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絨花》的理解
《絨花》是電影《小花》的插曲。電影《小花》拍攝於七十年代末,描寫解放戰爭時期一對普通兄妹之間的情誼。影片中游擊隊長何翠姑抬著解放軍傷員的擔架,艱難地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為了保持平衡,她咬著牙一步一步跪著上山,她的膝蓋磨破了,鮮血染紅了山道的石階。這時,畫外歌聲響起:「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她……」人物、畫面、音樂美得令人心醉,當年,一曲飽含深情的《絨花》,令多少聽眾淚花飛濺。看似簡單的一首歌,不顯山不露水地反襯著影片主題,在女性柔弱身軀和堅強意志的反差中凸顯出人格的張力,散發著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耀眼光芒。絨花,這是人的精神到了極致迸放出的絢爛無比的火花。
Ⅱ 絨花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絨花》這首歌是電影《芳華》的主題曲。在電影《芳華》中,韓紅老師用她獨特的嗓音,融入柔情來抒發的情緒,使這首老歌賦予了新的生命,是那樣的潸然淚下,是那樣的婉轉動聽,柔情似水流年芳華。
一首老歌就這樣,重新回到了大家的眼前,回到了大眾耳朵里。一首老歌反應了當時人民的青春,也反應了前輩們那文藝青年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歌詞中有那麼點悲傷,有那麼點柔和,也有那麼點剛強,每那點精華的堆積,成就了一首歌的靈魂。
韓紅老師的演唱是點睛之筆,她獨特的嗓子,飽滿的情懷,對歌詞的深度理解,把整首的歌曲,要訴說的情感用演唱來表達它的情懷,可以把聽眾代入她要傳輸出的情緒中。由她演唱的《絨花》是那樣燦爛與剛強,飽滿的感情融入把電影的表達情感用一首歌再一次升華了一個高度。
韓紅老師的演唱功底真是讓人佩服,天籟般的嗓音,從出道開始,就一直讓人記憶深刻。她不僅唱歌好聽,人品也是上層,這些年對於韓紅老師的了解一般都是通過公益活動中。她不追名逐利,不在乎形象,只想讓貧困的山區孩子們有學上,讓老人們吃飽穿暖,這樣的明星,才是真的明星。
Ⅲ 歌曲《絨花》所要表達的意境
《絨花》所要表達的即為電影《小花》的故事:改編於前涉小說《桐柏英雄》的電影《小花》,故事梗概為: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戶趙姓人家。將不滿周歲的女兒小花賣給他人。
當晚,伐木工人何向東將地下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董紅果寄養在趙家,因紅果和小花同歲。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後。趙小花(董紅果)到部隊中尋找投身**的哥哥趙永生未果,卻遇到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趙永生的親妹妹小花被賣後,被何向東贖出收養。改名何翠姑。
已成長為游擊隊長的翠姑在一次戰斗中「跪走風車磯」救了身負重傷的親哥哥永生,但她自己卻不知情。之後,小花與哥哥相逢,翠姑也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一次戰斗中翠姑為營救小花身負重傷,戰斗結束小花與親生父母相認。
永生和小花一起去醫院看望翠姑,翠姑在昏迷中,斷斷續續地呼喚哥哥,小花接過哥哥手中的槍,決心踏著烈士的血跡,去迎接新的勝利。
《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歌曲發行於2002年01月01日,收錄於專輯《鄉戀》。 該歌曲是電影《小花》主題曲。
歌詞: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瀝瀝鮮血染紅它
啊~啊~ 絨花絨花
啊~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華
花載親人上高山 頂天立地迎彩霞
啊~啊~ 絨花絨花
啦~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Ⅳ 《絨花》這首歌是那部電影里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小花
Ⅳ 電影絨花的故事發生的什麼地方
電影中提及「葉城」,因此應該發生在中國和克什米爾地區邊境,更可能那邊是巴基斯坦控制區。這個不絕對,那邊也有可能是阿富汗,但不可能是蘇聯。
Ⅵ 電影《芳華》和《小花》中都用了《絨花》這首歌,請問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都選用了這首歌。
電影《芳華》里的《絨花》是韓紅演唱的,而《小花》中的是李谷一演唱的。
之所以選這首歌,是因為這首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特點。《小花》是剛改革開放年代的經典戰爭劇情片,李谷一的演唱紅遍大江南北,而《芳華》講述的也是那個時代的故事,都有戰爭背景,所以很容易讓人回憶起時代特徵。
Ⅶ 絨花是民族還是通俗
