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部介紹比利時的紀錄片
比利時主要攝制紀錄片、科普片和民族風俗片,如《往南美洲中心去》(1924)、《印第安人格蘭-恰科》(1925)、《在以帶發頭皮作為戰利品的部落》(1930),3片導演都是R.德•華弗蘭
比利時1896年在布魯塞爾放映了盧米埃爾,L.的影片,1908年,法國移民A.馬尚在哈勒費爾德創辦了第一家比利時電影製片廠,1904~1914年期間拍攝了一些短故事片,如《德菲特的女兒》(1908)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布魯塞爾附近又建立了新的電影製片廠,試圖發展比利時民族電影,但由於美、德、法等國電影公司的競爭和一些電影工作者遷居法國,有聲電影出現後,比利時既攝製法語影片,也攝制佛拉芒語影片。最初一批較知名的電影有導演G.舒肯斯拍攝的《克林丹斯一家》(1929)和《最美的夢》(1930)。這時,比利時電影導演們在外國電影藝術作品的影響下開始探索新的富有表現力的手段。C.德刻克萊爾和斯篤克,H.兩位導演對比利時電影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當時,他們主要是拍攝風光片和民俗片。從30年代中期開始,試拍攝故事影片。到30年代末拍攝了一些有關藝術理論的影片。許多影片是分析佛蘭芒古典藝術作品的,如導演斯篤克,H.拍攝的《古老的比利時一瞥》(1936)、導演A.高凡拍攝的《神秘的羊羔》(1939)。C.德刻克萊爾在影片《靈感的源泉》(1938)里用平行蒙太奇手法表現佛蘭芒老藝術大師的人物和風景繪畫。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比利時電影的發展中斷了。德國法西斯佔領時期比利時的銀幕上充斥著德國影片,也上映一些專供消遣的法國電影。50年代初由於引進外國資本拍片,比利時電影情況開始好轉。這種合作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斯篤克,H.的《走私者的宴會》(1951)。1953~1962年,比利時攝制了長故事片48部,大部分影片是與法國、聯邦德國、荷蘭合拍的。這一階段攝制的優秀影片《海鷗在港口死去》(1955,R.維爾哈維特、R.奎貝爾斯和I.米希爾斯導演)等。1963年比利時政府實行對電影生產給予國家補助金的辦法。60~70年代,比利時攝制了不少充滿象徵、神秘主義內容的影片。如在導演A.德爾沃的作品《剃光頭的人》(1966)、《有一次夜晚在列車上》(1968)和《在布賴會面》(1971)等片里,細微的心理描繪、現實和虛幻的鏡頭不斷地交替出現;充滿象徵主義和自然主義描寫的影片有導演H.屈默爾的《馬爾貝突伊斯》(1971)、《紅唇》(1972)和導演P.高列,P.德洛的《擁抱》(1968)。在比利時電影里也出現了一些表現普通人相互關系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現實主義影片,其中有《家,可愛的家》(1973,導演B.拉米)、《新兵》(1973,導演R.維爾哈維特)。還出現了一些反映現代生活的影片,如《阿姆爾的兒子死了》(1974,導演J.-J.安德里恩)、《處於狗和狼之間的女人》(1979,導演A.德爾沃)、《與安娜相遇》(1978,導演C.阿凱曼)等。
在比利時電影里藝術家和美術家的傳記影片占顯著的地位。如影片《保羅•德爾沃筆下的世界》(1946,導演斯篤克,H.)、《魯本斯》(1948,導演A.斯篤克,P.哈扎爾茨)、《詹姆士•恩索爾的面具和面孔》(1950,導演P.哈扎爾茨)、《葉倫尼姆•波修》(1963,導演F.維葉爾岡斯)。還有關於佛蘭芒派繪畫的彩色片《黃金世紀》(1953,導演P.哈扎爾茨)等。 比利時紀錄片剪輯巧妙,攝影技術好,富有詩意。如《船塢》(1955,導演 E. 德日林)、《比利時組曲》(1958,導演L.德魯阿吉)、《森林的主宰者》(1958,導演G.希勒曼、A.布蘭特)。很多紀錄片內容反映了現代社會的政治問題,如《為我們的權利而斗爭》(1961)、《公開對話》(1971,兩片導演F.比延斯);《瓦隆尼亞》(1971,導演Z.戈洛貝爾)。
為國爭光,祝你好運!
