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哪個學校電影專業

哪個學校電影專業

發布時間:2022-03-24 14:48:28

哪個學校的影視製作專業是最好的

應該是北影。

Ⅱ 跟電影有關的大學專業有哪些

編導專業,是它的入門,編導專業分很多:導演,電視節目製作,戲劇影視文學,影視管理等等都是編導專業裡面的
影視表演
攝影攝像

中國有關於電影專業的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表演學院 導演系 攝影系 錄音系 美術系 管理系 電影學系 攝影學院 動畫學院 影視技術系。
中國傳媒大學:學校設新聞傳播學部、影視藝術學部、理工學部等3個學部,設電視與新聞學院、廣告學院、國際傳播學院、媒體管理學院、社科學院、影視藝術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動畫學院、文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理學院、計算機與軟體學院等12個學院及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新聞學系、傳播學系、電視系、編輯學系、廣告學系、廣告設計系、公共關系系、國際傳播系、國際關系學系、英語語言文學系、外語系、經濟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藝系、導演表演系、廣播電視文學系、攝影系、美術系、錄音藝術系、錄音技術系、播音系、應用語言學系、動畫系、數字藝術系、中國文學系、語言文化系、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廣播電視工程系、自動化系、應用數學系、光電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軟體工程系等 37個系。
北京電影學院的學費一年一萬左右。
中國傳媒大學的藝術類專業一年一萬元左右,普通本科在5000元左右

表演專業都是給那些想做明星的人讀的,搶破頭,沒關系背景,不是特別漂亮,建議別讀...
導演,攝影類的最好有一定特長,或是比較有靈感的那種人,而且是要很熱愛那個專業的。
其他電影周邊的專業出來就做美術,剪輯,後期製作的啰。
反正每個行業剛出來工作都是從龍套做起,能不能取得成就就要看你夠不夠努力,找不找到提高自身實力的方法啦!
希望你能夢想成真啦!

Ⅲ 中國什麼學校的電影專業比較好

那肯定是 北京電影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戲劇學院 和上海戲劇續劇學院

Ⅳ 哪個學校研究生開了電影學專業

(10001)北京大學,(10002)中國人民大學,(10027)北京師范大學,(10033)中國傳媒大學,(10048)中央戲劇學院,(10050)北京電影學院,(84201)中國藝術研究院,(84202)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10246)復旦大學,(10269)華東師范大學,(10279)上海戲劇學院,(10280)上海大學,(10284)南京大學,(10319)南京師范大學,(10331)南京藝術學院,(10394)福建師范大學,(10445)山東師范大學,(10458)山東藝術學院,(10486)武漢大學,(10611)重慶大學,(10635)西南大學,(10697)西北大學
以上學校開設了電影學碩士,來源於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Ⅳ 全國都有那些影視院校

