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海行動》中的軍艦攔截導彈是真的嗎
電影里臨沂艦副炮是1130近防炮一次能鎖定40個目標,攔幾發壓音速火箭彈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按照正常的,距離都在三到五公里之外就攔截住了。恐怖分子發射的107火箭彈最大射程也就8公里左右,也就是說火箭彈剛出膛一會就被攔截了。這么近才攔下來做只是單純的為了觀影效果好罷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B. 西部片《荒野大鏢客》里大鏢客的射速快,中國海軍的1130近防炮射速快
電影的內部組成:製片人、劇本、導演、攝影師、演員。
1130近防炮的內部組成:成熟的技術、以提高艦船生存為目的訓練。
之間沒有可比性的。
C. 給我列舉一下世界上的近防炮有哪些
一、 卡什坦:毫無疑問,其每分10000發的射速,彈炮和一的防空特色,無論是火控,攔截率等都世界領先。第一當之無愧。(可惜不能全天候作戰)。
二、俄羅斯AK-630M1-2型:射速同樣達每分10000發,反應時間快於卡什坦,僅為7秒。但體重達19噸,與喀什坦差不多重。它還有一種AK-630型。六管30毫米,射速每分5000發。兩款同出一家,缺點也一樣,每發射500發左右,炮管就要冷卻一下,敵艦恰好可用此時間進功。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730型:射速每分4200發,由於研發起點高,性能上超出密集陣。
四、美國密集陣:美國共生產達800多套,系統反應時間僅3。7秒,射速每分3000發,就我個人而言,20毫米不知夠不夠用。但美國對其彈葯性能進行了諸多改進。是世界上現役的唯一一種能實現自動搜索、探測、評估、跟蹤、鎖定和攻擊目標的近防系統。加上良好的通用性,還是很強的。
五、義大利海天頂近防炮:四管25毫米近防炮,射速3400發/分,殺傷率為90%,人家小是小,能力好。
二、 六、西班牙梅羅卡"A/2A/2B型近防炮:12管20毫米,射速9000發/分,射程2000米,反應時間4秒. 殺傷概率達86%
七、荷蘭守門員:雖說是730型的老師,但其使用的都是80年代初的技術,這就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八、土耳其海火力神:類似與海天頂近防炮不過我個人對其性能有所懷疑。
D. 太牛,《紅海行動》中我國軍艦的近防炮到底有多強
當然,能否在實戰中具備類似電影里的表現,取決的不僅僅是武器自身,同時還有人員操作以及當時的戰場態勢(比如:火箭彈發射時與艦艇之間的距離等等),因此一切還是留給未來的實際戰場來檢驗吧。
E. 驅逐艦近防炮大顯神威的電影叫什麼名
是美劇末日孤艦。
F. 請教軍事問題 電影中 美國軍艦上用射速非常快的機炮(或許是火神吧,射速比戰斗機上的快好多) 一開
首先第一個問題 那種多管炮是近防系統 美國的叫「密集陣」它是防空的最後一道防線,利用極高的射速瞬間在導彈來襲方向構築一道「子彈牆」,防空范圍不大,現如今空對艦的武器基本就是各類反艦導彈很多末端都是超音速的,而飛機一般都是在軍艦的防空火力外投擲反艦導彈基本是不會也不可能突破遠程中程防空網路來到密集陣面前。
第二隱形戰機為了保持電磁靜默一般是不會開主動雷達的,其他戰斗機也一樣除非萬不得已不會暴漏自己,但是戰機可以依靠預警機和自帶的光電設備獲取預警信息,但是據我所知大部分的空空導彈需要飛機的火控雷達提供中段指導 但是即便是雷達開機也只是很短的時間 對隱身有影響但並不致命
第三 個問題不太了解 但個人感覺會更好規避因為戰機的死亡點就是6點鍾方向
G. 李連傑和周潤發能否閃避姐放軍的730近防炮
電影做不得真的...電影里那種躲子彈只是看著好玩而已
現實裡面躲子彈不如說是在躲開槍的那個人,火力有限的半自動武器或者子彈不多的單兵自動武器,通過對射手習慣的刻意規避是可以多開子彈的
比如,你在奔跑,射手瞄準取提前量,而你忽然變向或者急停,則可能讓他射空。當然,更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卧倒,減少面積,讓對方難以瞄準你...
