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滿洲里有電影院嗎
有,以前很多,現在少了,很難找.
② 電影院哪一個位置最好
3D(包括IMAX)電影觀看位置最好在影院所有排數的3分之2排正中左右都可。普通影片:小廳1般56排就好、中廳78排最好、大廳910排最好。DMAX電影在上面基礎上延後兩排就能夠。
③ 看完電影《滿洲里來的人》後的感受
電影《滿洲里來的人》是唐棣導演的處女作長片,也算是集裝逼、拖沓、書齋江湖氣、惡趣味、莫名其妙、膽大包天於一體之作。
「我的電影從來無意寫實,它們是鏡子,是現實的片段,幾乎跟夢一樣」英格瑪·伯格曼的話好像是在說幾百年後的《滿洲里來的人》。
「如果中國會好,國產片也會好。」費穆說得多好啊,中國多爛啊,電影怎麼好得了,更何況CULT電影。《從滿洲里來的人》表達的無非是現在中國的爛,尤其是中國人情感的荒蕪,這不是一個票友導演能夠Hold得住的,裝逼勢在必行,或者說導演只有裝逼的願景,而沒有足夠的實力。我還是想說,《從滿洲里來的人》的裝逼在某種程度上比《小時代》要惡劣。《小時代》一看就沒格調,害人有限,而《從滿洲里來的人》是流氓有了文化,呈現出精英和探索的樣子,只怕會流毒甚深,堪稱妖孽。《從滿洲里來的人》時間軸被打亂、鏡頭語言散漫,感覺像沒說什麼事兒一樣,哪怕實打實的十幾分鍾的強暴戲碼,也感覺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時間那麼長,懷疑他的體力……再說「書齋里的江湖氣」。這是我最想說的。書齋里的江湖氣意思是假江湖。從《湖畔公路》開始,導演一直是個詩情畫意的人。我難以接受一部看上去壞得令人發指的電影。至於,惡趣味,我看很多人說到《不可撤銷》,我沒那麼庸俗,所以,我想到的是《感官世界》。有人說《滿洲里來的人》讓人三觀毀盡。此言差矣。沒錯,《滿洲里來的人》試圖呈現這個三觀毀盡的世界,給一些逐漸淹沒在世俗中的人類情感唱輓歌,但走得並不決絕,最後男主竟然被抓住暴打,一點希望都不給,不像《感官世界》被割下來的小雞雞多麼美好多麼有力量多麼讓人快活啊。但是男主看誰順眼就殺,還是頗有點人類被上帝遺棄的感覺,可惜沒搞好。我發現我的確喜歡惡趣味,之所以指責這部電影是因為導演的惡趣味很吃力。壞人都是不講理的,我有可能成為《滿洲里來的人》的主人公,而導演顯然不可能。我的不滿有不容置疑的邏輯。這個電影可以看出《鯨魚馬戲團》(從火車站跑出來,在路上走那段)《天堂電影院》(男主人公趴在牆上親吻女主人公影子)《阿里郎》(那段采訪)《看見惡魔》(雨夜的殺人戲)《黃海》(片尾的追擊者)《三更》(那些古怪的角度)這些片子的影子,可能是他們說的這個電影向大師致敬——致敬只是美其名曰,東拼西湊才是核心。導演從自己二十幾年來的觀影經歷中把喜歡的場景參考一遍,這些可以算作完美的鏡頭反而暴露這部電影的混蛋邏輯。在這個邏輯之下,這個野心勃勃的傢伙一般會躲在黑暗中偷笑。
文章的結尾,我摘取我第一次看片後的觀感:「最美的鏡頭當然是片尾女主翻出欄桿跳下去。回頭一看,那麼安靜的眼神,對這個世界如此不屑,噗,乓,咚咚,就這么幾個聲音。不過如此。去你媽的。就是這樣。就因為這個鏡頭,我開始嫉妒那個殺人犯。」
④ 怎樣知道哪個電影院好
頂級影院其實可以參考現在國內的一些五星級影院,放映設備不用說了吧,一流的放映設備是最重要的,2K數字放映機,real-d的3D放映系統,美國主流的音響設備和巨大的增益銀幕,放映廳要多廳並且要大,座椅要舒適,具有良好的通風系統。如果有條件建一套IMAX系統就更好了。另外環境方面我覺得要寬敞舒適,票房要多櫃台以便於緩解排隊購票,要有大型電子顯示屏顯示當天場次信息。要有能容納多人的休息區域,咖啡廳等購買食品的地方。在影院大廳休息區域應該有大型的顯示屏播放預告片和影院優惠活動信息。也應該具有售賣影片周邊商品的地方。裝修也需要講究,地毯這些東西就不用多說了吧?其實我感覺國內雖然豪華影院硬體設施很好,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卻都丟失了,那就是服務,對待觀眾要尊重和藹熱心,要善於接納觀眾的意見和建議,這才是關鍵。
⑤ 看電影哪個影院比較好
4D或者3D電影院已經不適合開了,因為內容匱乏很多人玩一次玩兩次你能保證他來第三次?
就跟VR一樣,技術沒成熟前不適合商業化,目前最火爆的是私人影院。
⑥ 滿洲里有影院嗎
滿洲里這個城市是很早就發展的口岸城市。城市建設。人文,娛樂。餐飲等都已經不錯了。說實話。我在北京呆那麼多年也沒感覺什麼好玩的東西。無非就是吃飯。打檯球。游泳,唱歌。逛街。酒吧。滿洲里五道街有個腐敗一條街。你可以去試試。
停水停電你聽誰說的啊。
醫療教育沒問題。
⑦ 哪個電影院環境好一些
寶龍的大地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