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幫我想部電影吧,與少林寺有關的。
我想應該是《木棉袈裟》吧!
影片簡介
劇情主要講述明朝末年,錦衣衛總管派手下祁天遠削發為僧,並假傳聖旨逼少林寺主持圓慧讓位與祁。圓慧為救眾僧,讓羅漢堂弟子慧能帶鎮寺之寶「木棉袈裟"赴法華寺交師弟圓秀收藏,自焚身亡。慧能等逃脫錦衣衛一路追擊,在武當山玄機真人的教導下學得絕學,最終殺掉祁,成為少林寺第28代主持。
1980年代,電影《少林寺》在中國乃至世界影壇掀起一股新風格武術電影熱潮,並使李連傑一舉成為國際級影星。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掀起了武術熱。而酷愛武俠動作電影的人,不會錯過另一部少林寺題材的著名電影——《木棉袈裟》。該片片頭「達摩一葦渡江圖」——即此幅,即為當代著名畫家范曾的傑作。這是中國電影採用畫家作品作片頭的唯一一次。
影片以一件木棉袈裟為主線,傳說木棉袈裟是少林達摩祖師遺世的聖服,歷代相傳,成為少林寺主持的信物。明朝末年,連年飢荒,錦衣衛掌管大臣王澄對百姓橫征暴斂,各地百姓紛紛打出少林真傳武藝的旗號與王澄對抗。王澄對少林寺恨之入骨,召來 殺手祁天遠,令他去少林寺搶奪木棉袈裟並接任主持之職。祁天遠本是被 武當山逐出的道士,他憑著學來的武 當拳無惡不作。他化名了空大師,夥同錦衣衛打手,在少林寺院大開殺戒,逼迫圓慧大師交出木棉袈裟,退出 主持之位。少林武僧毫無防備,寡不敵眾,圓慧大師身受重傷,退至藏經閣。待外出的大弟子慧能趕回,寺院 已被祁天遠控制。圓慧大師命慧能、 慧慈等殺出重圍,將木棉袈裟送往法 華寺,交圓秀師叔收藏,自己則自焚身亡。慧能等在送衣途中,遭祁天遠 及錦衣衛等人追殺。慧能受傷跳下懸 崖,被馬販主林蒼伯救起,祁天遠等 追蹤而來,林蒼伯為救慧能身亡。慧 能與林的女兒林櫻逃出重圍,被武當山玄璣真人搭救。慧慈帶著木棉袈裟 與錦衣衛等搏鬥,不幸中箭身亡,木 棉袈裟落入祁天遠之手。慧能與林櫻 在武當山練就破祁的絕招後返回少林 。正當鍾鼓齊鳴,祁天遠欲披上木棉 袈裟接任主持之際,慧能出現在大雄 寶殿。他在林櫻及武當道士的幫助下 ,擊斃祁天遠,奪回木棉袈裟。慧能 被全寺僧眾推任少林寺第二十八代主 持,披上了木棉袈裟。
導演: 徐小明 Siu Ming Tsui
主演: 徐向東 Hsu Hsiang Dong 於榮光 Rongguang Yu
片長:98分鍾
地區:中國內地
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年份:1985
製作單位: 福建電影製片廠、香港嘉民影業有限公司
主要演員
俞大陸 (飾 王澄)
於榮光 (飾 祁天遠)
徐向東 (飾 慧能)
林秋萍 (飾 林纓)
吳秋花 (飾 林儀)
陳沁 (飾 林珊)
高佳敏 (飾 林敏)
道爾基 (飾 林蒼)
朱洪緒 (飾 馬強)
米金倍 (飾 馬大嫂)
林秋萍 (飾 林纓)
徐向東 (飾 慧能)
馮堅江 (飾 武僧)
楊榮寬 (飾 武僧)
曹偉民 (飾 武僧)
王衛星 (飾 武僧)
陳祖榮 (飾 悟真)
祁文生 (飾 悟心)
白彬彬 (飾 悟清)
徐芳毅 (飾 慧慈)
代林彬 (飾 白衣僧人張)
張小平 (飾 白衣僧人代)
丁金友 (飾 玄機真人)
曾乃梁 (飾 玄機師弟清風)
攝影: 李萬傑
劇本顧問: 葉楠
對白: 吳祖光
作詞: 盧國沾
旁白: 白樺
監制: 韓培珠、宋克謙
策劃: 鄒維之、李兆雄
片頭繪制: 范曾
作曲、配樂:顧嘉輝
副導演: 林炳坤
攝影助理: 馮志強、於小軍、應雁、林達宜
