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電影青蛇里哪個戲份更重

電影青蛇里哪個戲份更重

發布時間:2021-08-10 15:51:39

1. 求一部電視《青蛇》的簡介。裡面說的是什麼

南宋年間,民生苟安,各地迷信盛行,人妖難分,以替天行道為己任的法海和尚降妖除魔,冷峻無情。錯收蜘蛛精一個電閃雷鳴之夜,在西湖底修練百載的青蛇和千年的白蛇受妖精的佛珠靈光之惑,頓時開竅。她們化作倩麗女子徜徉人間。巧遇白面書生許仙,誘得許仙心醉神迷並產生戀情,不料卻遭和尚法海施法破壞。由此演出了一段情慾迷離,愛意纏綿,哀婉百轉的人間悲喜劇…… 電影中,青白蛇一出場,便是搔首弄資風韻綽約,沿途經過,不知道引來多少放浪眼神遊弋摩娑。昆劇念白變成了她們的平素言談,桃花之色難於從她們的面上抹煞。青蛇甚至在 青蛇 劇照(20張)煙花閣樓中跟著異域靡靡之音大跳艷舞,眼波流轉,銷魂蝕骨,凡俗男子見了由不得不春心盪漾情難自持。 蛇變美女,游盪紅塵,偶遇許仙,愛意萌生。 於是乎西湖之上天雨陡降,痴傻書生許仙被淋成了落湯雞。殊不知這傾盆大雨並非來自天意,而是拜白蛇娘子千年法力所賜。青白蛇泛舟湖上,煙雨縹緲,霧靄朦朧,宛若人間仙子,裊娜多姿,亭亭玉立。待到那懵懂書生上得船來,推讓之間,春光乍泄,輕而易舉俘獲他心。 白蛇娘子此番化作美艷人形游戲人間,因有千年道行相助,是以喜怒哀樂等諸多凡塵情感皆可生成,歡笑悲泣,隨心而來,無異常人。而小青修煉時日尚淺,雖有凡人皮囊掩護,然而蛇性難改,慵懶滑膩依舊,只知道隨心所欲瘋癲玩樂,不懂得傷春悲秋淚灑西風。小青見那書獃子許仙跟白蛇終日廝混糾纏,歡樂逍遙,不由得心生妒意,暗下決心要跟姐姐鬥法相拚,不相信自己收不了許仙那一顆情慾色心。 與此同時,金山寺年輕有為的法海禪師一路降妖伏魔盪滌人間,其間雖有無盡宵小之徒以色相相誘,無奈均被心有如來靜似如來的法海看破。法海心繫天下,堅韌果敢,看見呆傻許仙面露不祥之色,登時知道他被蛇妖所困,於是決心將雙蛇拿下,免得她們添禍於世。 青白蛇尚不知大難將至,照舊和許仙在法力變幻出的亭台樓閣中廝守貪歡,燃燒紅塵色慾,不聞窗外風雨。 端午已到,青蛇貪玩斗氣,不肯離開庭院。當日許仙害怕與他共飲的白蛇現形,遂將酒倒入荷花池內。藏匿其中的青蛇現出原形,乃是一條綠色巨蟒,盤旋糾結,把那許仙相公給生生嚇破了膽。 接下來好似傳說中那般情節,青白蛇共赴昆侖山尋求靈芝仙草以救許仙俗命。所異之是法海中途殺到,白蛇奪草先逃,青蛇攔截禪師。兩人大鬥法力,水波激盪,高潮迭起。法海要青蛇助他修行,功成尚可放她一條生路。於是青蛇色誘法海,在他身旁撫摸呢喃,纏綿連連,將於人間學來的情慾伎倆悉數應用,不想竟大敗法海,害得他情慾勃發不攻自破。 許仙被仙草還魂,得知一切來龍去脈。其實他早清楚娘子小青皆非人類,奈何愛戀大過驚懼,怎捨得那人間仙境溫柔鄉。死裡逃生,一夢醒來,他聽聞法海即將來犯,當下就要帶著娘子和小青逃亡離去。拉拉扯扯,去留成惑,你說這濁世男子到底愛上了哪一個?你說這天仙般的青蛇白蛇到底是愛上了這人間俗子還是戀上了這花花世界浪盪乾坤? 如此這般,豈能逃脫? 犯了色戒的法海內心矛盾重重,將那許仙劫往金山寺,逼其剃度,為其講經,希求佛法施威,令他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青白蛇雙雙飛來,長袖翻飛,大戰法海。一時之間水漫金山,江河決堤,將民宅淹沒,生靈塗炭,慘不忍睹。 白蛇早有身孕,跟法海鏖戰之下,動了胎氣,在水中產下一嬰孩。 原本已被人妖孽緣和心內色念困惑不堪的法海禪師驚見白蛇產子,更是心神恍惚,是非難辨。他再難搞清所謂人神妖孽有何不同,而自己苦心修煉驅魔降妖又是為了哪般。 青蛇趁法海迷失心智之際闖入金山寺救出許仙,不曾想相公已被眾僧封了五陰,口不能言,目不能見,成了廢人一個。 青蛇大慟,迷離中感覺這被姐姐和自己所鍾愛的俗世男子已經背叛了她們。她想起昔日和姐姐在山中相伴清修,何等快樂何等無憂,若不是因為什麼色慾歡愛紅塵情緣,又怎會導致今時今日差一點姐妹反目永世不得超生? 那一邊,白蛇將所產嬰孩交予法海手中,旋即被雷鋒塔鎮入湖心。 