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星際迷航中尼祿為什麼要毀滅瓦肯星
復仇,史巴克大使曾承諾將會拯救羅慕路斯(羅木蘭主星)但最終還是晚了一步,而且被尼祿當成了毀滅羅慕路斯的人!所以他才會毀滅史巴克大使的母星(瓦肯星)。
『貳』 美國電視劇《星際旅行》中瓦肯人斯波克的飾演者是誰呀
倫納德·尼莫伊(1931年3月26日-),出生於美國波士頓,是一位美國電影導演、詩人、音樂家和攝影師。他以從1966年至1969年在美國電視連續劇《星際旅行》中扮演斯波克而成名,在後來的一些電影中他也扮演該角色。
尼莫伊最著名的角色是在《星際旅行:初代》中扮演半瓦肯人、半人類的斯波克。該系列從1966年開始播放,1969年停止。為此他被提名艾美獎。早在1964年尼莫伊和後來在《星際旅行》中演詹姆斯·泰比里厄斯·柯克的威廉·夏特納就一起在一部電視連續劇的一集中共演,當時他們扮演鐵幕兩側的兩個對手。《星際旅行:初代》後尼莫伊還在《星際旅行:動畫系列》中為斯波克配音。在《星際旅行:下一代》和六部基於《星級旅行:初代》的電影中他也扮演斯波克。在計劃中由傑弗里·艾布拉姆斯導演的第十一部《星級旅行》電影中他將扮演年邁的斯波克。在他在《星際旅行》獲得成功之前尼莫伊已經在5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里演出,大多數是很普及的電視劇。《星際旅行:初代》終止後他立刻進入間諜系列《虎膽妙算》,從1969年至1971年他在該系列中扮演一名魔術師和化裝大師的間諜。在這段時間里他患了消化性潰瘍。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他上演了多部電視劇,被提名一次艾美獎,他還在兩部著名的電視連續劇中出場。1970年代末他在一個描述超常現象的電視節目中做解說和組織者(該節目曾於香港麗的電視播出,譯名為《大搜索》)。在這段時間里他還出演話劇。1970年代末計劃拍攝新的《星級旅行》系列時尼莫伊被安排僅在十一集中的兩集里出現。但是後來這個系列被改為電影,尼莫伊同意重演他的舊角色。尼莫伊導演了一些電視連續電視劇後於1984年成功地導演了第三部《星際旅行》的電影。(《星際旅行III:石破天驚》),然後又導演了至今為止最成功的一部星際旅行電影《星際旅行IV:搶救未來》。此後他導演了1987年最上座的電影《三個奶爸一個娃》。尼莫伊偶然也為動畫片做配音。最新:從2008年秋季,開始在FOX公司新拍的一部以科幻為題材的電視劇《危機邊緣》(Fringe)中出演「泰坦動力」公司的總裁威廉姆.貝爾(William.Bell)
『叄』 瓦肯星的新瓦肯
聯邦星歷2387年:
隸屬羅姆蘭帝國(Romulan Empire)的采礦船納蘭達(Narada)號跟她的船長尼祿(Nero),在靠近一個稱為赫伯星系(Hobus System)的區域中,找到藏有大量的珍貴十鋰晶體(Decalithium)礦藏的衛星。然而,正當眾人見獵心喜的時候,船員發現赫伯星系的太陽突然散出超巨量的太陽輻射風,並且向眾人襲來。尼祿雖然心系財富,但是他身為艦長的責任感跟對手下船員的友情,讓他無法讓自己的手下涉險。於是在收回採礦隊的員工後,Narada號立刻逃離該區,並且向羅姆蘭帝國的首都前進。
回到羅姆蘭帝國首都議會里,另一個銀河系間知名的角色,來自瓦肯星的星際聯邦大使史巴克(Spock)正在對羅姆蘭議會進行溝通,希望說服該議會正視赫伯星系太陽正在死亡的事實,並且開始計劃避免該太陽發生超新星(Supernova)爆炸的災難。史巴克提議羅姆蘭星境內擁有的十鋰晶體交給瓦肯星的科學家去製造紅物質(Red Matters),然後用該物質創造出人工黑洞去吞蝕掉赫伯星系的太陽,以免去災害。可惜因為羅姆蘭帝國跟瓦肯星之間的世代嫌隙,議會沒有人把這無可避免的威脅當真。身為礦工工會的代表的尼祿雖然發聲支援史巴克大使,但是依然無功而返。
面對著自己的愛妻跟即將出世的寶貝兒子,身為人父跟愛國心強烈的尼祿明白這次的災難如果讓議會的擺爛態度來面對,羅姆蘭星只有被摧毀一途。為了家人跟帝國,尼祿說服了自己的船員們跟史巴克大使合作,前往擁有十鋰晶體的礦區進行采礦。采礦行動中,尼祿一行人雖然暫時遭到羅姆蘭人的一個死對頭,瑞姆人(Reman)的攻擊,但是因為有了聯邦星艦企業號跟她的艦長網路(Data)的救援,眾人得以取得足夠的十鋰晶體前往瓦肯星。眾人抵達瓦肯星後,史巴克大使試圖說服瓦肯的最高議會,出借煉成紅物質的科技給羅姆蘭星人,好拯救這些命在旦夕的無辜百姓們。可惜的是,因為史巴克長期待在羅姆蘭星的緣故,瓦肯的議會與人民對這位歷史上功績顯赫的傳奇人物已經不再信任。最後,瓦肯議會決定不伸出援手幫助羅姆蘭人,眾人無功而返。
尼祿經過這一番折騰後,既氣憤又恐懼;一心想到自己那將出世的寶貝兒子跟愛妻,瓦肯可以說是尼祿最後的希望。但是瓦肯不肯幫忙,就跟那些食古不化的羅姆蘭星議員一樣,他們都被遠古時代以來的無謂爭執蒙住雙眼,看不到眼前的危機。這種想法,讓尼祿氣憤填膺並失去理智。他威脅瓦肯議會,甚至懷疑史巴克沒有盡力幫忙,誓言如果羅姆蘭星被摧毀,他的家人被殺的話,一切的帳將會算到史巴克跟瓦肯星的頭上。
結果,老天沒有憐憫尼祿;當尼祿跟他的船員們趕回自己的家鄉時,超新星的爆發摧毀了羅慕倫。從此失去家園、愛人、骨肉跟親友的Narada號船員,眼睜睜地目睹了家鄉的死亡。
被仇恨淹沒的尼祿,懷疑前來救援的星際聯邦奧林帕斯級(Olympus Class)醫護艦隊是假藉救援名義前來羅姆蘭星進行侵略的,便不由分說的殺光了所有人。至於那些見死不救的羅姆蘭議會的議員們,當尼祿遇到自災難存活下來的生存者時,更是冷血地將所有生存者處死。為了完成自己復仇大業,尼祿深知自己的Narada號采礦船是無法對抗各路勢力的。於是,根據殘存的議會成員死前得來的情資,尼祿帶著他的船員前往超機密的羅姆蘭帝國軍武科技研究重鎮:軍火庫(The Vault)。在這個全羅姆蘭帝國科技技術最高的基地里,尼祿取得了一種混合了羅姆蘭科技跟博格(Borg)科技的武器系統原型,安裝到了Narada號上。從此,Narada號變成了武力可以跟星際聯邦的護衛艦相比的超強戰艦!
