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任天堂的八大游戲系列哪個現在最火了
DS做2D游戲還是好啊
至於任天堂的各系列游戲,最火的估計還是馬里奧大叔了,畢竟口袋妖怪雖然是騙錢機器,但是只覆蓋掌機范疇,和同樣屬於怪物級的馬里奧系列全平台覆蓋以及龐大的衍伸系列(瓦里奧系列,大金剛系列,耀西系列,RPG系列,賽車系列等)相比,還是差一大截。馬里奧系列幾乎大部分都能達到百萬大作,部分甚至是千萬大作,而馬里奧系列也是老任僅次於「俄羅斯方塊」系列賣的最多的一款。三大怪物級作品排名:俄羅斯方塊,超級馬里奧,口袋妖怪。
不過,口袋實在容易騙錢,隨便加幾個新妖怪幾個新要素換個人設劇情就是新作,不行就復刻重置,比起原創為主的馬里奧有優勢。
至於一些二線大作,包括塞爾達,火焰紋章等,雖然無論是游戲素質還是銷量都還不錯,但是比起一線三大怪物還是有巨大差距的。
⑵ 任天堂都有哪些經典的游戲
FC超級瑪麗(Super Mario)
FC魂斗羅(超級戰士)
FC坦克大戰
FC功夫
FC馬戲團
FC沙羅曼蛇
FC超時空要塞
FC赤影戰士
……
反正有很多掌機(特別是任天堂switch掌機)游戲都是任天堂出的
⑶ 任天堂經典游戲有哪些
坦克大戰,綠色兵團,超級瑪莉,魂斗羅,
赤色要塞,沙羅曼蛇,超級瑪麗,冒險島,三國,忍者龍劍傳,勇者斗餓龍,太空戰士(最終幻想),口袋妖怪,水滸,封神,火焰文章,塞爾達,忍者神龜,熱血系列、怪鴨歷險,洛克人,
雙截龍,忍者蛙,愛心小屋,吃豆子,大力水手,淘金者,大金剛、七龍珠,阿拉丁,波絲王子
⑷ 介紹一下日本「任天堂」游戲公司
樓上復制的太「精彩」了!據我所知,任天堂帶給我的感覺就是:超級馬里奧,超級大金剛,口袋妖(河蟹)怪,銀河戰(河蟹)士,馬里奧聚會等等。。。 在fc時代任天堂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游戲沖擊是最大,最震撼的。比如:最終幻想,綠色軍團,小蜜蜂,吃豆子,炸(河蟹)彈人,貓和老鼠,超級瑪麗,賽車,功夫,等等等等太多了! 在接下來的sfc時代,同樣沒有公司(廠商)可以和任天堂對抗。。。原因自然是任天堂對游戲軟體的苛(河蟹)刻要求和工作嚴謹的態度,但是同樣是這樣的嚴厲卻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當時的第三方軟體商,這為任天堂日(河蟹)後的煩惱埋下了伏筆! sfc都後續次時代機種自然成為了當時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是由於鮮為人知的「最終幻想7」的事件,使得當時王牌游戲最終幻想倒戈至剛剛突起的索尼ps1!事情大概是這樣的,由於任天堂比較保守的作風,且對盜(河蟹)版的抵制,所以在sfc的後續機種n64任然採用卡帶形式(好像只有64M的容量)。對於主張電影風格的最終幻想之父板口博信來說,這個容量問題是最大的瓶頸和打擊,他所想的最終幻想7應該帶給玩家亦游戲亦電影的感受,加之當時任天堂的老毛病:打壓第三方游戲廠商,所以史可威爾就與索尼一拍即合!最後最終幻想7就成功用cd-rom作為載體登(河蟹)陸了ps平台,對於這樣的打擊,任天堂只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啊! 這場仗似乎是索尼的ps陣營勝利,不過由於索尼初入游戲行業,ps的整體性能相差任天堂的n64還是有一定的距離,且在任天堂的反思之後,又重新拉入了一些第三方,使得n64敗得不是那麼凄(河蟹)慘,(如n64的塞爾達傳說)相對之下,世嘉的ss才是真正的慘(河蟹)敗啊!故第一次次時代家用機交(河蟹)鋒的戰(河蟹)果是這樣的: NO1:PS NO2:N64 NO3:SS(同時掌機市場任然是任天堂GAME BOY的天下~) 在經歷了N64的失敗之後,任天堂更是反思了很久,於是乎為了挽回被索尼侵蝕的市場,不僅重新規劃了戰略部署,不惜花重金研究次時代主機的性能,最後更是自己出錢贊助廠商開發游戲!具體是這樣的:NGC,全新的次時代機,性能較當時如日中天的ps2強了很多,主要是動態光影渲染等!第二:任天堂花重金買下CAPCOM的生化危機1復刻版,生化危機0的獨占版權,其實是任天堂出錢一起開發的游戲!這下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生化危機1復刻版和生化危機0隻有ngc版和後來的wii版了吧!