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家衛電影的經典人物
一樓的。梁朝偉在《花》《2046》里是叫周慕雲!
周慕雲和蘇麗珍。
這一組名字是花樣年華中梁朝偉和張曼玉飾演的角色。兩個人的愛侶都自背叛他們,他的女人與她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也因此格外微妙,漸漸產生感情。愛得隱忍,最終卻不得不離去。
此外,這一組名字還出現在《2046》里。周慕雲仍是梁朝偉演的主角,而蘇麗珍也確實是張曼玉飾演,但只是友情客串一個鏡頭,作為回憶,是周慕雲心中的回憶。她在他心裡是不能替代和逾越的。這也是為什麼他之後與別的女子都不能認真相愛,而只逢場作戲。
蘇麗珍這個名字還有一次出現是在《阿飛正傳》中。而且還是由張曼玉飾演,她與劉嘉玲演的舞女,是主角阿飛(張國榮飾)的兩個不同類型的戀人。張曼玉演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女性,而劉嘉玲演的舞女則無沒奔放,但兩人又一個共同點就是專一,都鍾情於阿飛。
阿飛。
張國榮飾。在前文已經提到。是《阿飛正傳》里的男主角。有一段關於飛鳥的台詞很著名(但我不能完整背下來了)。大意就是說,有一種鳥必須一直飛一直飛,不能停下來,它一生只有一次停下來的機會,就是死的時候。這個「飛」的意象也契合了主角阿飛以及電影的名字,算點題。也是表現主題。生之飛翔的無奈與不息。
黎耀輝和何寶榮。
《春光乍泄》的角色。是一部同性戀題材的電影。由梁朝偉和張國榮飾演。他們是一對同性戀人,總是存在矛盾,卻又心中始終相互牽掛。出現頻繁的依據台詞是「讓我們重新開始」。影片的開頭是講他們去阿根廷旅行。這部片子傳達的意思,個人認為除了感情上的不能割捨,還有就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地方是你可以去的,只要你有心。
編號223和編號663。
《重慶森林》中的人物。分別由金城武和梁朝偉飾演。兩個警察。
警察223在25歲生日之際失戀,又邂逅一個金發女殺手(林青霞),並離奇地愛上她。愛情並沒有結果。但223的一些台詞讓人記憶猶新。比如說任何東西都有保質期,食品是,物品是,愛情也是。又比如說一罐罐頭生產和售賣要花費多少心血你說過期不賣就不能賣了,你有沒有考慮過罐頭的感受啊?
警察663也是失戀,空姐女友離她而去。663每天到快餐店買廚師沙拉。小店的售貨女孩喜歡他(王菲飾),在偶然機緣中女孩拿到了663家中鑰匙,便每天偷偷到他家裡為他打掃衛生、整理房間、喂魚。直到被他發現。他約她在叫作加利福尼亞的酒吧見面,女孩卻去了真的加州。回來以後也穿上空姐制服,給了他一張登陸愛情的「機票」。
東邪和西毒。
出自《東邪西毒》。改編自金庸小說。在這裡面東邪黃葯師和西毒歐陽鋒竟是好友。電影講的是他們與慕容燕(慕容嫣)的糾葛。慕容嫣鍾情黃葯師,卻被黃葯師辜負,於是精神分裂。造成了慕容燕和慕容嫣是兄妹的假象(實際上就是嫣一人)。更離奇的事慕容還要殺手歐陽鋒殺了自己的哥哥,原因是他阻止自己和黃葯師相愛。而她同時又以哥哥的身份請歐陽鋒殺了黃葯師,因為他搶走了自己心愛的妹妹……
暫時想到這么多,再想到的話來補充。
❷ 王家衛導演的所有電影裡面,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
我最喜歡的就是《一代宗師》,王家衛拍電影並不是特殊的往愛情方面發展,而是注重多元化的交流,這部電影當中主要是為了講述葉問的傳奇故事,中間穿插著很多其他國仇家恨的情節,讓人在看的時候更加的思考人性。
在選角上還有演繹上都是特別的到位,基本上是沒有一個演技不好的演員,更多的是大牌的老戲骨,包括一些場景都特別的引人回味,而且王家衛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特點,有些鏡頭進展的特別的慢,還有一些臉部特寫特別的明顯,這是他獨有的拍攝風格,但是也形成了一種經典,呈現出來的效果也特別的好,所以說《一代宗師》,確實是一部優秀的片子。
❸ 你最喜歡王家衛的哪部電影哪句台詞
