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耀武的墓地在那裡
王耀武在抗戰勝利後,就當了山東省主席,74師不歸他管了。到48年那會兒,國民黨在山東已經沒戲了。栗裕最後打出了「殺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王耀武被困濟南城,手裡還有十萬人,他想憑他那麼能打,支持個把月總是可以的吧,誰想到他手下一個叫吳化文的師長臨陣倒戈,把他給賣了。這個吳化文是有名的投降專業戶,原來是馮玉祥的西北軍,中原大戰後投蔣,抗戰那會兒當了二鬼子(偽軍,汪精衛那伙人——張注),後來又被收編,最後跟了共產黨,共產黨真是什麼垃圾都要,解放後居然讓他當了人大代表。王耀武在戰俘所里郁悶無比,寫信給吳化文問他投誠干嗎不叫上我,誰知吳看了後狂笑道:王耀武他小子平時只知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點投降經驗都沒有,不叫他應該,叫了他悲哀。
❷ 茂嶺山怎麼樣
茂嶺山,是濟南市區東部的天然屏障,連同南邊的硯池山。1948年9月16日深夜,濟南戰役首先從這里打響,華野9縱僅用2小時,拿下主峰,為「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而掃清外圍堅固堡壘奠定了勝利基礎。此戰雙方各死亡200人。在山東政法學院內登山的路山,學院特地於2009年建成由遲浩田題字的「解放濟南戰役茂嶺山戰場遺址」的紀念牆,還有兩塊關於濟南戰役和茂嶺山戰役介紹的牌匾。此山也稱五頂茂嶺山,可如今只看到三個山頭,其中南側靠近政法學院的山頭已經被斬斷,學院開山正在建設運動場。此山沒有任何景觀,北坡是商業墓地,南坡和西坡為周邊村民的墓地,有的墓已被掘開,肅殺悲涼。此山居二環東路較近,是俯瞰城市景色的制高點。
❸ 濟南府在王耀武之前是誰在 座濟南府
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
❹ 抗戰口號挺近濟南府 活捉王耀武 電視劇
濟南戰役,裡面有邵峰
❺ 1948年濟南解放是怎麼回事,誰把誰打敗了
濟南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大規模圍殲敵軍主力和解放敵人重兵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一個關鍵而偉大的勝利,是我軍全殲速決的攻堅戰典範,從此揭開了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大規模圍殲敵軍、奪取大城市的序幕。是役於1948年9月16日發起,到24日結束,僅僅8天時間,就解放了國民黨軍隊長期設防和重兵守御的山東首府--濟南市。
濟南位於津浦、膠濟兩鐵路的交匯點,是蔣介石集團藉以支撐其華北殘局的戰略要地之一,也是敵殘存於山東腹地的惟一堅固堡壘。與外界聯系早已隔絕,物資補給全依賴空運。濟南市區分為外城、內城和商埠,北臨黃河,南依群山,東西兩面較為開闊。
1948年秋,華東野戰軍在取得1947年的膠河、膠濟東段、萊陽的戰役的勝利,以及1948年3月的膠濟西段、4月的膠濟中段和5至7月的津浦沿線的戰役的勝利之後,山東地區出現了有利於該野戰軍內外線兵團能夠集中作戰的形勢。為此,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華東野戰軍集中全力發起濟南戰役。
戰役發起前,濟南守敵共有3個師9個正規旅和5個保安旅,連同特種部隊共約11萬人,大部分為王耀武嫡系,士氣低落,但依託堅固工事進行防禦,仍有較強的戰鬥力。守敵防禦作戰方針是:加強要點特別是張庄機場和城區的守備,並控制較大的預備隊,以支援外圍據點防守,企圖消耗我軍力量於外圍,達到固守待援之目的。其具體部署是:以北起洛口鎮南至馬鞍山一線為分界線,分為東西兩個守備區。以整編第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指揮整編八十四、第二師和獨立旅、保安第三旅、保安第八旅及青年教導總隊等兵力,擔任西守備區防禦;以整編第七十三師師長曹振鐸指揮該師及保安第六旅等兵力,擔任東守備區防禦;以第十九旅、第五十七旅及即將空運到濟南的整編第七十四師為總預備隊。敵整個防禦陣地由外圍防禦地帶與基本防禦地帶構成,在日偽軍原有工事的基礎上,築成支撐點式的永備和半永備型的城市防禦體系。王耀武自恃工事堅固,認為外圍至少能守半個月,市區至少能守1個月。