史巴克跟畢凱大使兩人在尼祿氣憤地自瓦肯星離去後,依然深信赫伯星系的問題如果置之不理,早晚有一天會摧毀瓦肯跟地球。史巴克大史的分析甚至發現赫伯星系的災難有人為催生的可能性。最後,兩人說服了瓦肯議會同意出借紅物質的科技,並且計劃使用畢凱大史另一個生涯好友,也是當年在星艦企業號上他最信任的輪機長,鷹眼(Geordi La Forge)建造的極限環境航行用科學艦,水母號(Jellyfish)進入赫伯星系太陽中心,用紅物質創造出人工黑洞,吸收一切。
擁有了載有柏格科技的Narada號,尼祿可以說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狀況。藉著自己船艦可以一邊隱形一邊開火的優越科技下,尼祿甚至重創了由克林貢帝國將軍伍夫(Worf)帶領的艦隊;所幸網路帶著企業號來到,及時拯救了被尼祿偷襲而重傷的伍夫。之後,尼祿得知史巴克意圖停止赫伯星系災難的事情。為了不讓瓦肯星跟地球得到羅姆蘭星沒有的救贖,Narada號前往水母號所在的位置要阻止史巴克。所幸史巴克大史及時執行計劃,讓銀河系免去了此次災難。然而,史巴克大史跟尼祿,卻也因為被紅物質創造出的黑洞吸進了事象地平線(Event Horizon),失去蹤影。
尼祿用自己強大的武器摧毀了瓦肯,導致瓦肯全球60多億人死亡,只有1000多人倖存,活下來的人在長老的帶領下重新找到一顆和瓦肯環境類似的星球作為瓦肯的殖民地,並將其命名為「新瓦肯」。
『肆』 瓦肯星的歷史·時間線
公元4世紀時,在瓦肯星(Vulcan)上,蘇拉克(Surak)穿越可怕的熔爐沙漠(the Forge)以求得心靈的啟示。他提倡理性思維,結束了長年的戰亂帶來的無理性的狂熱,開創了被稱為「覺醒之刻」(Time of Awakening)的和平時代。他的關於邏輯的教義全部全現在其著作和談話之中,被認為是瓦肯星人精神的始祖。他的全部著作原件存放在名為T'Karath Sanctuary的城堡中。不從蘇拉克教誨的人都離開了瓦肯星,他們是羅姆蘭人(Romulan)的祖先。
早在20世紀中葉前期,瓦肯與泰拉人以及人類進行了私下接觸。21世紀末22世紀初瓦肯與人類、泰拉人、克林貢人、卡達西人、楚爾人以及其他種族進行了正式接觸。
2046年,瓦肯人第一次和斯里爾星(Thrill)人接觸。
2058年,8月9日,在一次科克倫的翹曲實驗中,先鋒號殖民地(Vanguard colony)被傳送到200光年之外,之後它被娜烏西卡人(Naussican)攻擊,三分之一居民被殺。維拉(Velar)擔任了瓦肯星的外交官員。
2062年,維拉成功地使瓦肯人和安多利亞人(Andorian)締結關系。
2063年,科克倫發射了第一個載人翹曲航行飛船,使得地球首次被瓦肯星人偵測到並進行了交流。
2137年,瓦肯星上,一個名叫西蘭(Syrran)的信徒找到了傳說中放有蘇拉克的Katra(思維的本質)的聖櫃。他將Katra安置在自己的身體里,並以此來和他的追隨者們進行思維融合,從此開創了一個新的宗教:Syrrannite。
2151年,在翹曲動力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後,企業號(NX-01),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跨恆星飛船,從地球上起飛,它的船長是喬納森·亞契。船上有一名負有外交使命的瓦肯星船員T'Pol,她是第一位在人類飛船上長期駐留的瓦肯人。
2152年,瓦肯物理學家人數達到100多萬。
2153年,瓦肯最高指揮部命令企業號大副T'Pol返回瓦肯星但後者拒絕了。
2154年,由於瓦肯星上地球大使館被炸,人們懷疑是Syrrannite所為。企業號船長喬納森·亞契和大副T'Pol調查此事。他們遇上了化名阿列弗(Arev)的西蘭,後者死於熔爐沙漠的電沙暴,死時把Katra轉移給了喬納森·亞契,亞契一行人發現了Syrrannite的基地,之後瓦肯最高指揮部下令完全摧毀它以毀滅證據。
2154年,克林貢人得到人類的基因並嘗試用它來改造自身,但引起致命的瘟疫流行。
2155年,瓦肯加入行星聯盟(Coalition of Planets)。
2156年,第一次羅姆蘭戰爭爆發。這是一場自始至終交戰雙方即地球和羅姆蘭都未看到對方的戰爭。
2160年,地球和羅慕蘭締結和約,羅慕蘭中立區建立。
2161年10月11日,由企業號NX-01艦長強納森·亞契代表地球,與瓦肯(Vulcan)、安多利亞(Andoria)、泰拉(Tellar)三顆行星簽署憲章成立同盟,不久後同盟即迅速擴張,是此同盟為星際聯邦的前身,同時星際艦隊和星際艦隊學院建立
2161年,瓦肯加入星際聯盟(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並與地球(Earth)、安多利亞(Andoria)、泰拉(Tellar)、南門二(Alpha Centraui)同為星盟的五個創始成員之一。
2165年,瓦肯人沙瑞克(Sarek)出生(瓦肯住地球聯盟大使)。