要記住的我都會記得!墨鏡電影里那麼多讀起來文藝到不行的台詞都沒有這一句簡單平實的話帶給我的觸動多。第一次看阿飛正傳的時候,我以為阿飛只是個浪盪子,那經典的把妹用的一分鍾台詞以及無腳鳥,都只是逢場作戲的慣用伎倆而已。直到後來,劉德華在火車廂問中槍後的哥哥,1960年4月16號的下午在做什麼?張國榮答:她告訴你了?沒有遲疑,直截了當。原來他一直都記得。該記住的他都會記得。他離開張曼玉,是因為知道她跟他在一起不會快樂。他十分了解自己,極度缺乏安全感,他身邊的女人也沒有安全感。所以,他離開,他流浪,他飛翔,疲憊的揮動著翅膀,無法著陸。但是他心裡終歸還是記得,他明白自己虧欠她們,只是驕傲固執的不想表現出來,高冷無情只是表象。對待感情,他終歸還是熱誠的。
❹ 喜歡 王家衛電影 的理由 (不喜歡的人請勿回答)
阿 飛 正 傳
1991年第三十六屆亞太電影展中,王家衛憑借《阿飛正傳》 摘走了最佳導演獎,從此家衛風格被很多人推崇。
這是一部反映六十年代的懷舊影片,頹廢,空虛,似乎讓人搞不清楚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有人覺得,王家衛其實是用六十年代斑駁的鏡子照出了九十年代靈魂疲憊的影子。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最有特色的地方在於它的畫面和對白,而它受到推崇的原因則是導演選擇了優秀的攝影,組織好了他想達到的畫面效果,又找到了最優秀的演員,很好的詮釋了對白和情節。所以,我要從畫面和對白來分析本片。
[說明:方括弧中的話是分析影片後整理出的潛台詞。]
這部電影的色彩和感情基調都像舊照片一樣:陰暗的公寓小屋,一張不太整齊的床,隨地散落的衣物,煙灰缸,百葉窗……在這樣的環境中,主人公也是頹廢的,似笑非笑的表情,對感情的無所謂,毫無顧忌的放逐自己,傷害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故事一開始,鏡頭跟在張國榮身後,一陣響亮空曠的皮鞋與地面碰撞的聲音,把我們帶到了第一個場景——小賣店,這是張國榮和張曼玉相識的地方。畫面中斑駁脫落的牆皮,主人公有些搖曳的身體,一開場就定好了全片的路線——不羈、衰敗。這時,畫面中穿插了一個鍾表即將指向三點的鏡頭,這是一處伏筆。因為不久之後,觀眾們就聽到了張國榮那一段最經典的台詞:「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鍾,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得那一分鍾,由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鍾的朋友,這是一個事實,你不容否認的,因為已經過去了。」
原來,他每次都是三點來這里。(這也使我想到了怎樣通過鏡頭來表現習慣,還不會讓觀眾覺得累贅。)自此,張國榮與張曼玉成為朋友。
當暗淡的黃綠色畫面中出現夏威夷慵懶的吉他聲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片與影片內容不太相符的景象——濃密的熱帶叢林,其實,這是影片的一條線索,貫徹始終。正是這一幅夏威夷景象使主人公有借口放縱自己,也正是這個地方引發了所有的故事……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了影片的第二個場景,也是主要場景之一——張國榮的家。
我們可以發現室內布置比較零亂,但主人公的個人形象卻絲毫不亂,也許這也是那個社會中那一類人的普遍現象。就好像結尾處當梁朝偉出現在那個極其狹窄的閣樓中,認真的修剪自己的指甲,整理自己的發型一樣。
在影片進行到很短的時間之後,張國榮和張曼玉的感情就結束了。因為張曼玉提到了一個會鎖住張國榮自由的問題——結婚,在張國榮看來,這件事是在計劃和安排他的生活,可是他是一隻沒有腳的鳥,從天空飛過,無拘無束這樣被安排好的生活他沒有辦法接受,所以只有結束了。在結束的時候,張曼玉慢慢的穿好衣服,她的留戀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可在就要出門的時候,她卻說了一句很決絕的話「我以後都不會再回來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導演表現這一段故事時,用了不同的畫面結構:起初,在這個場景中有一段較長的鏡頭都是給主人公面部特寫,不僅可以通過演員的精彩演技來刻畫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心理活動,還可以使畫面看起來很緊湊,尤其不經意間閃過的正在工作的電扇,更讓我們覺得空氣很悶,話題也不太順暢。之後,事情以分手告終,鏡頭推遠,構圖也變的透氣了,前後兩種鮮明的對比使畫面看起來松緊有致。