青蛇帶許仙出了金山寺,發現早不見姐姐蹤影,於是將手中劍刺進許仙胸膛,扔他入水。 法海兀自傷神迷失,喃喃自語。 罷罷罷。青蛇展顏慘笑,縱身躍入水中,隨波逐流,告別紅塵,永不回頭只有江水依舊東流,浩浩盪盪,奔騰向海。 愛戒無休 情慾糾葛,千載不化。 法海終日念頌什麼「大悲天龍般若諸佛世尊地藏般若巴嘛空」,妄稱什麼「心有如來靜似如來」,到頭來還不是被妖嬈嫵媚的青蛇所迷惑,且看他神姿縹緲,情不自禁,怕是已經愛上了這投懷送抱耳鬢廝摩的溫香軟玉。 若是沒有什麼神佛菩薩,若是真的眾生平等,保不準他就跟這妖異女子攜手雙飛,只羨鴛鴦不羨仙去也。 怎奈天上人間,戒律永存,美夢虛幻,想都不能想。 只能戒愛戒情,繼續去做他的伏魔大法師。 而青白二蛇,繞是修煉千年,吸取雨露精華,變做誘人美女,也無力承受人間信條天庭法規,區區硫磺粉雄黃酒便能招來殺身之禍,更何況和尚道士觀音玉帝全都插上一腿,只能負隅頑抗,到最後功虧一簣,灰飛煙滅。 於是青蛇看著白蛇,凄然問道:都說人間有情,可情為何物? 還不如重返那煉法的荒山野嶺,聽風聽雨看雲看天,管什麼滾滾紅塵,怕什麼佛法無邊,且自逍遙沒人管,姐妹相伴,相互溫暖,快樂無邊。 青蛇只留下一抹凄楚薄涼的笑和一個落寞的背影。 誰人言,花彼岸,此生情長意短。 或許很多很多年以後,我會忘記你,忘記你的淺笑凝眸,也忘記我對你的愛。 或許很多很多年以後,你會記起我,記起我的哀怨惆悵,也記起我對你的愛。 幕後製作該片由徐克導演,徐克、李碧華編劇,張曼玉、吳興國、趙文卓、王祖賢合演。故事取材自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描寫白蛇與青蛇修練成人,巧遇書生許仙並產生戀情,卻遭和尚法海施法破壞。本片與傳統的講述不同,有意從青蛇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法海及許仙之間的感情問題,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基於這兩點,全片拍得較有現代感受和新意。人物的塑造與傳統角色不同,如趙文卓飾演的法海,不是以往戲劇中滿臉殺氣騰騰的中年僧人,而是年輕俊朗,活力十足的和尚,正處修行階段,六根未盡。他難以抗拒青蛇的誘惑,因而惱羞成怒,作法禍及蒼生。本來,青蛇應為本片的重點人物,但卻不如法海的戲份豐富。至於全片營造的氣氛,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神話色彩,可說是一部成人看的童話片。 拍《青蛇》是徐克多年的一個心願。藉《白蛇傳》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徐克希望道出現代女性愛情的愛恨纏綿和有情有義。《白蛇傳》是以白素貞為主角,但在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中,青蛇反客為主,由白素貞的丫環變成了不惜主動追求白素貞心儀男人許仙的另一種「小青」。到了徐克的電影中,青蛇更變本加厲:除了主動追求許仙外,她還混合了善妒、活潑、調皮、不甘寂寞、打抱不平、反叛、獨立等個性。最後,白素貞死了,小青殺了懦弱無能、出家避世的許仙後帶著白素貞的兒子獨自上路。徐克表示,故事概念與李碧華原著分別不大,只是加強了戲劇性,突出了白蛇與青蛇在情義取捨上的矛盾沖突。他希望給《白蛇傳》注入新元素,以表現現代女性對愛情、友情的看法。所以故事雖以南宋為背景,但情節以愛情發展下去,因而背景根本不重要。《青蛇》這個老掉牙的故事被徐克用現代元素攪和了一番,卻別有一種風情。如夢似幻的媚情妖女、不甘寂寞的「第三者」、情義雙重的錚錚俠女,加上他的強項——眼花繚亂的特技,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正如徐克自己所說:「電影導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熱和小說家的想像力,電影就會產生一種魔力」。