燈光: 馮燎、曹宗斌、羅達城、塗小凡、孫建平、林達宏
美術設計: 劉南陽
美術助理: 韓慶國
剪輯: 黃銘林、雍宜惠
場記: 田迪、王燕齊
服裝: 劉惠芳、陸月影、林秀榕
道具: 萬介康、翁佩辛、林貞進
化裝: 李美碧、雷軍、楊茂榕、周勤、李金祥
置景: 陸根發
劇務: 李國平、周肖林
場務: 陳熙、王紹基
製片: 郝靜澄、吳之凡、張良彬
『貳』 求90年代的一部電視劇,男主角是一個中年人,外號石頭和尚…誰知道這電視劇的名字
霹靂菩薩 金超群飾石頭和尚(石慕雲)(師父) 楊麗菁飾阿 舍(師姐) 徐靜蕾飾阿 得(師妹) 邵 峰飾石驚天 溫兆倫飾駱 日(殺手) 師妹和殺手在第三個故事中戀愛 第一單元《佛度有緣》 大將軍江成峰一直欲與政敵威遠侯石濤一比高低,對兒子江小樓鎮壓飢民義軍的戰功沾沾自喜;石濤則明裡要挾武功高強的義子石驚天作為自己的保護傘,暗裡卻慫恿放任義軍領袖趙根東山再起以破壞對頭江家的政績。石頭和尚 在這場正義與私慾混雜的廝殺中竭盡全力,力圖感化迷失的心靈,避免無謂的犧牲。在他的努力下,江小樓和趙根放棄了仇殺,江成峰和石濤則各自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第二單元《血玉觀音》 石頭和尚的弟子阿舍與石驚天在解救趙根時一見鍾情,二人的交往使石頭和尚與血玉觀音白玉多年的恩怨重又勾起。他們曾是恩愛夫妻,驚天則是石頭的親生兒子。此時白玉為練武功迷失心性,四處捕捉童子,危害百姓。石頭見白玉執迷不悔,一再感化無果之後,決心了結這段恩怨,卻終於還是不忍下手。兩敗俱傷之際,白玉的弟子郭放已修煉成魔,白玉頓悟,與報仇心切的郭放同歸於盡。石驚天卻因此而不能原諒父親。 第三單元《殺手有情》 臨汾富商張萬里表面上行善無數,暗地裡卻豢養殺手屠命劫財。其妻於二娘本是江湖飛賊、阿舍之師,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嫁入張家。而張萬里豢養的殺手駱日等人,都是年幼時父母被張所殺,然後由張培養成為殺手。石頭和尚聽說許多大戶人家相繼被殺、財物被劫,決意打抱不平。阿得受了駱日的救命之恩,兩人心生情愫,駱日決定為阿得改過從善,卻被心狠手辣的師父張萬里斬殺。孫二娘大義滅親,跟丈夫共赴黃泉。 第四單元《佛法無邊》 白玉與郭放同歸於盡,暗裡痴戀白玉多年的總管宋青雲痛徹心扉,決意對石頭和尚加以報復。他派人假冒石頭,做出許多傷天害理的事。對石頭敬若神明的徒弟阿舍和阿得中了青雲的離間計,開始暗中給師父服葯,使他的功力喪失殆盡。就在青雲將取石頭性命的時候,一直無法原諒父親的石驚天終於悔悟心中的偏見與狹隘,與阿舍聯手擊退青雲,從此父子團圓。
『叄』 劉德華演的一個電影,角色叫了因,好像他是個和尚,求片名
中文名
大塊頭有大智慧
外文名
Running On Karma
其它譯名
大隻佬
出品時間
2003年
出品公司
一百年電影公司
發行公司
中國星集團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 演
韋家輝,杜琪峰
編 劇
韋家輝,歐健兒等
製片人
韋家輝,杜琪峰
類 型
劇情
主 演
劉德華,張柏芝
片 長
92分鍾
上映時間
2003年9月27日
分 級
IIB
主要獎項
第2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
第9屆香港金紫荊獎十大華語片
劇情簡介
香港女警李鳳儀(張柏芝飾)因脫衣舞男大塊頭(劉德華飾)當眾裸露而拘捕之,大塊頭拒捕逃走,中途遇上重案組警員追捕殺人疑犯,大塊頭無意間阻擋重案組警員讓疑犯逃脫而得罪重案警員被捕。重案組認定大塊頭跟疑犯有關,對大塊頭嚴刑拷問,儀深信大塊頭跟謀殺案無關,挺身為大塊頭出頭。
