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邊城小說電影哪個好

邊城小說電影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3-03 21:57:06

㈠ 《邊城》和 《圍城》 哪個好看

沒有可比性。兩個文章的風格迥然不同,邊城語言清新脫俗,故事恬淡優美。而圍城語言幽默詼諧,故事發人深省。兩部小說都是上個世紀難得的神品。建議你都看看。

㈡ 沈從文的邊城都改編了那幾部電影啊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改編電影:

《邊城》
《翠翠》

㈢ 《邊城》哪個出版社的好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的好,裝幀是精裝的,紙張是膠版紙。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漢族(其父為漢族),但有部分苗族(沈從文祖母是苗族)和土家族(沈從文母親是土家族)血統,現代著名作家(備註:雖然沈從文生活在當代,但是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1949年之前,所以只稱之為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5月因心臟病突發,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㈣ 邊城電影和小說有哪些區別

一、《邊城》電影和小說的區別:
1、小說多次提到「虎耳草」,而電影沒有虎耳草的相關鏡頭。
小說第十四節:「爺爺,你說唱歌,我昨天就在夢里聽到一種頂好聽的歌聲,又軟又纏綿;我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溪懸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作者借對湘西小城的描寫來表達最本真的生活狀態,最質朴的人性。可是,也是因為前面景物的美好,才更襯托出結局的悲涼。
而電影沒有。
2、小說:對妓女用了較多筆墨的描寫,•電影:旁白中並沒有把小說中的人物背景講清楚。僅用了水手們交談的幾個鏡頭帶過。
小說里這些寫到: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時得先交錢,再關門撒野,人既相熟後,錢便在可有可無之間了…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
3、關於剝豆子:
電影中爺孫倆正在剝豆子,此時爺爺向翠翠說有人來家裡說媒,試探翠翠的態度。翠翠既害羞又激動,手裡的豆子一下子都滾到了水裡。
而小說中並沒有相關的描寫。
4、關於白塔:
影片一開始有許多關於白塔的鏡頭,突出了白塔的象徵意義。但小說最後突出描寫的白塔重修的情節,影片卻沒有提及。
5、手法不同:
比如關於爺爺將逝——小說:以「假如爺爺死了……」等話語或心理活動做鋪墊暗示爺爺將離世。
電影:以雷雨傍晚及晚上爺爺的一連串艱難的動作來刻畫即將離世的爺爺。
二、小說《邊城》: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三、電影《邊城》:
根據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湘西山區一個偏遠的小鎮--茶峒城。
中文名:《邊城》
上映信息:1984年 中國
導演:凌子風 (Zifeng Ling)
出品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Beijing Film Studio
獲1985年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獲1985年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榮譽獎。

㈤ 電影《邊城》影評

遊走在城市的繁華中,喧囂不止,難以自拔……突然就想要回頭走入沈從文的湘西水世界去,去感受那裡純凈的山水,純凈的靈魂,那些令人怦然心動的自然的魅力……
以前看了很多遍文字,淡淡的如流水一般的敘述,讓我總有種遠遠遙望的感覺,無法觸摸的生活與傷痛。那遙遠的鳳凰古城註定只是一個青山流水、細膩淳樸的理想世界,翠翠淡淡的憂傷,爺爺落寞的無奈,大老二老悄然滋生的情愫,村民淳樸原始的生活氣息……似乎所有一切都是透過紙背靜靜的傳出,有淡淡的流水沖刷過的泥土的味道……
看了電影,古拙的畫面,一步一景式的敘述方式,翠翠那像「受驚小鹿般」定定的眼眸,熱鬧的賽龍舟,激起層層漣漪的渡船,爺爺的叮咚作響的酒葫蘆,回盪在山巒間的清脆歌聲,爽落的大暴雨和逝去的生命……影片真實地還原了那些淡泊的文字,感覺很真實,很清新,能透過屏幕與鏡頭聞到湘西古城的淳樸與古拙,那裡的山水連同那裡孕育出的所有靈魂一道,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間,久久揮之不去。
如果你處在焦躁的邊緣,如果你厭倦的塵世的爾虞我詐,如果你無法體會文字背後的那股淡淡憂傷,如果你對現代的快節奏愛情有了審美疲勞,如果你不再相信純美愛情的存在,如果,如果,如果你有太多的如果與不確定……
那你可以去看下《邊城》,很純粹的片子,拍攝真實,感情真切,是現代塵囂人的一碗清淡甜湯。