然後他回到了養母的家,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現他回家的情形,家中有一個傭人。物品的陳設,家裡的環境都顯的很闊綽,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張國榮可以在外面也住著比較奢侈的房子。
養母喝的很醉,張國榮從衛生間把她扶到了床上,之後又一個動作就是用手擦去了養母嘴邊的污物,然後又抹到了被子上。這個動作讓人覺得有些奇怪:伸手去擦,說明他關心養母,可是又順手抹到了被子上就有些不解了。正常情況下,我們應該是去洗手,而不是毫不在乎的弄臟自己的家。這個問題到養母第二次在影片中出現時,我們就會明白了。張國榮去找那個讓養母傷心的男人,並把這個看上去高大英俊的男人打的跪地求饒,只得交出騙來的一對耳墜。
在這里他認識了跳肚皮舞的舞女——咪咪(劉嘉玲)。打人的時候,張國榮看起來很瘋狂,甚至拿出了鐵錘,砸壞了更衣室的玻璃和洗臉池。鏡頭就在這個小空間里隨著張國榮移動,野蠻的動作兇狠的聲音讓人覺得很「痞」。可打完之後,他卻走到鏡子前很沉著的整理起了頭發,還優雅的對身後的咪咪說:「你可以去換衣服了。」這些細節讓我們又多認識了張國榮扮演的這個角色。
接著,耳墜這個小道具又派上了用場。張國榮看出咪咪很喜歡這對耳墜,就拋給了她,可是只有一隻。於是她跟著張國榮回家了。這樣,她就成為了我們看到的第二個女主角,開始在張國榮家生活。
在這段故事中,有一段情節很有趣,就是張國榮征服了劉嘉玲之後心情很好的跳舞,畫面中他在鏡像和場景中交替出現,畫面流暢,輕松。
不久,養母第二次出場,為我們解開了很多疑問。原來只有她知道張國榮的生母是誰,可她卻把這個秘密守了十多年都不說。在他們的對話當中,我們看到的不是母子關系,而是憎惡敵對的關系,也明白了原來張國榮對生活的態度都源於自己的親生父母。所以,養母這個角色可以稱得上是本片的線索人物。我們還會發現,養母說的是上海話,而張國榮說的卻是粵語,這似乎隱含了一個內容——養母是從上海移居到香港的。
咪咪想養張國榮,這對於張國榮來說又是在計劃他的生活,他無法接受,這段感情也這樣結束了,張國榮也從此再咪咪的世界中消失了。
之後,養母終於不再隱瞞這個秘密了,張國榮知道了所有的事情,決定放棄所有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卻沒有見到,在離開的時候,他也不回頭,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家人一定在身後偷偷的看著他。既然他們不給自己機會,那自己也不會讓他們有機會看到……
有一堆很有意思的關於王家衛電影的詞:街、小店、鍾表、吉他、冷飲、樹、短裙、梳子、雨、打電話、燈、閣樓、床、火車、長椅、雨林、車、廚房、櫃台、制服、孤單、相逢、交錯、疏離、寂寞、沉默、自語、交談、依靠、凝視、接觸、嚮往、捍衛、不知所謂。這些詞語的拼湊,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很獨特的王家衛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反反復復在講一個詞——拒絕,「如果你不想被拒絕,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絕別人,我們在這部影片中也可以發現這一點。他拒絕了很多,也終於空空的離開了人世。
❺ 在王家衛的眾多電影裡面,你最喜歡的一部是什麼
有些電影看一遍就忘不了,有些場景看一遍就記住,有些台詞看一遍就忘不了。這就是經典的魅力。有一部電影叫王家衛-style電影,你可能不了解他的電影。沒關系,你只需要記住那種風格和那些憂郁和青春的台詞,所以個人最喜歡的還是以下幾部經典電影,就一起回顧那些王家衛電影!
影片講述了兩個愛情故事:一個失戀的警察在城裡遇到一個神秘的女殺手,一個巡警663和一個女孩在快餐店的愛情故事。一部離奇的愛情電影,影片選擇了兩個獨立的小故事來講述,這兩個看著不相乾的故事其實是執念的不同表達。無論是633的家,還是“加州”,都是同一個地方,不同的時空,但終究會再相遇。梁朝偉和金城武確實有他們自己的魅力!