2172年,貝久(Bajor)年的第9174年,貝久詩人阿可萊姆(Akorem)乘一隻飛船遇上離子風暴而漂流到德諾利亞斯帶(Denorios Belt),發現了貝久蟲洞,進入了預言者(Prophets)的王國。
2215年,克林貢人的翹曲航行技術已經發展到第4階段。
2218年,克林貢飛船遺贈者號與聯邦飛船哨兵號(U.S.S. Sentinel)相遇,第一次與克林貢人的接觸被確認
2221年,聯邦飛船飛行堡壘(U.S.S. Flying Fortress)號被克林貢劫持並擊毀。蒙哥馬利·史考特,初代企業號、企業號A和王權號的輪機長,出生於蘇格蘭。
2226年,倫納德·H·麥考伊(Leonard H McCoy),初代企業號和企業號A的主任醫官,出生於喬治亞州。
2224年,瓦肯星駐地球大使沙史瑞克與他的第一位妻子,瓦肯星公主生下一子,取名賽波克(Sybok)。
2230年,史巴克(Spock)出生,沙瑞克(Sarek)與阿曼達(anda)的兒子。
22世紀中期,瓦肯的法院判處犯人死刑依舊很普遍。
22世紀中葉,瓦肯和安多利亞爆發了沖突,瓦肯控制了柯利丹星(Coridan)政府,並重新任命了駐地球和克洛諾斯(Qo'noS,克林貢星際帝國首都)的大使。
2261年,一個半瓦肯星人半羅姆蘭人的孤兒沙維克(Savvik)出生在接近羅慕蘭中立區邊界的地獄守衛星(Hellguard)上。
2368年,聯邦大使史巴克曾在「羅穆倫斯」上被人目擊,其正致力於羅姆蘭人與瓦肯人的再統一。 (Rulus 是羅姆蘭人的其中一顆母星)
2264年,杜沃克(Tuvok)出生在瓦肯星,他是日後航海家號的安全主管。
2265年,第二次克林貢和聯邦之間的戰爭爆發。
2267年,迪內瓦(Deneva)爆發神經寄生蟲災害。柯克的兄長喬治·薩繆爾·柯克(George Samuel Kirk)和嫂子奧萊蘭·柯克(Aurelan Kirk)死去。只有柯克的侄子彼得·柯克(Peter Kirk)倖存。柯克被控導致Banjamin Finney死亡,成為第一個上軍事法庭的船長,但是被無罪開釋。
2267年,克林貢和羅姆蘭結成同盟,克林貢用D7戰列巡洋艦的技術交換了對方的隱形技術。
2268年,企業號發現了漂流著的植物灣號,此時船里的84個休眠艙有72個還在正常運轉,這72人中有30個女性。被救醒的可汗在馬拉·麥克基弗斯(Marla McGivers)中尉幫助下試圖劫持企業號但被挫敗。柯克將可汗和他的追隨者及馬拉流放到了塞提·阿爾法V星(Ceti Alpha V)上。可汗對此引用彌爾頓的詩句雲:「在地獄當頭領好過在天堂聽差。」
挑戰者號(U.S.S. Defiant NCC-1764)收到多利亞人的求救信號,但這是誘餌,結果他們陷入了界面裂縫中,後被企業號救出。
2269年,硅基生命埃克斯卡爾巴尼亞人(Excalbanian)復制出了蘇拉克。
企業號的船員受怪病Rigelian fever的侵擾,為了尋找解葯ryetalyn而造訪了霍爾伯格917G。在那裡他們遇到了不死的弗林特。為了讓Rayna產生感情,弗林特特意讓Rayna與柯克相處,Rayna卻不忍傷害弗林特,自我機能停止。同時弗林特也發現自己終於大限將至,告別了企業號船員。
2269-2271年,威拉德·迪克擔任企業號船長期間對企業號進行了一次大改裝。
2271年,當上上將的柯克重新指揮了企業號,迎擊撲向地球的神秘雲團V'Ger,後來他們發現雲團的核心是三百多年前地球發射的探測器「旅行者6號」。
在地球上光·蘇魯的女兒德莫娜·蘇魯出世,她是企業號B上的舵手。
2273-2278年,柯克上將帶領企業號進行了第二個五年任務。
2278-2285年,史波克船長帶領企業號執行著訓練任務。
2285年,奴尼恩可汗劫持了信望號(U.S.S. Reliant)並偷走了創世紀製造器,在這一危機中史波克船長死亡。
柯克劫持了企業號並開往創世紀星找到史波克的屍體,並帶回了瓦肯星使他復活。
柯克的兒子大衛·馬庫斯博士被一名克林貢軍官所殺,這使得柯克極其痛恨克林貢人。
初代企業號爆炸沉沒。
2286年,柯克船長指揮了第二艘以「企業」為名的飛船(U.S.S. Enterprise NCC1701-A,以下稱為企業號A)。
2288-2293年,柯克船長指揮著企業號A進行了第三次五年任務。
2288-2290年,光·蘇魯船長負責了對精進號(U.S.S. Excelsior NCC 2000)的改造並成為其船長。
2289年,克林貢對聯邦開戰。克林貢宣稱:「只要柯克還活著就沒有和平」
2290年,克林貢人派出一艘自動操作、船員全部處於休眠中的飛船IKS T'Ong 號,希望能讓它騙過聯邦的探測器,從後方突襲然後擊毀企業號。
2293年,克林貢母星克羅諾斯(Qo'noS )的月球Praxis爆炸,經濟受到沉重打擊,對於和平的需求更加迫切。這是基度瑪協議(Khitomer Accords )簽訂的主要原因。
克林貢評議長高岡在參加與聯邦的基度瑪和平會議時被暗殺,經調查這是一起破壞聯邦和克林貢締結和平的陰謀。企業號A上的瓦肯人中尉瓦勒里斯(Valeris)被發現參與其中,隨之被捕。