電影《芳華》熱映,電影結束之後,很多人一直聽完這首片尾曲《絨花》才肯走出影院。在那個同樣叫做青春的歲月,年青人揮灑著屬於他們的熱情和活力在時代背景的畫板上。今天又看了一遍《芳華》,聽到熟悉的旋律便想著分析欣賞《絨花》,其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收錄於專輯《鄉戀》。《絨花》最早是影片《小花》中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電影插曲,創作於20世紀70年代末,它應電影《小花》的劇情發展需要而生,因而歌曲旋律優美抒情,情感豐富感人肺腑。曾獲得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電影音樂獎、聽眾喜愛的廣播優秀歌曲獎等。
一、旋律特點
歌曲採用民族調式,音樂開始較為平緩流暢,樂音起伏不大,在中音區流動,就像在講述一個故事。節奏豐富,採用較多的順分型節奏,使歌曲更加連貫。旋律呈線狀,歌曲進行綿延不斷。高潮部分採用較多的三連音,同時加上三拍時長的長音,增強了歌曲的律動性,使得旋律流暢自然,層層推進,更好的用音樂表達情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演唱特點
《絨花》旋律優美,受到廣大聽眾的喜愛,許多歌唱家在不同場合演唱過這首歌曲。歌唱家李谷一是《絨花》的首唱者,她對於《絨花》演唱的處理,是從情感出發,不過多追求技巧,自然親切並富有強烈的感染力。電影《芳華》的片尾曲《絨花》是由韓紅演唱,她在演唱時加入了通俗唱法,使歌曲的表現更加符合當今時代聽眾的審美,同時她根據歌曲要表達的內容,在演唱時張弛有度,並通過氣息控制,在歌曲開頭平靜自然地述說,在演唱高潮部分是高昂激越,極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三、情感特點
歌曲《絨花》是為電影《小花》創作的插曲,在影片中翠姑為救哥哥艱難地抬著擔架爬越石梯;同時以起伏的山巒、挺拔的青松為背景,這時《絨花》的旋律響起。以影片主人公的視角自然地傾訴心聲,旋律優美並帶有淡淡的憂愁,形成了一種細膩含蓄的音樂美,用以贊頌崇高的思想、美好的心靈。
四、《絨花》在影片中的作用
歌曲《絨花》在電影《小花》中,為影片高潮的出現進行了情緒上的鋪墊,有效地渲染了影片氣氛,升華了主題內涵,推動了劇情發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為《芳華》的片尾曲,在影片結束歌曲的旋律響起,不僅升華了影片主題,還給人一種時代和青春年華的反思的氛圍,起到了總結和凸顯情感的作用。
Ⅷ 歌曲《絨花》是哪部影片的插曲是誰演唱的
是《小花》里的插曲
是李谷一唱的
Ⅸ 絨花是什麼花
絨花是指合歡,絨花是合歡的別名。因為合歡開花時,花序和葉軸被絨毛或短柔毛,看起來毛絨絨十分可愛。
合歡其他別名還有「馬纓花」、「絨花樹」、「合昏」、「夜合」、「鳥絨」。
合歡,落葉喬木,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條,淡紅色。莢果條形,扁平,不裂。高4-15米。樹冠開展;小枝有稜角,嫩枝、花序和葉軸被絨毛或短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於枝頂排成圓錐花序;花粉紅色;花萼管狀,花期6-月;果期8-10月。
(9)絨花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一、形態特徵
合歡樹干灰黑色,高可達16m;嫩枝、花序和葉軸被絨毛或短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較小葉小,早落;二回羽狀復葉,互生;總葉柄長3-5cm,總花柄近基部及最頂1對羽片著生處各有一枚腺體;
羽片4-12對,栽培的有時達20對;小葉10-30對,線形至長圓形,長6-12mm,寬1-4mm,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頭,有緣毛,有時在下面或僅中脈上有短柔毛;中脈緊靠上邊緣。
頭狀花序在枝頂排成圓錐大辯論花序;花粉紅色;花萼管狀,長3mm;花冠長8mm,裂片三角形,長1.5mm,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雄蕊多數,基部合生,花絲細長;子房上位,花柱幾與花絲等長,柱頭圓柱形。
莢果帶狀,長9-15cm,寬1.5-2.5cm,嫩莢有柔毛,老莢無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二、價值
合歡花,在中國是極受人們喜歡的一種花,古人曾有語:「葉似含羞草,花如錦綉團。見之煩惱無,聞之沁心脾」。這就是對合歡花極大的贊賞,合歡花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有很高的葯用價值。
《神農本草經》記載:「合歡,味甘平。主安五臟,利心志,令人歡樂無憂……生山谷。」中醫認為合歡花味甘、性平,可解郁安神,滋陰補陽,理氣開胃,活絡止痛,具有清熱解暑,養顏祛斑解酒等功效。
合歡花可以用於治療憂郁失眠,治郁結胸悶,失眠,健忘,風火眼,能安五臟,和心志,悅顏色,有較好的強身、鎮靜、安神、美容的作用,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臨床多與遠志、鬱金、酸棗仁、柏子仁等配伍,以養心解郁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