儀從檔案資料中知道大塊頭原來是持旅遊證件的國內人,多年前更是一個和尚,對大塊頭留下印象。大塊頭看到儀的心地善良,跟儀說看到重案組警員的沖動,估計追捕疑犯時會兩敗俱亡,並揚言有辦法捉到疑犯以作交換被釋放的條件。儀出身自警察世家,父親和兄長同因捉賊而殉職,儀不想歷史重演,遂答應跟大塊頭一起捉疑兇。原來大塊頭功夫了得,藉這方面的知識查到死者跟疑兇的關系,終追捕到疑兇歸案,儀對大塊頭產生仰慕。
儀欲了解大塊頭多一點,獨自到國內探訪大塊頭出身的寺院,知道大塊頭的身世----自小便是和尚且具慧根,佛偈和功夫一學便會。多年前大塊頭的青梅竹馬朋友小翠被無辜殺害,曾親身上山追捕兇手但不果,坐在樹下看到「食物鏈」的生命循環,似有所悟,但自此放棄做和尚的往事,儀對大塊頭添愛慕之情。
儀拼搏追捕入屋行劫的飛天賊而墮樓,大塊頭及時出現救儀,儀認定大塊頭對己有情,約會大塊頭,大塊頭卻失約。儀借找大塊頭幫忙調查一宗舊案為名,找大塊頭追問對自己忽冷忽熱的原因,大塊頭坦言說出只是看到儀「業」隨身會枉死,但感到儀心地善良,所以才出手救儀,希望為儀化解惜徒勞無功,儀知悉後難以接受。大塊頭知道那宗舊案就是儀父親當年遇害的案件,決幫忙。大塊頭為儀查到殺父兇手原來是一個德高望重的武林宗師,宗師拒捕對儀下毒手,儀重傷垂危。幸儀最後蘇醒,大塊頭以為已成功化解逐安然離開。儀傷愈後決為大塊頭送上一份禮物,回到國內翻查小翠的案件。
儀知道殺小翠的逃犯仍匿藏山上,毅然上山尋凶。結果儀真的找到逃犯,同時卻賠上性命,遭逃犯殺掉。大塊頭得悉儀死訊,再次坐到樹下,再一次看到「食物鏈」的生命循環,真正得「悟」。逐披回袈裟,上山尋凶。春去秋來走遍大山大水,大塊頭終遇上逃犯,大塊頭對逃犯文武兼用,經過多年的追逐,終令逃犯「覺悟」自首。
『肆』 那個因為長得太帥而走紅的和尚,被數位富婆看上,後來怎樣
世界上的人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只要心中充滿目標,那麼你就是獲得了成功。和尚在現在社會中是一種職業,雖然看起來與時代格格不入,但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出家,為追求內心的一種平靜感。
在全國這么多和尚之中,有一位和尚憑借自己的帥氣的外貌受到世人的關注,並且更為瘋狂的在於遭到數位富婆們的追求。這位帥氣的和尚便是今日小編要給大家所講的主人公。
總而言之,這個世間有太多巧妙之處,正所謂「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若不然釋明心的父母怎麼可能會同意他們的兒子出家歸入佛門,雖說有一部分原因是在於他們兒子那種堅持的意志力,但更重要的是在於命數,他們也覺得自己的兒子很可能與佛家有著不解之緣。
『伍』 請在這里找一部老電視劇,一個小和尚和他師傅拿著一塊匾額好像是去大理找人參悟,回來時船遇風浪翻了
我覺得你說的大概是你梁朝偉拍的電視劇《俠客行》,根據金庸老先生的小說改編的,這個小沙彌後來把碑文的最後一句抹去了,以至於只有他會,這門功夫叫俠客神功
『陸』 《情遇成都》裡面男主角講的那個三個和尚的段子內容誰記得
