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介紹下《勇敢的心》電影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熱河戰役的歷史背景。
劇情簡介
霍嘯林(楊志剛飾)得罪了保安司令趙金虎(申軍誼飾),逃出西陽。趙金虎化妝成土匪殺了霍嘯林全家。霍嘯林拜師習武偽裝使詐,在梅姑娘(杜若溪飾)的配合下刺殺了趙金虎。霍嘯林與梅姑娘有情卻無法一起逃走,從此天各一方。
霍嘯林闖盪江湖,在漢口變成了一個為了生存可以隨時殺人的黑幫。梅姑娘如幻影般出現又如在夢境中消失,只有當霍嘯林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才能發現梅姑娘的存在。結識了共產黨人韓親仁(江濤飾),霍嘯林終於明白自己走上了歧途,他決定帶著全家離開漢口回熱河老家。
1933年熱河抗戰爆發,霍嘯林不忍看著中華大地慘遭侵略者鐵蹄踐踏,成立熱河義勇軍,天下聞名。韓親仁、梅姑娘都來到熱河,以不同形式支持著抗日義勇軍。
日本侵略者專門從東京調來生化部隊,對付他們永遠無法戰勝的霍嘯林。為了讓全世界都知道面對侵略者的屠刀有人在抵抗,霍嘯林決定拋妻棄子、以身報國。
(1)勇敢的心電影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霍嘯林
演員 楊志剛
西陽霍家的少爺,玩世不恭,家有六房太太,整日無所事事。他喜歡名伶梅姑娘,正要向她求婚時,梅姑娘要嫁給趙金虎,讓他十分傷心和惱火。因此與趙舒城一起參與反軍閥趙金虎活動,得罪了保安司令趙金虎,逃出西陽。
而後趙金虎化妝成土匪殺了他全家,他拜師習武偽裝使詐,在梅姑娘的配合下終於殺死仇人趙金虎。而後闖盪江湖,在漢口變成了一個為了生存可以隨時殺人的黑幫大佬。
後結識了共產黨人韓親仁,他終於明白自己走上了歧途,帶著全家離開漢口回熱河老家。熱河抗戰爆發後,他成立熱河義勇軍,天下聞名。最終面對侵略者的屠刀,選擇拋妻棄子、以身報國。
趙舒城
演員 於毅
趙金虎的兒子,霍嘯林從小一起長大的摯友。他受過現代教育,可以說是一個進步青年,因拉嘯林一起反對父親的軍閥行為而結拜為同生死兄弟。其實他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最初是個進步青年,參軍後憑借威猛、雷厲風行,很快成為具有一呼百應之力的軍隊將領。
他與霍嘯林再次異地相見時,霍在漢口已嶄露頭角,漸成大亨,而他北伐而來,也似有小成。卻因為上一輩的恩怨成為各自解不開的心結,當日寇來犯,他由於懦弱選擇甘當走狗。自此成為殘害兄弟、背叛國家的公敵。
梅九哥
演員 杜若溪
美艷的黃梅戲名伶,是眾多男人心目中的「夢幻情人」。她為報殺父之仇,藏身梨園以名伶身份為面具,放棄愛慕自己的嘯林,嫁給了趙金虎。她幫助霍嘯林殺死趙金虎後,兩人被迫天各一方。後在亂世中她不得不做了山大王宋老虎的九姨太。
到後來女扮男裝潛伏於仇人身邊。她不僅是梨園里的絕世名伶,還是心懷天下救死扶傷的女英雄,既能與匪少霍嘯霖纏綿悱惻的談情說愛,又能飛馬打槍救英雄於危命,堪稱是文武才貌並重的奇女子。
霍白氏
演員 張少華
霍嘯林的奶奶,她不喜霍嘯林,並懷疑嘯林不是霍家的種,從小對孫子非打即罵,祖孫二人一直在較著勁。霍家慘遭滅門後,她被孫子救出,雖下身癱瘓但心智明朗,出謀劃策。常救霍嘯林於危難之中,在1946年的春節時又重新站了起來。
❷ 電影《勇敢的心》中 英國和蘇格蘭到底發生了什麼
《勇敢的心》的歷史背景
威廉·華萊士與蘇格蘭獨立戰爭
1297年冬,剛剛在斯特林橋大勝英格蘭人的威廉·華萊士蘭北部進行了長時間的掃盪。盡管在1296年的戰爭中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入侵,但是從來沒有達到過華萊士這次的規模。華萊士這次進攻所造成的破壞和對當地人的沖擊被同時代的一位編年史作家記錄了下來:"那時,在從紐卡斯爾到卡萊爾的各省,所有修道院和教堂停止了對上帝的歌頌。所有的僧侶、律修會修士和剩餘的牧師、領主們的臣屬連同幾乎全部屬民都在蘇格蘭人的面前逃散了。"(備注1)華萊士的勝利對英格蘭本土造成了直接的威脅,這令英格蘭國王"長腳"愛德華並吞蘇格蘭的努力幾近付諸東流。
一、蘇格蘭的王位繼承危機