2. 如何評價徐克電影《青蛇》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每一年的清明、端午時節,最適合重溫一部電影《青蛇》,夢里江南好去處,皆在這不大的一張銀幕里。萬丈紅塵,人、妖、佛、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好的電影,好戲,乃至一切精彩藝術,必是色相紛呈,讓人深深投入進去,末了又生出恍若一夢的出離心,起身離場時,便似多活了一回人生。

從開場紅塵彌滿的石雕場,到末尾漫天飛揚的血紅袈裟,紅塵之色貫穿《青蛇》始終,身在其中的芸芸眾生無能脫離。
這是一部濃墨重彩,飽滿得化不開的電影,一幀幀,一幅幅,活色生香,暈染開來恰似人間之色。哪裡會界線分明,干凈利落,正是這般迷離誘人,萬物昏沉沉才是。
眾生烏蒙一片,更襯得白的素雅,青的迷濛,佛的金光,我們不由心嚮往之,於是緣起,故事開篇。
初見時,各個自命不凡。法海不屑人與妖,金剛怒目,大威天龍,一身凌然。待到初見村婦產子,卻勝似妖魔,避之不及;許仙大斥學生只知淫詞浪曲,又將傳情的花燈沒收,待到自己近了女色,只有過之而無不及;白蛇說,這樣的老實人好相處,卻原來再老實的老實人也有諸多不老實,人性復雜遠超蛇性;青蛇道,姐姐有的我都會有,情愛皆要試,末了時,不過孑然一身離世去。
無常,世事無常,色空無常。