三個和尚,有一天,他們一起下山,第一個和尚拿了一把傘,第二個和尚拿了一根手杖,而第三個和尚空著手什麼也沒有拿。在回寺院的路上,突然下起雨來,最後,第一個和尚褲腿濕了半截,第二個和尚摔傷了一條腿,而第三個和尚卻安然無恙的回來了。這是為什麼呢?答案是這樣的:第一個和尚認為自己手中有傘便可以遮風擋雨,可還是弄濕了自己的褲子。第二個和尚認為自己有手杖的支持可以快步前行,可是泥濘的山路就是跟他過不去,還是不小心摔傷了。而第三個和尚呢?知道自己一無所有,那好吧,那就雨來避雨,雨停前行。有些東西我們雖然擁有,但不一定能夠真正駕馭。隨遇而安,順其自然有時未必是件壞事,也許那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話,可能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吧。
『柒』 電影<<劍雨>>中那個和尚講的故事全文誰有
《劍雨》中和尚講的故事來自民間傳說故事,阿南和龍女,故事梗概
東海邊森林裡住著幾十戶人家。一天,村裡有一個青年到山上砍柴,在最高點山頂,走到一棵大松樹下,坐下來歇息。他想到自己的生活、身世,更感到十分孤單,便把插在腰裡的小笛子拿出來吹,解除心中的煩悶。悠揚的笛聲穿過密林,飄到了海邊。這時候,身在龍宮里的十個龍女聽到了悲傷悠揚的笛聲,就尋著笛聲找來。
原來,吹笛子的人名叫阿南,他從小父母雙亡,無依無靠,一個人打柴為生。常用笛子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他一邊想,一邊吹,淚流滿面。十個姑娘走到他身邊,他也沒察覺,姑娘們也沒有想到,吹笛子的人竟是一個這般英俊卻又衣著破爛的砍柴人。阿南抬起頭來看到十個陌生的女孩,非常吃驚,半天說不出話。
十妹見男青年抬頭,扭頭就跑,幾個姐妹也跟著往回跑。唯獨二姐剛要轉身,只覺得這個小夥子有點面熟,便頓了一下,終於想起來了。有一次,姐妹們正在樹林里嬉鬧,你追我趕,正玩得高興,突然躥出一隻老虎,這位大哥手提利斧跑來,大吼一聲,把老虎嚇跑了。想不到今天又在這里見到了他。
她走上前去輕聲問:「你可就是那天嚇跑了老虎的大哥?」阿南回答說:「我就是,我叫阿南。」二姐不再說什麼,連忙拿出一顆金絲亮晃的寶珠,放在阿南的羊皮褂上,便一陣風似的追趕九個姐妹去了。阿南拾起寶珠,忙著追趕姑娘,當他跑到海邊時,十位姑娘已經回到大海里了。
阿南有一顆寶珠的消息傳開了,傳到了村長的耳里,他想:要是我得到這顆無價寶珠,那麼,天下最富有的人就是我啦!再把這個姑娘奪過來,那不是人財兩得嗎?便高聲叫喚幾個家奴把阿南抓來。不多時,阿南被捆綁到村長面前。
「我丟失的一顆寶珠,是你這個傢伙偷了,快交出來。」阿南明白,這是村長欺詐窮人的老辦法,他不屑一顧地說:「你家有什麼寶珠?」「老爺什麼都有,牛羊滿崗,樹木滿山,不要說一顆寶珠,就是一斗也有。」阿南不給,村長一聲令下,家丁把阿南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阿南咬牙忍著。
村長讓阿南把金雞姑娘叫來對質,阿南說「要問,你去問!」貪心的村長立即帶著一群家奴,押著阿南來到海邊。但是阿南閉著嘴什麼也不說。
村長沒法,終於想出一個他自己認為最絕妙的辦法:把自己打扮成阿南的模樣,悄悄地一個人走到海邊,坐在一棵大松樹下吹笛子。不多時,平靜的大海里漂起來十隻金雞,一上岸,就變成十個美麗的姑娘,向笛音走來。她們走近了,一個個躲在樹後面,推出二姐向前。二姐羞答答地走向吹笛子的人。
二姐一看不是阿南,再看不是她的寶珠,大吃一驚,忙問:「你是誰?」「哈哈!我是村長,是來找你的。」村長撲向二姐,想抓住她。二姐閃到一旁,韶木爾撲了個空。二姐大叫一聲,眾姐妹一起跑過來,嚇得這個鬼頭鬼腦的韶木爾不敢妄動。十姐妹趁機跑回海邊,紛紛跳進海里。
這時颳起一陣大海風,吹得睜不開眼。只見大海波濤翻滾,十隻金雞卻不見了蹤影。金雞回到龍宮,又急又恨,眾姐妹為阿南不平要救出阿南。大姐想出辦法,稟告父親,說二妹的寶珠失落了,被砍柴人拿去,村長搶奪這顆寶珠,就把砍柴人抓起來,請父王派兵去攻打村長,把人找到,追回寶珠。
