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毛女故事發生在哪裡
白毛女故事發生在晉察冀邊區。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1930年代末就在晉察冀邊區一帶流傳「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晉察冀日報》記者李滿天給周揚寫信,講述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縣易家莊一帶的一個山洞裡,住著一個渾身長滿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無邊,能懲惡揚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間的一切禍福。
(1)電影白毛女發生在哪個省份擴展閱讀:
上個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晉察冀邊區曾流傳著「白毛仙姑」的故事。據說,這個傳說是有真人真事為依據的。故事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河北西北部青虛山山區一個靠山的村莊,雖屬於抗日民主根據地,但工作一向很難開展。
某次,區幹部到該村布置村選,決定某日召開村民大會。但是,屆時村民都不到會,區幹部詢問原因,村幹部畏畏縮縮地說:「今天是十五,大夥都要到奶奶廟給『白毛仙姑』上供。」區幹部接著便追問「白毛仙姑」是怎麼一回事。
待得知「白毛仙姑」詳情後,區幹部估計可能是個什麼野獸被村民誤會了,或者是敵人玩弄的破壞陰謀,最後決定到奶奶廟捉鬼。當晚,區幹部和村裡的鋤奸組長攜帶武器,隱蔽在奶奶廟神壇兩側的暗處。
夜半三更,月光時隱時現,一陣冷風吹過,有腳步聲漸近,果見一個白色「物件」走進廟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她用手去抓供桌上的供品,正回身欲走時,區幹部從暗中躍出,猛地大喝一聲:「你是人是鬼?」「白毛仙姑」一驚,突然發出狂叫向來人撲去。
區幹部開了一槍,「白毛仙姑」倒在地上,卻又立刻爬起來,狂奔而去。區幹部和村鋤奸組長尾隨追出,穿過樹林,過幾個懸崖峭壁,便看不見那白色的「物件」了。正在躊躇中,隱約地聽見不遠處有幼兒的哭聲,循聲仔細地察看,在黑暗的山溝盡頭有火光如豆,閃閃爍爍,神秘可怖。
區幹部潛行過去,便看見在一個陰暗深邃的山洞,「白毛仙姑」坐在一角緊緊摟著孩子———小「白毛」。區幹部舉槍對著她喝道:「你到底是人是鬼,你快說,說了我便饒了你,不說不行!」……這時,「白毛仙姑」走出山洞,突然在區幹部面前跪倒,痛哭失聲,捶胸頓足。
接著便哽咽著向區幹部傾吐了一切:她爹是一個窮苦的佃農,3年前(八路軍未到此處之前),村中惡霸地主的少東家看上她,陰謀逼死她爹,把她搶去,她遭到姦汙,身懷有孕。少東家的母親———那個地主婆子,在為少東家籌辦婚事時,要把她賣給人販子。
她在一個善心的女傭幫助下,深夜逃出地主家的深深庭院,找了一個山洞住下來,生下了孩子。她背著仇恨、辛酸,在山洞裡生活了3年。由於山洞中沒吃沒穿,不見陽光,不吃鹽,滿頭長發全白了。因為去偷奶奶廟里的供品,被村人信為「白毛仙姑」,奉以供獻,她母子就以此度日。
區幹部聽了「白毛仙姑」這一段悲切的哭訴,陰慘的舊社會吃人的情景就擺在眼前,他流淚了,憤怒了!他告訴「白毛仙姑」,世道已改變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解放了人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民主政府愛人民,人民當家作主,那些悲慘的情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民主政府的區幹部把「白毛仙姑」救出這陰暗的山洞,來到燦爛的陽光下,她又重新的真正作為一個人而過著從未有過的幸福生活。
⑵ 白毛女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唐山
⑶ 經典白毛女電影拍攝地點
就在河北平山縣
⑷ 白毛女的故事發生在何時何地
12月15日 18:04 流傳在太行山的白毛女傳說故事.
「白毛女」喜兒的悲慘命運,曾感動過無數國人。而據資料記載,真實的白毛女名叫羅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賓縣鳳儀鄉。《白》劇就是以真實的白毛女羅昌秀為原型,講述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真實故事。
⑸ 老電影白毛女早哪裡拍的
《白毛女》拍攝地點在遼寧遼陽市彭賢公館,現在改為遼陽市民俗博物館,電影《一代宗師》也是在這里取景。
⑹ 白毛女的故鄉在哪裡
白毛女的故鄉在江蘇省邳州市燕子埠鎮黃樓村不相信的請你問問賀敬之
⑺ 白毛女是哪裡人
事梗概:白毛女
在華北一個偏僻的農村,貧苦農民楊白勞的女兒喜兒與青年農民王大春相愛。地主黃世仁見色心動,逼債上門,強令楊白勞把欠他的六斗穀子利上加利,在臘月底前還他二十五元大洋,否則就以女兒抵債。當楊白勞拿著一冬的血汗換來的七塊五毛大洋到黃家還利息時,黃要本利一起還,硬逼著楊自勞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了押。楊心如刀絞,自覺對不住女兒,除夕夜喝鹵水自殺。初一早晨,剛死了父親的喜兒被搶進黃家,不久即被黃世仁姦汙。大春搭救喜兒未成,隻身投奔紅軍。後喜兒在二嬸的幫助下,逃出黃家,匿身深山叢林,在山上喜兒生下的不足月的孩子夭折了,非人的山林生活亦使喜兒變成了一頭白發。喜兒常去山中的奶奶廟取供果和香火,有人遇見,便傳說遇到了白毛仙姑。兩年後,大春隨部隊返回家鄉,開展減租減息運動。為粉碎地主借白毛仙姑的謠言動搖民心的陰謀,十五之夜,大春等人潛伏在奶奶廟,尋找白毛仙姑,沒想到這白毛仙姑竟是當年的喜兒。地主被鎮壓了,喜兒報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發也漸漸變黑了。
本片故事來源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它以主人公的命運概括了舊社會億萬農民倍受壓迫的苦難歷史,並以此來說明,封建的剝削制度「使人變成鬼」,勞動人民作主的新社會」使鬼變成人」。影片以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喜兒的形象。她不只是舊社會剝削壓迫和苦難的承受者,而且還是勞動人民反抗精神的體現者,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典型意義。楊白勞、大春、張二嬸以及反派人物黃世仁、穆仁智等,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從整體構思到藝術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它以比興的手法,結合蒙太奇的運用、情緒的對照及情節的呼應,獲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既有力地烘託了人物命運和性格,又深化了主題。在音樂方面,它借鑒同名歌劇所長,又有所發展,富有民歌風味的韻詞和曲調,和諧優美,為本片增添了藝術光彩。該片的成就和特點,使《白毛女》成為新中國電影探尋民族風格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