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k派斯是哪個電影

k派斯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2-03-24 05:08:04

『壹』 需要比較權威的愛因斯坦的傳記

書名: 愛因斯坦傳(全二冊)
ISBN: 7-100-03882-0/K·779
作者: [美]亞伯拉罕·派斯
譯者: 方在慶 李 勇 等
開本: 32開
裝訂: 平
字數: 600 千字
定價: ¥45.00
版印次: 1-1
原文書名: THE SCIENCE AND THE LIFE OF ALBERT EINSTEIN
原出版社: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
本書作者派斯(Abraham Pais,1918-2000,我們曾譯為派伊斯),1918年5月19日出生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個猶太人家庭,2000年8月4日在哥本哈根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享年82歲。1938年派斯從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畢業,獲學土學位。隨後又在那裡隨比利時物理學家羅森菲爾德(Léon Rosenfeld)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為了趕上德國當局限定的可以讓猶太人獲得博士學位的最後期限(1941年6月14日),派斯廢寢忘食,終於在6月9日通過答辯得到了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隨著納粹對猶太人迫害的升級,派斯的厄運也隨之來臨,盡管東躲西藏,1945年3月他還是被蓋世太保抓起來,投入監獄,直到戰爭結束後,才被釋放。派斯在1997年出版的一部自傳本著作《雙洲記:亂世中的一名物理學家的生活》(A Tale of Two Continents:A Physicist's Life in a Turbulent World)里,詳細地敘述了這一悲慘的經歷。
戰後,派斯在1946年初去了哥本哈根,在那裡作過短暫停留。經玻爾推薦,他在同年秋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正是在普林斯頓期間,他與愛因斯坦有過不少接觸。他在基本粒子物理學方面所做的不少第一流的研究工作,也是在普林斯頓完成的。派斯1954年加入美國籍,1963年成為紐約洛克菲勒大學教授。1985年退休後,任該大學的Detlev W.Bronk榮休教授。196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9年獲羅伯特·奧本海默獎,1993年獲丹麥皇家科學院科學獎章。他還擔任過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文學與科學院院士。逝世前幾年,他每年有一半時間在丹麥哥本哈根度過。
他的第一個重要貢獻是確立新粒子「協同產生」的經驗規則。第二個重要貢獻是提出兩種中性K介子的混合和再生。他的其他貢獻有G宇稱的提出,SU(6)對稱性破缺的研究等等。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派斯轉入物理學史研究,成為該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由於他曾與眾多的物理大師,如愛因斯坦、玻爾、奧本海默、狄拉克、費曼等人一起工作過,他在研究過程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他寫的科學家傳記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
本書初版於1982年,1983年即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同年還獲美國物理學會、鋼鐵基金會物理學和天文學著作獎。1997年時已重印12次。據說累積銷量達50萬冊以上。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曾向國內推薦過本書。「這可能是愛因斯坦本人最喜愛的關於自己的傳記。」
派斯,這位在愛因斯坦生前最後9年裡與他熟知的物理學家,向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牛頓以來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的生活與思想的向導。通過利用一些迄今為止尚未發表的文獻,加上他多年來與愛因斯坦私人交往的經歷,十分生動同時又異常准確地向我們敘述了愛因斯坦的歷程,因而使這本書成為不可動搖的權威的愛因斯坦傳記。
這本書出版後,獲得了廣泛的好評。《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書評這樣寫道:「它是科學家傳記文體的里程碑……精確、詼諧、如溪水一樣明晰。它成了衡量未來的科學家傳記的標准。任何對愛因斯坦有興趣的人都應該讀一下這本書。」《科學》(Science)雜志這樣評論:「首尾連貫地解釋了愛因斯坦的科學貢獻的幾乎每個方面……這是一部獨特、不可或缺的書。」《紐約圖書評論》(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第一本極有價值的、全面研究愛因斯坦對科學所作的主要貢獻的著作……既清晰又權威。」《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以一種同情而又十分精確的眼光來看待愛因斯坦的生平……全面審查了愛因斯坦的大量文件,並補充了迄今從未發表的豐富資料……。」《今日物理學》(Physics Today)雜志:「一部傑出的愛因斯坦傳記,閱讀它將會得到極大的快樂。」