在愛德華一世的父親亨利三世執政的時代,英格蘭和蘇格蘭的關系因為《約克條約》的簽署和兩國王室間兩度聯姻而變得十分親密(亞歷山大二世於1221年與亨利三世的姐姐喬安娜結婚,亞歷山大三世於1251年與亨利三世的女兒瑪格麗特結婚)。1286年3月18日,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三世不幸墜崖身亡,由於亞歷山大的兒女們都已先他離開了人世,所以他的外孫女,有"挪威少女"之稱的挪威公主(其父為挪威國王埃里克二世"仇恨教士的人")瑪格麗特成為王位的唯一繼承人(備注2)。瑪格麗特六歲的時候正式被承認為蘇格蘭女王,同時蘇格蘭議會任命了一個六人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將代替女王治理國家直到她長大成人為止。老謀深算的愛德華一世(女王的舅舅)提議讓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和瑪格麗特結婚,愛德華的提議得到了六人委員會的響應。從他們的角度來說,年幼的女王和威爾士親王的結合必將成為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新的紐帶。1290年7月,蘇格蘭、英格蘭和挪威的代表在特威德河畔的伯格厄姆簽署了蘇格蘭和英格蘭王室聯姻的"伯格厄姆"條約。為了和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完婚,瑪格麗特從挪威出發前往蘇格蘭並於9月底抵達奧克尼群島,然而她在此不幸病倒,不久去世(根據A·O·安德森《早期史料》引用的史料,瑪格麗特死在卑爾根主教的懷里)。 。
瑪格麗特死後,蘇格蘭失去了正統的王室繼承人,國內的大小貴族為了爭奪王位爭吵不休。在各方爭執不下的情況下,六人委員會的成員、德高望重的聖安德魯斯主教威廉·弗拉塞爾邀請愛德華一世來做他們的仲裁人。這位"英格蘭的查士丁尼"自然不願意放過這個插手蘇格蘭內政的天賜良機,於是慨然應允。愛德華來到愛丁堡後,並未馬上履行仲裁人的使命,而是向蘇格蘭貴族們提出,無論誰當上國王都必須承認自己為蘇格蘭的最高宗主的要求。那些被"國王夢"沖昏頭腦的貴族們全盤接受了愛德華的無理要求,完全不顧他對蘇格蘭赤裸裸的野心。競爭蘇格蘭王位的主要有十三名候選人,他們中的十人很快因為種種理由被愛德華一世淘汰。剩下來的三名候選人皆為亨廷頓伯爵戴維(蘇格蘭國王戴維一世的小兒子)的子孫,是亨廷頓伯爵的三個女兒的男性後嗣,問題是究竟選擇哪個女兒的後嗣才好呢?亨廷頓伯爵次女之子開瑞克伯爵羅伯特·布魯斯(備注3)曾被亞歷山大二世指定擁有王位繼承權,無論是從血緣還是從資歷上看,他都是最合適的國王人選。可是,仲裁人愛德華一世卻不這么想,他理想中的蘇格蘭國王是一個可以任由自己擺布的傀儡,象羅伯特·布魯斯這樣為了王位可以苦熬了幾十年的人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被自己利用呢?於是,愛德華一世在1292年擁立亨廷頓伯爵長女的外孫、年僅十六歲的約翰·巴里奧爾登上了蘇格蘭國王的寶座。根據事先的承諾,巴里奧爾在即位的次日就向愛德華宣誓效忠並尊其為蘇格蘭的最高宗主。
象愛德華一世那般精明的人有時候也會作出錯誤的判斷。他原本以為巴里奧爾會對自己俯首貼耳、百依百順,但是作為一國之君的巴里奧爾並不甘心成為英格蘭人的傀儡。1295年,英法之間又燃戰火,愛德華一世象對待家臣一樣命令巴里奧爾率領蘇格蘭軍隊和自己一起出征法國。不但如此,他還進一步提出"英法戰爭期間,蘇格蘭商船不得出港"的苛刻要求。"長腳"的無禮要求激怒了蘇格蘭人,巴里奧爾不僅對他的召喚不予理會,還在當年7月和法國、挪威結盟(史稱"老盟約",這個同盟一直延續到16世紀,根據盟約法國每年提供蘇格蘭補助金五萬鎊,作為交換條件,蘇格蘭必須每年用四個月的時間同英格蘭作戰),試圖擺脫英格蘭的桎梏。巴里奧爾的"膽大妄為"擊怒了"長腳",他立即發動了對蘇格蘭的懲罰性戰爭。1296年3月,愛德華一世率軍直取蘇格蘭首屈一指的商業城市貝里克,該城居民奮起抵抗,無奈力不從心,貝里克於3月30日陷落。英軍入城之後燒殺淫掠,殘酷程度無以復加,死難者數以千計。4月27日,薩里伯爵約翰·德·沃勒內率領的英格蘭軍隊在鄧巴會戰中打垮了巴里奧爾的四萬大軍,蘇格蘭人在鄧巴戰場上屍橫遍野,許多貴族淪為俘虜。鄧巴的慘敗決定了巴里奧爾的命運,他被迫於7月10日向愛德華一世投降,"長腳"囚禁了包括他在內的兩千多名蘇格蘭顯貴(備注4)。不久以後,他廢黜了巴里奧爾,自立為蘇格蘭的最高宗主,在貝里克建立了自己在蘇格蘭的統治機構。"長腳"命令約翰·德·沃勒內率軍長期駐守蘇格蘭,分兵把守蘇格蘭各個主要城堡。同時,愛德華一世把一大批忠於他本人的郡長和領主強加給蘇格蘭人,而且他們大多是英格蘭人。愛德華一世還從一個叫斯昆的村莊掠走了象徵蘇格蘭王權的"斯昆石",將它作為戰利品帶回倫敦。"斯昆石"又稱"命運之石",是古代蘇格蘭國王加冕時的"王座"。"長腳"下令將"斯昆石"鑲嵌在一張精雕細刻的高背橡木椅上,以作為佔領蘇格蘭的象徵,這張椅子就是著名的"愛德華國王之椅"。1297年8月22日,自以為蘇格蘭已經牢牢在握的"長腳",心滿意足的離開蘇格蘭前往佛蘭德斯,他走後不久,反抗英格蘭統治的斗爭就在蘇格蘭全境展開了。