克林貢和聯邦之間的中立區廢除。
在高岡的女兒阿茲特波(Azetbur)努力下克林貢和聯邦之間訂立了 基度瑪協議。
企業號上的Dr. Phlox 發明了一種葯物能消滅克林貢人的流行病,但是會在額頭上留下難看的突起物。
2295年,企業號A爆炸。
約翰·哈里曼指揮了第三艘企業號即企業號B(U.S.S. Enterprise NCC 1701-B)。
在企業號B進行處女航前往連接光環(Ribbon Nexus)時發生事故,詹姆斯·泰伯利斯·柯克失蹤並被認定死亡。
蒙哥馬利·史考特船長指揮運輸船傑涅倫號(Jenolen)航行時隨船失蹤。
2296年,史波克船長指揮了無恐II號(U.S.S. Intrepid II)
2305年,讓·呂克·皮卡德(Jean-Luc Picard)出生在法國的拉巴爾,他曾擔任過占星者號(U.S.S. Stargazer NCC-2893)、企業號D和企業號E的船長。
2308年,卡達西聯盟聲稱貝久星系是他們的領土,由此揭開了為期60年的貝久與卡達西亞戰爭的序幕。
2309年,聯邦懷疑有一個叫做佛郎機聯盟(Ferengi Alliance )的勢力存在。
2311年,Tomed事件之後,聯邦和羅姆蘭簽訂了阿傑隆條約(The Treaty of Algeron ),重新確定了中立區並禁止聯邦飛船使用隱身裝置。
羅姆蘭走向孤立主義。
2314年,光·蘇魯成為星際艦隊的使節。
2324年,貝弗利·克拉歇(Beverly Crusher,舊名霍華德),企業號D和企業號E的主任醫官,出生於月球上的哥白尼城。
2327年,皮卡德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
2328年,卡達西聯盟完全佔領了貝久行星。
2332年,本傑明·拉斐特·西斯科(Benjamin Lafayette Sisko) ,深度空間9號和挑戰者號的船長出生於新奧爾良。
2333-2355年,聯邦飛船占星者號(U.S.S. Stargazer NCC 2893)開始它長達22年的航程。皮卡德中尉作為艦橋軍官在船上服役。
2333年,占星者號的船長身亡後,皮卡德中尉接管了全船,之後被提升為船長。
麥肯齊·卡爾霍恩(Mackenzie Calhoun ),石中劍號(U.S.S. Excalibur)的船長,生於澤涅克斯星(Xenex)。
2334年,查科泰,航海家號的大副,出生於特萊波斯星。
2335年,凱瑟琳·珍妮薇(Kathryn Janeway),航海家號的船長,出生於地球上的印第安納州。
威廉·T·瑞克(William T Riker),企業號D和企業號E的大副,生於阿拉斯加的瓦爾迪茲,他的父親是卡爾·瑞克(Kyle),母親是貝蒂·瑞克(Betty)。
2336年,迪安娜·特洛伊(Deanna Troi),企業號D和企業號E上的心理輔導員,生於貝塔若星。她的母親是貝塔若(Betazed)星人,名叫盧珊娜·特洛伊,父親是地球人,姓名不詳。
第4艘以「企業」為名的飛船,U.S.S. Enterprise NCC 1701-C(企業號C)從太空船塢發射。
2337年,娜塔莎·亞(Natasha Yar),企業號D上的安全主管,生於圖爾卡納IV星(TurkanaIV)。
瑞克之母貝蒂去世。
一個變形者(Changeling)幼蟲在貝久星系的德諾利亞斯(Denorios)小行星帶被發現。他就是後來的奧多(ODO,名字取自卡達西語的「無」)。
2338年,機器人「網路」(Data),企業號D和企業號E的主操作軍官,在奧米克戎·太塔行星(Omicron Theta)上被聯邦飛船的黎波里號(U.S.S. Tripoli)發現。
克林貢帝國成為聯邦一員,為偉大同盟時代畫上了句號。
2339年,契可夫上將退役,出版了一本自傳。
2340年,沃爾夫出生在克林貢星,他的父親是Mogh。他擔任過企業號D的安全主管、深度空間9號的戰術主管及聯邦駐克林貢的大使。
羅拉倫(Ro Laren注意貝久人是姓在前名在後)生於貝久星,她擔任過企業號D的舵手,之後成為貝久反抗軍---馬基的一員,再後來是深度空間9號的安全主管。
2341年,朱利安·巴舍爾(Julian Bashir),深度空間9號的主任醫官出生。
2344年,企業號C收到位於NarendraIII星上克林貢哨所受到羅姆蘭攻擊的信號,在前往該地時中了一顆光子魚雷而掉入時間裂縫,當時它的船長是雷切爾·蓋洛特(Rachel Garrett)。
聯邦大使史波克和沙維克(Savvik)結婚。
托馬斯·E·帕里斯,航海家號的舵手生於地球。
2345年,2月,網路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其在外太空生物學和概率工學上的成績特別突出。
2345-2350年間,馬托克(Martok),未來的克林貢名將剛在軍官資格考試中被考爾(Kor)涮下來,正在ShiVang的旗艦上當一個普通勞力。
2346年,Skrasis出生於羅姆蘭帝國。
沃爾夫和父母搬遷到了基度瑪(Khitomer)星的帝國前哨,這是他命運的轉折點。
