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第一部無聲電影是什麼時候製作的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
據IMDB上的權威論證,英國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看來大家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不是盧米埃爾也不是愛迪生,而是英國的勒普林斯(1842-1890)!
難道第一部電影可能是有聲的么??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
據IMDB上的權威論證,英國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看來大家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不是盧米埃爾也不是愛迪生,而是英國的勒普林斯
❷ 世界上第一部無聲電影誕生於何國
世界上第一部無聲電影誕生於法國,無聲電影的年代是1895—1920 1895年,法國米盧埃爾兄弟放映了第一部電影《水澆園丁》讓一個小男孩踩住園丁澆水的橡皮管以捉弄園丁,給人們帶來了歡笑。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攝影機是由法國科學家居勒·馬萊伊在1888年製成的, 接著, 許多國家的科學家不斷地研究和改進, 並不斷試驗在銀幕上放映電影, 而以盧米埃爾1895年12月28日這天用`活動電影機'放映的這一次最為成功, 人們就把這一天看作電影時代真正開始的日子。
從此以後, 有聲電影, 彩色電影、全景電影、立體電影應運而生, 還出現了有味電影和有感電影,隨著科技的不斷進展, 電影必將給人們帶來越來越高的藝術享受。
(2)無聲電影是哪個世紀擴展閱讀:
由1896年至20世紀20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
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
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❸ 世界第一部無聲電影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
據IMDB上的權威論證,英國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看來大家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不是盧米埃爾也不是愛迪生,而是英國的勒普林斯(1842-1890),
難道第一部電影可能是有聲的么??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
據IMDB上的權威論證,英國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看來大家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不是盧米埃爾也不是愛迪生,而是英國的勒普林斯(1842-1890),
難道第一部電影可能是有聲的么。
❹ 有聲電影與無聲電影出現在什麼時期,代表作有哪些
自己猜
❺ 無聲電影的簡介
無聲電影(或稱「默片」),是指沒有任何配音、配樂或與畫面協調的聲音的電影。默片技術發明於1860年左近,但在1880至1900年期間,當單卷電影的製作已經變得容易時,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東西。
把電影影像與聲音配合的想法,幾乎是與電影本身俱生的;但由於技術上的困難,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電影都是默片。默片的影像等同共通的語言。默片年代,亦被稱為「銀幕年代」。
❻ 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是《定軍山》,1905年,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攝制了戲劇紀錄片《定軍山》,此為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譚鑫培主演。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
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居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1905,適逢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這一年,離威廉·肯尼迪·迪克森發明電影放映機過了16年,離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車進站》過了10年。
(6)無聲電影是哪個世紀擴展閱讀:
在有聲電影出現以前,曾經有過數以千計的默片,但歷史學家估計當中的八、九成已經永遠遺失。在二十世紀早期的電影通常使用非常容易起火的硝酸底片拍攝,這種底片需要小心的保存,好使它們能夠避免損壞。
很多時候,當片子已上映過,很多人都會認為它們已經毫無商業價值,就會草草收存,甚至完全不存。數十年後這些底片已經被壓碎成為灰塵。有些會循環再用,但大部份都在戲院火警或騰出空間時銷毀了。所以,默片的保存一直是歷史學家的優先處理事項。
❼ 世界上什麼時候有無聲電影的什麼時候有有聲電影的
無聲電影
又稱「默片」。早期電影只有畫面,影片本身不發出聲音,劇中人物的說白通過動作、姿態以及插入字幕間接表達。拍攝和放映無聲影片的運轉速率為每秒16格畫幅。無聲電影時期,電影發展為純視覺藝術,拍攝了《戰艦波將金號》、《淘金記》等經典性影片。
無聲電影時期,誕生了一大批電影藝術大師,梅里愛、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勒內·克萊爾、茂瑙等,他們在電影創作實踐中已經積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藝術。有聲電影誕生初期,這些默片藝術大師對有聲電影的出現產生過強烈的貶斥和抵觸情緒。的確,早期有聲電影在技術和藝術上的幼稚,曾對默片蒙太奇藝術的精妙產生過不良作用,但隨著它在技術和藝術上不斷發展、成熟,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成為電影發展的方向,許多默片大師也開始嘗試有聲電影的創作。
1893年,T.A.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群眾性放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發展和中下層居民迅速增多,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人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當時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產量每月400部,主要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鮑特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藝兒發展為一門藝術。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
1910年8月27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項發明:有聲電影。一些經過挑選的觀眾被邀請到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觀看把留聲機的聲音和電影攝影機上的圖像聯系起來的電影機。
其他人也曾想過發明有聲電影機,但無一成功。愛迪生的貢獻在於他在同一時間里把聲音和圖像同時記錄下來,而這一點,其他人是無法做到的。通過運用一台既可留聲又可攝影的機器,愛迪生可以讓演員在拍攝過程中自由地來回走動,而這在過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愛迪生耗費了兩年精力,才研製成功有聲電影機。
❽ 世界第一部無聲電影出現在哪個國家
英國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
據IMDB上的權威論證,英國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看來大家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不是盧米埃爾也不是愛迪生,而是英國的勒普林斯(1842-1890)!
❾ 無聲電影的歷史
無聲電影時期,誕生了一大批電影藝術大師,梅里愛、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勒內·克萊爾、茂瑙等,他們在電影創作實踐中已經積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藝術。有聲電影誕生初期,這些默片藝術大師對有聲電影的出現產生過強烈的貶斥和抵觸情緒。的確,早期有聲電影在技術和藝術上的幼稚,曾對默片蒙太奇藝術的精妙產生過不良作用,但隨著它在技術和藝術上不斷發展、成熟,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成為電影發展的方向,許多默片大師也開始嘗試有聲電影的創作。
無聲電影,亦稱「默片」,是對有聲電影發明之前所有電影的統稱。電影誕生之後,由於電影聲音技術的局限,早期電影是有影像而無對白和聲效的電影。為了解決這一局限,無聲電影多採用單畫面的字幕來表現重要對白和音效,故也稱「默片」。有些院線在電影放映時,會在現場由音樂家根據劇情發展進行即興伴奏。到了1920年代末,隨著有聲電影技術的發明,《唐磺》(1926)、《爵士歌王》等影片開始在部分地採用有聲技術,使當時的觀眾非常震撼,無聲影片註定要被有聲電影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