石雕廠千奇八怪的眾生,法海觀之曰人;仙姿道骨的乘風老者,法海觀之曰妖。這是看穿了表相。待到竹林里見過了裸身的婦人,禪定時妖孽橫行,不得不大開殺戒,這卻是相由心生,更入一層。
他義正言辭:「紅塵色相,盡是虛幻。」許仙道:「你把我的家都變沒了,還滿嘴大道理……我迷戀紅塵,我沉迷凡俗世界,我願意。」
著重眼前之相的許仙和難脫內心之相的法海,孰可分清,妄論高低?
捉妖道人,雖能見妖,世人卻因其眼盲難免譏諷不信;白蛇貌美,設館救人,世人便視為菩薩轉世,不疑有他;青蛇青樓艷舞,世人頓生痴迷,早不問來歷……
離一切諸相,既名諸佛。世人不過你我,凡人一個,自然離佛之境甚遠,網困諸相中。
佛、人、妖,貫穿影片的這三者亦是相。法海近佛,人身執妄卻非佛;許仙生死出家,是人卻難做人;二蛇為妖,然修人形依人事。到底誰是人,以何相示之,方見真意?
跳出影片的相,縱觀古今,女人常被妖魔化,精怪魔巫都要往「她」頭上套,恐懼夾雜蔑視,彷彿身為人便可保持正義高貴。而蔑視「她」的那些更為現實且軟弱的人,根本上是男人——歷史本由他們撰寫。還有那麼一些「人」,統領著更高的意識層次,不僅看不得被他們視作醜陋軟弱的同類男人,更看不得最底層的被妖魔化的女人們。他們自譽近佛,剛強無匹。
實則,眾生皆相,眾生平等。佛無相。
執念
由色相入,而生執念。紅塵故事,必得執念,不然世人覺得它——不動人。
白蛇的執念,是眾所周知的,千年等一回,她嚮往成為一個人,得到一份真摯不移的愛戀。為了實現心中這個念,她選了老實無建樹的許仙,對法海的評價是躲還來不及。可即便做了萬全的准備,自身貌美又多財,依足了做人的規矩,這相對蛇精短如朝露的人的一生愛戀,依然難保周全,心猿意馬,錯漏百出。
許仙的念太多太雜,但歸結起來卻也不過一個——紅塵凡俗。人世的慾望糾結,他都戀。作為人,他最執著的是不脫紅塵,即便最後被封五蘊無奈點頭,亦是為了紅塵里留念的人事,不能放下。
即便眼盲的捉妖道士,能看穿人妖之分,都不忘執著世俗的名利,有人圍觀就想獻技。端午再闖白府,依然執迷不悟,想要借除妖名揚天下,利慾熏心,自然是非不分。
本該最離執念的法海,說他是執念最深的一個,也不為過。執念源於過於清晰的二分法,非人即妖,非好即壞。法海將蜘蛛精收服,卻罔顧其修行佛前,並無大過。此後,依然沒有反省己身,仍是兢兢業業除妖事業。執念一旦深重,看似不動金剛,實則缺乏慈悲,法海身後的佛像幾次崩塌,正是鏡頭給予的影射。
近乎偏執的二分法認定,使得法海出爾反爾尋二蛇報仇,因為他不能允許有人破了其自認修成的金剛身,他不能接受人身的脆弱,不能接受落到和人、妖無別的境地,不能接受二分神壇的崩塌。
他拖走許仙時,仍不忘念叨「人比妖怪更難馴服」,到底是執著於紅塵的許仙更難馴服,還是偏執人妖、上下之分的法海更難馴服呢?
執慢不除,更生殺戮,何生慈悲?
哪怕臨到末了,他還在功過之論,見白蛇產子難以置信……
不執者,唯有小青。
帶著好奇來到世間,嘗試了所有感到懷疑的教條,她不墨守成規,不畏手畏腳,不預先設定,而是去經歷,去感知,去接納。她常反駁,常質疑。她揭開人、妖面目,令白蛇無奈,令法海惱怒。
她不願自欺,亦不想欺人。
「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清楚。」
《青蛇》的最後一個鏡頭,停留在了一滴朝露上。
若說佛,盡在片中,亦不在片中,恰如人生戲夢一場。

3. 電影《青蛇》的評價

詩情江南,情慾浮塵——徐克的《青蛇》 作者:裴-雅 轉自SOHU影音社區 看徐克的《青蛇》,自始至終貫穿的感覺就是:江南好,江南美,詩意的江南,中國人心中的江南情結,纏於景,纏於物,纏於情,縷縷浮散,悠悠不絕。 看那西湖煙雨如絲,畫舫飄漾,白素貞與許仙初相會。才子佳人,百年修得同船渡。四目脈脈,情意流轉。一顰一笑,訴盡了多少相思意。天地間,只余輕雨飛揚,眼前心頭,幻化的皆是風月無邊。江南的水意,就這樣柔柔地盪漾著,春意,就在那綿綿春雨的浸潤下,爬上了人的心頭。於是,片中人笑得迷醉,片外人看得陶醉。 再到相別,許仙立於岸邊許久,收傘遞於白素貞,「留於遮雨之用」,轉眼卻見船頭斜放一傘,訕訕間,白素貞卻巧笑著接過傘,留下了一句:「箭橋雙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戶人家」。多少江南的浪漫詩情,多少人間的旖旎風情,在那一聲「箭橋雙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戶人家」的重復中,縷縷地滲透了出來。想,人間多少的至真至性愛情,都由得這樣的一個含蓄邀約中蔓延開始。此後,佳人妝樓倚望,公子憑欄遙想,外人呢,惹得心頭一片惆悵穿行:何日待得佳人如此青眼? 及至許仙和白素貞的家,亭台畫榭,曲廊通幽,更那池中水碧生涼,荷花凝朱含芳,江南的水鄉,居家的詩意,已在這國畫般的意境中裊裊升起,看一眼。都覺得讓人心生無限的純美感,想像居住其中,感受臨水觀花,風生水起,明月拓影,青蓮浮水,再與佳人池邊或漫步,或賞玩,或戲水,又該是怎樣的一種詩情畫意。那一抹古典的形色之韻,那一幕江南的淋灕水氣,寄寓了多少中國人對家的溫情遐想。更何況還有兩個佳人為伴,一個溫婉賢淑,一個野性媚惑,此情此境,除卻神仙生活,世間還能有何可以形容得出?平生若得享用一日,便覺生命圓滿,夫復何求! 再看景那形。看那紅葉飄舞,竹影婆娑,藍光幽微,小橋流水;看那張曼玉柳腰纖細,回風舞雪,尤物不可名狀;看那王祖賢媚眼如絲,吐氣幽蘭,撩撥著心底的慾望青蛇;一切都是那樣的迷離而絕美。