1994年他又出版了《愛因斯坦往事錄》(Einstein Lived Here:Essays for the Layman),主要涉及到愛因斯坦的科學以外的方面,可以說是本書的姊妹篇。其他比較有影響的著作有1988年出版的《內界》(Inward Bound:Of Matter and Forces in the Physical World),1991年出版的《玻爾傳》(Niels Bohr』s Times:In Physics,Philosophy,and Polity),1998年與人合編的《狄拉克傳》(Paul Dirac:The Man and His Work)以及2000年出版的《科學天才》(The Genius of Science:A Portrait Gallery of 20th Century Physicists)。目前,除《狄拉克傳》、《科學天才》以及前面提到的《雙洲記》外,派斯的書都被譯成了中文。其中本書在此之前就有兩個中譯本。除了我們的譯本外,1988年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還出版過陳崇光等人的譯本《上帝是微妙的》。
這本曾花了我們數年功夫來翻譯的書,真有這么重要嗎?值得一再翻譯嗎?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在現代社會中,科學已逐漸主宰了我們生活所在的各個層面。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被評為「世紀之人」(Man of the Century)的愛因斯坦,早已成了現代科學的象徵。有關他的傳記可謂汗牛充棟,但精品不多。除了極少數惡意貶低愛因斯坦的傳記外,總體來說,大部分傳記屬「歌功頌德」性質,或拘於某些方面,或限於某一時段,采通俗化的做法,宣講愛因斯坦其人及其成就的高明和偉大。鮮有能全面而深入論述愛因斯坦整個一生的科學與生活的著作。只有派斯這本著作能達到這一要求。難怪連潛心研究愛因斯坦達40年之久的科學史家約翰·斯塔切爾(John Stachel)都極力推崇這本書,稱之為「對於任何一個嚴肅的研究愛因斯坦的學者來說都是獨特的,不可或缺的。」他甚至期望這本書能進一步地刺激目前正在復興的愛因斯坦研究。」
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像派斯這樣來寫愛因斯坦傳了。首先他是一位很有造詣的科學家,又同愛因斯坦有過私人交往,在寫作過程中,還得到了愛因斯坦的秘書海倫·杜卡斯的鼎力相助。同時,他又仔細地研究了愛因斯坦的主要論文,深入挖掘了相關的檔案資料,比如,他為了研究愛因斯坦為什麼受到新聞界的青睞,親自查閱了幾十年的《紐約時報》的微縮膠片。考慮到派斯寫這本書時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所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得這本傳記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這本書對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做了非常連貫的解釋,對相關的歷史背景給出了生動並充滿機智的介紹。它絕不僅是一部科學傳記,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對愛因斯坦的復雜個性給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說明的著作。派斯對愛因斯坦的政治觀點和社會觀點的介紹雖然簡短,但卻非常准確。他對愛因斯坦的和平主義、國際主義的主張,對猶太復國主義的復雜態度以及前後立場轉變,都給予了准確的說明。派斯對愛因斯坦的概括性說明也是非常到位的,比如他說愛因斯坦是他所見過的「最自由的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句話是作者多年反復思考後得出的結論。派斯在本書中還提到了一些非常獨特的觀點。比如,他對愛因斯坦的名聲為何這么大的解釋,他對科學革命的看法,以及他所謂的超越「歷史的邊緣」來達成個人創造行為的說法,都非常具有啟發意義。書後的四個附錄,也讓人耳目一新:愛因斯坦的合作者、愛因斯坦是如何獲得諾貝爾獎的、愛因斯坦為諾貝爾獎寫的提議以及一份詳盡的愛因斯坦年表。這些內容具有很強的人文色彩。惟一讓人不是特別滿意之處,或許是派斯在敘述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消除了愛因斯坦身上的「反叛者」的色彩。對於這一點愛因斯坦本人曾承認過。
與一些其他的傳記作者不同,派斯並不是隨意地稱贊和批評愛因斯坦,他的每一論證都是建立在廣泛而又堅實的資料基礎上。他並不忌諱在一些非常基本的問題,比如對量子力學的解釋上與愛因斯坦不一致,但他清楚地表明,愛因斯坦的觀點並不是不正當的,而只是基於對物理學的未來發展的一個完全不同的看法。派斯對愛因斯坦對量子理論的發展所做的貢獻,給出了一個極佳的陳述,他解釋了愛因斯坦為什麼在量子力學得到成功發展後,仍不認為它是一個他所認為的原理理論。他清楚地闡明了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批評與其對統一場理論的追求之間的關系。他也明確地指出了愛因斯坦的思想發展過程中所走的許多彎路。
如果人們非要挑這本書的毛病的話,那就是公式太多。對於沒有受過物理學訓練的讀者來說,要想完全理解書中的深刻含義恐怕有一定的難度。應該說,這本書不是讀一遍就能完全弄懂的,它需要反復地研讀。但我相信,任何一個對思想史有興趣,想真正了解科學發展的真實歷程(包括犯錯誤、走彎路在內)的讀者,都能從每一次的重讀中得出新的體會。
當然,派斯本人主要是一位科學家,他不是職業的物理學史家。在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上難免會有不當之處,比如,他在解釋狹義相對論的起源時,花了大量篇幅談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結論是後者對狹義相對論的產生沒有多大影響,但卻對光行差和斐索實驗所談甚少,盡管他在書中也指出後兩者對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派斯對EPR論文作用的貶低和批評,也值得商榷。但是這些都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因為每位歷史學家都會有取捨材料的標准,有時難免會有所失重。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這都是一本值得極力推薦給廣大讀者的好書。