2347年,在羅姆蘭人的大舉進攻中,基度瑪上四千名克林貢人被殺,倖存的只有沃爾夫和他的奶媽凱萊斯特(Kahlest)
聯邦和卡達西爆發戰爭。
2348年,基拉·奈里斯(Kira Nerys),貝久的抵抗戰士,後來聯邦空間站深度空間9號的副指揮(後來還當上了正的),出生於貝久的一個集中營。
2350年,瑞克被他的父親卡爾遺棄。
2351年,卡達西亞人發射了一台繞貝久星運行的礦物處理空間站,取名泰洛克·諾爾(Terok Nor),它的指揮官是後來當上貝久總督的杜卡特(S.G. Dukat)。
2353年,倫納德·H·麥考伊,以127歲高齡從星際艦隊醫療部隊指揮官之位上退役。
瑞克進入星際艦隊學院。
2354年,本傑明·西斯科在4年學習之後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在利文斯通號(U.S.S. Livingston)上服役。並與傑妮佛相遇結婚。
2355年,占星師號(U.S.S. Stargazer),在讓·呂克·皮卡德的指揮下與佛郎機人第一次接觸。在與之戰斗後占星師號被放棄。這一戰斗被佛郎機人稱為馬克西亞之戰( Battle of Maxia )。
傑克·西斯科(Jake Sisko),星際艦隊軍官本傑明·西斯科和傑妮佛·西斯科之子出生於地球。
2356年,Odo被帶到了貝久科學院供科學家對這一物種進行研究。摩拉博士(Dr. Mora Pol)斷定這是一個智能生物。
2357年,尼古拉伊·羅森科和義兄弟沃爾夫一起進入星際艦隊學院。
瑞克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在全班中排名第八。他第一次服役的是一艘倒霉的船,飛馬號(U.S.S. Pegasus NCC-53847),其船長為艾里克·普萊斯曼 (Erik Pressman) 。
2358年,在艾里克指揮下,飛馬號進行了一項極機密的任務:試驗相間隱身裝置(interphase cloaking device),這是對阿爾哥隆條約的嚴重違反。在試驗時主引擎發生爆炸,人員死傷慘重,同時大副和輪機長發動兵變,船長和瑞克帶7名船員進入救生艙,之後目睹了翹曲堆芯熔化的大爆炸。
星際艦隊軍法署署長對飛馬號事件進行了調查,得出船上曾發生兵變的結論就草草了事。
聯邦和茨恩肯西(Tzenkethi)的戰爭爆發。
2359年,凱萊爾(K'Ehleyr)和沃爾夫中尉墮入愛河。
2361年,瑞克在飛船波將金號上服役不過六周,就從中尉飛升少校,因為他成功完成了從內華拉IV星(Nervala IV)上撤離居民的任務。不為人知的是由於傳送器故障克隆出了一個瑞克,被遺棄在該星上直到2369年才被發現。
波將金號訪問了圖爾卡納IV,娜塔莎和伊莎拉(Ishara)姐妹的故鄉。
沃爾夫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
2362年,茨恩肯西戰爭結束。
2363年,9月,第五艘使用「企業」號船名的船啟航,它就是U.S.S. Enterprise NCC 1701-D,從此在讓·呂克·皮卡德指揮下航行。
企業號D與神秘的存在「Q」接觸。
2364年,娜塔莎·亞在Vagra II上死亡。沃爾夫升為上尉,擔任安全主管職務。
在羅姆蘭-聯邦中立區附近,發生哨所被襲的事件,羅姆蘭派出猛禽級戰艦通過中立區進行調查。後來證明攻擊是博格(Borg)所為。
加茲亞·達克斯(Jadzia Dax )出生於斯里爾(Thrill)母星。
2365年,企業號D與博格第一次接觸。
唐納德·華萊指揮大和號(U.S.S. Yamato NCC 71807)進入羅姆蘭-聯邦中立區,發現了Iconia星上羅姆蘭傳說中的終極電腦病毒,然後被該病毒感染導致盛放反物質的容器內磁場失效,爆炸沉沒。
亞歷山大·羅森科(Alexander Rozhenko),沃爾夫和凱萊爾之子出生。
2366年,第一個叛逃到聯邦的羅姆蘭人自殺。
2367年,凱萊爾(K'Ehleyr)被克林貢的杜拉斯家族(Duras)謀殺。
史波克大使來到羅姆蘭人的老家---羅慕倫斯星,試圖讓瓦肯人和羅姆蘭人重新統一。
K'mpec ,克林貢最長壽的最高議會評議長被謀殺,圍繞繼任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克林貢通過法律禁止女性進入最高議會。
2368年,沙瑞克在他的故鄉瓦肯星與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妻子佩蘭(Perrin)結婚並在後者陪伴下走完人生。
克林貢內戰爆發,起因在於爭奪最高議會評議長的職位。戰爭在法定候選人高龍(Gowron)和杜拉斯家族(House of Duras)之間展開。高龍在聯邦的幫助下獲得了勝利。
孟帕戰役(Battle of Mempa )爆發,馬托克指揮高龍的軍隊取得大勝。
在傑涅倫號事故75年後,蒙哥馬利·史考特船長終於從傳送器里被還原出來。