8月31日,華東野戰軍前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了毛澤東和軍委的一系列指示,周密地分析了敵我情況,並對戰役指導思想、兵力使用和保障工作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根據"攻城打援分工協作"的戰役方針和情況判斷,定下了既攻克濟南又殲滅援敵一部的戰役決心。其戰役部署是:一、以第三、第九、第十、第十三縱隊及魯中南縱隊主力(4個團)、渤海縱隊,配屬特縱炮兵第一團(欠1個營)、炮兵第三團(欠2連)、工兵團、坦克分隊(4輛坦克)擔任攻城任務;另以兩廣縱隊、冀魯豫軍區武裝一部、渤海軍區武裝及華東野戰軍司令部警衛團(共13個步兵團)擔任攻殲長清、齊河、洛口等敵外圍據點的任務。以上各部統一由山東兵團首長指揮。攻城部隊分為東西兩個集團,主攻方向置於西面,以求首先奪取機場,斷敵空援。二、以約18萬人組成阻援、打援兵團。三、以膠東軍區所屬部隊監視青島之敵,阻擊該敵可能的西援和北犯;以蘇北兵團之第十一縱隊及蘇北、江淮、豫皖蘇、冀魯豫、魯中南等軍區地方武裝,分別襲擊徐州機場,破壞津浦、隴海鐵路以遲滯徐州之敵北援。此外,各級地方部隊和民兵,積極向當面之敵逼進,牽制敵人,加強警戒,搞好支前,維護交通,以配合濟南作戰和保障後方安全。
9月16日夜戰役發起,我軍對守敵全線展開攻擊。18日,我軍攻城西集團第十縱隊攻佔古城、常鎮屯,殲敵一部,繼續向大飲馬庄方向發展;第三縱隊攻佔仁里庄、玉皇山、簸箕山等地,殲敵整編第八十四師一部,並以炮火控制了飛機場,迫使敵人停止了空運;魯中南縱隊佔領了黨家莊、岳而庄;第十三縱隊也以一部兵力北攻,佔領了石方峪、康而庄。當晚,敵整編第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在我軍強大軍事壓力和我黨地下工作人員敦促下,向我軍接洽起義。20日晚我軍向商埠發起攻擊,東集團各部則繼續肅清城外殘敵,積極進行攻城准備。經過炮火攻擊和連續爆破,我軍多路突破敵人陣地,向縱深發展。守敵不支,節節敗退。21日,我軍完全切斷商埠敵人的退路。22日,經激烈戰斗,商埠守敵2萬餘人被我軍全殲。與此同時,東集團在炮火及坦克支援下,肅清了城外敵地堡群,並進行了攻城近迫作業。22日18時30分,各縱隊在強大火力掩護下,連續爆破,經1小時左右激戰,先後攻入外城。至23日,全殲守敵第二一三旅及保安第六旅殘部、敵特務旅等,我軍佔領外城大部,迫近了內城。24日,我軍突入內城,城內守敵被我軍全殲,攻城戰斗勝利結束,濟南宣告解放。
濟南戰役的之所以能夠全勝速決。重要原因之一在於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人民解放軍的炮兵以及其他特種兵的建設,已經迅速壯大。濟南戰役中,華東野戰軍訓練有素的炮兵部隊英勇參戰,配合步兵進攻。炮兵在攻擊濟南市外圍據點時,即按照我軍步兵攻擊的方向猛轟敵軍的各種強固工事,掩護步兵順利進攻;以密集炮火包圍抵抗的敵軍,特別是其炮兵和戰車部隊,擊退其反撲;以遠程炮轟擊敵軍的飛機場,使其飛機無法參戰,從而摧毀了敵軍的空中威脅;以密集的炮火炸開城牆,為我軍攻城部隊迅速突破敵守軍防線創造了條件;又以縱深射擊的火力擊退敵軍的瘋狂反撲,進而鞏固突破口,擴大戰果。這種運用集中火力突破一點,隨即向兩邊擴張的戰術,既可控制敵軍,又能消滅敵軍,有效地減少了我軍進攻部隊的傷亡,加快了進攻速度。
原因之二在於我黨我軍充分發揮軍事打擊與心理戰的結果。在華東局、山東省委和濟南市委的領導下,地下黨組織和革命群眾於兩軍鏖戰之際,在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上,同樣進行著緊張工作和激烈的戰斗。很多同志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各種渠道,入匪窟,探狼穴,瓦解敵軍,開展心戰瓦解工作,終於敦促吳化文戰場起義,從而加速了濟南戰役的勝利。未來高技術戰爭條件下的城市進攻作戰,我軍也必須牢固樹立軍事打擊與心理戰相結合的觀念。在對敵實施軍事打擊的同時,必須對敵實施不間斷、有節奏的心戰攻勢,緊緊抓住敵軍在戰役初期和遭受毀滅性打擊等各個階段的心理變化,循序漸進,軟硬兼施。通過空投宣傳品、無線電通信插播干擾、網路襲擊等,向敵人發送各種虛假信息,使敵官兵心智迷亂、情緒迷茫、注意力分散,正常活動受到影響,削弱士氣,最終降低作戰能力。從而達到引起敵方生活困難,心理恐慌,社會無序,厭戰情緒滋生,精神防線崩潰的效果。