❻ 你最喜歡的三部王家衛電影作品分別是哪三部
王家衛電影本人看的第一部是《東邪西毒》,大學時(2000後)電影課上老師給放了《阿飛正傳》。迄今為止,除了《旺角卡門》外,王家衛其餘電影全部看過。
《春光乍泄》
本人最喜歡的王家衛電影,沒有之一,就是因為此片,開始迷上了王家衛。王家衛電影感情最直接最強烈的一部,影片中運用了很多鏡像對照,阿根廷的哭泣與香港的微笑印象深刻,黎耀輝與何寶榮的遺憾在影片結束後久久縈懷,念念不忘。
《東邪西毒》94原版/終極版
王家衛電影中唯一的一個多線敘事的電影系列中的上部。影片中的第一個故事本人不太喜歡,第一次沒有看懂,專程去看了影評後又把前面的部分重看一次才懂了個大概第二個故事倒是清晰易懂,小警察663的單一木訥,與雜貨店女孩阿菲的靈動相得益彰。
《重慶森林》這部影片當年很快就拍攝完成了,還獲得了好評,很多人喜歡這部電影,本人倒是覺得這部電影的清新氣氛,歡喜結局偶而做個調味劑不錯,畢竟總是看悲劇人也會累的。
《愛神-手》
王家衛和安東尼奧尼、索德伯格合作的電影里王家衛拍攝的部分,另外兩位大師拍攝的部分沒有看,只看了手。
這也是60年代三部半系列中的一段,感覺影片比較內斂細膩,沒有《花樣年華》中的那種韻律和典雅,也不像《2046》那般奢華堂皇。這部短片本人還是比較喜歡的。
《2046》
60年代三部半的最後一部,影片還加入了科幻元素。王家衛之前電影的一個總結,總體感覺有點亂,需要結合《阿飛正傳》《花樣年華》《愛神-手》來看。
也許是習慣了王家衛的色調與風格,貼合劉以鬯原著的《酒徒》反而覺得沉悶看不下去。《2046》第一次沒有看懂,後面又看了一遍才看懂,單獨看覺得一般,結合前面幾部一起看,覺得還不錯,也挺好看的。
《穿越9000公里來見你》
戛納國際電影節紀念的三分鍾短片,沒看懂,大概王家衛也沒准備讓人看懂。這個短片性感唯美,本人還是蠻喜歡的。
《墮落天使》
這部電影的演員在王家衛電影里顏值最高,整個片子色調很暗,和《重慶森林》一樣多線敘事,整個片子除了何志武的初戀女孩比較鮮亮,整體總感覺有點悶。個人對這部的喜歡程度比較一般。
《藍莓之夜》
又是一部大團圓結局的王家衛電影,一部外語片。這部影片還請了人編劇選演員,影片也是單線敘事。雖然沒有了杜可風掌鏡,整部片子依然是滿滿的王家衛風格。許是看管了自己人的表演,外籍演員出演的這部始終有點喜歡不起來。
重看後補發
這次重看完王家衛除的所有電影作品,在他的劇組里,我最喜歡的,除了王家衛本人之外,竟然不是張國榮、梁朝偉、張曼玉中的任何一位,而是攝影師杜可風,他鏡頭下的畫面,不只是平常意義下的美,還透著種很強烈的藝術感。有些時候,他完全可以拍得更穩定,聚焦准確、更正常,但他故意拍得有些晃動、混亂與誇張,但整部片子拍下來,卻又不失美感,反而更多了份獨特的意境,他的畫面構圖也是漂亮極了。王家衛的電影里,少了杜可風,便覺得少了種特別的味道。
從前看時總覺得阿叔的剪輯帶有一種韻律感,譚家明的剪輯顯得有些生硬。今次是在補看了譚家明導演的《烈火青春》後再來看的《阿飛正傳》和《春光乍泄》,反而更喜歡譚家明的剪輯。《阿飛正傳》在王家衛的電影中最沉重的,反而是最容易看完的。譚家明的剪輯,無論是《阿飛正傳》還是《東邪西毒》原版,都很注重影片動靜的搭配,使影片節奏不顯沉悶,而阿叔的剪輯,還是覺得有些悶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和原版對比故事主線變化不是特別大,但是看起來完全兩種感覺,原版更像一部武俠片,絲毫不覺沉悶,終極版則更像一部意識流愛情片,還是有點悶的。
本次觀看順序如下:
《東邪西毒》終極版
《東邪西毒》原版
《墮落天使》
《重慶森林》
《花樣年華》
《愛神-手》
《藍莓之夜》
《2046》
《一代宗師》3D版
《一代宗師》2D版
《阿飛正傳》
《春光乍泄》
《旺家卡門》
這次刻意把《阿飛正傳》和《春光乍泄》放在後面看,以免看完了這兩部,看不下去其它。《旺角卡門》是在計劃之外的,看完了其他,很想看看杜可風的風格與《旺角卡門》里劉偉強的攝影風格有什麼不同,便看了《旺角卡門》。每遍看王家衛的電影,都是從《東邪西毒》看起的,並非刻意,只是湊巧。