沃爾夫因為被貨櫃砸到而脊椎受損癱瘓,他本打算按克林貢傳統自殺,但聽從托比·拉素爾(Toby Russell)的建議而接受了再生手術。
在美洛娜IV(Melona IV)上的殖民地被一種晶體生物破壞。
2369年,本傑明在德諾利亞斯帶發現了貝久蟲洞的存在,為聯邦開辟了一個新的疆域。但誰也沒想到它會是自治同盟戰爭的緣起。
8月6日,貝久宣告獨立,侵佔貝久星長達四十餘年的卡達西人終於撤退,留下了已經滿目瘡痍的貝久星和一座孤零零的泰洛克·諾爾,後者為聯邦接手,改名為深度空間9號,成為其在阿爾發象限的前哨基地。
本傑明與第一個穿過蟲洞來到伽瑪象限的物種Tosk接觸。
企業號D短時間由愛德華·傑利科(Edward Jellico)指揮,因為皮卡德潛入卡達西母星 Celtris III執行任務。
埃克斯卡爾巴尼亞人復制出了卡里斯,克林貢在他統治下重新實行帝制。
2370年,聯邦和卡達西訂立和約,設立中立區。
本傑明與自治同盟(Dominion)發生第一次接觸。幾只船被自治同盟擊毀,新貝久星上的殖民地也受到攻擊。聯邦和本傑明都意識到風雨將至。
一股叫全球統一聯盟的貝久右翼勢力興起,試圖驅逐所有非本族的智能物種,因此開始在深度空間9號上展開了一些恐嚇活動。
候補生諾戈(Nog)成為第一個進入星際艦隊學院的佛郎機人。
湯姆·帕里斯中尉在一次試驗飛行中突破了第十級曲障。
2371年,「黑曜石之令」,卡達西聯盟的情報機關發動的與羅姆蘭的對自治同盟聯合戰爭失敗,由於羅姆蘭方的指揮者魯沃克(Luvok)已被變形者間諜取代,將艦隊引入伏擊圈。損失極其慘重,這一失敗直接宣告了黑曜石之令的終結。
聯邦和羅姆蘭新簽訂的條約允許挑戰者號使用隱身裝置,作為回報,羅姆蘭有權享用挑戰者號在伽瑪象限收集到的任何資料。
沙卡·爾艾登(Shakaar Edon )成為貝久的首相。
2372年,自Hur'q人入侵就不知下落的克林貢聖物:卡力斯之劍和卡力斯劍衣終於在伽瑪象限的Hur'q遺跡里發現。但是當意識到它們不能給克林貢帶來和諧而只能帶來分裂時,達克斯(DAX)、沃爾夫和考爾(Kor)將它們拋棄在宇宙中。
卡達西平民暴亂,推翻了卡達西中央委員會,確立了平民自治體的權力。杜卡特被任命為新政府的使節和軍事顧問。
馬托克成為高龍的顧問,並勸說後者發動了對卡達西的戰爭。
由於聯邦反對克林貢對卡達西的戰爭,高龍廢除了基度瑪協定。
阿克萊姆重返阿爾法象限,勸說貝久人回到 d'jarra 星系。但是本傑明反對他的意見,為了解決爭端,兩人一塊進入了蟲洞,阿克萊姆回到了兩百年前,完成了他的詩篇《預言者的召喚》。
一個叫真實之路(True Way)的卡達西恐怖組織活動頻繁,他們炸毀了奧里諾科河號(USS Orinoco),連貝久首相沙卡爾也險遭暗殺。
星際艦隊作戰處主任,雷頓中將(Leyton)因為發動一次軍事政變失敗而辭職。
奧多發現變形者也已潛入聯邦高層。
建立者(Founders)在阿爾法象限收買海盜和私掠船進行破壞,這自治同盟戰爭的前戲。
杜卡特在基拉的幫助下找到了載有他的情人陶拉·拿潑萊姆(Tora Naprem)的飛船Ravinok號殘骸,以及他的私生女,陶拉·齊亞爾(Tora Ziyal),他決定要和她一起生活,盡管這意味著政治生涯的完結。
第六艘企業號(U.S.S. Enterprise NCC 1701-E)下水,皮卡德任船長。
2373年,航海家號在與博格的一次遭遇中,發現了另一次元的生物8472。
星際艦隊發表公報稱航海家號失蹤。
聯邦的特種部隊發現馬托克是一個變形者(Changeling)偽裝的,以發動戰爭利於自治同盟(Dominion)入侵。
在卡達西人西拉蘭·普林(Silaran Prin)的一次襲擊中,原沙卡爾地下小組(Shakaar Resistance Cell )全體成員除了首領沙卡·爾艾登(Shakaar Edon )和基拉·奈里斯(Kira Nerys),少校外全部死亡。
Kirayoshi·奧布里恩出生並由基拉照看。
自治同盟戰爭爆發。卡達西忽然在杜拉特領導下加入了自治同盟一方。馬基軍很快就被消滅了,克林貢軍也連敗連退。卡達西重新奪回了深度空間9號。
企業號E帶領艦隊阻止了一次大規模的博格進攻,挑戰者號被重傷。
2374年,墨利·奧布里恩失蹤,沃爾夫收留了Kirayoshi並和加茲亞·達克斯結婚。
聯邦發現航海家號並未被毀,只是在德耳塔象限漂流了一段時間。
舊的挑戰者號(U.S.S. Defiant NX 74205)除名,新的挑戰者號服役。
預言者及時出現並擊退了自治同盟。杜拉特因女兒被殺而發狂,被聯邦逮捕。
本傑明被宣告失蹤,基拉上校指揮了深度空間9號。
沃爾夫成為聯邦駐克林貢大使,並陪伴馬托克評議長回到克羅諾斯星。
石中劍號被擊毀。
2376年,新的石中劍號(U.S.S. Excalibur NCC 26517-A)下水,指揮官卡爾霍恩。卡爾霍恩和謝爾比結婚。後者是三叉戟號(U.S.S. Trident)的船長。
2377年,湯姆·帕里斯中尉和克林貢人貝拉娜·多麗絲(B'Elanna Torres),航海家號的輪機長結婚。
2378年,航海家號擊毀了一個博格的翹曲中樞節點,然後返回地球.