㈥ 邊城的電影和書有何區別

大致是相同的

㈦ 邊城翻拍的電影水平如何,與書中的精神內核契合嗎

邊城的整體背景給人一種質朴寧靜的感受。我想沈先生應該是想著儺送不會回來了,但想給讀者們留下一絲希望,或許他又會回來。人生如戲更勝似於戲。若是翠翠喜歡的是天保,一切會不會不一樣。改編成電影的邊城與小說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都是很精緻的作品,很值得大家一看。

㈧ 邊城在小說和電影中的人物設置上有什麼區別

不同:

  1. 小說多次提到「虎耳草」:

    第十四節:「爺爺,你說唱歌,我昨天就在夢里聽到一種頂好聽的歌聲,又軟又纏綿;我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溪懸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作者借對湘西小城的描寫來表達最本真的生活狀態,最質朴的人性。可是,也是因為前面景物的美好,才更襯托出結局的悲涼。

    電影:沒有虎耳草的相關鏡頭。

  2. 關於妓女的描寫

    •小說:對妓女用了較多筆墨的描寫,如: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時得先交錢,再關門撒野,人既相熟後,錢便在可有可無之間了…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

    •電影:旁白中並沒有把小說中的人物背景講清楚。僅用了水手們交談的幾個鏡頭帶過。

  3. 剝豆子

    電影中爺孫倆正在剝豆子,此時爺爺向翠翠說有人來家裡說媒,試探翠翠的態度。翠翠既害羞又激動,手裡的豆子一下子都滾到了水裡。

    小說中並沒有相關的描寫。

  4. 爺爺將逝

    •手法不同: 小說:以「假如爺爺死了……」等話語或心理活動做鋪墊暗示爺爺將離世

    電影:以雷雨傍晚及晚上爺爺的一連串艱難的動作來刻畫即將離世的爺爺

    •意義: 小說:老人是苗族古老歷史文化的象徵 ,他的慢慢老去象徵著苗族文化的地 位愈加危險。小說表示的是對苗族文化的依戀與惋惜。

    電影:電影傳達出來的是苗族文化自身艱苦的掙扎。

  5. 關於爺爺的死

    小說:有詳細地描寫爺爺的死,把爺爺的葬禮都詳細地描寫出來,更顯出爺爺的悲哀與孤獨。爺爺因天保的死造成孫女的悲劇,他又無能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訴說,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說他是在孤獨中死去的。小說除了寫出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悲劇,也通過邊民對爺爺與翠翠的幫助贊美了邊民淳良的心靈。

    電影:對爺爺的死輕輕地帶過,並沒有詳細地描述。電影主要突出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悲劇。

  6. 關於白塔

    •影片一開始有許多關於白塔的鏡頭,突出了白塔的象徵意義。但小說最後突出描寫的白塔重修的情節,影片卻沒有提及。

    •白塔作為小說的一種精神象徵,它的重建代表著新希望的出現,而影片減去重修的情節,比小說更具有悲劇色彩。

閱讀全文

與邊城小說電影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919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612
左右格式的3d電影如何觀看 瀏覽:514
有哪些示範級畫質HDR電影 瀏覽:477
電影第三種愛情免費版播放 瀏覽:402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20188月 瀏覽:824
如何刪除同步影片里的電影 瀏覽:296
電腦電影不清晰怎麼調 瀏覽:625
時光與你都很甜電視劇免費觀看草民電影 瀏覽:962
姐姐電影2019全集免費 瀏覽:996
陳寶蓮好看的電影 瀏覽:517
電影校園劇有哪些 瀏覽:209
猛鼠之災電影免費看完整版 瀏覽:40
吃雞如何調的跟電影一樣 瀏覽:120
電影演員黃奕與老公怎麼啦 瀏覽:580
電影姜子牙一個鏡頭好是多久 瀏覽:877
好看的西班牙犯罪電影 瀏覽:496
有關戰艦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1
怎麼樣能讓電影播放時間長 瀏覽:546
五行伏魔電影免費完整西瓜 瀏覽:924
綿陽電影院包場大概多少錢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