杜可風的攝影風格與劉偉強還是有明顯差別的,杜可風的鏡頭是很藝術化的,劉偉強的則商業很多。杜可風鏡頭下的人物特寫,很多時候是誇張的,有時為了表現人物的內心焦灼感,刻意不去對焦。劉偉強擔任攝影指導的《旺角卡門》里,完全看不到這種感覺。整部影片,幾乎沒有讓我感受到一絲一毫藝術化的意境與味道。
這次看,按我個人的喜好,對各部影片攝影排序如下:
《東邪西毒》原版、終極版
《阿飛正傳》
《春光乍泄》
《花樣年華》
《墮落天使》
《2046》
《愛神-手》
《重慶森林》
《一代宗師》2D版、3D版
《旺角卡門》
《藍莓之夜》
最喜歡的始終是《東邪西毒》的攝影,之所以把《阿飛正傳》的攝影排在《春光乍泄》和《花樣年華》的前面,是因為本人特別鍾愛《阿飛正傳》里的鮮明人像特寫。
《旺角卡門》和《藍莓之夜》的攝影本人都不是特別喜歡,尤其是《藍莓之夜》。
《春光乍泄》里阿叔布置的房間,頗有些梵高的味道,配上杜可風充滿藝術感的鏡頭,再配上暖黃色的色調,簡直美極了。張國榮也說過張叔平和杜可風對王家衛很重要,王家衛的創意與調度,張叔平的美術設計、杜可風的攝影鏡頭在一起真是絕配。杜可風帶隊去伊瓜蘇瀑布拍攝時,剛好趕上當地之前剛下了十幾天的雨,形成了壯麗的奇觀。也許是伊瓜蘇瀑布拍得太壯觀,也許是何寶榮與黎耀輝的故事太動人,又或者王家衛心裡始終偏愛著杜可風,又或者是為了紀念《春光乍泄》在王家衛在戛納的揚名,《一代宗師》3D版的澤東公司的字被打在了《春光乍泄》的伊瓜蘇瀑布上。
王家衛喜歡的演員類型只有兩種,一種是以張國榮、張曼玉、梁朝偉的優雅小資有年代感的,一種是以金城武和王菲為代表的率真孩子氣的,王家衛尤其偏愛第一種類型。而至於張震、章子怡等,則是王家衛一直在努力把他們往第一種類型上塑造直到成為第一種類型。
這次看,之前有些沒注意到的地方這次看懂了。《墮落天使》是色調最暗最壓抑的,《重慶森林》也明亮太多,整部片子氛圍比較輕松。這次看覺得第一個故事不那麼悶,比上次看覺得好看些,倒是《花樣年華》覺得有點悶,感覺第一次覺得那麼好看。
《墮落天使》、《愛神-手》、《藍莓之夜》、《一代宗師》2D、3D版觀後與之前感覺差別不大,《2046》比之前看覺得好看些了。雖然《花樣年華》有所下降,《2046》有所上升,但是還是感覺《花樣年華》更好看。
《旺角卡門》雖然不怎麼王家衛,但作為一部黑幫片來看還是不錯的。影片後半部還是挺震撼挺打動人的。這部電影中有段劉德華的特寫也很不錯,雖然不如杜可風的人物特寫那版藝術化,但華仔的有情有義卻表現得淋漓盡致。劉德華還是很適合這類的角色的,他早期這類的角色還是很出彩的。只是,他不適合王家衛的文藝片,在《阿飛正傳》後,劉德華再沒有出演王家衛的電影了。
曾經以為對《春光乍泄》的喜歡永遠不會改變,但看過《烈火青春》後,現在有點忍不住懷疑,王家衛的所有電影中,自己潛意識里最喜歡的或許不是《春光乍泄》而是《東邪西毒》,《春光乍泄》看不厭,《東邪西毒》同樣看不厭,甚至還覺得看不夠。
《阿飛正傳》還是《東邪西毒》原版、終極版亦或《春光乍泄》,究竟最喜歡哪一部,這次看完,自己都有點分不出了。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這是已故香港著名作家劉以鬯先生的文字,看完取材於《對倒》的《花樣年華》和取材於《酒徒》的《2046》,再去回看《阿飛正傳》,真得非常契合。《阿飛正傳》是王家衛所有影片里雨夜最多的片子。
❼ 在王家衛導演的所有電影裡面,你最喜歡哪一部為什麼
說到王家衛,想必,大家都知道王家衛是一個比較出名的導演。他導演的電影也特別的多,比如說,其中知名的電影這有阿飛正傳,這部電影非常能體現作者的風格。他所表現出來的手法能力和架子傾向。對於王家衛的電影風格,主要表現在他的情感方面,他總是有感而發,他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他喜歡情緒的展示,
