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哪個皇帝下江南電影完整版

哪個皇帝下江南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03-28 16:47:00

Ⅰ 是哪位皇帝兩次下江南

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1784)年六下江南。他是乘船順大運河南下,大運河兩岸的城市,象濟寧、無錫等自然是他停游的地方,另外還巡遊了揚州、蘇州、杭州、鎮江、南京等許多風光秀麗的城市。

清朝的歷史上,記載了康熙與乾隆都曾經六次下江南。

說起乾隆南巡,從官方的史籍到民間的野史中,都有許多描述:或是說他修築堤堰,功澤千秋;或說他把國家大事都扔給手下大臣,自己迷戀在江南美景中;或說他風流成性,揮霍無度……總之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實際上乾隆南巡一開始就遭到有些大臣的反對。《清史紀事本末》中記載,乾隆即位不久,聽說蘇州的景色美如天堂,他很想去江南巡遊視察,並派大學士訥親去江南查看道路。

訥親從心裡就不贊成乾隆南巡,所以他在給乾隆的回奏中說:蘇州城外的虎丘還算得上名勝,實際上像一個大墳堆。蘇州城裡河道狹窄,糞便船隻擁擠在一起,過了中午就臭不可聞,根本不算什麼風景。乾隆聽了訥親的回報,只好暫時打消了南巡的念頭。

Ⅱ 90年代的一部老電影,皇帝下江南,上面的大人是個結巴

應該是李翰祥導演的《乾隆下江南》吧

Ⅲ 有一部電影很像《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但是忘了劇情都很像

呵呵,如果是最新的,應該是任賢齊、大S主演的《龍鳳店》。

Ⅳ 乾隆皇帝下江南

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1784)年六下江南。他是乘船順大運河南下,大運河兩岸的城市,象濟寧、無錫等自然是他停游的地方,另外還巡遊了揚州、蘇州、杭州、鎮江、南京等許多風光秀麗的城市。

清朝的歷史上,記載了康熙與乾隆都曾經六次下江南。

說起乾隆南巡,從官方的史籍到民間的野史中,都有許多描述:或是說他修築堤堰,功澤千秋;或說他把國家大事都扔給手下大臣,自己迷戀在江南美景中;或說他風流成性,揮霍無度……總之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實際上乾隆南巡一開始就遭到有些大臣的反對。《清史紀事本末》中記載,乾隆即位不久,聽說蘇州的景色美如天堂,他很想去江南巡遊視察,並派大學士訥親去江南查看道路。

訥親從心裡就不贊成乾隆南巡,所以他在給乾隆的回奏中說:蘇州城外的虎丘還算得上名勝,實際上像一個大墳堆。蘇州城裡河道狹窄,糞便船隻擁擠在一起,過了中午就臭不可聞,根本不算什麼風景。乾隆聽了訥親的回報,只好暫時打消了南巡的念頭。

洪澤湖
到了乾隆十四年,江南地方官吏為了迎合乾隆,上奏請求乾隆南巡浙江,這一請求正合乾隆的心思,在當年的十月初五,乾隆宣布兩年後舉行南巡。

康熙當年南巡主要是為了視察水利,乾隆也說,「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視察黃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視了浙江的海塘工程。當時,解決黃河水患的關鍵工程在江蘇的清口,和洪澤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這兩個地方來看一看。

第一次南巡時,乾隆來到洪澤湖,視察水利工程,他了解到高家堰與蔣家壩之間的黃河大堤只有三座大壩,每年到了夏秋兩季,洪澤湖水位上漲,由於排泄不暢,很容易發生水災。河道總督高斌提了一個方案,建議再增加兩座壩,乾隆接受了這個意見。

這樣,高家堰就共有了五座水壩,分別被命名為「仁」、「義」、「智」、「禮」、「信」。每當洪澤湖水位上漲時,根據水勢情況,五座大壩可以及時分別調節水的流速和流量,非常有效地保證了大堤和下游的安全。

乾隆第三次南巡時,又制定了清口水志,規定:上壩的水位上漲一尺,下壩的閘門可以開到十丈。河道官員遵守這一規定,確保了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下游的各州縣避免了水患的災害。

江蘇鎮江金山寺 原乾隆行宮
徐州附近黃河大堤也是乾隆要巡察的重點之一。乾隆多次來到這里。根據乾隆的命令,這里先後修築的防洪石堤大壩全長70多華里。

浙江的海寧州和仁和縣,是江海的交匯處,每天都要發生兩次大潮汐。一旦海堤被沖垮,整個江南將一片汪洋。早在漢朝的時候,人們就已開始在這里修建海塘,以後歷代修築海塘,一直沒有間斷過。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浙江又一次水情告急,而在海塘施工中又出現了石塘、柴塘之爭。究竟是修築石塘,還是修築柴塘意見不統一。

