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幾部與辛亥革命有關的電影,謝謝~~
與辛亥革命有關的電影:《辛亥革命》、《宋家皇朝》、《十月圍城》。
1、《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
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2]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2、《宋家皇朝》(又名《宋氏三姐妹》)是由張婉婷導演,羅啟銳編劇,張曼玉、楊紫瓊、鄔君梅主演的歷史愛情電影,於1997年5月1日公映。
電影以20世紀上半葉曾左右中國政治和經濟大局的宋查理家族故事為主軸,通過描寫宋家三姐妹不同的人生軌跡,展現了從辛亥革命至抗日戰爭的中華民國歷史。
3、電影《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 。
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影片於2009年12月18日上映。
(1)辛亥革命後面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宋家皇朝》榮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合拍故事片,配樂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喜多郎創作,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樂獎。
在1999年,劇本叫《十月維城》,是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維(預告片也是從維多利亞港時光倒流)。陳德森給一個編劇蘇照彬看劇本。蘇照彬覺得這還是一個動作片,用「圍」比「維」好,圍像一個包圍的圍,於是就變成了現在的《十月圍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月圍城
㈡ 辛亥革命以後的歷史電影有沒有推薦的
辛亥革命以後的歷史電影有好多,經典的主要是刻畫中國共產黨建立以後的歷史事件,如:開天闢地,建軍大業,血戰台兒庄,大決戰,開國大典等等。
㈢ 電影辛亥革命最後幾句話是什麼
孫文:清帝退位,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度,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換來了一個嶄新的制度。今天,1912年2月13日,辛亥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踐行誓言,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名不必自我居,文將與諸位同志一道,致力於實現革命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就是民族 民權 民生,就是需要我們畢生為之奮斗的三民主義。
今天你們問我,革命所為何事,一百年後人們也許還會問。在紹興被殺害的同盟會員秋瑾的回答是,革命是為了給天下的孩子造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黃花崗的烈士林覺民在給妻子的信中說,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我以為,革命是讓社會進步的理念,從此深入人心,人們懂得了,敢以帝制為首者,天下共擊之。革命,是讓我們將有中國人自己的工廠,銀行,鐵路,礦山,有了可以追尋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讓我們這個即將強盛起來的民族,不再受列強的侵略和掠奪,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隸;革命,就是在任何一個地方,在任何一個時候,在任何人的心裡,永遠,永遠,都不再懼怕列強,都不再有封建皇權,使全國之人無一貧者,使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東方,這就是革命的意義。
㈣ 求電影辛亥革命,成龍演的那個
大概明年10月左右會公映《辛亥革命》開場的第一個鏡頭場地就在阜新,海州露天礦場景在片中將出現20分鍾左右。辛亥革命》將於9月初在阜新開機,在阜新的拍攝時間為一個半月左右,阜新海州露天礦將成為電影拍攝的主要取景地。影片中的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等重要戰爭場面,還有群眾演員眾多的戰爭場面都將在海州露天礦完成。在開機儀式上,群星璀璨,影迷可一睹趙文瑄、孫紅雷、姜武等30多位國內一線明星的風采。
演員
孫中山 趙文瑄(飾)
