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一個外國記錄恐龍的紀錄片 BBC恐龍星球第一季2 里 看到一句話 「以為鼠小 鼠比牛大」請問是什麼意思
原文是it is like finding a mouse the size of a cow. 其實譯文不準確。我的理解是指發現的這種恐龍比同屬的竊蛋龍大了好多倍. 幾乎相當於牛和鼠的對比。直譯:就像發現了一隻和牛一樣大的老鼠。
附上相關前後文就清楚了
127
00:13:20,050 --> 00:13:24,690
巨盜龍於2007年在戈壁灘上被發現
Gigantoraptor was discovered in 2007 in the Gobi Desert of Mongolia.
128
00:13:26,450 --> 00:13:28,210
它骨骼的尺寸
The sheer size of the bones
129
00:13:28,210 --> 00:13:30,650
足以說明它的與眾不同
revealed it was unlike anything found before -
130
00:13:30,650 --> 00:13:35,490
體長八米 重約一點五噸
eight metres long and weighing around 1.5 tonnes.
131
00:13:38,130 --> 00:13:39,770
從它的骨骼我們知道
From its bones, we know
132
00:13:39,770 --> 00:13:44,150
它比同屬的竊蛋龍大了三十五倍
it was 35 times bigger than its closest Oviraptorid relatives.
133
00:13:44,850 --> 00:13:48,130
但是這龐然大物還沒有成長完全
And yet this giant wasn't even fully grown.
134
00:13:48,130 --> 00:13:53,110
有點"以為鼠小 鼠比牛大"的意思
it was "like finding a mouse the size of a cow".
2. 一部關於恐龍的動畫片:情節是一個恐龍蛋被偷蛋龍偷走厚被翼龍搶了,翼龍又將其掉了被猩猩撿到,龍蛋孵化.
<恐龍世紀> 時間回溯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阿拉達是一頭禽龍,生活在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島上。它從未見過自己的同類,是一群狐猴將它養大。一場突至的流星雨毀滅了小島,阿拉達和幾只狐猴朋友僥幸逃脫了這場劫難並來到大陸。它們加入了一群四處尋找安全的棲身之所的恐龍隊伍。水源和食物的短缺、以及嗜血的食肉恐龍的不斷侵襲時刻威脅著它們的生命。具有創新思想並對弱小同伴表示同情的阿拉達與冷酷而固執的首領克龍和它忠誠的手下布魯頓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沖突。在克龍的妹妹妮拉的支持下,阿拉達向傳統發起挑戰並證明了適應環境並相互團結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3. 竊蛋龍的名字是怎樣來的
竊蛋龍: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它專門偷其它恐龍蛋的恐龍。當美國的中亞細亞考察團在蒙古首次發現竅蛋龍的骨架時,這個骨架正好卧在原角龍的蛋上。於是,竊蛋龍的名號就叫響了。竊蛋龍體長2米,頭很小,四肢粗壯有力,趾上長有利爪,是快跑的能手。此外,它還長有強壯的上下顎,具有很硬的喙嘴。當然,現在有科學家似乎准備給竊蛋龍翻案,認為它並不竊蛋,它可能是吃些蛤蜊之類,又吃些漿果的雜食性恐龍,時代這么久遠了,真實情形究竟是怎樣,誰又能說得清呢?
4. 有一部恐龍電影竊蛋龍去偷蛋
迪斯尼的 就叫 恐龍 (2000)
又稱恐龍世紀
片子開頭主角小禽龍的蛋被兩只竊蛋龍爭搶
5. 偷蛋龍生活在哪
竊蛋龍,是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 生存於白堊紀晚期,身長1.8到2.5米。大小如鴕鳥,長有尖爪、長尾,推測其運動能力很強,行動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樣用堅韌的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跑起來速度很快。
2007年3月24日,河南發掘世界上最小竊蛋龍化石。
6. 哪部電影里有講偷蛋龍
恐龍星球
導演: Nigel Paterson
主演: 約翰·赫特
類型: 紀錄片
語言: 英語
首播: 2011-09-14
季數: 1
集數: 6
單集片長: 30分鍾
7. 小時候看過一部動畫霸王龍,國產的,講述的是一隻霸王龍的蛋被偷蛋龍弄到了食草龍里,在食草龍里長大,還