⑵ 如何評價比利時電影《黃金國度》
參考:
帶著適度的悲哀情緒,「黃金國度」——多麼諷刺的片名——極盡搞笑而感人至深。這主要歸功於兩位主人公之間逐漸建立起的奇特關系。 ——《電視劇場》
一種新型的公路電影:荒誕、悲劇性的、滑稽而感傷,讓人不禁愛上它。 ——《世界報》
《黃金國度》是一部動人而充滿溫情的電影,很難得,她沒有犧牲自己的真摯和謙遜去迎合如畫的風景和有趣的民俗。——《影視迷》
鮮見的故事,高潮在主人公失禮的言行那裡突然到來。電影所見證的氛圍和愛是極具分量的。 ——《人道報》
這部有些瘋癲的公路電影將灰暗而令人哀傷的平原風景變得煥然一新,……維系兩個主人公之間的奇特情感很有感染力,我們真的和他們一道「在路上」。 ——《地鐵報》
伯利·蘭內爾知道如何通過微妙的點滴將一劑美麗的詩意注入電影。《黃金國度》,這是個小小天堂! ——《她》
El Dorado是西班牙語「黃金的」意思,它原本是南美部落的一個傳說故事,主人公是一位腰纏萬貫的帝王和他的國家,後來逐漸流傳為「黃金之城」的傳說,引得眾多西班牙殖民者前去尋寶。 借用這個片名的隱喻,導演想尋求的是心靈的黃金之城。「將悲哀的無限與無限愚蠢的場景結合在一起。
在寫作劇本時,導演從未想過扮演伊萬這個角色。是製片人雅克-昂立·布隆卡爾想出了這個主意,並說服了伯利·蘭內爾。實際上,伯利所寫的這個人物無疑有著他另一面的性格。於是,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和鏡頭後發現伯利的身影,導演說「這近乎瘋狂的經歷多虧有我的團隊才得以可能。然而對於我來說,看到自己穿著短褲,站在河中間,無休止地出現在鏡頭前,這讓我很難判斷樣片的質量。」
電影取景於比利時的布隆地區,伯利·蘭內爾為影像選擇了一種色彩盎然而明亮的風格。在伯利的廣角鏡頭里,這片素來灰暗而令人哀傷的平原風光看上去竟有一番美國西部或是南美大草原的色彩。導演說,「我想擺脫比利時灰暗而令人悲傷的影像,我想讓自己快樂。」
至於為何將這樣一個故事拍成公路電影,導演坦承,這源於兒時的經驗。「在我小時候,每個周末,我們都在Calamine-Bastogne地區打一個來回,去看望我的祖父母。每次旅途中,我都貼在窗上,望著撲面而來的風景,汽車就像一個蠶繭將我包裹在其中,這是一種幸福。
⑶ 求一個比利時電影的名字
朋友i
您好!您找的是《意外製造公司》,一部挺有意思的電影。
《意外製造公司》:
導演: 麥克范迪亞姆
編劇: 麥克范迪亞姆 / 卡琳凡霍爾斯特佩里卡尼 / 貝爾坎普
主演: 傑羅恩凡康寧斯伯格 / 喬治娜蕪班 / 簡德克萊爾 / 亨利古德曼 / 安刻爾巴爾 / 更多…
類型: 劇情 / 愛情
官方網站: desurprise.nl
製片國家/地區: 荷蘭/比利時/德國/愛爾蘭
語言: 荷蘭語
上映日期: 2015-05-21(荷蘭)
片長: 102分鍾
又名: TheSurprise
⑷ 背景中有一個是在比利時的那個講殺手的電影叫什麼
殺手沒有假期
⑸ 比利時電影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比利時電影的發展中斷了。德國法西斯佔領時期比利時的銀幕上充斥著德國影片,也上映一些專供消遣的法國電影。50年代初由於引進外國資本拍片,比利時電影情況開始好轉。這種合作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斯篤克,H.的《走私者的宴會》(1951)。1953~1962年,比利時攝制了長故事片48部,大部分影片是與法國、聯邦德國、荷蘭合拍的。這一階段攝制的優秀影片《海鷗在港口死去》(1955,R.維爾哈維特、R.奎貝爾斯和I.米希爾斯導演)等。1963年比利時政府實行對電影生產給予國家補助金的辦法。60~70年代,比利時攝制了不少充滿象徵、神秘主義內容的影片。如在導演A.德爾沃的作品《剃光頭的人》(1966)、《有一次夜晚在列車上》(1968)和《在布賴會面》(1971)等片里,細微的心理描繪、現實和虛幻的鏡頭不斷地交替出現;充滿象徵主義和自然主義描寫的影片有導演H.