4. 電影《青蛇》所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252837.shtml
你可以去看一看
寫得還不錯
應該符合你的問題

5. 青蛇講的是什麼

南宋期間,民生苟安,人間人妖難分。法海和尚以替天行道為己任,到處鎮伏妖精,以匡民心。在收服蜘蛛精時,無意中擾亂了西湖底修煉的青白二蛇。青與白蛇受妖精佛珠靈光所惑,幻化人形來到人間。

白蛇道行比青蛇要高,她因為機遇看中了清秀老實的許仙。許仙愛書卷,志在功名,白蛇只默默陪伴不打擾。青蛇卻只顧歌舞胡鬧,蛇性未改。法海在一次決戰中發現了妖氣,決心下山收妖。

白蛇利用法術設計讓自己與許仙相識,青蛇雖然也看上了許仙,卻因為姐姐的先來後到放棄。白蛇為愛而求,與許仙二人十分快活。而青蛇在蛻變中,又羨又妒,但她只能當一個寂寞的第三者,她模仿的媚態派不上用場。

一次大瘟疫後,白蛇開了葯店「保和堂」,以為自此可安定生活。但日子久了,許仙日漸明了,加上青蛇的勾引,許仙生了二心。

端午節近,許仙受法海教導利用雄黃酒使白蛇顯出原型,被當場嚇死。青蛇白蛇二人前去昆侖山盜取仙草,青蛇帶回仙草卻與許仙發生夫妻之實,白蛇身懷六甲二人分裂,青蛇決定退出。

法海挾持許仙逼他認清人妖之分,白蛇萬念俱灰刺死許仙。水漫金山時,白蛇因腹疼產子敗退,白蛇此時大徹大悟,甘願受鎮於雷峰塔下,並託孤予青蛇。法海一時心軟,令大水反淹金山寺。

青蛇抱著孩子,不知何去何從。法海為嬰兒哭聲驚破。法海轉身離去,放青蛇一條生路。青蛇孑然一身,回返西湖。心如止水的得道高僧,心知闖不過情關,道行已喪,流下一滴佛的眼淚。

(5)電影青蛇里哪個戲份更重擴展閱讀

《青蛇》人物簡介

1、白素貞

法術高強的蛇仙,修行千年,終於做得一世人。天性善良菩薩心腸,用岐黃醫術懸壺濟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無量。白素貞得道成人來到世間,痴迷人間紛繁情感與燈紅酒綠。她主動追求許仙,對許仙以身相許。卻最終敵不過法海的挑唆刺死許仙。

2、小青

修煉五百年的青蛇,性格活潑調皮、善妒又愛犯懶,與白素貞姐妹情深。個性反叛而獨立、不甘寂寞又好打抱不平。

她疑惑姐姐為何總是喜歡流連紅塵、總嚮往凡人的七情六慾,也好奇人世間所謂的「情」究竟是何物。她亦步亦趨跟著姐姐學習做人。

6. 由張曼玉和王祖賢主演的電影<<青蛇>>,誰是女一號

張曼玉 《張曼玉畫傳》里有寫:

《白蛇傳》是以白素貞為主角,但在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中,青蛇反客為主,由白素
貞的丫環變成了不惜主動追求白素貞心儀男人許仙的另一種「小青」。到了徐克的電影中,青蛇更變本加厲:除了主動追求許仙外,她還混合了善妒、活潑、調皮、不甘寂寞、打抱不平、反叛、獨立等個性。最後,白素貞殺了懦弱無能、出家避世的許仙後死了,小青只得帶著白素貞的兒子上路。

