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近好看的電影
最近好看的電影:《多力特的奇幻冒險》、《牌皇》、《比得兔2:逃跑計劃》、《壯志凌雲:獨行俠》、《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
1、《多力特的奇幻冒險》是由斯蒂芬·加漢執導並編劇,小羅伯特·唐尼、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邁克爾·辛、吉姆·布勞德本特、哈里·科萊特等主演的美國奇幻電影,於2020年1月17日在北美上映。
該片根據英國作家休·洛夫廷所著同名兒童文學作品改編,講述杜立德醫生以救助動物為第一要任,每天和動物們生活在一起,還會說各種動物的語言的故事。
4、《壯志凌雲:獨行俠》是由克里斯托夫·邁考利執導,湯姆·克魯斯等人主演的動作片,於2020年12月23日在北美上映。2019年12月17日,該片發布全新預告及海報。
5、《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是由美國DC娛樂公司出品的動作犯罪片,由華裔導演閻羽茜執導,瑪格特·羅比、瑪麗·伊麗莎白·溫斯泰德、朱尼·斯莫利特、羅西·培瑞茲、伊萬·麥格雷戈、埃拉·傑伊·巴斯科聯合主演。該片於2020年2月7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小醜女和其他女性超級英雄組隊拯救一個年輕女孩脫離邪惡組織控制的故事。
B. 電影《歡樂喜劇人》好看嗎
一、聲名狼藉也要影史留名的《歡樂喜劇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綜藝電影沒跟任何人打招呼,突如其來的跑到我們面前。之前,從來不知道電影還有這樣文藝范十足的雅稱。
綜藝電影,又稱綜藝大電影、真人秀電影,脫胎於當下火爆的綜藝節目,是一種以綜藝為形式、以電影為傳播媒介的新類型電影,是綜藝節目的衍生品,屬於粉絲電影。
最早的綜藝電影,是2009年上映的《樂火男孩》,投資方湖南衛視,製片人龍丹妮,「2007屆快樂男聲」全體帥哥傾情出演。敢於開先河,吃螃蟹的先行者,註定要得到慘痛的教訓,票房大敗。
這份教訓,非但沒有讓人驚醒,反而愈演愈烈。2013年,湖南衛視推出了快樂家族出演的《快樂到家》,2014年再次推出「2013快樂男聲」出演的《我就是我》。同年,浙江衛視不甘寂寞,《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也瘋狂上映。
不出所料,全犧牲了。票房一部比一部慘,口碑一部比一部爛。《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三天公映只收獲了200萬票房。要知道,2014年的全國票房收入已經達到了300億,2009年只有62億。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多,影視投資乾的熱火朝天,結果還是崴了。
直到《爸爸去哪兒》同名綜藝電影上映後,才改變了局面。票房收入高達7億,2014年度票房第9名。超過了國產片《分手大師》、《後會無期》、《澳門風雲》、《一步之遙》,超過了引進大片《銀河護衛隊》、《超凡蜘蛛俠2》、《哥斯拉》、《霍比特人》。超乎想像的火爆,震驚了包括製作團隊在內的所有人。
於是乘風破浪,再接再厲。2015年不失時機的追拍了兩部和Dad有關的電影,《爸爸去哪兒2》和《爸爸的假期》。前者收獲了2.3億票房,後者票房勉強破億。一年之別,刮目相看。爬到了巔峰,面對的就是懸崖。誰也沒想到會慘到家破人亡的地步。《爸爸去哪兒2》上映前叫囂沖擊10億的豪言壯語,此刻無異於啪啪扇臉。
略微慶幸的是,2015年另外一部綜藝電影,多少挽回了點臉面。《奔跑吧兄弟》最終票房收入4.4億,雖然電影離滿意相差了一條取經路,但好歹沒給綜藝節目丟人。最關鍵的是,綜藝電影的大旗能夠得以保存,還能步履蹣跚的走下去。至於走多久,機會留給年輕人吧。當代人的使命完成了,錢也裝兜了。這就行了。
年輕的《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在第二年,心驚膽顫的登上了舞台。不膽顫不行啊,黃渤、孫紅雷、黃磊、羅志祥、張藝興、王迅,貢獻了超過100億總票房作品的牛人混在一起,加上綜藝本身質量上乘,口碑一直保持的很好。這樣的團隊都創造不出票房奇跡,綜藝電影可以宣告死亡了。還好還好,票房總算過億了,1.2億。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這屆觀眾的智商越來越高了。
現在,郭德綱舉著《歡樂喜劇人》的廣告牌,請來了牛津大學畢業的「憨豆先生」,帶著「五環之父」岳雲鵬,開心麻花的「大春」,大碗娛樂的「一姐」張小斐和張泰維,還有臉紅人不紅的潘斌龍,大肆旗鼓的走街串巷賣力吆喝:綜藝電影,我們是認真的。
沒錯,認真而且努力,用心良苦的上演了一部爛片。豆瓣2.5分的評價,足以說明一切。豆瓣分高的電影,不一定好看。但是分低的電影,一定難看。這是真理。隨著惡評的漫天飛舞,未來票房的持續走低已經不可避免,前兩天3000萬的票房,有可能是最後的瘋狂。心疼「憨豆」,大老遠的。