《奇奇顆顆歷險記》 《奇奇顆顆歷險記》是由常州宏夢卡通製作有限公司和中華恐龍園共同打造的。講述了一隻小暴龍與命運抗爭的故事,主要角色是奇奇和顆顆
8. 竊蛋龍的名稱起源
「在距今8000萬年前,一隻2米長的恐龍,正在偷偷地靠近一恐龍蛋時災難降臨了…」,這就是1923年俄羅斯的古生物學家德魯斯在蒙古大戈壁上發現時一幕。發現時,這個恐龍骨架正爬在一窩原角龍的蛋上。當時的科學家認為它正在偷別的恐龍的蛋。於是科學家給它起了很不好聽的名字,叫竊蛋龍。
後來,人們根據這條恐龍身體的特徵,如:和鳥喙相似的嘴,沒有牙齒等等,推測它是怎樣偷吃恐龍蛋的:把蛋含在嘴裡,再利用外力把蛋敲破。這樣竊蛋龍就一直背著這個「黑鍋」。
1990年,中外國科學家在我國內蒙古聯合考察的時候,發現了完整的竊蛋龍骨架,它正卧在一窩恐龍蛋上面,很像是在孵蛋。看樣子是正在孵蛋的時候被突如其來的沙塵暴掩埋了。科學家還根據竊蛋龍的喙部有各很堅硬的角質殼推測它可能是雜食性的,堅硬的喙部可以很容易地刻開軟體動物的殼。因此,科學家基本認為竊蛋龍並不偷竊其他恐龍的蛋,反而它還有孵蛋的功能,所以許多科學復原圖把竊蛋龍身上畫了許多羽毛,強烈表示竊蛋龍孵蛋的觀點。但是,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竊蛋龍的名字是不能改變的。
9. 關於偷蛋龍的資料
竊蛋龍,是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 生存於白堊紀晚期,身長1.8到2.5米。大小如鴕鳥,長有尖爪、長尾,推測其運動能力很強,行動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樣用堅韌的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跑起來速度很快。
竊蛋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身長約兩米,大小如鴕鳥,長有尖爪,長尾,推測其運動能力很強,行動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樣用堅韌的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跑起來速度很快。
偷蛋龍是最像鳥類的恐龍之一。尤其是它們的胸腔擁有數個典型的鳥類特徵,包含每個肋骨上都有一個突起物,可使胸腔更堅牢。偷蛋龍的一個近親天青石龍,曾發現具有尾綜骨,尾綜骨是種癒合脊椎,可協助固定鳥類尾巴的羽毛。
更原始的偷蛋龍類身上曾發現羽毛壓痕,例如尾羽龍與原始祖鳥,顯示它們身體上覆蓋者大范圍的羽毛,以及有羽毛的翅膀與尾巴的羽毛叢。天青石龍的尾綜骨也顯示它們擁有尾巴羽毛叢,顯示偷蛋龍類普遍擁有羽毛叢。此外,葬火龍標本的孵化姿勢,顯示它們使用有羽毛翅膀來覆蓋恐龍蛋。
這些物種與偷蛋龍有非常類似的生理結構特徵,所以偷蛋龍極可能也擁有羽毛。偷蛋龍傳統上被敘述成有獨特的冠飾,類似食火雞。
竊蛋龍體形較小,很像火雞,具有長長的尾巴,在外形上最明顯的特徵是頭部短,而且頭上還有一個高聳的骨質頭冠,非常顯眼。它的口中沒有牙齒,但是其喙部是兩個尖銳的骨質尖角,這對尖角就像一對叉子一樣具備了牙齒的功能,其作用和鸚鵡的喙差不多。
它的喙強而有力,可以敲碎骨頭。竊蛋龍的前肢很強壯,每個掌部上還長著三個手指,上面都有尖銳彎曲的爪子。這個指就像個大拇指,可以向著其它兩個指呈弧狀彎曲,能把獵物緊緊抓住。竊蛋龍行動敏捷迅速,憑借兩條長長的後腿與腿上三個壯實的爪,它可以高速奔跑。
(9)美國竊蛋龍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1923年由隊長安德魯斯率領的美國中亞考察隊,在蒙古高原額仁大巴蘇發現,發現時,它在一堆原角龍的化石附近,而且正在一堆化石蛋上,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認為這條龍正在偷取原角龍的蛋,美國中亞考察隊領導者奧斯朋博士給它取名為竊蛋龍,並一直沿用。
1993年,美國古生物專家馬克教授來蒙古高原考察。研究的結果是,這個胚胎是竊蛋龍的。他還發現這枚有胚胎的恐龍蛋化石與60年前發現的被竊蛋龍壓在身下的恐龍蛋化石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那些卵不是原角龍的,而是竊蛋龍自己的,如此一來,它偷吃原角龍蛋的假設也就不成立。
有的專家認為,竊蛋龍與鳥類有較近的親緣關系,他有很多與鳥類相似的行為和特徵,當災難來臨時,他可能正在像鳥一樣孵卵,它和一些爬行動物一樣,產完卵後,會用沙土把卵埋上,埋好後,它卻不願匆匆離去,而是守候在這窩卵上,以防其他動物的侵害。
為什麼不更改竊蛋龍的名字,因為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竊蛋龍的名字是不能改變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竊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