❸ 電影《勇敢的心》是講具體哪個英國王朝哪個時代哪個君主 及相關歷史事件
是愛德華一世,以下是那段歷史的介紹:
「安茹王朝」,也稱作「金雀花王朝」。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開始著手強化他的統治,打破他的前輩建立的封閉體系,派遣雇傭兵走出了王國,並且建立司法體系,但是他的這一系列舉措打擊了貴族勢力包括的他的兒子在內。理查一世(1157—1199)聰明絕頂,但卻懶於處理國內事務。他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在回國途中,被奧地利的利奧波德一世伏擊後抓獲,在交付了大量贖金後才得以釋放。理查的長期在外不歸給他狡猾的弟弟留下了機會。因為,理查的弟弟約翰已經與理查的主要對手法國國王腓力背地裡有了交易,向英國的老百姓課以重稅。在和坎特伯雷大主教鬧翻後,又被教皇開除了教籍。國王約翰在被逼無奈之下於1215年在泰晤士河畔的蘭尼米德簽署了《大憲章》,但卻竭盡全力拒絕履行其中的條款規定。
歷史的腳步邁入了亨利三世時代。亨利三世即位時只有9歲,又碰上法國屬地叛亂,因此直到16年後他才真正掌握了權力。他的統治一直被很多麻煩纏繞,包括僧侶、貴族、搞得他焦頭爛額的教會贖金和1258年強烈反對國王依靠外國人的那屆「瘋狂議會」。盡管亨利三世承認了由一部分貴族選舉產生的貴族會議在政府中的存在,但是戰爭還是不可避免地爆發了。以西門?德?孟德爾為首的貴族軍隊大敗王軍,並俘虜了國王亨利。後來,西門?德?孟德爾也在一次戰役中死在了亨利的兒子布萊克親王之手。亨利三世虔誠而又溫和,卻在歷史上被打上了懦弱的印記。
接下來的繼任者就是愛德華一世,他被人稱為「蘇格蘭人的鐵錘」。愛德華一世在他統治時,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司法和行政改革上。強硬的「長腳」(愛德華一世因為個高而得到的一個綽號)很快撲滅了威爾士的叛亂,並把這個國家置於英格蘭直接管轄之下,冊封他的兒子為威爾士親王,這個封號也一直保留至今。「長腳」愛德華利用蘇格蘭人邀請他介入他們王位爭奪的時機,乘機奪取了蘇格蘭的統治權。後來,蘇格蘭的一個年輕貴族威廉?華萊士爵士,起兵反抗「長腳」的統治,經過一系列拉鋸式的長期戰爭,最後華萊士落在了「長腳」手裡。公元1305年,華萊士被處決,先是被吊了起來,然後被劊子手大卸八塊。愛德華的殘暴統治給蘇格蘭人留下了長久的痛苦回憶,愛德華一世他自己也死在了1307年的一次戰役中。
接替愛德華一世的是愛德華二世(1284—1327)。他在眾叛親離後,於1327年在倫敦塔中被殺害。愛德華二世死得非常慘,是被人用滾燙的火棍從後面的肛門插入活活整死的。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他的聲名狼藉、脾氣暴躁的同性戀好友皮爾斯?蓋維斯頓所致。愛德華三世(1312—1377)同樣把大量國力投入到和蘇格蘭、法國作戰上,盡管他在克雷西和普瓦提埃城兩次戰役中大獲全勝,但還是喪失了大部分的英格蘭的諾曼領地。安茹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是理查二世(1367—1400)。他愚蠢地沒收了蘭開斯特公爵約翰?岡特的財產,最後被約翰?岡特的兒子亨利?博林布魯克(1356—1413)奪取了王位。
❹ 電影勇敢的心 華萊士和騎兵單挑時為什麼不殺了那個騎兵他們認識還有那個老頭是哪個國家的人就是要
樓主你有沒有注意到華萊士和手下胖子去會議室開會是,封他們為公爵的那個人!那個騎兵就是他
❺ 電影勇敢的心主要講什麼的
