女波麗奴誕生。

1891年(67歲)四女克蕾兒去世。

1892年(68歲)榮膺比利時昆蟲學會榮譽會員。

1893年(69歲)父親安東奧尼去世(93歲)。開始研究大天蛾不可思議的能力,發現雄蛾能從遙遠的地方找到雌蛾,是因雌蛾發出的一種「訊息發散物」,亦即類似今日所謂的「荷爾蒙」,法布爾稱蛾群聚集家中的5月6日為「大天蛾之夜」,曾將天牛的幼蟲烤來吃,並發射大炮來測試蟬的聽力。

1894年(70歲)榮膺法國昆蟲學會榮譽會員。開始觀察糞金龜、半人小糞金龜、鳥喙象鼻蟲和大毒蠍的習性。

1895年(71歲)么女安娜誕生。

1897年(73歲)在阿爾瑪斯家中自行教育三個年幼的孩子,妻子約瑟芬也一起聽課。

1898年(74歲)次女安得蕾去世。

1899年(75歲)由於市面出現許多仿作,他寫的科學讀物不再被指定為教科書,版稅因此減少,生活再度陷於困境。

1902年(78歲)為了撫養三個稚子,開始取出存放在出版社的版稅和稿費,榮膺俄羅斯昆蟲學會榮譽會員。

1905年(81歲)法國學士院頒發吉尼爾獎,獲贈養老金3000法郎。

1907年(83歲)《昆蟲記》第10冊發行,可是銷路不佳。學生勒格羅博士提出舉辦《昆蟲記》出版30周年慶祝儀式,並發現法布爾老師的生活比他想像中還要清苦。

1908年(84歲)在布羅班斯詩人米斯托拉的努力下,法布爾的貢獻受到肯定,獲贈養老金1500法郎。

1909年(85歲)著《昆蟲記》第11冊(關於螢火蟲、甘藍菜上的青蟲等的研究),身體己十分衰弱,出版詩集。獲阿爾布「布羅班斯詩人」的榮銜。

1910年(86歲)4月3日,在米斯托拉的呼籲下,召集學生、友人、讀者,舉辦慶祝儀式,訂為「法布爾日」,《昆蟲記》由此揚名於世,再度榮獲雷自旺·得努爾勛章(比上一回更晉一級)和養老金兩千法郎。獲斯特克荷爾姆學士院所頒林內獎,收到由國內外寄來的許多捐款,除了地址不明的轉贈貧苦人家外,其他全部致謝函退回。

1912年(88歲)妻子約瑟芬去世(48歲),由阿萊亞和修道院護士安東尼埃奴照顧。公共事業大臣提埃利來訪。

1913年(89歲)波安卡雷總統來訪,代表法國國民向法布爾致意。

1914年(90歲)三男愛彌爾和弟弟弗朗提力克相繼去世。

1915年(91歲)5月,在家人扶持下,坐在椅子上繞庭院一周,最後一次巡視阿爾瑪斯。10月7日,尿毒症加重。10月11日與世長辭。16日,葬於隆里尼墓園,有螳螂、蝸牛等前來送行。

1921年在魯格羅國會議員的奔走努力下,政府買下阿爾瑪斯,以巴黎自然史博物館分館——「阿爾瑪斯·法布爾」名義保存下來,並聘請阿萊亞、波爾管理。

現在,管理此處的是皮那爾·提歐吉。

法布爾出生的家在撒·雷旺小學老師——卡巴爾達夫人的鼓吹下,也以博物館型態保存至

閱讀全文

與巨型象鼻蟲是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一電影叫什麼精 瀏覽:852
誤入神秘隧道是什麼電影 瀏覽:972
功夫聯盟電影免費 瀏覽:776
電影投資多少一個份額 瀏覽:708
什麼軟體可以查電影票 瀏覽:399
2018好看的警匪電影 瀏覽:305
小韓什麼電影 瀏覽:185
看電影時如何找到座位 瀏覽:226
小丑電影怎麼救r級了 瀏覽:440
能搜全網電影的是什麼軟體下載 瀏覽:874
李連傑電影致命武器免費全集 瀏覽:843
千與千尋免費在線觀看電影 瀏覽:585
推薦幾部類似無人區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34
如何恢復回收站刪除電影 瀏覽:885
阿里郎電影說了什麼 瀏覽:701
下載韓國倫理電影怎麼下載 瀏覽:44
星爺有那些電影好看 瀏覽:124
如何討論電影中的文化傳播 瀏覽:476
電影無什麼內容 瀏覽:932
如何考電影學院美工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