乾隆第三次南巡到達海寧的第二天,馬上親臨現場,親自試驗打樁。他看到如果修建石塘,必須從舊塘壩向後移數十丈才能打樁,這樣勢必會毀掉許多百姓的田地和村莊,乾隆看到這種情況說,本來想保護民眾,現在反而先害了他們。於是乾隆決定先修築柴塘,並要求每年用竹簍裝上石頭加固。

在第五次南巡時,乾隆見到堤壩的泥土被湍急的水流不斷沖走,裝石頭的竹簍都露了出來。於是乾隆決定在可以修建石塘的地方,都改建魚鱗石塘。

喀爾吉善奏摺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最後一次南巡時,下令繼續修築范公塘石壩。海塘工程的建成,有力地保護了江南水鄉的繁華昌盛。

乾隆南巡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籠絡人心。凡是他經過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減免了賦稅。

乾隆對接駕及辦差的官員大加賞賜,加官晉爵;將一些原來受過處分官員恢復原職。特別是對前來接駕的老臣,他問寒問暖,賞賜人參、貂皮等物品,還要賞賜他的子孫功名。

在南巡途中,乾隆一方面多次在各地的孔廟行禮,另一方面對前來拜見的文人士子,他親自命題考試。他出的不少考題,擺脫了科舉考試的八股陋習而注重實際應用。如浙江省大修海塘,他就以《海塘得失策》為題。取得一等成績的考生,立即授予官職,這樣就選拔了許多實用的人才。

由於江南一帶人才薈萃,讀書應試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給江蘇、安徽、浙江三省官辦學府增加名額。《四庫全書》告成後,他個人掏腰包讓人抄錄了三份,藏於揚州的文匯閣、鎮江的文宗閣、杭州的文瀾閣,並命令地方官吏允許學子們拿出來抄錄傳看。這些舉措,對江浙一帶的文化事業,起到了推動作用。

乾隆八旬萬壽慶典
閱兵也是乾隆南巡中重要的活動之一。滿族歷來有重視騎射,崇尚勇武的傳統,歷代帝王也都熟練掌握騎馬射箭。乾隆歷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舉行盛大的閱兵式。

乾隆本想通過閱兵,訓練士兵,扭轉頹敗的風氣,並向江南人民顯示大清朝的力量。但沒想到,閱兵反而鬧了許多笑話。乾隆最後一次南巡閱兵是在杭州,嘉慶皇帝後來回憶那次閱兵時的情形說:射箭箭虛發,騎馬人墜地。一時傳為笑談。

乾隆南巡,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飽覽山川美景。所以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帶畫師隨行,將喜愛的江南景色摹繪成圖,在圓明園和承德避暑山莊仿建。

南京的瞻園、海寧的安瀾園、杭州的小有天園和蘇州的獅子林,這江南的四大名園後來都在圓明園中一一重新造了一座。

杭州的雷鋒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實景仿製,連景點的名稱都原樣照搬。

乾隆六次南巡時間表
蘇州的獅子林乾隆特別喜愛,於是又在避暑山莊仿建一所。搬進避暑山莊的,還有鎮江的金山寺、嘉興的煙雨樓和仿寧波天一閣而建的文津閣、仿無錫的雙湖夾鏡等多處江南名勝。

康熙南巡還是比較簡朴。他第一次南巡的時候,途中經過丹陽、常州、無錫,一路上沒有停留,晝夜行船三百六十餘里。

康熙南巡時,主要是住在地方官員的官邸,只有在揚州、杭州等地,建造了少量行宮。乾隆下江南就要比康熙南巡奢華得多了。從北京到杭州,沿途建造了三十個行宮。乾隆乘的御舟被稱為安福艫、翔鳳艇,共有五艘,製作工藝極其精美。整個南巡船隊共約有一千多隻船。一路上吃的、用的,就連喝的水,都由沿途各地事先做好准備。

盡管乾隆三令五申嚴禁鋪張,但地方官員為取得他的歡心,無不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投其所好。

「六度南巡止,他年夢寐游。」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寫下的詩句,他連做夢都在回味下江南時的情景,充滿了無限眷戀。但是,這六次南巡,排場一次比一次大,耗費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國庫的枯竭,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朝廷中不乏有頭腦的官員,多次勸阻乾隆停止南巡,但卻多遭到嚴厲的斥責。

乾隆上諭檔
許多諫阻南巡的官員,都被懲處或罷官。在這種高壓下,大臣們誰也不敢再說話,眼睜睜看著國庫枯竭,國家走向衰敗。

民間傳說乾隆喜歡江南美女,每次南巡時少不了尋花問柳。所以皇後天天和他吵鬧,乾隆一氣之下,將皇後遣送回京。乾隆第四次南巡時,將皇後遣送回京確有其事,這在乾隆三十年《春季檔》中就有記載。