屈默爾的《馬爾貝突伊斯》(1971)、《紅唇》(1972)和導演P.高列,P.德洛的《擁抱》(1968)。在比利時電影里也出現了一些表現普通人相互關系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現實主義影片,其中有《家,可愛的家》(1973,導演B.拉米)、《新兵》(1973,導演R.維爾哈維特)。還出現了一些反映現代生活的影片,如《阿姆爾的兒子死了》(1974,導演J.-J.安德里恩)、《處於狗和狼之間的女人》(1979,導演A.德爾沃)、《與安娜相遇》(1978,導演C.阿凱曼)等。
⑹ 求比利時電影閣樓(loft)的詳細劇情
一般能成為朋友的大多數都是相類似的人,這也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一個情場老手,一個偷窺狂,一個虐待狂,一個酒鬼,還有個婚姻危機男。五個人臭味相投,為了各自的私慾,一拍即合買下一處閣樓,作為大家的婚外情基地。
可是一具女屍的出現使得親密關系被打破。
所有的罪與罰,愛與欲,都將在這個閣樓里爆發,一場沒有退路的戰爭便在所難免了。
《閣樓》
第五個嫌疑人盧克,沒有其他幾個人的嗜好,在生活中還是個模範丈夫,但是個偷窺狂。
他在閣樓里裝了很多攝像頭,靠著朋友們的視頻排解空虛。
他偏偏沒有錄下命案發生的那個晚上,但他是第一個發現屍體的人。
五個人雖然各有各的渣,但是都不太像會殺人。
隨著每個人的的自述,事情更加撲朔迷離,待到層層迷霧揭開,還有一個巨大的反轉在等候。
坊間一直有那樣的說法,要挑起男人間的矛盾,引爆了金錢、地位、女人這么幾個地雷就可以了。
因為擁有了一個可以共享秘密的約炮閣樓,關系更進了一步。結果為了女人,五個人各種失態,他們的生活里充斥著慾念,最終撕破臉分道揚鑣。
與其他好萊塢同類型影片不同,《閣樓》的導演沒有表露出觀眾可追隨的立場,也沒有留出空兒供看客品頭論足,發生的一切都那麼順其自然。
只在結束時,就「誰是真凶」的判斷上顯出謹慎客觀的態度。
與愛、婚姻有關的風花雪月事,最後都要葬在醜陋的人性之惡里,與愛與浪漫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
可以說是飽暖思淫慾亦或是魚與熊掌想要兼得,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場冒險,一旦跨出這一步,也就意味著穩定的生活與你絕緣。
⑺ 求比利時電影 <<Ben X>>下載
片名譯名:本X/霸王游戲/網游男生/X-宅男 年代:2007 國家:比利時/荷蘭 類別:劇情 語言:荷蘭語 劇情簡介 比利時的「申奧片」《本X》(Ben X)是導演
⑻ 跪求這是出自哪部電影啊
若是如此 Wat Als?(2013) 比利時電視劇
主演: Bruno Vanden Broecke / Nico Sturm / Bert Haelvoet
類型: 喜劇
官方網站: www.2be.be/wat-als
製片國家/地區: 比利時 Belgium
語言: 荷蘭語 Dutch
季數: 2
集數: 8
單集片長: 23分鍾
⑼ 比利時國家著名電影
1908年,法國移民A·馬尚在哈勒費爾德創辦了第一家比利時電影製片廠,1904~1914年期間拍攝了一些短故事片,如《德菲特的女兒》(1908)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布魯塞爾附近又建立了新的電影製片廠,試圖發展比利時民族電影,但由於美、德、法等國電影公司的競爭和一些電影工作者遷居法國,有聲電影出現後,比利時既攝製法語影片,也攝制佛拉芒語影片。最初一批較知名的電影有導演G.舒肯斯拍攝的《克林丹斯一家》(1929)和《最美的夢》(1930)。
