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林石姑的人物結局
後來這個玩弄林石姑的日本隊長被游擊隊擊斃。
『貳』 有哪些人物是抗日小英雄
1、林石姑
林石姑,海南陵水縣港坡村人,19歲時躲過日軍大屠殺,但卻淪為日軍慰安婦,提起往事,老人依然泣不成聲,她被逼洗澡,最初被日本隊長玩弄。後來逐漸淪為日本士兵的強奸對象,她說: 來月經的時候他們也要糟蹋你,一不順從就要打你,他們要你怎麼樣你就得怎麼樣,違抗不得。
過的不是人的日子,好多次都想死掉,一次准備跳河死掉,可又被人拽住了,不讓死。 在這些遭受日軍瘋狂蹂躪的婦女當中,林石姑選擇了反抗。
2、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
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
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就這樣,海娃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3、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夥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盪,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佈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製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盪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裡。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幹部、幹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和彈葯藏在哪裡。
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製造了又一起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4、夏秋生
1938年臘月里的一天上午,夏秋生來到學校附近的方塔,在塔牆上寫下「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八個大字,消息傳開後,引起日本侵略者的驚慌。當天下午,一隊荷槍實彈的日本兵包圍了方塔附近的三公街,強逼居民交出寫這條標語的人,但一無所獲。
日本軍官心生一計,把當地的少年兒童集中起來,哄騙威逼,希望從中找到線索,可是沒有一個孩子吐露實情。於是,鬼子就強迫孩子們寫字,終於通過比對筆跡的方法查出了是夏秋生所寫。
一個漢奸為了邀功,惡狠狠地問:「方塔牆上的那條標語是誰讓你寫的?說出來,你就沒事了。不說,倒霉的可就是你自己。」然而,夏秋生始終橫眉冷對。
鬼子見問不出什麼,就把夏秋生拖到會星橋上,對他說:「如果你再不講出是誰指使你寫的,就把你扔進河裡,活活淹死!」無論敵人怎麼逼迫,夏秋生始終一言不發。鬼子獸性大發,將夏秋生一把抓起,猛地將他摔向河裡。
姐姐拼著命從河裡救起了夏秋生並把他藏在了家裡,剛給他換好衣服,還沒來得及扣上扣子,鬼子兵又沖進屋來,把小秋生拖出了家門。殘忍的日本兵把夏秋生押到方塔牆前,端著刺刀將他團團圍住。可是,小英雄仍然是不吭一聲,怒目而視。鬼子見威逼無效,就用刺刀活活將他刺死了。
5、張嘎
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嘎子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八路軍偵察連連長鍾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出發去尋找打鬼子的地區隊伍。在路上,他誤把游擊隊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想繳他的槍而鬧出笑話。
後來,人小鬼大的嘎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用木頭槍繳了胖墩翻譯的「真傢伙」。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動了「嘎」氣,將槍藏到了老鴰窩里,因而受到批評關了禁閉。經過區隊長的教育,嘎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
在一次戰斗中,他受了傷在老鄉家裡修養。游擊隊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偷偷從老鄉家裡跑回參戰,不幸在進城偵察時被捕。在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並在戰斗中逃了出來,他配合游擊隊拔掉崗樓,救出了鍾亮。
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手槍。嘎子高興極了,最終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嘎子的家鄉也解放了!
『叄』 中國抗日小英雄有哪些人
一、張嘎
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
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 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五、馬秀英
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窪圩村)人,出身於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
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窪圩北門遇上黃兆雲帶領的「還鄉團」。黃兆雲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黃兆雲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
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 最後,黃兆雲把她押到仇夏庄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
『肆』 林石姑的介紹
林石姑,海南陵水縣港坡村人,19歲時躲過日軍大屠殺,但卻淪為日軍慰安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