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的祖國》這首歌是什麼影片的插曲
《上甘嶺》
㈡ 歌曲我的祖國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電影什麼的主題曲
《上甘嶺》。
《我的祖國》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戰爭故事片《上甘嶺》的主題曲,伴隨著這部家喻戶曉的電影唱響全國,沉澱為一代人的共同文化記憶。
這一時期誕生的文化成果豐饒,是時代的重要剪影,營造了百花齊放的文化生活,點亮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貢獻著磅礴的精神動力。
歌曲《我的祖國》是故事電影片《上甘嶺》的主題曲,創作於1956年。它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郭蘭英首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抒情歌曲。在創作這首歌詞真摯朴實,旋律婉轉輕揚的歌曲過程中,不僅滲透了中國音樂工作者的艱辛,也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
歌曲介紹:
《我的祖國》雖然是一首「紅色」電影的主題曲,但從歌曲的歌詞上看,它沒有直接描寫戰爭的殘酷,也沒有歌頌領袖的偉大。
而是通過平白如話的話的歌詞生動形象的描繪了物產豐富、山河壯麗的祖國,歌頌了勤勞熱情、胸襟開闊的人民,由此引申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意義。歌詞看似朴實無華,實則立意深刻,詞境獨特,不可不謂是微言大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甘嶺
㈢ 《我的祖國》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上甘嶺。
簡介:
《我的祖國》是斯美塔那創作一首交響詩。作品創作於1874-1879年間,在音樂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歷來被認為是捷克民族交響音樂的起點。作品中充滿了愛國的熱情,樂曲結構宏偉絢麗,音樂形象富有詩意。
作者簡介:
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自幼就顯露出了出色的音樂才華,他四歲開始學小提琴,五歲演奏海頓的室內樂作品,六歲當眾演奏鋼琴並開始作曲。
19歲時,斯美塔那已經形成了具有捷克民族特徵的音樂創作風格,並且成為當時肖邦作品的最優秀的演奏者之一。他創辦了布拉格音樂學校,領導了發展捷克民族音樂文化的多種音樂活動,創作、指揮、演奏、教學都獲得了很高的聲譽,不愧為捷克民族樂派的奠基人。
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品是《我的祖國》和歌劇《被出賣的新娘》及弦樂四重奏「我的生活」等;《我的祖國》作於1874一1879年間,這時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聾的極大不幸,他一面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作斗爭,一面忘我地謳歌祖國光榮的歷史,抒寫祖國美麗的河山。
這是一闕充滿對祖國和人民深刻的愛、對未來和光明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樂觀精神的頌歌。1882年11月5日在布拉格首演,以後每年斯美塔那的「布拉格之春」的第一天(5月12日)一定由捷克愛樂樂團演出;其中最激動人心的是指揮大師庫貝利克在1990年的演出(捷克愛樂樂團)。
㈣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里都有哪些插曲啊
主題曲是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國》,插曲有個郝雲唱的《回到那一天》
㈤ 英雄贊歌、我的祖國(都是電影插曲)
一條大河波浪寬
㈥ 《我的祖國》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原唱-郭蘭英,喬羽詞,劉熾曲。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郭蘭英1930年12月生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香樂鄉,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晉劇表演藝術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民族聲樂教育家。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1982年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86年在廣東番禺郭蘭英藝術學校任校長。1989年榮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2005年榮獲首屆中國電影音樂特別貢獻獎等。
㈦ 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是由著名歌唱家誰演唱的
《我的祖國》是由郭蘭英和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演唱的一首歌曲,於1959年錄音。收錄於中國唱片集團公司1984年1月1日發行的專輯《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獨唱選》中。
作為電影插曲《我的祖國》通過對祖國的熱愛,深刻而了無痕跡地揭示了志願軍將士不畏艱苦浴血奮戰的思想基礎。而那優美明朗的格調恰與緊張的戰斗氣氛形成鮮明對比,造成影片節奏的張弛。
(7)我的祖國歌曲是哪個電影的插曲擴展閱讀:
該曲是一首兩段體結構的分節歌,A段寫景、言事,B段為副歌,抒情。「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語言平淡樸直,然而「平中見奇」,「朴中見色」,耐人尋味。一個「寬」字,寫盡了河深景闊風平浪靜之狀,奠定了開闊和平的基調。
大河浪寬,風吹稻花,艄公號子,船上白帆,四句景語,寫遍形、嗅、聲、色,和著甜美舒緩的旋律,描繪出一幅柔和、恬靜、優美而生機勃勃的水鄉圖畫。隨客觀景物的層層展現,主觀情感漸漸活躍,以「我家就在岸上住」為轉折,描繪轉向傾訴,「聽慣了……」「看慣了……」表達出愜意陶醉的情懷。
與之相應,曲調先作上行,後轉低回,「船」字忽轉下屬調,色彩迥異,婉轉曲折,曲盡情態。愜意生摯愛,陶醉而覺自豪,對生息故土強烈的愛不再是景語所能包蘊、曼歌所能傳達。
於是,副歌採用激越的合唱,直抒胸臆:「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熱情、昂揚。第二段通過「姑娘」、「小伙」寫青春的力量;第三段以警句「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表現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保衛和平的堅強信念。這樣,從不同側麵塑造了祖國的完整形象。
㈧ 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歌曲。是郭蘭英唱的
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我的祖國》,是郭蘭英唱的,當時特別的風魔一時,傳遍祖國各地,非常優美動聽,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
㈨ 1、《我的祖國》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我的祖國」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是電影<<上甘嶺>>插曲,原唱-郭蘭英,喬羽詞,劉熾曲。屬於民歌經典;
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燦爛的陽光
㈩ 我的祖國是1956年出品的電影什麼的插曲
《上甘嶺》。
《我的祖國》是中國電影《上甘嶺》(1956年出品)的插曲。喬羽詞,劉熾曲,原唱者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郭蘭英。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特別選用這首歌曲搭載。
歌詞介紹: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