也是他的成名之作,無論是電視中的劇情還是人物的選擇都非常的精彩,給觀眾們帶來了很多的想法。
❽ 在王家衛導演的作品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
在王家衛導演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一部叫做春光乍泄的電影。這部電影講的是同性戀。是由張國榮和梁朝偉主演電影。如果對這個感興趣的人,我建議可以去看一下。不過這部電影的尺度有點大,如果介意的人還是不要去看了。是總體來說這部電影製作的還是成功的?不管是從劇情還是到演員都是非常棒的。而且這部電影拍的很大膽,從製片上來說算是中國電影的一個突破。
《春光乍泄》和《旺角卡門》誰能部電影都是非常好看的。王家衛導演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這兩部。雖然都是老電影,但是放在現在來看都還是非常好看的。算是中國經典的電影之一了。王家衛對中國的電影界也算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值得我們記住他。
❾ 你最喜歡哪一部王家衛電影,為什麼
最喜歡王家衛的《東邪西毒》
其他那些影子晃動在全劇中也無不在詮釋著那個開頭的佛理:旗未動,風也未動,只是人的心在動。有時真不是說王導啊,簡直就是在誇張地裝逼,有時光線明暗轉換,鏡頭晃動都把觀眾晃暈了。但你又不得不佩服他的這種裝逼,因為他裝得恰到好處啊。每次的色光影的使用都是和劇情和人物心情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啊。也許,裝逼的最高境界就是,裝得全世界都為你叫好,然後你也就成為一個藝術家了吧。這時,我內心也不免暗自竊喜了一下,原來我也一直都有成為一個藝術家的潛力啊。
❿ 結合具體作品闡述王家衛電影中對身份的追尋
主要是香港人在97回歸之前對自己身份的無法認同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屬於中國人還是英國人,或者說單獨的香港人。說中國人,可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都與大陸不相同,根本制度也存在差別。說自己是英國人肯定是不行的,但是97之前真的人家英國的殖民地,地面上飄著的的的確確是米字旗。說自己是香港人,中國政府都不會同意的。王家衛有影響力的電影幾乎都是97年之前拍攝的,這個時候香港人的對自己的歸屬是模糊地,知道要回歸的,但是回歸會是什麼樣子,沒有肯定的答復,畢竟在政治上講,香港是首創的一國兩制的試驗地。
電影是假的,但是再沒有比她更美的真實。在電影中,人們總是不是想要緬懷什麼,便是期待什麼,都是有著無窮的寓意的。在《東邪西毒》中,很多人物的交錯讓觀眾近乎迷失。慕容燕和慕容嫣,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實就是一個人,但是卻在游離中融合分別,最後還是在拒絕中接受著什麼,這樣的無奈,這樣的矛盾,這樣的接受和背叛,怎麼不是香港人的境地。
其實,只要你好好看她的電影,都不會發現一種孤獨和寂寞,以前人們說小資,我想是它們覺得看不懂,不是小資,喜歡王家衛電影的大老爺們多的是,想起電影中說的:當你發現自己無法擁有的時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要自己不再忘記。這怎麼不是暗含香港人要堅守些什麼。
在所有金城武參演的王家衛的電影中,都是那樣的一種迷濛和暗淡,就是香港人的狀態,越是物質發達的地方,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就會越多,這是哲學的。身份認同,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