影視院校顧名思義就是包含傳媒專業的院校。
全國主要傳媒專業院校有如下幾個:
1、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在影視業內的影響非常大,在人材培養方面一直是國內的領先者,和影視圈的聯系非常緊密,學生得到的實踐機會很多,一般在校期間就能有不錯的技術能力,畢業生業界認可度非常高,不管是直接投身影視工作,還是申請出國深造,都有相當的競爭力。
2、 中央戲劇學院
相對北京電影學院,這個學校更加具有象牙塔的特質,文化味道濃重,每每踏進校園,一種歷史的厚重迎面而來。
3、中國傳媒大學
原北京廣播學院,其實中傳不屬於藝術院校,曾經是語言類大學,現在算是綜合類大學吧,中傳的經濟、信息類專業不需要提前參加專業考試,高考成績好,直接報志願就行。
4、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也是國內比較老牌的藝術院校,但因為學校在上海,而影視產業中心在北京,所以上戲在業內影響不算大,甚至有點默默無聞。
5、 北京師范大學
北師大的影視專業開設時間不長,但因為地域優勢,經常和中戲北電進行一些學術合作,進步還是很快。 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設影視學專業,含影視與傳媒方向、數字媒體方向,理論與技術並重。影視與傳媒方向是中國綜合大學最早設立於藝術系列的影視學專業方向,本學科創辦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已經成功舉辦14屆,為北京文化事業建設做出了很大之貢獻,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6、 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是個綜合類藝術大學,美術音樂院系都有一定影響。影視學院的專業比較全,學校的級別也很高,有傳言要改稱「中國藝術大學」。
7 、中國戲曲學院
差不多是北京最低調的藝術院校了,校址也偏僻。國戲歷史悠久,算是戲曲界的最高學府。 很多考生和家長對「戲曲」有點抵觸,其實國戲也有影視類的課程,不過因為影視類專業開設比較晚,目前還看不出前景怎麼樣。
8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
這是一家綜合大學的二級學院,有一點民辦性質,這個學校還是不錯的,辦了幾年了,教學經驗有些積累,教師一般都是中戲北電的畢業生,熟悉這個行業。也重視學生素質,招生時不會為了賺錢而盲目擴招,每年招生都不多,教學質量還是有保證的。 弱點是深處西南,遠離文化中心,人才流失很嚴重,很多優秀老師已經不在那裡上課了。

Ⅵ 電影專業最好的是哪所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圈裡的人,基本上和這個學校或多或少有關聯的,起碼大陸電影業是這樣

Ⅶ 全中國哪所大學的電影專業最好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藝術學院正在籌建之中)現設3個本科專業、3個碩士專業和1個博士專業,即影視編導本科專業,藝術學專業輔修本科,文化藝術管理專業本科;藝術學專業碩士點、電影學專業碩士點、美術學專業碩士點;藝術學專業博士點。此外,藝術學系還從1998年起,陸續開始文化藝術管理、古代藝術品鑒定、文化經紀人、媒介經營管理、美術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藝術學系將依託北京大學雄厚的人文學科優勢,力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理論素質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寬口徑、復合型的高層次人才。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於1997年4月宣告成立,這標志著北大藝術教育和藝術學研究在北大揭開了一頁新的歷史篇章。

藝術學系設四個教研室: 藝術學教研室、美術學教研室、音樂學教研室、影視學教研室。 設有四個研究所:文化產業研究所、書法研究所、京昆藝術研究所、戲劇研究所、電視研究中心等。

藝術學系還設有數字影像實驗室、蘋果電腦實驗室和圖書音像資料室。目前,藝術學系建設成一座較大規模的圖書音像資料館,國內最大的數字電影研究資料庫。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還負責管理和輔導北京大學學生藝術團的工作。北大學生藝術團包括學生合唱團、學生管弦樂團、學生舞蹈團、學生民樂團等,近年來曾多次應邀出訪美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國並在國際比賽中獲獎。藝術學習將努力把北京大學藝術團建設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大學生藝術團體,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並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和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藝術學系還先後聘請一批海內外著名的學者和藝術家擔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北大藝術學系致力於以下互相聯系的四項目標:一, 向全體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使他們具有較豐富的藝術知識,同時具有較高的趣味、格調和鑒賞力,從而成為有相當藝術修養的人才;

二, 培養一批藝術教育、藝術評論、藝術實踐和藝術研究的專門人才(包括一批藝術研究的高級人才),這些人才應在理論基礎、專業訓練、綜合素質等三個方面都達到較高要求;

三, 積極組織基礎藝術理論、各門類藝術、比較藝術和美育等方面的學術研究,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為創建具有國際水準和中國特色的藝術學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 通過面向社會的藝術教育、藝術評論,以及在藝術產業、藝術科技、廣告產業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社會注意市場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最快將於年內成立,初期計劃包括美術系、音樂系、影視藝術系、文化管理系四個系和戲劇研究所、書法藝術研究所、影視研究所等。

現有專業:本科(影視編導、藝術學、音樂學、文化藝術管理)

碩士(藝術學、電影學、美術學)

藝術碩士(MFA)

博士(藝術學)