徐克表示,故事概念與李碧華原著分別不大,只是加強了戲劇性,突出了白蛇與青蛇在情義取捨上的矛盾沖突。他希望給《白蛇傳》注入新元素,以表現現代女性對愛情、友情的看法。所以故事雖以南宋為背景,但情節以愛情發展下去,因而背景根本不重要。

徐克雖然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但要將之化為影像卻困難重重。

最初為《青蛇》找演員時,徐克定的是梅艷芳和鞏俐。

首先便是梅艷芳和鞏俐因檔期不合而雙雙辭演,不得已換上了張曼玉和王祖賢。徐克說:「鞏俐、梅艷芳辭演,我要修改劇本,因為當初角色的性格是根據她們而設定的,現在換了人,不得不作修改。」

其次是景。開始說要在武夷山拍攝,最後卻全部在香港搭景完成。

對此徐克解釋說:「武夷山環境深邃幽渺,的確很配合影片氣氛,但一方面演員難度期,不能集合拍一個多月,另一方面那裡設備不足,很難搭需要的布景,再說有很多特技,還是在香港比較容易控制。」

的確,在徐克的設計下,影片里充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技場面,如水漫金山、青蛇與法海在空中大戰等。這些特技場面都得先用電腦構圖再依據電腦設計的畫面來拍攝。

《青蛇》這個老掉牙的故事被徐克用現代元素攪和了一番,卻別有一種風情。如夢似幻的媚情妖女、不甘寂寞的「第三者」、情義雙重的錚錚俠女,加上他的強項——眼花繚亂的特技,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正如徐克自己所說:「電影導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熱和小說家的想像力,電影就會產生一種魔力」。

張曼玉所飾的青蛇一改傳統故事中的配角身份,具有獨立人格,對許、白情愛作出自己的反應,並參與其中。但影片完全不落三角關系窠臼,青蛇出於好奇,而許仙暴露其涼薄。張曼玉對角色的理解很准確。青蛇的最後妒忌也並非由於男人,而是由於白蛇再不理會她,有突然被拋棄的感覺。女人就是有這種微妙的感情,有這種復雜的內心世界。這種視點也是傳統的白蛇故事中所沒有的。

徐克在《青蛇》中讓張曼玉把蛇刻畫得比以往更加妖艷邪媚。而張曼玉表演最大的妙處在於無固定死板的風格,幾乎演什麼人像什麼人。她將青蛇的蛇性、人性、佛性演得活靈活現,象條具有致命誘惑力的美女蛇。