任天堂出了錢,版權有一部分在他那裡,移植?沒門!接下來就是生化之父三上真司憤然離去的前因後果!前面不是說了任天堂出錢幫助CAPCOM開發生化危機嗎,這里主要包括:生化危機1復刻版,生化危機0和後來的生化危機4.並且由於三上真司和任天堂關系相當好,他也一直主張獨佔NGC。但是後來由於任天堂的策略,ngc還是敗在ps2無限的光芒下!所以萬惡的CAPCOM就想把生化危機4移植給ps2!任天堂肯定是不答應啊!三上真司更是不答應!但是公司不是三上一個人的,所以CAPCOM最終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把生化危機4移植給了ps2(雖然由於ps2的機能問題,畫面嚴重縮水。。。)但是後果就是三上真司這位游戲界的藝術天才憤然離去,自己組織了一個三葉草公司~是是非非好像說的比較多,我們不僅要關注任天堂的ngc,索尼的ps2,此時的競爭對手還有世嘉的DC,微軟的xbox。由於世嘉是街機游戲出身(鈴木裕的vr戰士)從游戲策略各方面始終斗不過任天堂,索尼,所以莎木1&2也就成了絕唱!同時由於微軟初入游戲界,雖然在日本市場大敗而歸,但是仍然以金錢優勢(微軟有錢,應該說老比更有錢呵呵)賠了錢但賺出了名氣,為日後的xbox360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故此次的次時代大戰的戰果如下: NO1:PS2 NO2:NGC NO3:DC NO4:XBOX 時間很快來到了2005年,這不僅是索尼發售ps3的時間,更加是索尼向任天堂挑戰掌機市場的時刻:PSP橫空出世!同時,任天堂也不甘落後,在連續遭遇2連敗之後,嘔心瀝血,終於開發了WII這款另類的主機(最初名字叫:革命),同時也向全世界人民證明了:畫面好並不是最重要的!此後wii像怪物一樣在全世界熱賣!任天堂重新坐回遊戲業老大哥的位置,同時,由於索尼psp的挑戰,任天堂也推出了掌機ndsl!此後的競爭和結果不用我說,銷量說明了一切!雖然索尼的psp還是搶灘成功,占據了一部分掌機市場,但是更多的還是任天堂的NDSL或者psp和ndsl都有的玩家~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索尼的ps系列在經過了ps2的輝煌之後,現在的ps3搭載著藍光出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現在ps3的尷尬境地不知道還要延續多久。。。各種各樣的問題糾纏著索尼,現在的情況任天堂wii自然不用去考慮,她已經穩坐了老大的位置,但是由於微軟的xbox360對ps3的死纏爛打,也使得索尼焦頭爛額了好一陣子,希望在戰神3和GT5發售以後ps3可以好過一點吧! 此次的次時代主機大戰結果相當明顯了: NO1:WII NO2:XBOX360 NO3:PS3 掌機結果: NO1:NDSL系列 NO2:PSP系列 NO3:半路殺出的蘋果手機 此次的言論截止於2010年2月3日,我也就以自己看到的為基礎談談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補充~至於以後的發展相信誰也無法預料!不過還是希望最後獲利的還是我們玩家! 此文章完全手工原創!打了我一下午哈~~希望大家支持支持~~其實游戲業界的發展就如一次現代版的三國,是是非非太多了,一下子也說不完~有機會以後交流!
⑸ 任天堂經典游戲有哪些
作為80後說說當年風靡到不行的游戲。
勇者斗惡龍 這個當時GB火到爆的游戲,著名網游魔力寶貝就是這個改的
〔天外魔境〕 黑白gb回合制的巔峰
〔電獸〕 (國產口袋,GBC時代口袋妖怪太火了,所以出了國產GBC口袋,也叫口袋翡翠和金晶。)
〔口袋妖怪〕這個不用多說,從GB黑白開始,橫跨了任天堂全部的主機,劇情,模式基本都沒變,各種優化還有新的劇情和寵物。
寵物御三家的祖宗。後來國產寵物游戲很多rpg都是完全照辦此模式
〔塞爾達〕塞爾達最早我玩是時之笛,sfc表現的3d很粗糙,但是被稱作經典中的經典,所以後來nds有優化。之後是縮小帽,讓大家知道這游戲即使做成2d也能這么好玩。wii說實話沒玩過,ns的作品正在玩,今年會出另一部。而且pc平台包括安卓平台都有序作
〔魂斗羅〕 魂斗羅不能完全說是任天堂旗下,因為他也搭載過ps的作品。不能完全說是序列中,但是最經典的還是fc魂斗羅,之後gb作品屬於原封不動的復制
〔火焰紋章〕有人說火焰紋章一個游戲就可以代表方面的GBA游戲,雖然偏激但是可見經典,不錯的游戲。如今ns也出了
