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戛納電影節和奧斯卡什麼意思
戛納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於每年五月中旬舉辦一次,為期12天,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奧斯卡金像獎(The Oscars),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囊括了各種電影類型,有20多個不同的獎項,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該獎項不僅是美國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也倍受世界矚目。
迄今為止華語電影中只有陳凱歌執導的由張國榮、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獲得了"金棕櫚獎"。
2. 威尼斯電影節,嘎納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一般在每年的什麼時候頒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
柏林電影節在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
3. 戛納電影節是那個國家舉辦的
戛納電影節是法國戛納舉辦的。
戛納國際電影節(法語:Festival de Cannes)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影展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合稱為世界五大電影節;又與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以及俄國的莫斯科影展並稱世界四大藝術電影展。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
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
自開辦以來,戛納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准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4. 戛納電影節在哪個國家舉辦
第66屆戛納電影節於2013年5月15日在法國坎城開幕,2013年5月26日閉幕。美國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被任命為評委會主席。2013年共有1858部電影報名戛納,近80部入圍影片將在兩周內展映,其中包括中國導演賈璋柯的《天註定》、中國香港導演杜琪峰的《盲探》和中國香港導演劉韻文的《過界》。金棕櫚獎獲得者為Abdellatif Kechiche導演的《La Vie d'Adèle - Chapitre 1 & 2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當前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5. 奧斯卡 戛納 柏林 威尼斯電影節那個更有名氣
奧斯卡在美國好萊塢,戛納在法國,威尼斯在義大利,柏林在德國 個人認為奧斯卡最強,其它三個差不多,並列成為世界三大電影節
6. 戛納電影節在法國哪個部舉行
南部城市戛納。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
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
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接受菲利普·艾藍傑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自開辦以來,戛納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准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7. 歷史上集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影帝的第一人。叫什麼啊
歷史上第一個拿到國際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影帝大滿貫的演員是:傑克·萊蒙 (Jack Lemmon,1925年2月8日-2001年6月27日)。
傑克·萊蒙4歲時就登台演出。
長大後,雖考入哈佛大學,卻對學業毫無興趣,全部精力都投在戲劇俱樂部的演出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萊蒙應征在海軍服役。
復員後,雖當上了葯劑師,其興趣仍然在戲劇表演上,寧可拿微薄的酬勞,也要上台演出。他曾一天連演7個短劇,5年內一共參加了400多個戲的演出。
1953年,萊蒙在百老匯上演喜劇《周到的服務》,受到好萊塢著名導演喬治·顧柯賞識。後者邀請他參加《你會遇到這樣的事》一片的拍攝。
兩年後,萊蒙在影片《羅伯茨先生》(Mr Roberts)中扮演巴爾維海軍少尉,盡管是為飾主角的大明星亨利·方達等配戲,卻把這個輕佻放盪的人物演得十分成功。
結果,萊蒙首次獲得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同時還被評為「明日明星」第一名。他一躍成為好萊塢著名的性格演員。
8. 一部影片能不能同時獲威尼斯電影節獎和戛納電影節獎
不能,電影節爭奪大獎的影片都要求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9.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是什麼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
金獅獎(Golden Lion Award)是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49年,每年頒發一次。金獅獎與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金獅獎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1989年,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是華語電影第一次獲得金獅獎。
(9)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哪個擴展閱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金獅獎華人導演獲獎記錄:
1、1989年(第46屆):侯孝賢《悲情城市》。
2、1992年(第49屆):張藝謀《秋菊打官司》。
3、1994年(第51屆):蔡明亮《愛情萬歲》。
4、1999年(第56屆):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5、2005年(第62屆): 李安 《斷背山(英語)》。
6、2006年(第63屆):賈樟柯《三峽好人》。
7、2007年(第64屆):李安《色·戒》。
8、2020年(第77屆):趙婷(女)《無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