通過《青蛇》,張曼玉再次向世人證明了她日見純熟的演技。

7. 求電影《青蛇》

詩情江南,情慾浮塵——徐克的《青蛇》 作者:裴-雅 轉自SOHU影音社區 看徐克的《青蛇》,自始至終貫穿的感覺就是:江南好,江南美,詩意的江南,中國人心中的江南情結,纏於景,纏於物,纏於情,縷縷浮散,悠悠不絕。 看那西湖煙雨如絲,畫舫飄漾,白素貞與許仙初相會。才子佳人,百年修得同船渡。四目脈脈,情意流轉。一顰一笑,訴盡了多少相思意。天地間,只余輕雨飛揚,眼前心頭,幻化的皆是風月無邊。江南的水意,就這樣柔柔地盪漾著,春意,就在那綿綿春雨的浸潤下,爬上了人的心頭。於是,片中人笑得迷醉,片外人看得陶醉。 再到相別,許仙立於岸邊許久,收傘遞於白素貞,「留於遮雨之用」,轉眼卻見船頭斜放一傘,訕訕間,白素貞卻巧笑著接過傘,留下了一句:「箭橋雙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戶人家」。多少江南的浪漫詩情,多少人間的旖旎風情,在那一聲「箭橋雙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戶人家」的重復中,縷縷地滲透了出來。想,人間多少的至真至性愛情,都由得這樣的一個含蓄邀約中蔓延開始。此後,佳人妝樓倚望,公子憑欄遙想,外人呢,惹得心頭一片惆悵穿行:何日待得佳人如此青眼? 及至許仙和白素貞的家,亭台畫榭,曲廊通幽,更那池中水碧生涼,荷花凝朱含芳,江南的水鄉,居家的詩意,已在這國畫般的意境中裊裊升起,看一眼。都覺得讓人心生無限的純美感,想像居住其中,感受臨水觀花,風生水起,明月拓影,青蓮浮水,再與佳人池邊或漫步,或賞玩,或戲水,又該是怎樣的一種詩情畫意。那一抹古典的形色之韻,那一幕江南的淋灕水氣,寄寓了多少中國人對家的溫情遐想。更何況還有兩個佳人為伴,一個溫婉賢淑,一個野性媚惑,此情此境,除卻神仙生活,世間還能有何可以形容得出?平生若得享用一日,便覺生命圓滿,夫復何求! 再看景那形。看那紅葉飄舞,竹影婆娑,藍光幽微,小橋流水;看那張曼玉柳腰纖細,回風舞雪,尤物不可名狀;看那王祖賢媚眼如絲,吐氣幽蘭,撩撥著心底的慾望青蛇;一切都是那樣的迷離而絕美。再有白的紗,青的紗,漫漫地飛揚,遮迷了世界,遮迷了人的眼睛。妖艷的《流光飛舞》響起,自心底泛出的繾綣纏綿,一聲一息都是那麼撩人心魄,幽幽忽忽中,訴說著情事的紛擾: 半冷半暖的秋靜靜燙貼身邊 默默看著流光飛舞 晚風中幾片紅葉惹得身心酥軟綿綿 半醉半醒之間認認笑眼千千 就讓我像雲端飄雪 以冰清輕輕吻面帶出一波一波纏綿 留人間幾回愛迎浮生千重變 與有情人做快樂事未問是劫是緣 似柳也似春風伴著你過春天 就]讓你埋首煙波里 放出心底狂熱抱一身春雨綿綿 無論歌詞,無論台詞,都是這么的精緻婉美,一如江南的氣質,散發著沁心的香,餘音繞梁,在人心頭纏繞不去。 於是這浮光四射的世間,這奼紫嫣紅的西湖側,需要再求證的,就是人妖情愛可以通心,靈犀可以相印。以前始終惱恨《白蛇傳》中的安排,妖可愛人,愛得痴心入骨,人卻為何對妖敬而遠之,即便明知柔情繞懷,此生再無法抽離,卻也硬生生地往外推著。再看到《青蛇》中,許仙將法海念珠拋擲於水中,跪倒在地,求著青蛇白蛇的趕快逃離:我知道你們是蛇精變的,法海馬上就要來收你們了,我只求你們快點逃吧,不要再斗氣了,逃得越遠越好。乃至到了金山寺里,許仙對著法海大喊:我不願修行,我甘願沉迷女色,你們這是妒忌我!等到法海與白蛇青蛇鬥法時,許仙又大喊:你們不要再鬥了,只要你放過我娘子,我願意出家,我厭倦紅塵,我四大皆空,你們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這才是江南的真性情!沒有了愛,沒有了浪漫,生命只剩下行屍走肉;即便真的選擇四大皆空,卻早已經是色在其中。於是人性熠熠生輝,於是世俗,於是教義,在此消散化解。我們看到愛的光芒,柔美的光芒,無堅不摧的光芒。許仙,你終於做回了你自己,終於聽從自己的幸福指引,去為愛殉道,而不是向世俗低頭。於是悲劇不復再是悲劇,即使有淚水,卻也心甘情願,而不是無奈苦澀。 許仙最終沒有老死於戶牖之下,而死在了青蛇的劍下,有了眼淚、有了人性的青蛇劍下。追問著「人間有情,但情為何物」的青蛇劍下,最後洪水滔滔,淹沒了愛與恨,法與情,人與妖的種種界限,白茫茫一片天地,不算干凈,卻也看不到塵世污濁。 這就是江南的真味,愛,要愛得刻骨銘心,恨,也要恨得痛徹心扉,永遠是煙水籠罩,你分不清何者才是真理,何者才是謬誤,一切隨心,不管世人笑也罷,嘆也罷,只問不枉來世間一遭。 再想到李碧華那一段堪與張愛玲紅白玫瑰相比的話: 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間的,點綴他荒蕪的命運。——只是,當他得到白蛇,她漸漸成了朱門旁慘白的余灰;那青蛇,卻是樹頂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葉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櫃中悶綠的山草葯;而白蛇,抬盡了頭方見天際皚皚飄飛柔情萬縷新雪花。 每個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兩個男人:許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盡千方百計博他偶一歡心的金漆神像,生世位候他稍假詞色,仰之彌高;許仙是依依挽手,細細畫眉的美少年,給你講最好聽的話語來熨帖心靈。——但只因到手了,他沒一句話說得准,沒一個動作硬朗。萬一法海肯臣眼呢,又嫌他剛強怠慢,不解溫柔,枉費心機。 原來許仙也是愛著青蛇的,原來每一個男人都在心中藏著兩個女人的——一個用來做妻,一個用來做情人;只是白蛇青蛇說了,「有我就不能有她」,那麼白蛇青蛇,捨得哪一個,捨不得哪一個? 原來法海也是可以愛的,原來每一個女人都在心中藏著兩個男人的——一個用來牽手,一個用來依K。青蛇挑逗起了法海和許仙的欲,卻沒能挑逗起他們的情,但她卻因此有淚,有情。 那麼你呢?我呢?誰是你的青蛇,誰又是我的白蛇?籠罩在江南的煙雨迷濛中,我發現自己的迷失。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8. 青蛇里白蛇的戲更多,為什麼還叫青蛇啊