從30年代中期開始,試拍攝故事影片。到30年代末拍攝了一些有關藝術理論的影片。許多影片是分析佛蘭芒古典藝術作品的,如導演斯篤克,H.拍攝的《古老的比利時一瞥》(1936)、導演A.高凡拍攝的《神秘的羊羔》(1939)。C.德刻克萊爾在影片《靈感的源泉》(1938)里用平行蒙太奇手法表現佛蘭芒老藝術大師的人物和風景繪畫。
50年代初由於引進外國資本拍片,比利時電影情況開始好轉。這種合作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斯篤克,H.的《走私者的宴會》(1951)。1953~1962年,比利時攝制了長故事片48部,大部分影片是與法國、聯邦德國、荷蘭合拍的。這一階段攝制的優秀影片《海鷗在港口死去》(1955,R.維爾哈維特、R.奎貝爾斯和I.米希爾斯導演)等。
1963年比利時政府實行對電影生產給予國家補助金的辦法。60~70年代,比利時攝制了不少充滿象徵、神秘主義內容的影片。如在導演A.德爾沃的作品《剃光頭的人》(1966)、《有一次夜晚在列車上》(1968)和《在布賴會面》(1971)等片里,細微的心理描繪、現實和虛幻的鏡頭不斷地交替出現;充滿象徵主義和自然主義描寫的影片有導演H.屈默爾的《馬爾貝突伊斯》(1971)、《紅唇》(1972)和導演P.高列,P.德洛的《擁抱》(1968)。
在比利時電影里也出現了一些表現普通人相互關系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現實主義影片,其中有《家,可愛的家》(1973,導演B.拉米)、《新兵》(1973,導演R.維爾哈維特)。還出現了一些反映現代生活的影片,如《阿姆爾的兒子死了》(1974,導演J.-J.安德里恩)、《處於狗和狼之間的女人》(1979,導演A.德爾沃)、《與安娜相遇》(1978,導演C.阿凱曼)等。
在比利時電影里藝術家和美術家的傳記影片占顯著的地位。如影片《保羅·德爾沃筆下的世界》(1946,導演斯篤克,H.)、《魯本斯》(1948,導演A.斯篤克,P.哈扎爾茨)、《詹姆士•恩索爾的面具和面孔》(1950,導演P.哈扎爾茨)、《葉倫尼姆·波修》(1963,導演F.維葉爾岡斯)。還有關於佛蘭芒派繪畫的彩色片《黃金世紀》(1953,導演P.哈扎爾茨)等。 比利時紀錄片剪輯巧妙,攝影技術好,富有詩意。如《船塢》(1955,導演 E. 德日林)、《比利時組曲》(1958,導演L.德魯阿吉)、《森林的主宰者》(1958,導演G.希勒曼、A.布蘭特)。很多紀錄片內容反映了現代社會的政治問題,如《為我們的權利而斗爭》(1961)、《公開對話》(1971,兩片導演F.比延斯);《瓦隆尼亞》(1971,導演Z.戈洛貝爾)。
⑽ 求比利時電影【生死之間】的劇情
一對夫妻,有個小女兒。男人性格有缺點,事業也沒有起色,一次爭執,男人就離開了女人。持續了很久,後來是後悔了,找女人復合,為了討好他們中間的紐帶--女兒,偷了只船,希望通過遠航來恢復感情,不確定女人內心深處是否有復合的意思,不管怎麼說,女兒很開心。雖然女人的媽媽不同意,覺得這男的不可靠,女人還是和男人帶著女兒去遠航了。中途女人發現船是偷來的,但鬼使神差,也許是因為沒錢,也許是因為還是愛男人,還是繼續遠航。中途遇到了風浪,男人發出了求救信號,因為覺得救援隊不久就會來,所以強行要求大家去救生艇上漂流(他怕救援人員發現船是偷來的),哪知道陰錯陽差,救援隊遲遲沒來,幾個人奄奄一息,男人應該是很自責,讓女人拿刀割了自己放血以救母女倆,男人死去。後來女兒也死去,父女的屍體都被推入海里。女人後來被救,受到警方調查,她本人已經生無可戀,不配合,後來在父母、病友和辦案警察的幫助下,恢復了生活的勇氣。
個人的觀後感就是生活往往就是一步錯,步步錯,一念之差,結果可能完全就是另外一個劇本。
當然電影的情節是翻來倒去的,我是按時間順序說的,而且有的情節比較隱晦,我也有猜測的成分,畢竟昨天晚上迷迷糊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