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張藝謀拍攝了哪些電影
1984:《一個和八個》 攝影
1984:《黃土地》 攝影
1986:《大閱兵》 攝影
1987:《老井》 主演
1987:《紅高粱》 導演
1989:《古今大戰秦俑情》主演
1989:《代號美洲豹》 導演(與楊鳳良合作)
1990:《菊豆》 導演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導演
1992:《秋菊打官司》 導演
1994:《活著》 導演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導演
1996:《有話好好說》 導演
1996: 受邀參與電影《盧米埃與四十大導》(本片是為紀念「現代電影之父」奧古斯都•盧米埃與路易斯•盧米埃兄弟而拍攝) 導演/演員
1997:《圖蘭朵》(歌劇/義大利佛羅倫薩節日歌劇院) 導演
1998: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中國紫禁城太廟) 導演
1998:《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
1999:《我的父親母親》 導演
2000:《大宅門》 客串(飾李蓮英)
2000:《幸福時光》 導演
2001: 大型三幕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編劇 導演 藝術總監
2001: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宣傳片《新北京,新奧運》 總導演
2002:《英雄》 導演
2002: 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宣傳片 總導演
2003: 韓國世界盃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導演
2003: 北京奧運會會徽發布儀式及會徽宣傳片《中國印象•舞動的北京》 總導演
2003: 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片(表達的主題是「成都市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2004:《十面埋伏》 導演
2004: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桂林)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單騎》 導演
2005: 法國聖丹尼斯的法蘭西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導演
2006: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麗江》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 導演
2006: 美國大都會原創歌劇《秦始皇》 導演
2007: 北京奧運會火炬及火炬接力宣傳片 導演
2007: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西湖》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7: 戛吶電影節60周年紀念短片集——《每人一部電影》之《看電影》 導演
2008: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13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閉幕式 總導演
2009: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海南島》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9: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聯歡晚會 ( Tian'anmen Square ) 總導演
2009: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國家體育場「鳥巢」) 導演
2009:《三槍拍案驚奇》 導演
2010: 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 總導演
2010:《山楂樹之戀》 導演 2010:《金陵十三釵》 導演
我復制的啊。
⑵ 請問: 現在拍電影是用數碼攝像機還是用帶膠片的
既然是說拍電影,那當然是用膠片了,膠片的雖然價格昂貴,但是效果非常好,清晰;至於數碼相機么?那個在拍短片的時候才用的;還有啊,現在很多電視上廣告的都是用膠片拍的,就是為了追求好的效果!
⑶ 張藝謀拍攝過哪些影視作品
《紅高粱》1988年上映,主演,姜文,鞏俐。講述抗戰期間山東經營紅高粱酒坊男女主人公因參與抗戰而被殺害的故事
《秋菊打官司》1992年上映,鞏俐主要演,講述陝西隴縣婦女與村幹部因矛盾而對簿公堂的故事。
《歸來》2014年上映,鞏俐,陳道明主演,講述陸嫣識在西北勞改,釋放回到家中,妻子失憶的悲情故事。還有《英雄》、《一個都不能少》、《滿城盡帶黃金甲》。
⑷ 張藝謀電影活著是膠片拍攝嗎
沒錯,《活著》這部電影是1994年拍攝的,那時候還沒有數字電影這個概念呢,那時候都是膠片電影。
⑸ 張藝謀拍的所有電影
影視作品
張藝謀
1984:《一個和八個》 攝影 1984:《黃土地》 攝影 1986:《大閱兵》 攝影 1987:《老井》 主演 1987:《紅高粱》 導演 1989:《古今大戰秦俑情》主演 1989:《代號美洲豹》 導演(與楊鳳良合作) 1990:《菊豆》 導演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導演 1992:《秋菊打官司》 導演 1994:《活著》 導演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導演 1996:《有話好好說》 導演 1996: 受邀參與電影《盧米埃與四十大導》(本片是為紀念「現代電影之父」奧古斯都·盧米埃與路易斯·盧米埃兄弟而拍攝) 導演/演員 1997:《圖蘭朵》(歌劇/義大利佛羅倫薩節日歌劇院) 導演 1998: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中國紫禁城太廟) 導演 張藝謀
1998:《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 1999:《我的父親母親》 導演 2000:《大宅門》 客串(飾李蓮英) 2000:《幸福時光》 導演 2001: 大型三幕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編劇 導演 藝術總監 2001: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宣傳片《新北京,新奧運》 總導演 2002:《英雄》 導演 2002: 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宣傳片 總導演 2003: 韓國世界盃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導演 2003: 北京奧運會會徽發布儀式及會徽宣傳片《中國印象·舞動的北京》 總導演 2003: 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片(表達的主題是「成都市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2004:《十面埋伏》 導演 2004: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桂林)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單騎》 導演 2005: 法國聖丹尼斯的法蘭西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導演 2006: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麗江》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 導演 張藝謀
2006: 美國大都會原創歌劇《秦始皇》 導演 2007: 北京奧運會火炬及火炬接力宣傳片 導演 2007: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西湖》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7: 戛吶電影節60周年紀念短片集——《每人一部電影》之《看電影》 導演 2008: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13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閉幕式 總導演 2009: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海南島》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9: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聯歡晚會 總導演 2009: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國家體育場「鳥巢」) 導演 2009:《三槍拍案驚奇》 導演 2010: 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 總導演 2010:《山楂樹之戀》 導演 2010:《金陵十三釵》 導演
我的父親母親 可以看看 還有他的印象系列 都很不錯的
⑹ 張藝謀用的是什麼攝像機
兄弟連 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膠片拍攝的電視劇。
與其說是電視劇,還不如說是「電影連續劇」更為恰當。
因為《兄弟連》的拍攝載體已經用到了「膠片」。
而其他的電視劇則是用的beta機,或者數碼攝像機拍攝成的。
還有個現象。
好的電影導演(就說中國的張藝謀,陳凱歌,賈章柯,王小帥……)樓主見過這些人拍過電視劇嘛?