湯姆的孩子米萊爾(Miral Paris)出世。
2380年,瑞克和企業號E的心理輔導員特洛伊結婚。
瑞克被提升為泰坦號(U.S.S. Titan)的指揮官,特洛伊也轉到泰坦號上。
網路為救皮卡德而犧牲,但他的記憶全部存在機器人「B-4」身上。
魏斯理·克拉歇(Wesley Crusher)離開了企業號E,並在星際艦隊醫療部門身居要職。
2410年,沃爾夫去世。
Tobin Dax在瓦肯會見了遭流放的卡達西人lloja of Prim。
在長達數月的自治同盟戰爭(Dominino War)中,第五艦隊在瓦肯附近和自治同盟展開了戰斗 。
『伍』 瓦肯星的介紹
瓦肯(Vulcan)一般指的是瓦肯星。瓦肯星是美劇——《星際迷航》系列電視連續劇中宇宙和星際聯邦中最重要的智慧種族之一——瓦肯人的母星。地球是聯邦的行政中心(首都位於0-0-1星區的地球巴黎),而瓦肯是聯邦的科研基地,有著著名的瓦肯科學院(Vulcan Science Academy)。瓦肯科學院和星際艦隊學院(Starfleet Academy)以及安多利亞帝國(Andorian Empire)的安多利亞藝術學院(Andorian Academy)並稱為聯邦三大學院。其中瓦肯科學院和星際艦隊學院由聯邦直接管轄。
『陸』 星際迷航中有一部叫什麼名字我忘了 到最後那個機器是人類自己製造的 好像是衛星 其中穿越一個星系
你要找的是 星際迷航電影版的第一部——星際迷航:無限太空(1979)
以下是我從網路找到的資料:
星歷7410,一團龐大的能量雲在克林岡領空被探測到,據信正航向地球。這片星雲在途中摧毀了途中挑釁的克林岡巡洋艦以及星際聯邦E9通訊空間站,星際艦隊決定派出進取號星艦攔截。此前,在完成五年任務後,進取號進行了大的改裝。在多數原先的船員都登艦之後,進取號駛出船塢,前往攔截。曲速引擎問題在科學官史波克中校加入船上後得以解決,在這之前他在瓦肯星進行科林納(kolinahr 瓦肯人凈化感情的訓練)訓練。
接近這片星雲後,進取號上的領航員埃莉亞被一個自稱為威者(V' Ger)的生物劫持,作為他與進取號溝通的喉舌,而威者的目的是要尋找自己的創造者。在船員們的機智周旋下,最終發現所謂的威者其實是美國太空總署在二十世紀末發射的旅行者六號(Voyager VI)探測器(實際上不存在旅行者六號)。在進取號船員的協助下,威者了結了自己的心願,並與戴克和埃利亞結合,進化為一種新的生命形式。進取號也完成改裝,開啟了自己的旅程。電影結尾時說到:「人類探險之旅才剛剛開始。」
望採納!
『柒』 星際迷航電影,各部的簡介
《星際迷航》是吉恩·羅登貝瑞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虛構未來時空的構想,1966年出了電視系列劇,電影版本則是拍了12部。由於其對未來世界的巧妙構思和龐大世界觀,深受科幻迷們喜愛。找來前11部電影的合集,分享給大家看看。
電影簡介:《星際旅行1:無限太空 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
導演: 羅伯特·懷斯
編劇: Harold Livingston
主演: 威廉·夏特納 / 倫納德·尼莫伊 / 德福雷斯特·凱利 / 詹姆斯·杜漢 / 竹井喬治
類型: 科幻 / 懸疑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Klingon
上映日期: 1979-12-06
片長: 132 分鍾 / USA: 136 分鍾(director』s cut) / USA: 143 分鍾(TV version)
又名: 星艦迷航記 / 星空奇遇記 / 星艦迷航記 / 星際迷航
評分:豆瓣 7.2 / IMDB 6.3
內容簡介:
寇克將軍,歡迎您重返企業號!
一團碩大無朋的高能離子雲,在遙遠而神秘的太空中迅疾地飄移。這團能量雲具有無堅不摧的威力,足以毀滅宇宙間任何物質結構。在它所劃過的軌跡上,早已有好幾艘分屬銀河三大勢力的星艦遇難了……
地球-銀河系星球聯邦的重鎮,星際艦隊總部的所在地。在位於北美洲舊金山的星際聯邦艦隊總部,寇克將軍正像往常一樣百無聊賴無所事事,突然間卻接到了一個再好不過的命令檢視企業號准備執行緊急任務。原來地球的防衛體系己經發現了那團高能離子雲,而且偵測出它正對准地球飛來。寇克將軍的任務,就是要趕在它到達地球之前,率領企業號先迎上去一探究竟。
闊別了將近十年,當寇克重新登上企業號時,內心的興奮與激動真是難以形容。可是當他 隨著現任的艦長迪卡檢閱過了人員與裝備之後,卻又不禁興起不少陌生的感覺。因為經過 這些年來的不斷改良,企業號的功能與威力都增強了許多,但也因而使得前任的艦長寇克 將軍有點摸不著頭緒了。
不過還好的是,接下來馬上就有很大的驚喜沖淡了這份陌生感神通廣大的寇克竟然在短時間之內幾乎把老戰友都找齊了!例外的只有史波克先生,他因為正在瓦肯星進行高深的修煉,所以沒有辦法趕來,成了這次任務的唯一遺憾。
由於寇克是星際艦隊的高級長官,所以在出發之後,迪卡艦長只好很不情願地暫時交出指揮權。一開始的時候,兩位新舊艦長之間難免有些成見與摩擦,但漸漸地就因為相互了解而變得惺惺相惜。寇克發現迪卡的確是個優秀稱職的好艦長,而迪卡也開始真正地把寇克 敬作父執。原來迪卡的父親也曾做過寇克部下,後來卻不幸在末日武器那個事件中英勇犧牲了。
企業號上的新面孔,除了迪卡艦長之外,還有一位美麗的女領航員伊莉雅。雖然她是德羅坦星人,但除了有頭發之外,卻是地球人眼中的標准美女,連迪卡艦長都曾與她有過一段羅曼史。
在迎向能量雲的途中,企業號突然發生嚴重故障,不得不把速度減慢下來。沒想到此時史 波克卻意外地出現了,使得所有的老戰友全都興奮不已。原來史波克還是沒有通過最後的考驗,他體內深藏的人性仍然無法根除。當史波克面對現實完全想通之後便決定還是回到星際艦隊來繼續服役。
不過,在精通心理學而洞悉人性的麥考伊眼中,卻已經看出了寇克與史波克的復雜心情。他感覺到他們最關心的似乎並不是這次的任務,而是返企業號的成就感。
由於史波克的高超能力,很快就幫史考特等人排除了一切故障,使得企業號能及時迎上那團能量雲。不料正當穿進雲層時,伊莉雅卻突然被一種不知名的力量擄走,然後卻又傳送回來了一個與她一模一樣的復制人。據這個復制的伊莉雅說,她是那團雲派來作為雙方溝通的媒介。原來這團雲竟然是個有智慧的個體!它透過假伊莉雅,宣稱自己的名字叫『威 者』(V』ger),正要航向地球去尋找自己的創造者,並且還要試圖與創造者結合。接著假伊莉雅又不顧眾人的疑惑,反而開始詢問有關企業號的問題。因為過去與伊莉雅的一段淵源,迪卡便理所當然地負責與這位假伊莉雅溝通,他還不時地利用這種特殊關系,試著向她套取更多威者的情報。
當這團能量雲還剩幾個小時就要到達地球時,史波克擅自偷了一艘小型登陸艇,單槍匹馬地駛向雲層內部,試著用瓦肯人的心靈感應術與它溝通。結果史波克發現威者竟然是部活機器,它的故鄉在銀河系的另外一端,是一個全部由機器人統治的星球。
雖然威者具有無比強大的威力,卻與人類一樣有個始終無法解開的謎-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從何而來?但史波克不能了解的是,它為什麼要到地球去尋找答案?