其實,綜藝電影粗製濫造的標簽,早已深入人心,觀眾的憤怒隨時可以爆發。這會想火中取栗,只能付出慘痛的代價。郭德綱的從影經歷,無形中起到了助紂為虐的效果。郭老師可能不喜歡這個觀點,就像我們也不喜歡這個「新段子」一樣。
誰也阻止不了真相的水落石出,《歡樂喜劇人》註定在綜藝電影走向末路的最後階段,劃出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罷,聲名狼藉也算影史留名了。
二、7天賺7億的「紀錄片」,意味著電影的自殺
王朔講,都是人,誰比誰傻多少。綜藝電影妄想走捷徑,抄近道,假裝不知道,假裝觀眾好糊弄,借著粉絲滿地強硬斂錢,借著IP大熱如此包裝。觀眾開開心心進了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滿嘴罵娘。這算電影?確定不是收費綜藝?觀眾的憤怒是有原因的,是被逼無奈下的反抗。
沒辦法。電視上免費的綜藝節目已經讓觀眾習以為常,不花錢看的樂樂呵呵,怎麼放映地點一變,還得掏門票了。除了中間不插廣告,有什麼分別。沒有分別。於是,感性和理性都無法接受,不由自主產生了遐想,一群騙子。
綜藝電影的問世,擊碎了觀眾對「傳統電影」的想像力,低估了觀眾對「電影」的認知程度。不是進了電影院就叫電影,進了廚房也不是什麼都叫食物。還有垃圾和蟑螂。
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曾親自求證,發現《爸爸去哪兒》和《奔跑吧兄弟》所謂的「綜藝電影」,在電影局的備案是紀錄片。紀錄片不可恥,好看的紀錄片多的是。可恥的是,把紀錄片宣傳成「綜藝電影」,張冠李戴,愚弄觀眾,玩四兩撥千斤。這就不合適了,對吧。
因為他們明白,紀錄片和綜藝節目,觀眾都沒有養成掏錢去看的習慣。舉個例子。2016年,《舌尖上的中國》原班團隊製作了一部叫《舌尖上的新年》的電影,宣傳的口號是「美食紀錄片」。投資1200萬,票房收入200萬。電影非常精緻,可惜「紀錄片」的稱號讓人望而生畏,失敗就在所難免了。
反觀綜藝電影,巧妙的避開了陷阱,玩的風生水起。據報道,《爸爸去那兒》為了趕春節檔,拍攝周期只用了7天,然而票房收益卻高達7億。製片方賺得盆滿缽滿,觀眾和《乘風破浪》哭的稀里嘩啦。
對此現象,馮小剛在2015年曾開炮轟擊:「這是電影的自殺。一部電影,5天或者10天拍完,掙好多個億,讓投資人心都亂了,他們只會去搶這種項目,不再有人去投那些需要耗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的電影。這讓電影人心都涼了,今後還會有人去好好的拍一部電影嗎?這種錢,很畸形」
第二天,相關網友發文抨擊:「每一次貌似清高的他們都痛心疾首,某些他們認定的好電影票房為什麼干不過很多他們痛恨的爛電影——發現了嗎,他們的痛點還是票房,只能說明大家想拿票房的心有多急切,多貪婪。」
由此引發了業界的激烈爭執,連「人民日報」都加入了戰團,不過它挺的是綜藝電影:「走進影院,『拳頭』『枕頭』『噱頭』背後,是電影類型單一和跟風嚴重;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拼湊的往往是『創意欠奉』;畫面再精美、特效再炫目,也讓人『腦補』不了故事的空洞。這樣的情況下,與其花錢花時間去當『小白鼠』,還不如選擇自己熟悉,有一定品質保證的電影。而綜藝電影,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預期。」
上面這番爭論,發生在2015年2月6日---2015年2月7日。很明顯,炮彈的落點是剛剛功成名就的《爸爸去哪兒》綜藝電影。現在看,馮小剛是對的。
C. 艾倫張小斐按摩電影中插曲
艾倫,張小飛按摩的電影中的插曲,這個插曲你在網上直接查找應該就會有的了。
D. 你好李煥英進入全球票房榜前100,榜單還有哪些人們熟悉的電影
2001年的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賈玲 飾)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賈曉玲情緒崩潰的狀態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張小斐 飾)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與此同時,也結識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曉玲以為來到了這片“廣闊天地”,她可以憑借自己超前的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但結果卻讓曉玲感到意外......在無法得到海軍支援的情況下,冷鋒隻身闖入硝煙四起的戰場。不屈不撓的戰狼,與冷酷無情的敵人展開懸殊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