《勇敢的心》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戰爭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梅爾·吉布森、蘇菲·瑪索、凱瑟琳·麥克馬克等主演。
影片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斗爭的故事。
1995年5月該片在美國上映。1996年,該片在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獎項。
以下是電影劇情:
在威廉·華萊士還是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蘇格蘭的英雄馬索·華萊士在與英軍的斗爭中犧牲了。幼小的他在父親的好友的指導下學習文化和武術。光陰似箭,英王愛德華為鞏固在蘇格蘭的統治,頒布法令允許英國貴族在蘇格蘭享有結婚少女的初夜權,以便讓貴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貝拉是個決斷的才女,她知道這道法令會讓英國貴族有意於蘇格蘭,但更會激起蘇格蘭人民的反抗。年輕的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向美麗的少女梅倫求婚,願意做一個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倫卻被英軍無理搶去,並遭殺害,華萊士終於爆發了。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後」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
蘇格蘭貴族羅伯想成為蘇格蘭領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與華萊士聯盟。華萊士殺敗了前來進攻的英軍,蘇格蘭貴族議會封他為爵士,任命他為蘇格蘭護國公。
華萊士卻發現這些蘇格蘭貴族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為人民和國家前途擔心。愛德華為了緩和局勢,派伊莎貝拉前去和談。但由於英王根本不考慮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買華萊士為條件,和談失敗了。伊莎貝拉回去後才發覺和談根本就是幌子,英王匯合了愛爾蘭軍和法軍共同包圍華萊士的蘇格蘭軍隊,她趕緊送信給華萊士。大軍壓境之下,貴族們慌作一團,華萊士領兵出戰,混戰一場,短兵相接中,他意外發現了羅伯竟與英王勾結,不禁倍受打擊。伊莎貝拉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來到駐地向他傾吐了自己的真情,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談。華萊士明知是圈套,但為了和平著想,他依舊答應前去。在愛丁堡布斯設計了陰謀抓住華萊士,並把他送交英王。羅伯對父親的詭計感到怒不可遏,華萊士終於被判死刑。伊莎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臨死前,她告訴英王她懷的不是王子的血脈,而這個孩子不久將成為新的英王。
華萊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憾所有人。幾星期後,在受封時,羅伯高呼前為華萊士報仇的口號,英勇地繼承華萊士的遺志對抗英軍
。
❻ 電影《勇敢的心》講的是13-14世紀的英格蘭的宮廷政治,請問在那個時期 中國是處在什麼朝代
中國正處在南宋(1127——1279)http://ke..com/view/24010.htm和元朝(1206——1368)時期http://ke..com/view/10783.htm,簡單說就是宋元時期
不過剛剛查了《勇敢的心》的網路資料,根據裡面的說法,故事ms主要發生在13世紀最後一二十年到14世紀初,那麼那個時候中國是處於元朝時期了
❼ 《勇敢的心》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
《勇敢的心》電影劇情簡介:
在威廉·華萊士還是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蘇格蘭的英雄馬索·華萊士在與英軍的斗爭中犧牲了。幼小的他在父親的好友的指導下學習文化和武術。