目前這個譯本是在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上帝難以捉摸》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對於以前譯本的形成過程,也有必要對讀者有所交待。好在1998年版的「譯後記」中已作了清楚說明,這里不妨直接引用過來。

12年前(這里指1986年),上海翻譯出版公司准備出版一套科學家傳記叢書,這本愛因斯坦的權威傳記由於曾得楊振寧先生的贊揚,也被列入選題之中。我一人無力擔此重任,便邀請了當時同在浙江大學的李勇同學(現任職於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物理系的姜立才講師(現在美國)與我一起合譯。李勇譯相對論部分(第六至第十五章),姜立才譯量子論的前兩章(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其餘部分由我翻譯。我將所有譯稿統校完畢,交給上海翻譯出版公司。其中我譯的第三十一章《愛因斯坦為諾貝爾獎寫的提議》還發表在1988年10月號的《世界科學》(上海)雜志上。整本書的翻譯持續了一年多時間。書稿上交後,征訂單也發了,其後卻杳無音訊。這期間幾位譯者各奔東西,責任編輯也因出國不便聯系。直到1995年,我從歐洲回到清華園,才被告之此書還未出版。
廣東教育出版社的姚沙沙女士知道這種情況後,非常熱心,表示願意聯系出版。於是前年底(此處指1996年底)我把譯稿要回,准備直接交給新出版社。在交稿時,我發現當年的譯作還是略顯幼稚,語句處理方面也並非完全得當。為了對讀者,同時更是對自己負責,決定花大力氣對之重譯,確保譯文質量。為盡快完成如此重任,我與多年未聯系的主要合作者李勇取得了聯系。李勇毫不猶豫就答應了與我一起來承擔此任。當時的具體分工是先由李勇進行初步修改,我再第二次修改,李勇再次校訂,最後我再把關。由於我們相距遙遠(北京-成都),再加上我們同時還要從事自己的一些課題研究,使得我們的計劃很難按時完成。李勇花大氣力把原稿重新譯校,有些稿件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不得不重新錄入,列印成稿,然後再寄給我。由於章節太多,不可能一下子改好,為加快速度,只能是改好一章,寄給我一章,我改好後,再用特快專遞寄給李勇,這期間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我在今年(指1998年)年初到MIT(麻省理工學院)前,已把李勇寄給我的修改稿全部對照原文又校改了一篇,分多次寄給李勇。最後,他又反復校對,才將列印稿和磁碟交給責任編輯。即使這樣,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錯誤。好在責任編輯姚沙沙女士十分認真,對照原文逐字逐段推敲,增補遺漏,改正列印錯誤,使得譯稿在質量上又多了一層保障。8月初我從美返國後,利用赴英之前的短暫休息間隔,又重新把譯稿校對了一遍,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以前不曾發現的錯誤,深感力不從心,翻譯工作實非易事。
盡管經過多次反復修改,我還不敢說,我們的譯稿就毫無問題了。在校改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問題一時還不能獲得令自己滿意的答案。比如,作者所引用的大量文獻,有許多在文中都只是出現一個片段、一兩句話甚至一兩個單詞,我們盡可能地查找了有關文獻,有時還根據這些文獻對作者過於簡單的敘述作了適當的說明(譯者注)。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找到全部原始文獻,而離開原始文獻僅憑「只言片語」來理解,就不可避免地產生歧義和疑問。對於那些我們認為難以確定的地方,除反復斟酌,選出我們認為較為貼近的譯法外,還附上了原文,供讀者參考,非常希望讀者能大力斧正。
必須指出的是,原書中所有出現德文引文的地方,我們均參考德文原文,而不只是按照派斯的英譯來翻譯的。
在這本跨度長達12年的翻譯、校改、重譯、重校過程中,我們曾得到過許多人無私的幫助。在這里要特別提到黃普生、秦垣(現在美國留學)先生、李先華教授、余斌博士以及打字員夏蓮英、王隆花小姐。如果缺少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的幫助,本書的出版將是不可能的。派斯教授在我們翻譯之初就寫來了熱情洋溢的中文版序,並惠贈了原書。他在丹麥玻爾檔案館工作時,還把他寫的玻爾傳的部分列印稿寄給我,並謙虛地請我多提意見。去年初,正當我為此書的版權弄得焦頭爛額時,他又慷慨地答應我們免付版稅。在此謹對派斯教授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表示衷心感謝。需特別指出的是,合作者李勇君和責任編輯姚沙沙女士為此書的校改花了大量的、常人難以想像的心血,他們的認真執著、默默奉獻、淡泊名利、勤懇敬業精神,令我十分感動,再次感謝並致以欽佩之意。