可預計即將開設:本科(音樂表演、藝術設計)

碩士(戲劇戲曲學、設計藝術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博士(電影學、 廣播電視藝術學)

目前,藝術學院有電影學博士生導師1名:彭吉象 [教授],碩士生導師5名.影視學教研室 (主任:陳旭光 教授) 陳旭光 [教授] 俞 虹 [教授] 李道新 [副教授] 陳 宇 [副教授] 邱章紅 [講師] 陳宇[講師]

彭吉象 教授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書記 副系主任

博士研究生指導導師

學術職務: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國高教美育研究常務副會長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分會副會長

中國高教影視學會副會長

開設主要課程:

藝術概論、影視鑒賞、中國藝術精神、

美學原理、影視美學

當前主要工作領域:

1. 主編"影視藝術叢書"(首批共10本),其中包括本人撰寫的《影視美學》(35萬字),以及由國內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撰寫的《影視社會學》,《影視心理學》,《影視文化學》,《影視語言學》,《影視批評學》,《影視藝術傳播學》等,此套叢書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1年末開始陸續出版.

2. 研究課題《藝術學原理》擬在本人原來主編的《中國藝術學》(80萬字)與《藝術學概論》(30萬字)的基礎上,努力用現代觀念來闡述中國藝術傳統理論,運用打通學科、打通中西、打通古今的研究方法來進行。

3. 承擔中央電視台研究課題「電視綜藝節目研究」。

4.本人目前正在同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組織一套影視藝術譯叢,其中包括本人帶領2000級影視專業研究生共同翻譯的〈Film Art >(第五版),該書是美國著名大學均採用的電影教材,而且是美國影視專業學生必修課的指定教科書。該書將於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同時發行的還將有另外兩本著作《電影文化》、《電影簡史》等。

研究課題:

1. 國家"八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藝術學》,本人為課題負責人。該項目在"八五"期間全國藝術科研10個重點項目中名列第二位,研究成果為《中國藝術學》,本人主編,5位教授共同撰寫,歷時5年完成,共80萬字。

2 .中央電視台研究課題《電視綜藝節目研究》。

主要學術獲獎情況:

1 .《中國藝術學》(本人主編,高教出版社於97年12月出版,80萬字)1998年獲"中國圖書獎";1999年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1999年獲全國文科最高獎,即第一屆國家社科基金優秀項目成果二等獎。

2 .《影視鑒賞》(本人主編,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萬字)1998年被列為國家級"九五"重點教材。1998年被教育部推薦為全國普通高校美育與藝術教育重點教材(共四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嵐清同志為這套重點教材寫序,倡導高校普及美育與藝術教育。1999年被教育部列為全國普通高校素質教育第一批重點教材(共41本)之一。2001年先後被北京市評為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以及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和《藝術學概論》(北大出版社1994年版)分別獲得北京大學第四屆與第六屆科研成果獎。

主要學術著作:

1. 《中國藝術學》,主編,高教出版社97年12月出版,80萬字。

2. 《影視鑒賞》,主編,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萬字。

3. 《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91年版,25萬字。

4.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35萬字。

5. 《影視美學》,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35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

1. 《散文詩電影的美學特色》,載《電影藝術》,1985年第7期

2. 《驚險片段的美學追求》,載《當代電影》1988年第3期

3.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比較藝術學》,載《文藝研究》1998年第2期

4. 《中國戲曲與日本能樂美學特性比較略論》,載《文藝研究》2000年第4期

5. 《跨文化交流中的華語電影》,載《電影藝術》2000年第1期,《北京日報》2001年2月18日轉載摘要,《新華文摘》2001年第5期轉載

6.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華民族影視藝術》,載《現代傳播》2001年第2期

7. 《中華民族影視藝術與WTO》,載《電影創作》2001年第3期

李道新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指導導師

開設主要課程:

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批評

主要研究領域:

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批評、中國電影文化、中國電影傳播

主要學術獲獎情況: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萬字)2004年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要教學獲獎情況:

2003年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

主要學術著作(均為獨立署名):

1. 《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71萬字。

2. 《中國電影的史學建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版,27萬字。

3.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版,64萬字。

4. 《影視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34萬字。

5. 《中國電影史(1937-1945)》,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23萬字。

6. 《波德萊爾是怎樣讀書寫作的》,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34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均為獨立署名):

1. 《消費邏輯的建立與賀歲電影的進路》,《文藝研究》2005年第5期。

2. 《以光影追尋光明——沈浮早期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5年第3期。

3. 《淪陷時期的上海電影與中國電影的歷史敘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4. 《建構中國電影文化史》《當代電影》2005年第1期。

5. 《意識形態氛圍與中國恐怖電影的不可預期》,《電影新作》2004年第5期。

6. 《電影學術:無人喝彩的尷尬與渴望超越的焦慮》,《中華讀書報》2004年8月11日。

7. 《電影啟蒙與啟蒙電影--鄭正秋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4年第2期。

8.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喜劇片》(上、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2、3期(連載)。

9. 《新中國喜劇電影的歷史境遇及其觀念轉型》,《電影藝術》2003年第6期。

10. 《女性意識及其艱難浮現--影片<跆拳道>文化闡釋》,《當代電影》2003年第6期。

11. 《市場經濟呼喚重構中國電影類型生態》(記者專訪),《中國文化報》2003年8月26日。

12. 《從中國電影的類型傳統看當前中國電影的發展機緣》,《文藝報》2003年7月17日。

13. 《心靈探詢與價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讀解》,《當代電影》2003年第2期。

14. 《中國早期電影史:類型研究的引入與墾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15. 《第四代導演的歷史意識及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獨特地位》(上、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連載)。

16. 《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電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7.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父親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電影藝術》2002年第6期。

18. 《物戀悲劇與生存困境--影片<尋槍>的文化讀解》,《電影藝術》2002年第3期。

19. 《歷史·文化與個體·塵世--夏鋼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評析》,《當代電影》2002年第1期。

20.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獨特處境及歷史命運》,《當代電影》2001年第6期。

21. 《中國電影史研究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2. 《王家衛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1年第3期。

23. 《選擇與堅持:早期現實主義電影批評》,《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1期。

24.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歌唱片》,《當代電影》2000年第6期。

25. 《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里的中國電影批評》,《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26.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6期。