到了乾隆晚年,他才完全認識到南巡的錯誤。在《清史稿》的《吳熊光傳》中,記載了乾隆說:我當皇帝六十年,自認為自己沒犯什麼大錯。惟有六次南巡,勞民傷財,把好事辦成了壞事。

乾隆南巡耗資巨大,以後的清朝皇帝再也沒人仿效過。因為後來的清朝國庫已經承擔不起了。六次南巡,留給人們的是一個「康乾盛世」的奢華美景,此後,大清王朝開始一步步地走向衰落。

Ⅳ 乾隆下江南的電影劇情

乾隆帝喬裝微服出巡,途經瑞龍鎮,在聚升樓喝酒時,結識了以賣唱維生的三姑娘父女。皇帝可憐三姑娘的凄慘遭遇,使酒保代支巨額賞錢,但結賬時卻發現忘記帶金錢。本是流氓的樓主李四故意為難,幸而皇帝得正義青年周日青相救。皇帝因此收日青為義子,與日青繼續南遊。他們在海邊再遇三姑娘,得知她因父親逝世而賣身給怡紅院。此時,追求三姑娘不遂的鎮台公子見三姑娘與皇帝相處甚歡,因妒生惡,強要與三姑娘成親。皇帝一怒之下,將鎮台公子擊斃,鎮台見兒子慘死,即把皇帝及日青拘禁獄中,更要將兩人處死。幸而高升棧主嚴阿虎及時往督府求援,兩人終得免受刑,而鎮台亦因縱子行凶的罪名而被處斬。

Ⅵ 郭德綱 正德皇帝下江南

你說那個是他早期不說相聲 幫忙寫劇本時候的事了 跟他關系不大
而且他說的相聲挺好 可是拍的東西真一般
電視劇:《小房東》《追著幸福跑》《雞毛蒜皮沒小事》《清官難斷家務事》
《清官難斷家務事II》(又名:郭縣斷案)《知縣葉光明》(推薦)
電影:《三笑之才子佳人》
我看過的就這些 還有N多德雲社的相聲劇 那個最推薦!!
優酷 土豆上挺全的 你自己搜吧~

Ⅶ 求一部九十年代的電視劇,好像是講一個皇帝下江南然後碰到了一個跟已故皇妃長的一摸一樣的人,是清裝劇。

《江南京華夢》http://ke..com/view/1271219.htm
不過這劇是2000年以後的

乾隆皇帝二十五歲登基,聰穎勤奮不輸祖輩。一日率領文武百官祭祀太廟,突遭「日月社」眾人闖入紫禁城刺殺,幸有驚無險。此事剛過,已有身孕並最受乾隆傾愛的皇後服「壓驚湯」竟中毒瘁死,一屍兩命。內憂外患,皇帝對後宮是否與官僚勾結頓起疑雲。於是,乾隆決定一走江湖,親自考察官場和民情。他帶著三品帶刀侍衛鄂容安、文淵閣大學士紀曉嵐與皇後生前的宮女蓮兒,一行四人往南方奔去。

「日月社」俠女紫霞到保定府尋訪明朝大儒顧炎武的後代顧子傑,乾隆與面容酷似皇後的紫霞偶遇,兩人彼此傾心,但互相都不知身份。。。

Ⅷ 古代有幾代皇帝下江南

正德皇帝下江南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於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年—1707年)間曾經六次南巡,而康熙南巡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治河、導淮、濟運。當時,淮安是黃、淮、運三水交匯之地,為黃淮襟要、漕運鎖鑰,高家堰又是拱衛里下河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區是清代治河的關鍵,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視察,指授治河方略。康熙帝在這里努力踐行其「一勞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體現了一位偉大君主追求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實人格,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第一、二次南巡,察視河工,相度形勢。 第三次南巡,策定新的治河方略。 第四次南巡,河工初步告成。 第五、六次南巡,籌劃善後之規。

閱讀全文

與哪個皇帝下江南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退出電影上網友發言字幕 瀏覽:751
美國打鹿報仇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38
怎麼把電影下載到手機視頻里 瀏覽:1000
小丑傑羅姆電影真正名字叫什麼 瀏覽:748
范冰冰主演的二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51
老手電筒影好看不 瀏覽:814
講西雅圖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29
女明星假戲真做電影有哪些人 瀏覽:870
電影剪輯應該怎麼順序 瀏覽:228
為什麼電影里的女人會噴水 瀏覽:174
一分鍾怎麼解說電影 瀏覽:812
為什麼現在沒有現實主義電影 瀏覽:798
怎麼才能知道抖音上是什麼電影 瀏覽:112
電影票套餐怎麼取消 瀏覽:782
電視劇戰爭片大全電影免費 瀏覽:943
吳京好看的電影推薦 瀏覽:745
明日之後什麼時候出電影 瀏覽:754
如何形容周潤發的電影嗎 瀏覽:370
一個樹下種什麼得什麼的電影 瀏覽:382
有些什麼好看的香港電影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