龍王一向疼愛自己的女兒,聽到寶珠失落,立即發兵去攻打村長。成排成排的士兵,也不知有幾千幾萬,一個個浮出水面,舉起刀叉,滿山遍野地追殺村長,殺得他們一個個倒下,然後把阿南帶到了龍宮里。十姐妹知道阿南被帶來了,滿心高興,可是一看到阿南被捆得嚴嚴實實,不覺又非常難過。
龍王質問阿南十姐妹上前求情。大姐把相識這位青年的經過說給了龍王。老龍王聽了,不僅不發怒反而高興起來,吩咐拿出一把閃光的斧頭,阿南感激龍王。龍王想了想,問:「你還要什麼?」阿南沒有回答,他和二姐對看了好一會兒,龍王也會意了,說:「今後你就到海邊來吹你的笛子。」
從此以後,他再不是一個孤單的人了。轉眼又是一年。龍王得病了,什麼葯都吃過,總是醫不好。一位神醫說:「要找到天心草,龍王的病才能好。」龍王有氣無力地說:「有誰找到天心草,我的十個姑娘由他挑。」十姐妹想起阿南來了,很快找到了他,把老龍王的話傳了給他,並祝福他能找到天心草。
阿南平時砍柴,爬遍深山老林。他不辭勞苦去找天心草。終於找到了天心草。他帶著天心草回到海邊,二姐早已在海邊等著他了。不幾天,老龍王的病果然好了。老龍王非常高興,他說:「我說話算話,是哪一個找到的天心草呀,快快告訴我!」九姐妹都在笑,二姐羞得低下了頭。
(7)悟真和尚在哪個電影中出現擴展閱讀:
《劍雨》劇情簡介:
江湖相傳,天竺高僧羅摩祖師的遺體中藏著武功秘笈,只要得到遺體,參透其中奧秘,即可練就絕世神功,稱霸武林。令人聞風喪膽的暗殺組織「黑石」一直在追蹤羅摩遺體。
組織內有位一等一的高手,綽號"細雨",因劍傷細密如雨而得名。在一次暗殺忠良後,經武功卓絕的修行和尚以命點化,放下屠刀,退隱江湖。然而,一入江湖便身不由己。「黑石」發出追緝令,重金懸賞她的人頭。
城北賣布的民女曾靜(楊紫瓊飾),在媒人的撮合下,與在京城中擔任驛站馬夫的江阿生(鄭雨盛飾)結為夫妻,生活平凡卻也幸福。誰想飛來橫禍,令江阿生命懸一線。原來曾靜並非凡人。
「黑石」組織頭領轉輪王(王學圻飾)允諾曾靜,只要她為「黑石」取回羅摩遺體,便放了她和江。而就在這時,曾靜發現自己的丈夫似乎也隱瞞著一個大秘密。
『捌』 好像是唐朝邊疆叛亂 一個老和尚帶著聖旨帶領幾個人去平定其中一個是啞巴 電影名是什麼
電影名:大漠紫禁令
導 演:方翔
編 劇:西亢 楚石 李准
主 演:周里京 朱宛宜 濮存昕 趙曉明 馬恩然
上 映:1986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大漠紫禁令 (1986)故事梗概
長安馬球場,戒備森嚴,唐宣宗李忱正和眾妃們觀看馬球。突然,一飛騎沖進球場,騎手跌落馬下,雙手高舉著鷹牌羽書。來者是西涼信使。吐蕃國達摩贊普逝世,引發內亂,張儀潮率數萬民眾起義沙州,望朝廷發兵增援,恢復大唐故地。宰相白敏中認為,出征不如派一名干練使臣持朝廷金印詔書西去沙州安撫張儀潮,可避免一場戰爭殺戮,使西域諸州保持安寧。宣宗採納了白敏中的意見,決定派慈恩寺和尚文慧出使沙州。文慧帶隨從李七郎、耿超離長安西去,被正在長安打探消息的吐蕃宰相之女尚色蘭探知,派密使急報吐蕃。文慧一行三人來到清水驛站留宿。夜間,金印、詔書被兩個黑衣人盜走。李七郎、耿超發現後策馬急追,樹林中,盜印人已死,金印不知去向。文慧一行來到甘州城,適逢數萬唐人舉行祭祖大典。文慧在祭儀式上申明大義,希望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善互敬,共享太平。尚色蘭聽了文慧的一番話若有所思。祭祖大典後,文慧被黑馬王彪騙至魔窟。此時,文慧才知道金印已落到王彪之手。