光陰似箭,英王愛德華為鞏固在蘇格蘭的統治,頒布法令允許英國貴族在蘇格蘭享有結婚少女的初夜權,以便讓貴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貝拉是個決斷的才女,她知道這道法令會讓英國貴族有意於蘇格蘭,但更會激起蘇格蘭人民的反抗。
年輕的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向美麗的少女梅倫求婚,願意做一個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倫卻被英軍無理搶去,並遭殺害,華萊士終於爆發了。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後」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
蘇格蘭貴族羅伯想成為蘇格蘭領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與華萊士聯盟。華萊士殺敗了前來進攻的英軍,蘇格蘭貴族議會封他為爵士,任命他為蘇格蘭護國公。華萊士卻發現這些蘇格蘭貴族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為人民和國家前途擔心。
愛德華為了緩和局勢,派伊莎貝拉前去和談。但由於英王根本不考慮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買華萊士為條件,和談失敗了。伊莎貝拉回去後才發覺和談根本就是幌子,英王匯合了愛爾蘭軍和法軍共同包圍華萊士的蘇格蘭軍隊,她趕緊送信給華萊士。
大軍壓境之下,貴族們慌作一團,華萊士領兵出戰,混戰一場,短兵相接中,他意外發現了羅伯竟與英王勾結,不禁倍受打擊。伊莎貝拉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來到駐地向他傾吐了自己的真情,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
英王再次提出和談。華萊士明知是圈套,但為了和平著想,他依舊答應前去。在愛丁堡布斯設計了陰謀抓住華萊士,並把他送交英王。
羅伯對父親的詭計感到怒不可遏,華萊士終於被判死刑。伊莎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臨死前,她告訴英王她懷的不是王子的血脈,而這個孩子不久將成為新的英王。
華萊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憾所有人。幾星期後,在受封時,羅伯高呼前為華萊士報仇的口號,英勇地繼承華萊士的遺志對抗英軍。
(7)勇敢的心電影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勇敢的心》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部電影,影片的人物原型就是英國歷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威廉·華萊士。《勇敢的心》的劇本改編自蘭道爾·華萊士1995年出版的小說,而小說就是以《華萊士之歌》為藍本進行創作再加工的。
在創作劇本的時候,編劇蘭德爾手裡掌握的關於威廉·華萊士的史料很少,於是蘭德爾根據15世紀末愛爾蘭游唱詩人亨利所吟誦的史詩創作劇情 。
蘭德爾最開始打算從威廉·華萊士的成年開始寫起,加入孩提時的前序是後來產生的想法;按照劇本的初稿,Murron在華萊士父親的葬禮上原本送給華萊士的是朵玫瑰而不是影片呈現的薊花,但後來有人指出,玫瑰是英國的象徵,放在這個具有特定歷史背景的劇里十分不合適,所以後來換成了薊花。
❽ 勇敢的心是哪個國家的啊
美國威爾史密斯的
我是傳奇
❾ 《勇敢的心》當年在英國上映時有什麼反響為什麼中國沒有類似的電影
一些影評家說勇敢的心歪曲歷史~
樓主看看這里~http://www.mtime.com/my/958591/blog/1419114/
到說中國,記得張藝謀吧,說勇敢的心場面不夠,哈哈,咱們國家的「大導演」都是拍"大片"的,誰知道他們想什麼 ~~
❿ 勇敢的心這部電影拍攝於哪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