電影《青蛇》是改編自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小說《青蛇》。
小說本身是按著青蛇的視角去審視白蛇和許仙的感情,完全以現代的觀念講述了傳奇的故事,青蛇、白蛇與許仙,出現了另一種二女一男的局面。

青蛇才是作品敘述的主角,你看電影里也講了很多青蛇怎麼由當初的懵懂不動情,到受情誘惑去引誘法海、許仙.....最後到最終被白蛇的故事感動,流下一滴人才有的眼淚。

小說開頭就是這么寫的,「我今年一千三百多歲。住在西湖一道橋的底下。這橋叫「斷橋」。從前它不叫斷橋,叫段家橋。冬天。我吃飽了,十分慵懶,百無聊賴,只好倒頭大睡。睡在身畔的是我姊姊。我們盤錯糾纏著,不知人間何世。」講的是青蛇。

最後也是以青蛇的視角,「我要趕上前。我依舊是素貞的妹妹,同是張小泉剪刀廠的女工。我決定借了他的傘,著他明日前來取回。解放路、延安路、體育場路、湖濱路、環湖路 隨便一條柏油馬路的一家。我一擰身子,裊裊地裊裊地追上去 」

電影沒有純粹按小說改編,加了很多白蛇的戲,但也很注重青蛇的由蛇到人的變化,同時為了尊重小說原名,所以還是叫《青蛇》。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自己覺得這部電影體現的還是人間的情。原本不懂情的蛇卻變成了最有情的生物。對情半知半解的人,比如許仙,做了好事也做了壞事。應該對情最了解的佛門之人,法海,卻無情的破壞者人世間的情感。

白蛇愛上許仙是一種諷刺吧,愛上不該愛的人,但還是為了心中的愛無限付出著。最終青蛇殺了許仙,也是對白蛇的祭奠,對情的尊重。

不過我有點不明白,青蛇最後死了沒有?是看破紅塵消失了還是真的死了。

9. 青蛇這部電影裡面講的是白蛇的故事為什麼題目叫青蛇

因為以青蛇的視角啊

閱讀全文

與電影青蛇里哪個戲份更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流浪地球不好看 瀏覽:22
邵氏有哪些經典武打電影 瀏覽:75
兇相電影好看嗎 瀏覽:662
海賊王電影高清全集免費下載 瀏覽:371
有一部電影叫多少度灰的 瀏覽:85
狄龍電影冷血十三鷹免費觀看 瀏覽:321
微信有什麼群可以免費看電影嗎 瀏覽:118
電影緣果的免費 瀏覽:618
三十而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463
電影中的鏡頭怎麼拍攝 瀏覽:852
內蒙古草原知青電影有哪些 瀏覽:202
p2怎麼看小電影 瀏覽:730
小狗奶瓶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665
國外是怎麼看電影電視劇 瀏覽:833
周冬雨演過的好看的電影 瀏覽:440
如何排一部微電影 瀏覽:584
電影粵語沒字幕怎麼辦 瀏覽:104
午夜劇場免費韓國電影 瀏覽:994
南印電影有哪些 瀏覽:99
法國有哪些電影好看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