增肥十斤 還得戴牙托
作為辛亥革命這段歷史中最核心的人物,孫中山絕對是第一男主角。
其實對趙文瑄來說,出演孫中山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已經演過四次的他,堪稱「孫中山專業戶」。
趙文瑄說,為了讓自己的形象更接近孫中山,按導演要求必須得增肥10
斤。「我的臉不夠豐滿,為了更像孫中山,拍的時候還要戴著牙托。」
角色介紹 孫中山肯定是貫穿整個影片的。這次的劇作中突出他的醫人與醫國。
為突出職業特點,孫中山一出場,就有為他的親密戰友黃興聽診的動作,聽診器連接著兩位偉人的友誼。為即將肩負廣州起義指揮的黃興聽診心臟和肺部,這個細節很有味道。
黃興 成龍(飾)
戴著大鬍子示人
黃興在劇中的戲份僅次於孫中山。這個角色是最早定下的角色,因為成龍是影片的總導演。
從形象上看,成龍和黃興可不太像。黃興身形較胖,臉部比較豐滿,而且劇中黃興不到40歲,而已經56歲的成龍,略顯老態。
為使外形更加接近黃興,成龍將黏上大鬍子示人。不知道看慣成龍大哥的小人物喜劇形象,此次變身歷史革命英雄會有怎樣一番滋味。
角色介紹 辛亥革命時期,黃興以字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世人以「孫黃」並稱。1911年4月27日,他發動了廣州黃花崗起義,親自率敢死隊百餘人。同年還參與了武昌起義。
袁世凱 孫淳(飾)
這次主打「滄桑牌」
在《辛亥革命》中,袁世凱身材較胖,這對標准身材的孫淳是一個難題。
所以,孫淳和趙文瑄一樣,首要任務是增肥。而長相方面,孫淳相當自信,「當我看過化妝師給我做好的造型,我自己都嚇一跳。」
不過,孫淳說這次扮演的是袁世凱進行權利角逐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他「比較滄桑」,「我得重點抓住滄桑的感覺。」
角色介紹 大家對袁世凱是再熟悉不過了。在辛亥革命中,他主要是後期出現。他憑借帝國主義支持和北洋軍閥武力,利用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篡奪辛亥革命果實。
黎元洪 姜武(飾)
不用化妝都能演
黎元洪的扮演者,一開始片方就想到了姜武。無論是外形還是氣質,兩人都神似,甚至連妝都不用化。
聽說,姜武本人也對黎元洪這個角色相當感興趣,自己還找來有關黎元洪的各種史實資料進行研究。
不過,片方說,姜武其實還沒有給他們最後的答復,但如果檔期能調得過來,他演黎元洪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角色介紹 黎元洪被稱為「牆頭草總統」,他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都督,也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
三大配角
徐宗漢 李冰冰(飾)
女革命家徐宗漢是黃興的妻子,也是片中所有女性角色中戲份最重的。這也是成龍、李冰冰成功出演《功夫之王》後的第二次合作。而他們二人的革命愛情也是影片一大感人看點。和其他參演演員不同的是,李冰冰除了擔綱女一號,還多了一個新的身份——擔任影片的聯合出品人和監制。李冰冰以片酬的方式投資《辛亥革命》,成為該片聯合出品人,最終她將不收取片酬,而是收取該片的票房分紅。
袁克定 王亞楠(飾)
王亞楠是在開拍前才知道自己演袁克定,所以王亞楠要在短時間內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
同時他還要學習德語,因為袁克定有德國留學背景,在片中說著一口流利的德語。
林覺民 胡歌(飾)
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我們中學語文課本上《與妻書》的作者。1911年,林覺民從日本回國參加廣州起義,中途受傷被俘。當時傳言,抓獲一個剪短發、穿西裝的美少年,指的就是林覺民林帥哥。
所以從外形上來看,胡歌絕對能勝任,只要他不把在「仙劍」中那股痞子勁帶進來就成。
還有這些大牌龍套
秋瑾 章子怡(飾)
在片中章子怡扮演秋瑾,她將在影片開始時出場,戲份約3分鍾。
汪精衛 余少群(飾)
余少群有望在片中飾演汪精衛,因為檔期問題還在協調。
張振武 房祖名(飾)
房祖名出演武昌起義中的湖北軍官、黃花崗72烈士之一張振武,這也是他第一次出演父親成龍執導的影片。
㈤ 辛亥革命的電影有那些
辛亥革命電影出來了 第一大總統也是個革命的電影可以推薦下 推薦地址到 http://www.ysttt.com/yule/2011-10/diyidazongtong.html 滿意採納我哦
㈥ 請教大家說一下:截至目前,已拍完的辛亥革命前後的新老電影名稱,謝謝
建黨偉業,秋之白華,十月圍城,非常大總統,知音,五大漢,鐵娃,鐵拳無敵孫中山,孫中山,武昌首義,宋家皇朝,新少林寺,夜明,國父孫中山,末代皇帝,秋瑾,讓子彈飛,直奉大戰,青年劉伯承
㈦ 跪求關於中國辛亥革命之後到1949年期間歷史的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不甚感謝!!!