李七郎被尚色蘭誘騙活捉,李向尚說明原委,尚決定救出文慧。匪窟鏖戰,王彪一命歸天,文慧被救出,七郎受傷身亡。尚色蘭和文慧等人繼續西行。沙漠中,尚色蘭乘小憩之際盜竊金印、詔書,被耿超發現。文慧再次向尚色蘭說明道理,尚色蘭還回金印、詔書,准備返回吐蕃說明大唐宗旨。不料吐蕃大將尚恐熱為了爭奪王位,將尚色蘭的父親宰相尚思羅監押,尚色蘭為救其父也落入尚恐熱手中。文慧一行終於到達沙州,他向張儀潮宣讀了大唐詔書,並授其節度使金印。當他得知尚思羅父女要遭尚鞏熱毒手時,不顧勸阻,隻身前往吐蕃部落。文慧的到來引起吐蕃百姓的轟動。在祭祀儀式上他講經說法,申明大義。被愚弄的人們醒悟過來。尚恐熱懾於眾怒,釋放了尚思羅父女,和張儀潮進行和平談判。
『玖』 關於少林的電影我只記得最後在一個山洞裡一個人拿著蠟燭把一個老和尚從一塊蠟油里救出來的還有一群小和尚
智勇和尚
一天,小雲隨少林寺俗家弟子至善外出學劍法,途中被魏忠賢手下殺手認出,雙方激戰,神秘道士助至善擊退殺手。得到消息後,魏忠賢下令圍剿少林寺。青草大師、至善護送孩子們離寺躲避。方丈被捕當作人質。為救方丈,小雲私自下山而陷入重圍。正當小雲不支之時,道士、笑痴僧及師妹青青、苗苗趕來助戰。道士戰死,小雲亦身中毒箭落井而亡。f臨終前,小雲將「羊皮密卷」託交至善。笑痴僧掩護至善、青青、苗苗突圍。青草大師這時也已被東廠高手殺害。少林寺武惠師叔率至善等來到干佛崖古穴絕地,利用歷代少林寺祖師遺留穴中之玄機,將追來的魏忠賢的手下先後除去。魏忠賢身懷刀槍不入之童子功,將他們逼向絕境。至善和苗苗悟出穴中有遺字秘訣,將蠟封閉氣中的心明大師由蠟封中引出。心明大師用盡丹田修練的真元之氣,全力一擊,將魏忠賢的童子功破除,自己因元氣大損而亡,但保住了忠良之後、少林幼苗
僅供參考
『拾』 佛教電影中有一個老和尚念心經是什麼版本的
我們說眾生,人人都具足有真如妙心,依此真心來修行,將來功行圓滿,決定成佛。這個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道理,是我們佛教根本的道理。依此看來,我們眾生的一念心就是佛,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修心才能成佛。古人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我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就是說的這個實相無相無上法門的道理。
靈山塔到底是在什麼地方?看起來遠在天邊印度,其實近在心中,求人不如求己,只有堅決要求自己,發奮圖強,精進不懈,勇往直前,才會有光明幸福的前途,得到究竟徹底的成功。我記得從前有一個居士,他到寺里去燒香拜佛,看到佛殿里供奉著一尊觀世音菩薩像,手裡拿著一串念佛珠子。一般信佛的人,大家都知道,念佛珠子是作為念佛記數用的。但是觀音菩薩,他手拿了珠子念什麼呢?這位居士他想來想不通,就請問一位老和尚說:「老師父,觀世音菩薩手拿念佛珠,到底是念誰呢?」老師父以慈悲的音聲回答說:「居士,你不知道嗎?觀世音菩薩手拿佛珠,就是念觀世音菩薩。」這位居士聽了老和尚的開導後,心裡半信半疑。又問:「老師父,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念自己的名號?」老師父又說:「居土,求人不如求己。」居士聽了,當下對於求人不如求己的至理名言,有了深刻的悟解。所謂「迷時靠師度,悟時要自度。」說的就是求人不如求己,自己修行,才能度脫自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