原因之三在於華東野戰軍各級指揮員能夠靈活運用各種城市進攻戰役戰法。在濟南戰役中,我軍攻城兵團指揮員根據濟南北臨黃河,南依泰山,敵防禦重點在東郊、而西區防守相對比較薄弱,因此我軍將主攻方向置於西區,採取"四面合圍,多路突破,向心鉗形攻擊"的攻擊部署。這樣,我軍可以迅速搶占機場,切斷敵軍唯一的空援道路。多路突破可以使敵軍難以辨清我軍的主攻方向,陷敵以顧此失彼的境地。未來高技術條件的城市突擊作戰,也應著眼戰局的不斷發展變化,視情實施空地協同、立體合圍、垂直突破等戰法
❻ 抗戰時內奸對著粟裕開了一槍,是誰救了粟裕
是方誌敏,粟裕將軍的戰友。
❼ 內戰守濟南的國民黨將領是誰
內戰守濟南的國民黨將領是王耀武。
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漢族,山東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將,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山東省主席、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山東綏靖統一總指揮部主任,青天白日勛章獲得者,中正劍持有人。
1924年11月考入黃埔軍校;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率部創建第七十四軍,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師長、副軍長;1939年,因功升任第七十四軍軍長;1945年1月,升任第四方面軍司令官;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任受降主官;1946年1月下旬任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3月兼任國民黨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10月23日,兼任山東省政府主席,並兼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
❽ 求王耀武活捉的情況
樓主說的可是活捉王耀武打進濟南府的那個王耀武嘛??
王耀武(1904年 - 1968年),字佐民,山東人。抗日名將,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黃埔三期生,曾擔任國軍勁旅第74軍軍長(整編74師前身)。 參與指揮萬家嶺大捷。
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三期。
1928年,參加北伐。
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9月升任上校團長。
1932年,參加了第四次圍剿,因功被蔣介石召見,並升任少將旅長,旋升五十一師師長。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率部參加「八一三」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重創日軍,隨後多次率部參見抗日會戰。
1944年, 任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第四方面軍司令官。
1945年,任第二綏靖區司令官、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
1948年,濟南戰役之後,化裝潛逃被俘。
1959年,特赦釋放後,任政協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
1964年,任全國政協委員。
1968年7月,病逝於北京
❾ 打進濟南府 活捉王耀武是什麼電影
《濟南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