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位知道「殺人回憶」這部電影兇手到底是誰啊
《殺人回憶》是根據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令韓國社會陷入一片恐慌的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此案在現實生活中已過訴訟時效,卻仍為找到兇手,所以電影也不能追尋出真相。
但是影片中的人物關系、情節設置、結構編排、演員表演、導演的駕馭能力和被國際影壇反復提及的結尾(宋康昊大叔大餅臉上的復雜表情),使這部影片的質量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同《殺人回憶》相似的《那傢伙的聲音》和《青蛙少年失蹤事件》也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李炯浩被誘拐事件」、「青蛙少年失蹤事件」),這三起案件被稱為「韓國三大懸案」。
② 《殺人回憶》的兇手是誰
《殺人回憶》是根據八十年代韓國的真實事件改編。但其實不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改編的影片當中,真正的兇手其實都是沒有逮捕到的,所以無法回答兇手具體是誰。但其實電影不止只是想展示一宗懸案,而是想讓觀眾明白更深層的道理。
《殺人回憶》影片評價
該片作為一部犯罪題材的影片,對懸疑的設置和拿捏頗具大師水準,而陰沉壓抑的氣氛營造,亦堪比大衛·芬奇的《七宗罪》。此外,韓國電影特有的詼諧幽默,也時而在片中閃現,共同構成近乎完美的整體感覺。但是,如果《殺人回憶》僅止於此,那不過是部水準上乘的商業片而已。
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對韓國軍政府獨裁時期的時代記憶,隱藏在一個連鎖殺人故事背後。一切罪惡與憤懣,其實是關於那個時代的。片中的兇手永遠在雨夜,宵禁警笛響起,街上空無一人時出來作案,這恰恰是對那個暗無天日年代的絕妙諷刺。至於結尾更是驚世駭俗——誰都沒想到一個懸疑故事會以沒有答案的方式收場。
影片中處處可見導演一直追求的「反類型」風格,盡管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接近真相,但真相就如同犯人的影子一樣飄忽不定。從漢城來的金相慶一直強調據理分析,冷靜查案,卻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學會了屈打成招,甚至狠過本就野蠻粗魯的宋康昊。
在這里,警匪之間的「貓鼠游戲」被打破,警察成了被罪犯調戲的對象,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和絕望。
③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真正的兇手到底是哪個啊。
沒有找到真正的兇手。是一個懸疑故事會以沒有答案的方式收場。
兇手的手修長而柔軟,每逢雨夜殺人就到電台點同一手歌的明信片等等,但是片子最後卻因為他的DNA和最後一個被害人衣服上遺留的精液比對不符,因而無法將其治罪。
其實兇手在知道警方已經懷疑上自己後,在警察的監控下,鋌而走險,最後一次作案,布置的一個陷阱,為自己開脫.小女孩身上的精液其實不是兇手的,而是他把別人的精液故意留在了犯罪現場。
《殺人回憶》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金相慶、朴海日等人主演的犯罪懸疑片。該片於2003年4月25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3)殺人回憶的真凶是電影里哪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殺人回憶》是根據韓國的三大未破解的奇案改編而成的,該事件發生於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京畿道華城郡附近村莊,共有10名年輕女子遇害,僅1人倖存。1996年該事件首次經金光林導演拍攝成舞台劇,該片在此基礎上並根據實際調查資料與采訪記錄等進行改編。
角色介紹
1、朴斗滿
朴斗滿是韓國小鎮的一名刑警,他負責破獲一起殺人案。在抓到疑犯後,便循循善誘地誘導人家回憶殺人經過,而不管這人是不是真凶。在尋找真凶過程中,他將目光鎖定在一位智障兒身上,將他帶回警局,同時對其拳腳相加,逼迫他承認自己是殺人兇手,期待可以早早結案。
2、蘇泰允
蘇泰允是漢城大學畢業的高級探員,他對朴警官的審訊方式極其不滿,看到朴警官試圖偽造證據將智障兒作為真凶定罪時,當眾斥責他,沒有證據不能定罪,兩人發生了激烈沖突。
3、朴興圭
朴興圭多次給跟電台寄明信片要求電台雨天播放悲傷歌曲。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被懷疑是兇手,在一個雨夜,又有一名女學生被奸殺時,他被懷疑是最大的疑犯。
④ 殺人回憶電影里的真正兇手是誰
《殺人回憶>電影里的真正兇手是那個白痴小孩的父親.
證據有三:
1。第一起兇案發生後,胖警察的妻子跟警察聊天時說白痴小孩的父親外號叫「咸濕佬」;
2。白痴小孩在問到兇手相貌時,莫名其妙地說:你知道火有多熱嗎?小時侯他把我丟到火里。請注意:白痴小孩說的是「小時侯」,暗指他父親,這是關鍵證據。而且他父親正好是賣烤肉的,跟火有關;
3。最後那小女孩說兇手的樣子「普普通通」,為什麼胖警察這么激動?因為白痴小孩說兇手「很英俊」,所以警察認為就是那個書生。但他忽略了,白痴小孩說的英俊是相對於他自己而言,其實兇手是非常普通的。所以警察多年以後才醒悟過來,兇手是非常普通的人,再聯想到白痴小孩說的關於「火」的話,恍然大悟,異常激動。
⑤ 在韓國電影裡面(殺人回憶)裡面的兇手到底是誰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是根據1986年到1991年間發生在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現在的京畿道華城市)發生的連環殺人案改編的, 兇手到目前還逍遙法外...
