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克特量表的簡介
李克特量表在心理學上的讀法相似於 'lick-urt' 與 'lie-kurt'之間(雖然前者的讀法是取自於建立此量表的人的姓氏),是一種心理反應量表,常在問卷(英語:questionnaire)中使用,而且是目前調查研究(survey research)中使用最廣泛的量表。當受測者回答此類問卷的項目時,他們具體的指出自己對該項陳述的認同程度。此量表是由Rensis Likert所建立。
李克特量表形式上與沙氏通量表相似,都要求受測者對一組與測量主題有關陳述語句發表自己的看法。它們的區別是,沙氏通量表只要求受測者選出他所同意的陳述語句,而李克特量表要求受測者對每一個與態度有關的陳述語句表明他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另外,沙氏通量表中的一組有關態度的語句按有利和不利的程度都有一個確定的分值,而李克特量表僅僅需要對態度語句劃分是有利還是不利。
❷ 5級李克特量表得到的結果,做相關分析應該按照連續變數還是分類變數處理呢
pearson積差相關即可,因為研究中通常將李克特量表數據視為等距變數,特別是5級以上評分時。
量表題可以按照定量數據來處理,如果數據滿足正態性時選擇pearson相關系數,數據不滿足正態性時用spearman相關系數,不過數據正態分布通常在理想狀態下才會成立。所以現實研究中還是用Pearson相關系數比較多。
SPSSAU(網頁版SPSS)默認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同時也提供spearman相關系數、kendall相關系數,拖拽點一下即生成結果。
(2)李克特是哪個電影的擴展閱讀:
李克特量表形式上與沙氏通量表相似,都要求受測者對一組與測量主題有關陳述語句發表自己的看法。它們的區別是,沙氏通量表只要求受測者選出他所同意的陳述語句,而李克特量表要求受測者對每一個與態度有關的陳述語句表明他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
另外,沙氏通量表中的一組有關態度的語句按有利和不利的程度都有一個確定的分值,而李克特量表僅僅需要對態度語句劃分是有利還是不利。
❸ 什麼是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量表形式上與沙氏通量表相似,都要求受測者對一組與測量主題有關陳述語句發表自已的看法。它們的區別是,沙氏通量表只要求受測者選出他所同意的陳述語句,而李克特量表要求受測者對每一個與態度有關的陳述語句表明他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另外,沙氏通量表中的一組有關態度的語句按有利和不利的程度都有一個確定的分值,而李克特量表僅僅需要對態度語句劃分是有利還是不利,以便事後進行數據處理。李克特量表構作的基本步驟如下:
(1)收集大量(50~100)與測量的概念相關的陳述語句。
(2)有研究人員根據測量的概念將每個測量的項目劃分為「有利」或「不利」兩類,一般測量的項目中有利的或不利的項目都應有一定的數量。
(3)選擇部分受測者對全部項目進行預先測試,要求受測者指出每個項目是有利的或不利的,並在下面的方向-強度描述語中進行選擇,一般採用所謂「五點」量表:
a.非常同意b.同意c.無所謂(不確定)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4)對每個回答給一個分數,如從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有利項目分別為1、2、3、4、5分,對不利項目的分數就為5、4、3、2、1。
(5)根據受測者的各個項目的分數計算代數和,得到個人態度總得分,並依據總分多少將受測者劃分為高分組和低分組。
(6)選出若干條在高分組和低分組之間有較大區分能力的項目,構成一個李克特量表。如可以計算每個項目在高分組和低分組中的平均得分,選擇那些在高分組平均得分較高並且在低分組平均得分較低的項目。
李克特量表的構作比較簡單而且易於操作,因此在市場營銷研究實務中應用非常廣泛。在實地調查時,研究者通常給受測者一個「回答范圍」卡,請他從中挑選一個答案。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商業調查中很少按照上面給出的步驟來製作李克特量表,通常由客戶項目經理和研究人員共同研究確定。
❹ 里克特是什麼電影里
醉公主
愛情 / 倫理 / 戲曲
年代:2006
地區:香港 / 大陸
演員: 石小群
導演: 森島
❺ 李克特量表的介紹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是屬評分加總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種,屬同一構念的這些項目是用加總方式來計分,單獨或個別項目是無意義的。它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李克特於1932年在原有的總加量表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該量表由一組陳述組成,每一陳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種回答,分別記為5、4、3、2、1,每個被調查者的態度總分就是他對各道題的回答所得分數的加總,這一總分可說明他的態度強弱或他在這一量表上的不同狀態。
❻ 李克特是德國著名作家變成長句
出生於小資產階級家庭,與歌德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德國著名作家,「窮人的歌者」里克特的散文《兩條路》向人們展示了人生道路上驚心動魄的選擇。 這是幾個短句,圍繞作家「里克特」展開話題。選擇最後一句作為主句,而將其他短句分解、組合,化為「里克特」的定語。
❼ 請問您李克特量表中的自變數是什麼意思呢通常那些東西可以作為自變數呢
自變數就是你研究主體的影響因素 想要得出的結論是有關研究對象的因變數 ,李科特量表裡面的因子就是自變數。
❽ 關於李克特量表的分析問題,在線等
可以直接往spss裡面錄入就好了
用哪個epidata錄入數據 如果是存在大量跳答式的問題 很有優勢,
一般的量表分析 在spss、excel都可以 ,沒有太大的差異,怎麼順手怎麼錄就好了
❾ 如何用SPSS對李克特量表進行分析
可以使用在線spss平台SPSSAU分析,首先上傳數據,選擇描述分析。
除以上指標外還有其他深入指標:如方差、峰度、偏度、變異系數(CV)等。
最後導出結果,點擊導出excel表格即可。
❿ 李克特量表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1、收集大量(50~100)與測量的概念相關的陳述語句。
2、有研究人員根據測量的概念將每個測量的項目劃分為"有利"或"不利"兩類,一般測量的項目中有利的或不利的項目都應有一定的數量。
3、選擇部分受測者對全部項目進行預先測試,要求受測者指出每個項目是有利的或不利的,並在下面的方向-強度描述語中進行選擇,一般採用所謂"五點"量表:
a.非常同意
b.同意
c.無所謂(不確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4、對每個回答給一個分數,如從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有利項目分別為5、4、3、2、1分,對不利項目的分數就為1、2、3、4、5。
5、根據受測者的各個項目的分數計算代數和,得到個人態度總得分,並依據總分多少將受測者劃分為高分組和低分組。
6、選出若干條在高分組和低分組之間有較大區分能力的項目,構成一個李克特量表。如可以計算每個項目在高分組和低分組中的平均得分,選擇那些在高分組平均得分較高並且在低分組平均得分較低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