『貳』 有一個電影說主人公來自K派斯星球,這電影叫什麼

K星異客一個奇怪的陌生人出現在紐約中央公園車站,當著眾人的面說它來自另外一個星球:K-PAX。聞訊而 來的警察認為他有神經病,把他送上開往精神病院的火車,交託給了一位和藹的精神病醫生馬克(傑夫·布里奇斯)。病人自稱Prot(凱文·斯帕西),是個樂觀而自信的傢伙。他在醫院里滔滔不絕地向病友和醫生講述自己在7000光年以外的K-PAX星球上的生活。他的描述是如此逼真生動、細致入微,令馬克感到困惑,卻給其他的精神病人帶來希望。更奇妙的是,有些病人的病情竟在Prot的影響下有了好轉,甚至連馬克醫生自己也覺得通過與Prot的接觸,克服了自我懷疑,學會了向親人表露內心的情感…… Prot宣布自己將在夏天結束的時候離開地球,返回K-PAX星球。病友們爭相表示要和他同去。預定離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病人們因為即將有機會和外星人接觸而越來越興奮,馬克醫生卻陷入了迷陣,究竟Prot是不是一個精神病人?是該相信自己的科學診斷,還是相信Prot充滿自信的陳述?馬克甚至對自己分辨現實與幻想的能力也產生懷疑。

『叄』 這幾部電影,全是忍不住二刷的科幻驚險片,你看過幾部呢

《K星異客》

這是一部由美國和德國合拍的電影、上映於2001年。豆瓣評分8.5,有超過八萬人評分。故事開始於一個男子突然出現在紐約中央公園車站,隨後被當做精神病人關進了精神病醫院,男子一切精神狀態看起來都挺正常,除了說自己是來自一千光年之外的K_派斯星球之外……

創意不算新鮮,但是每一次的重生,都是超炫酷的升級打怪。邏輯流暢,沒有硬傷。節奏上張弛有度,沒有冷場,絕對值得一看。

『肆』 少年維派斯的奇異旅行影片開頭是什麼鏡頭的運動方式

摘要 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真的讓我覺得很好看這部電影 開頭出現非常有色彩碰撞的童話畫面 然後隨著小男孩的講述拉開了電影的序幕

『伍』 少年維派斯的奇異旅行影片開頭是什麼鏡頭的運動方式

摘要 鏡頭運動

『陸』 尋一個國外電影名

K星異客,凱文·斯帕西主演。

閱讀全文

與k派斯是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與電影黑暗天使相似的有哪些 瀏覽:504
最好看的歐洲黑幫電影 瀏覽:52
韓梅梅在電影最後多少歲 瀏覽:393
大容量電影怎麼發微信 瀏覽:976
電影院八佰多少分鍾 瀏覽:163
3d大電影怎麼播放 瀏覽:252
軌道9電影好看嗎 瀏覽:281
如何剪輯電影片段放大 瀏覽:162
微信好看電影的公眾號有哪些 瀏覽:356
最新好看的犯罪電影 瀏覽:913
六安有哪些微電影 瀏覽:374
有關倫理變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41
怎麼陪看電影 瀏覽:426
好看感人的國內電影 瀏覽:775
如何獲得vip電影觀看網址 瀏覽:200
范冰冰演的古代電影有哪些 瀏覽:271
劉德華飾演飛龍的叫什麼電影 瀏覽:635
孫紅雷智斗情敵什麼電影 瀏覽:249
有什麼看電視和好看電影 瀏覽:622
怎麼放映電影光碟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