因為無法阻止威者,企業號只好隨著它一起航向地球。到達地球之後,威者立刻開始用各種訊號呼喚它的創造者,結果當然是得不到迴音。但又不知是什麼緣故,威者卻認為這全 是地球上的『碳基生命』干擾所致,因此決定要把所有的生物全部消滅!
好在寇克急中生智,騙假伊莉雅說創造者必須先與威者面對面接觸,然後才肯回答它的問 題。假伊莉雅信以為真,便帶領寇克、史波克、麥考伊與迪卡一起走向能量雲的核心。沒想到卻發現裡面只有一艘老式的宇宙飛船在300年前從地球發射的『航海家二號』(Voyager-Ⅱ)。原來它在飛過了那個機器人的世界之後,被改造成一部有智慧與意識的機器,然後又繼續執行人類在三百年前賦予它的原始命令『搜集一切資料並立刻傳回地球』。
真相大白之後,威者卻又提出一個更驚人的要求,它說它想要真正地擁抱自己的創造者-人類。於是迪卡艦長自告奮勇,在一片奇異耀眼的光芒中,與威者以及復制的伊莉雅結合成一體。威者融合了迪卡與伊莉雅的人性,變成一種嶄新的生命形態,心滿意足地離開地球,繼續它無盡的宇宙探險。地球的危機也就此化解。
『捌』 瓦肯星的基本信息
瓦肯星(Vulcan Planet)位於005星區娜瓦薩(Nevasa-瓦肯語名稱)行星系(又稱瓦肯行星系)的主恆星娜瓦薩(Nevasa--地球人稱之為波江座-40A星)周圍的第二顆行星上。娜瓦薩星是一個三合星系統的主恆星,光譜為K型。系統中的其它兩顆恆星都是暗淡的紅矮星(地球人分別稱之為波江座-40B星與波江座-40C星)瓦肯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16.5光年左右,瓦肯沒有衛星。離瓦肯最近的行星系為安多利亞行星系。
瓦肯星為一顆M級(可供人類和其它大多數主要智慧種族居住的行星類型被稱為M型)宜居行星。這個來源於瓦肯人對行星類型的系統分類,「M」 是瓦肯語--Minshara的縮寫。M 級行星出現在恆星的 可居住區「,直徑通常在 10,000~15,000 公里大氣中含有氧及氮, 充滿水及生物。典型的 M 行星包括地球,卡達西星和瓦肯星。同時它也是擁有曲速飛行能力的類人種族——瓦肯人的母星。
『玖』 《星際迷航》系列的正確觀看順序是什麼
參考答案:
1.《星際迷航1:無限太空》 1979年
2.《星際迷航2:可汗之怒》 1982年
3.《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 1984年
4. 《星際迷航4:搶救未來》 1986年
5.《星際迷航5:終極先鋒》 1989年
6.《星際迷航6:邁入未來》 1991年
7.《星際迷航7:日換星移》 1994年
8.《星際迷航8:戰斗巡航》 1996年
9.《星際迷航9:星際叛變》 1998年
10.《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 2002年
11.《星際迷航11:StarTrek》2009年
(9)瓦肯星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1《星際迷航》:
系列是美國最老牌和最經典的科幻劇集之一,1993年,國內曾經小規模放映過這部劇集的部分動畫版,當時正是中國的科幻熱潮興起之時,這部動畫在科幻迷中引發了濃厚的興趣,並使更多的人開始接觸到美國成熟的科幻作品。
故事發生在的二十三世紀,人類的科技發展已經到達了可以星際旅行的地步,瓦肯星男孩史波克不斷在嚴肅的瓦肯邏輯教育和他的人類情感之間掙扎。
2.電影介紹:
銀河系的命運掌握在兩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手中。其中一個,身為人類的詹姆士·柯克是一個違紀,尋求刺激的洛瓦農場男孩。另外一個,流著人類與瓦肯人血液的斯波
克則在一個以邏輯為基礎的社會中成長起來,這種環境成長起來的他不願展現出他任何情緒。正是因為這樣激情與沉著本能的碰撞,他們之間這種不靠譜卻又非常有力的合作是唯一能夠領導全體人員渡過這場想不到的危險,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
故事發生在的二十三世紀,人類的科技發展已經到達了可以星際旅行的地步,瓦肯星男孩史波克不斷在嚴肅的瓦肯邏輯教育和他的人類情感之間掙扎。長大後的斯波克遇到了同樣懷著遠大志向的寇克,兩人雖矛盾不斷但通過種種任務考驗逐漸開始互相理解。
而在未來因為要挽救羅慕倫星球的老年史波克不慎穿越時空,告訴寇克未來羅慕倫帝國的殘余勢力尼諾已經率領大隊人馬回到現在,打算毀滅地球進行復仇……
參考資料:
互動網路-星際迷航
『拾』 星際迷航電影版從哪部開始有瓦肯人的
第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都是……企業號在,Spock就在……笑。
求採納一下吧,我財富值空了,最近文包都下不了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