27. 《當代中國電影:現實主義50年》(上、下),《電影藝術》1999年第5、6期(連載)。

28. 《建構中國電影批評史》,《電影藝術》1998年第4期。

Ⅷ 和電影有關的大學專業有哪些

1、影視編導:是一門與影視有關聯的學科。現代各類媒體方面的復合人型、多功能專業人才,重點是將藝術與技術的創新結合,具有較強策劃與製作能力的影視,晚會以及各類綜合活動編導人員,能全方位的將所需要內容通過形象、語言在作品中表現出來並指導團隊(演職員)進行工作的人員和機構。
2、影視剪輯:即將影片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從美國導演格里菲斯開始,採用了分鏡頭拍攝的方法,然後再把這些鏡頭組接起來,因而產生了剪輯藝術。剪輯既是影片製作工藝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最後一次再創作,對影片剪輯可形成平行蒙太奇、敘事蒙太奇、隱喻蒙太奇等特殊效果。
3、非線性編輯與特技合成:藉助計算機來進行數字化製作,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在計算機里完成,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外部設備,對素材的調用也是瞬間實現,不用反反復復在磁帶上尋找,突破單一的時間順序編輯限制,可以按各種順序排列,具有快捷簡便、隨機的特性。非線性編輯只要上傳一次就可以多次的編輯,信號質量始終不會變低,所以節省了設備、人力,提高了效率。非線性編輯需要專用的編輯軟體、硬體,在現在絕大多數的電視電影製作機構都採用了非線性編輯系統。在非線性剪輯的過程中,原始的素材在剪接過程中不會丟失或修改。非線性剪輯是電影和電視後期製作中的一種現代剪接方式,它意味著能存取視頻片段中的任意一幀。
4、錄音:將聲音轉為模擬訊號或機械記錄的過程。數字錄音是指將模擬信號經由AD轉換器將類比(analogy)取樣成數字(digital)記錄到數字儲存裝置再由,數字轉換回模擬信號的過程,錄音的質量受取樣頻率和取樣解析度影響。
5、配音:廣義指影片加入聲音的過程,狹義指配音演員替角色配製聲音、為影視作品或電視動畫等加入負責內容說明的旁白。此外,戲劇演員的話音、歌聲轉由別人配製的替代;現場收音出現錯漏,由原演員重新為片段補回對白的過程皆屬於此類,即時外語傳譯則除外。現今除了默劇動畫,所有電視動畫都會有配音。代替原本語言的配音最常出現在電影、動畫或劇集里。
配音是一門語言藝術,是配音演員們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在銀幕後、話筒前進行塑造和完善各種活生生的、性格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的一項創造性工作。
6、表演:由演員扮演角色,在攝影機前表演情節的藝術。電影表演與戲劇表演同屬表演藝術范疇,具有共同的基本規律。電影表演繼承了戲劇表演中許多適合於電影表演的原則和方法,然而,又和戲劇表演不同。戲劇演員在舞台上表演並直接與觀眾交流,演員的表演是觀眾接受的最後形象。而電影演員的表演是通過銀幕間接地與觀眾交流,演員在攝影機前的表演並不是觀眾感受到的最後形象。銀幕上的最後形象須經攝影藝術處理和導演運用蒙太奇手段的藝術再創造才能完成。特別是電影藝術的紀實性、綜合性、時空觀、蒙太奇以及電影特有的生產過程,更為電影表演帶來了種種特點,既要求電影表演真切、自然、生活化,同時還要求演員具有鏡頭感以及對於非連續創作的適應等。
7、化妝:指在戲劇、電影等表演藝術或娛樂場合中,塑造劇中人物外部形象的手段,如塗油彩、施脂粉、勾臉譜、變換服裝、戴假面具等等。
8、編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叫劇本,是影視劇、話劇中的表演藍本,成就突出的職業編劇本稱為劇作家,最著名及具有代表性的是莎士比亞。編劇的藝術素養要求較高,一般具有較強的文學表達能力,熟悉影視、戲劇、廣告、專題片運作的相關流程、表現手法等。
9、攝影:培養具備廣泛的科學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具備電影、電視、廣告、圖片攝影攝像能力.能在電影廠、電視製作部門、廣告宣傳部門、音像出版部門從事攝影藝術創作、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0、影視美術:是將電影的故事進行視覺再現,是在電影拍攝環節中一個重要的部分。電影美術分工也很細,有電影美術指導,
副美術,
電影概念設計師,
道具設計師
,陳設師
,制景師,
服裝設計等。

閱讀全文

與哪個學校電影專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部電影叫什麼一號是一個小男孩演的 瀏覽:733
電影特效需要學什麼軟體有哪些 瀏覽:454
關於有歷史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4
嘉雯什麼電影 瀏覽:424
你找什麼電影 瀏覽:805
如何去電影院約 瀏覽:503
自己下載的電影如何上傳蘋果手機 瀏覽:899
下載的電影卡是怎麼回事 瀏覽:454
電影鴉片戰爭免費下載 瀏覽:630
電影中精神病男友會怎麼殺死女友 瀏覽:748
西野翔電影手機免費觀看 瀏覽:226
電腦如何同步看電影 瀏覽:207
2018美國科幻電影有哪些好看 瀏覽:4
關於二炮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91
微電影需要投資多少錢 瀏覽:156
有沒有叫什麼伯爵的電影 瀏覽:250
越戰的電視劇和電影有哪些 瀏覽:798
2018上映的兒童電影有哪些 瀏覽:32
不用下載軟體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397
厲害媳婦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