【華城連環殺人案】
華城連環殺人案是一宗發生在韓國的連續奸殺案,該事件發生於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京畿道華城郡附近村莊,當時有10名女子受害,僅1人倖存。而行凶過程幾乎都是先綁架,後強奸,最後再勒斃。此案件在當時的韓國引起了轟動,雖然動員了約167名警察和軍隊,搜查了約21000個嫌犯,鑒定570組的DNA、180根毛髪、40116枚指紋,但還是一無所獲,全案在2006年4月2日因為超過法律追訴期而終止偵查...
⑥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真正的兇手到底是哪個
《殺人十二宮》在這里不想說了,不過也是難得的好片,但是因為有了《殺人回憶》這樣一部沒有任何缺點的影片,他被比下去了。我本以為韓國人也就拍拍偶像片得了,沒想到拍這種犯罪題材的懸疑片功力也竟能如此之深厚。我最討厭的就是驚悚片一開始就給你來個嚇人的噱頭。《殺人回憶》里一開始的畫面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金色的麥浪,我錯以為是走進了一部優美的文藝片,開頭沒有摧殘我幼小的心靈,恩,很好,繼續看。
但畢竟是一部驚悚片,驚悚還是有的,但難得的是導演能把驚悚片拍得很搞笑。我說《殺人回憶》比《殺人十二宮》好,好就好在導演把驚悚片加入了很多幽默的元素,而且是那樣的自然,許多時候讓我不經意的就笑了起來。單是胖胖警察說徐警官那句:「一個警察身手怎麼這么差」就差點沒把我逗死!
其實我喜歡這部電影最最主要的原因都不是上面說的這些,而是因為裡面的男主角,飾演徐警官的金相慶,他太有型了,一開始不覺得他驚艷,慢慢看才品出他的男人味,而且是越看越有型。連影片中那個瘦瘦的韓警察在看到徐警官抽煙的那刻也忍不住對他身旁的胖胖警察說:他好有型! 為了配合影片故事背景八十年代的氣氛,他在影片中的穿著在現在看來有點土土的,即使這樣也掩蓋不住金相慶的男人味,他演的徐警官有型有情有智有勇。看完電影忍不住意淫一下有個徐警官那樣的老公該多好。
⑦ 韓國片<殺人回憶>最後的兇手是誰
其實導演想告訴你,真正的兇手是社會的冷漠
劇本原本就是來自無頭案,所以真正的兇手未知,導演希望通過這部電影,控訴當時社會的冷漠,警察辦案無能、社會冷眼圍觀、軍隊就知道鎮壓,電影最後的鏡頭就是主角問了女孩,女孩說他看到了兇手的長相——是一個很普通的臉,然後在主角若有所思的一幕定格下結束了電影,其實導演很明白的告訴了大家,兇手無所謂是誰,就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冷漠的人造成了這一系列悲劇的發生
⑧ 殺人回憶這部電影兇手到底是誰是朴興圭嗎
首先我來更正一下樓主的問題,今天我也剛看這部電影,劇情相對緩慢一些吧,跟大多數韓國電影比較接近,前面採用大量的陳述個渲染,交代完畢後劇情逐漸展開並加快。
電影的題材是韓國一個沒有偵破的真實案件,通過一系列陰暗的表達方法來突出社會,政府,受害者家屬等等繁冗復雜的關系。
一個接著一個的嫌疑人,從發現,到偵查,到欣喜,可最終都回歸於伊始。
電影的最終採用了一種無聲控訴的說法,我認為這是一種高於生活的藝術手法,也就是杜撰。
深刻的表達出在某些時刻,因為固定程序而無法執行的無奈,憤怒,這樣的手法同樣用在了《孩子們》這部電影上。發人深思,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是一種現象,而電影的主旨就是要對種現象做出無聲的控訴。
無論是什麼都有日期,甚至連起訴都有了日期。十幾年了,那些證據呢早就灰飛煙滅了吧,可是受害者的冤情不會隨著時間消失,受害者的家屬也不會隨著時間而遺忘。這些記憶在別人腦海中會消失,可在另一些人心裡,怕是會積攢成山吧。
故事的結局並不是說具體的兇手是誰,而是描述出一種頹然和不解。可能是,也或者不是,因為你沒有證據,你無法去證明。最後大叔的眼神非常到位,我想如果兇手看到的話,也會有自己的感觸吧。
⑨ 電影殺人回憶中的兇手是誰
我也是想不出兇手是誰,不過我倒是注意到了一個細節:最後一個案件發生時,兇手曾在警察妻子和學生當中猶豫過,他為什麼要猶豫呢?這很可能與他的身份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