其實這也要根據對方的水平和裝備來看
比如霰彈槍,1米外的散布面積就有接近半米,5米外則有1米方圓,實在是方便命中的槍械。
再比如你提到的加特林類高射速武器,有人統計4000射速的迷你剛在45度的范圍內掃射2秒,200米開外每半米就有一顆子彈,再參考人的速度,基本是躲不掉的
再再比如人家百步穿楊,千里外狙人,就是手槍你也不一定躲得開
H. 《紅海行動》中的軍艦攔截導彈是真的嗎
首先說明一點。《紅海行動》電影中的軍艦攔截的不是導彈,而是反派武裝發射的火箭彈,在火箭彈沖軍艦而來時,近防炮進行攔截的畫面極為震撼。其實為了讓近防炮攔截火箭彈的畫面在電影中更有視覺沖擊力,近防炮的效果還打了點折扣。我們都知道在電影中出現軍艦就是中國海軍中的054A導彈護衛艦臨沂艦,艦上的1130近防炮的射速是每分鍾11000發,可以同時鎖定40個目標,而火箭彈射速慢,攔截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為了電影效果,電影里炮彈離軍艦只有十幾米才攔截,真實情況下可能幾百米外就攔下來了,而且當軍艦在一級戰備情況下時,近防炮就會默認開啟,而且自動進行評估威脅目標,自主攔截,不需要人為干預。
以美國現役的“密集陣”近防系統為例,“密集陣”的射程為1500米左右,其後期改進型號的射速為每分鍾 4500發/分 ,這在世界現役的艦載近防武器的火力已是極為強悍的了。在1130近防炮系統面前,美國的“密集陣”就要遜色太多。1130近防炮系統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世界艦載近防武器之王,因此,對於可以攔截三倍音速的導彈的近防系統來說,1130近防炮系統攔截幾顆火箭彈根本不是難事。
I. 電影《紅海行動》中1130近防炮擊落來襲炮彈的場景在現實中可以實現嗎
能夠。不僅能夠,真是不必太非常容易。電影中的精彩片段不僅沒有浮誇,並且許多特性關鍵點壓根沒有呈現出去。唯一必須提一下的便是具體情況中一般在兩千米之上的間距就早已阻攔完成了,壓根沒機遇飛那麼近,電影中那一個驚險刺激的阻攔間距,應該是為了更好地視覺沖擊考慮到。
點評藉助當代艦艇的雷達探測,軍航炮的雷達探測有先天性優點。而高彈速所藉助的供彈系統軟體,總之船首主甲板下邊室內空間大,即使大些繁雜點也可以放進去。藉助艦上磅礴的電力能源,航炮在導向性和轉動速率上能夠保證完美,更有益於阻攔襲來火炮。更別說完成高彈速務必的水冷系統了。1130,也就是說白了11管30mm近防炮每分彈速9000到11000發,炮口出速1000。76mm主炮每分彈速120到130發,炮口出速980米每秒。影片里那火箭彈如何看全是107這類玩意兒,價廉物美盡管不是假話,想懟總體目標是尾端突防速率三四馬赫的亞音速反艦彈巡航導彈的1130近防炮,不太可能的。
3. 1130近防炮彈速最大為11000發/分,即每秒約166發,阻攔襲來的火箭彈用了類似一秒,也就是20發火炮的視頻彈幕阻攔一枚火箭彈,應當能夠接納。但充分考慮火箭彈離我艦太近,炮口視角調節還要時間,並且107火箭彈最大速度達370米每秒,半秒鍾就早已能打進054a到了。所以說設計方案這類近距阻攔的情景徹底便是出自於視覺沖擊考慮到,要把襲來火箭彈和艦艇放到一個攝像鏡頭內,視覺沖擊佳並且給觀眾們驚險刺激的感受,要不是視覺沖擊我看不出來應用曳光彈的必需。。。有一點搞不懂的是臨沂艦上為什麼是1130近防炮而不是730。
J. 近防炮的特點
近防炮是對"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lose-in weapon system, 簡稱CIWS)的舊稱. 用於防禦艦艇周圍的空中和水面目標, 過去是指一些中小口徑的速射炮, 能對付敵人的魚雷艇和攻擊機.
現代普遍採用高射速自動武器, 主要目標也改變為敵方的反艦導彈. "密集陣"就是典型的近防系統; 還有的就是像海拉姆一類的導彈近防系統.
----------------------------------------------------------
容易混淆的還有一種"戰防炮", 這個也是舊稱, 現代叫做"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