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道戰裡面日本掃盪的是冀中平原的哪個村莊
《地道戰》中說的是冀中地區高家莊,原型是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曲陽橋鄉的高平村。
B. 地道戰地道的遺址在哪
遺址在冉庄,冉庄地道戰紀念館。
可以去參觀,免費開放。
遺址的發展過程:
冉庄地道戰紀念館建於1959年,當時隸屬於冉庄村。
紀念館供遊客參觀的主要內容有:冀中冉庄地道戰展廳、地道遺址及地下作戰設施和地上遺址保護區。
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戰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1月4日,河北省旅遊委公布了《關於2016年全省4A級以上旅遊景區專項整治行動的通報》,將保定市清苑冉庄地道戰遺址由4A級景區降為3A級景區。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冉庄地道戰遺址入選中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2)地道戰電影中是在哪個村莊擴展閱讀:
遺址的結構布局:
冉庄地道以十字街為中心,有東西南北主要干線4條,長25千米。南北支線13條,東西支線11條。還有西通東孫庄,東北通姜庄的連村地道;有向東南通隋家墳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地道全長16千米,形成了村村相連,家家相通,能進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網。
地道的出入口設計十分巧妙,有的修在屋內牆根壁上,有的修在靠牆根的地面,還有的建在牲口槽、炕面、鍋台、井口、面櫃、織布機底下等處,偽裝得與原建築一模一樣,使敵人很難發現。
地道一般距地面2米,洞內高約1米~1.5米,寬約0.8米~1米,分為作戰用的軍用地道和供群眾隱蔽用的民用地道兩種。地道設有照明燈和路標,建有儲糧室、廚房、廁所和休息室。
C. 電影地道戰中的那個村莊在什麼地方,現在還在嗎
1942年,夏季反「掃盪」開始後,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隱蔽、轉移,又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路,成為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日斗爭的堅強地下堡壘。冉庄的地道也有較大的發展,共有4條主要干線、24條支線,村內戶戶相通,向外可通往孫庄、姜庄、隋家墳、河坡等村,全長30餘華里。地道一般寬2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內設有瞭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便於進行對敵斗爭。
1939年初,日軍侵佔了冀中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後,經常包圍村鎮,製造了一次又一次血案。慘痛的教訓,逼得蠡縣的抗日軍民不得不想個好辦法,以躲避敵人的突然襲擊。
地道的分布范圍大概是北起北京南郊,西到河北省保定中部偏南,東到滄州以西廊坊偏南,南至石家莊北部及衡水中北部地區。面積大概是以保定中東部為中心方圓直徑為130公里。
冉庄(地道戰重要標志之一)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斗爭中一處重要的戰爭遺址。這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廣鐵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東有保衡公路,張望公路穿境而過。
D. 《地道戰》故事原型是發生在哪個村莊
那隻是個故事,現在河北平原的村莊地道基本都是60年代三線建設時挖的。為了吸引遊客才說成2戰文物。
E. 地道戰中哪幾個村莊對抗敵人
地道戰,嘿地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