一個20集的電視劇。大概拍攝周期要3個月。(單機拍攝)。
一部長度為1小時30分鍾的膠片(即電影)大概周期也要三個月。
加之衡量一個國家的影視作品的標准通常以「膠片」的獲獎狀況掛鉤。
膠片是沒有像素之說的,也就是說它完全還原了鏡頭里的景色,清晰度很高,而數碼設備都存在著限制,即便是像素很高的設備,歸根到底,畫面還是有一個第一個點組成的。同時,膠片在色彩的表現上,數碼設備很難媲美。
膠片能夠更加細膩地體現場景的細節和氛圍,在色彩\光線變化\影調等各個方面都比數碼能夠包容的程度更高;膠片沖印的效果必須要能滿足電影院的大屏幕,數碼在這方面很難與膠片相比;再次,膠片對攝像師和洗印廠的技術要求都相當高,並且沒有重來的機會.所以能夠使用膠片拍攝電影,是對攝像師和洗印廠專業技術的肯定,當然,如果效果很好,那更是對他們專業水準的直接證明.
再一個膠片的價格昂貴,一部最普通的長片,一般單膠片就要花上百萬,數碼設備價格也不菲,但一般攝制組都是租用設備,成本明顯節省。
但最後說一點,只要在院線上映的(除了數字影院)必須得用膠片,也就是說,即便是用高清數字機拍攝的,放映時也要轉錄到膠片上,不然銀幕是無法放映出來的。
⑺ 現在拍電影還用膠卷
還是在用的,比如說夜宴 黃金甲,一看就知道是膠片拍的,那種色調,清晰度,不過現在外國很多電影已經轉用高清數碼機拍,效果和膠片沒什麼分別,但行內人士就可以看出
⑻ 導演張君釗,攝影張藝謀,是哪部電影
1984年,電影《一個和八個》問世
影片的導演是張軍釗
而攝影是張藝謀
⑼ 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包含的攝影技術
《英雄》這部電影很多地方是充分運用了攝影師的拍攝技巧完成了美輪美奐的畫面,這不僅給觀眾帶來無窮的視覺的享受,也給電影的主題表達錦上添花。我們23art來看幾個例子。
1.在飛雪和殘劍刺殺秦王的場面,秦宮裡面一排排青紗如波浪般飄拂,充分體現了絲綢柔軟的質感。三人在青紗中忽隱忽現,給刺殺秦王的行動增添了神秘感。這種飄忽的美感是攝影師巧用快門的結果。一般拍攝電影時快門是關閉的,而此時攝影師則是使用了高速快門拍攝,之後再用正常的速度播放,這樣絲綢在一剎那滑落的瞬間產生的波浪感就很容易體現出來了。
2.電影中有一個唯美的鏡頭相信看過《英雄》的人都不會忘記,一個猶如中國山水畫般的瀑布給當時的情景增添了浪漫感。這是攝影師採用慢門拍攝的效果,這種拍攝的方式就會把瀑布拍得非常朦朧,去掉了瀑布的凶煞之感。
3.間接技巧的使用。在影片將近尾聲時,秦王下令殺掉無名,頓時萬箭齊發,射向城門,在這里沒有給觀眾看到一個血淋淋的無名,而是一個在城門上留一個人形的空白,這種間接的拍攝技巧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同時也表現了秦王不願痛失英雄的心情。
⑽ 張藝謀參與拍攝的影片有哪些
1984:《一個和八個》(與蕭風合作)
《黃土地》
1986:《大閱兵》
演出影片:
1987:《老井》
1989:《古今大戰秦俑情》
導演故事片:
1987:《紅高粱》
1988:《代號"美洲豹"》(與楊鳳良合作)
1990:《菊豆》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秋菊打官司》
1994:《活著》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6:《有話好好說》
1997:《圖蘭多》(歌劇、義大利)
1998:《圖蘭多》(歌劇、中國紫禁城太廟)
1998:《一個都不能少》
1999:《我的父親母親》
2000:《幸福時光》
2002:《英雄》
2003:《十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