《人間正道是滄桑》講的是從1926年到1949年的事,看完你可以了解整個中國近代歷史了。
㈧ 講述辛亥革命時期題材的相關電影有哪些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劇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電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為加強上海的地下電台工作,派電台政委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為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台,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 影片是根據李白烈士的事跡編成的。主人公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俠的形象,正是千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編導將一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置於家庭生活的敘事框架之中,不求情節的驚險,但求平實樸素的色調;不求表面的緊張,而是追求內在的深刻,體現了一種自然、含蓄、深沉、質朴的藝術表現風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國際電影節上映出,袁霞獲最佳女演員獎。
南征北戰
故事片(黑白)。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 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 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 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 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 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 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 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 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 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 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 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 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 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 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 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 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 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 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編劇: 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 成蔭、湯曉丹 攝影: 朱今明、顧溫厚 美術: 韓尚義 作曲: 葛炎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高營長 張瑞芳 趙玉敏 陳 戈 師 長 湯化達 師政委 敵張軍長 白 穆 敵 軍參謀長 陽 華 敵李軍長
冰山上的來客
簡介:
1951年,有一股匪特企圖從新疆某山口入境。匪首阿曼巴依先派一女特務,利用古蘭丹姆與邊防戰士阿米爾青梅竹馬的戀愛關系,冒充流浪多年的古蘭丹姆潛入境內,伺機竊取情報,配合匪特行動。
邊防軍楊排長識破敵人詭計,並順著這條線索掌握了敵情。匪特失敗,又施新招,匪首騙得真古蘭丹姆信任,親自送她回鄉,為除後患還派人殺掉了假古蘭丹姆。當匪特要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婚禮做文章,在當地里應外合偷襲我邊防哨所時,楊排長將計就計,周密准備,將匪特一網打盡,並使別離八年的一對戀人得以團聚。
精彩視點
這是一部反映我國新疆邊防軍民團結戰斗,保衛邊疆的反特驚險故事片。該片故事曲折復雜,情節撲朔迷離,真假兩個古蘭丹姆的出現,使影片懸念叢生、引人人勝。與此同時,還穿插了愛情故事與邊疆風光,使之渾然一體,產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插曲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抒情色彩廣為流傳。影片在將驚險故事與抒情格調相結合上,走出了一條新路,深受觀眾歡迎。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
上甘嶺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美國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美國的軍事研究者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聖山,改為攻打西方山谷地,憑借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共軍兩個主力師(十五軍四十六師和三十八軍的一一二師)是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準備認為上甘嶺的失敗是輸給了中國軍人,因為這似乎不是人力能夠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隊的四十五師可以做得到的,為什麼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萬歲軍」就做不到?電腦只能模擬常識性的東西,它永遠也模擬不出一個民族重新覺醒時所能迸發出的力量。
奇襲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偵察隊在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時,根據早就掌握了的敵人的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著名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系。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諸如此類,還有:
《永不消逝的電波》,《高山下的花環》,《苦菜花》,《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南征北戰》,《千里躍進大別山》,《白毛女》,《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娘子軍》,《烈火金剛》,《雞毛信》,《冰山上的來客》
㈨ 推薦幾部關於辛亥革命的電影
辛亥革命 競雄女俠秋瑾
㈩ 像辛亥革命還有十月圍城的電影還有哪些
《我的1919》2月18日,梁啟超抵達巴黎。此時,巴黎和會已經舉行了整整一個月。然而,不巧的是「第二日,克列曼梭(今譯克里孟梭,法國總理)被刺了,正在養病。威爾遜(美國總統)回美國去,尚未再來。勞特佐治(今譯勞合•喬治,英國首相)亦回家了。」梁啟超無法展開外交活動,於是抽個空去法德比邊境游歷戰地,親眼看看一戰的慘狀。
3月17日,梁啟超返回巴黎,旋即投入到爭取收回德國在山東特權的外交活動。他以中國民間代表的身份會見了首倡世界公理的美國總統威爾遜,得到其從旁相助的承諾。隨後,梁啟超又先後會見英法等國和談代表,積極尋求國際支持。他在萬國報界俱樂部為其舉行的歡迎宴會上慷慨陳詞:「若有別一國要承襲德人在山東侵略主義的遺產,就為世界第二次大戰之媒,這個便是平和之敵。」梁啟超的民間外交,讓會場內外的中國人都感到很振奮,以為和談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事實上,自威爾遜提出14條建議,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也公開表達同樣的觀點,梁啟超就已經對所謂的「世界公理」便開始了期待。威爾遜的承諾,巴黎各界的支持,更讓梁啟超做起了「正義人道的好夢」。
然而,梁啟超的努力終究是徒勞,當日本代表在會談中拿出和北洋政府簽署的秘密協定時,早有默契的英法兩國站到了日本一邊,就連承諾為中國收回山東主權積極奔走的美國總統威爾遜也在日本代表的一再威脅下,選擇了妥協。
4月30日,英美法三國會議,議定了巴黎和約關於山東問題的156、157、158條款,將原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全部讓給日本。梁啟超一直夢想著「公理戰勝強權」的美夢也隨之化成了泡影。
得知這一消息,梁啟超連忙致電國民外交協會負責人汪大燮、林長民,建議警醒國民和政府,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林長民接到梁啟超電報,立即寫成《外交警報敬告國人》一文,刊載在5月2日的《晨報》上。同日,蔡元培將巴黎和會的最新消息告訴了北京大學的學生領袖許德珩、傅斯年、羅家倫、段錫朋等人。兩天後,北京的大學生們便走上了街頭,這便是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
然而,「五四運動」的群情激憤仍然無法阻止北洋軍閥的賣國行徑。北京政府於5月31日和6月9日兩次密電巴黎同意陸征祥簽字。林長民急忙密電梁啟超,請他將政府准備簽字的消息告知巴黎學生,並阻止簽字。6月28日簽字那天,巴黎留學生、華僑商人等包圍了中國代表團寓所,警告中國代表,「如敢出門,當撲殺之」。陸征祥等不敢離開寓所半步,只好被迫向報界發表聲明拒簽和約。日本在巴黎和會的陰謀宣告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