〔黃金太陽〕經典不用說
〔逆轉裁判〕這個不錯,開創了新游戲模式。
〔光明之魂〕尤其第二部,稱霸主機ARPG,力壓當時有GBA版暗黑破壞神之稱的〔指環王〕系列
〔星之卡比〕這個最早我玩的是通過GBA,打電話叫人的設定非常經典。而ns的卡比簡直人物更加顯明。
〔全明星大亂斗〕這個對於個人感覺一般般,畢竟挺廢主機的,但是對於熱愛熱斗的朋友這就是第一經典的游戲。
〔拳皇熱斗系列〕這一系列代表了GB早期的巔峰,各種拳皇和侍魂的人物在游戲里格鬥,復制的很成功。
〔馬里奧賽車〕最早我還是sfc玩的,GBA也玩過,現在ns效果簡直渲染的太nx了
〔馬里奧奧德賽/馬里奧系列〕本來想說簡稱奧德賽,但是後來考慮到,塞爾達的經典中也有奧德賽就這么說吧,這也是一個一直處於頂峰的動作冒險系列。尤其ns的,ns三大必須玩的游戲之一。
〔虛空之刃〕正在干呢,相當不錯。
〔最終幻想〕想很久這個算不算。這游戲只能說一半是任天堂的,作為搭載平台游戲,幾乎最終幻想的2d游戲全部在任天堂,3d的大部分在ps平台,但是其實在任天堂早期主機上影響很大,不過全是索尼給這一游戲推上極致的,後續才上的pc
⑹ 任天堂都有哪些經典游戲
任天堂游戲可以說是70、80、90後三代人共同的記憶了,任天堂已經在全球銷售超過20億份游戲軟體,締造了多名游戲史上著名人物,例如馬里奧,大金剛和創造了游戲史上最為經典的游戲,例如《塞爾達傳說》,《精靈寶可夢》。下面我們來看看任天堂有哪些經典的游戲。
總結
任天堂紅白機可以說是我童年的所有記憶,任天堂的游戲也出過很多,但是在心目中記憶最深的也就是上述的這幾款游戲了。
⑺ 任天堂游戲排行是什麼樣的
任天堂游戲排行:《超級馬力歐:奧德賽》、《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堡壘之夜》,以下是具體介紹:
1、《超級馬力歐:奧德賽》
《超級馬力歐:奧德賽》是3D平台游戲中的傑作,它將各種馬力歐游戲中的優點和全新的游戲玩法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懷舊與創新並存的游戲內容。
在PVP模式(空降行動)中,玩家將扮演一名參與選拔的青年,與其他對手競爭,決出最後的贏家,帶領大家拯救村莊,保衛家園。在PVE模式(守護家園)中,玩家可以組隊探索世界,拯救倖存者,並迎擊來襲的怪物。
⑻ 任天堂有出品的有哪些游戲
坦克大戰,綠色兵團,超級瑪莉,魂斗羅,
赤色要塞,沙羅曼蛇,超級瑪麗,冒險島,三國,忍者龍劍傳,勇者斗餓龍,太空戰士(最終幻想),口袋妖怪,水滸,封神,火焰文章,塞爾達,忍者神龜,熱血系列、怪鴨歷險,洛克人,
雙截龍,忍者蛙,愛心小屋,吃豆子,大力水手,淘金者,大金剛、七龍珠,阿拉丁,波絲王子。
⑼ 目前為止最終幻想游戲和電影分別都有幾部
你好!!
《最終幻想》系列是絕對值得一玩的RPG游戲,尤其是隨著其第12作的推出,被評為「完美的游戲」。
可以這樣講,《最終幻想》系列創造了RPG游戲的輝煌。
一:介紹:
第七代劇情介紹:
七代的故事構築在一個以魔光能源為基礎的世界裡。在經歷了六代的那個中世紀結合現實世界的世界觀後,七代的世界則更為真實。游戲里的交通工具從天上飛的火箭到海里航行的潛水艇是應有盡有。在這里,沒有所謂的國與國的界限。故事完全是圍繞著神羅公司展開的。
與以往的最終幻想系列不同的是,原本的四人組合被三人組來代替;魔晶石培養系統可經由不斷戰斗而所得經驗,最終更可融合為一個;極限技可隨著戰斗經驗的不斷積累而悟得,但最終極限技卻要從奧義中獲得。另外,FF7中用了大量精細的背景圖片和大量高品質的CG更穿插了大量的電影手法:視角切換。倒敘......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看一部互動的電影。而且在利用了PS的強大機能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虛幻但又真實的世界。對於人物的刻畫,更達到了最高水準:每一個人物都有各自的背景,為了同一個目的而走在了一起。七代的主題是反抗與光明。講述的是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不斷的反抗與尋找著光明的故事。這個世界裡沒有所謂的絕對壞人,每個人只是因為目的不同而產生了分歧。游戲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愛莉絲死亡的場景,神殿中,閃光的刀刃從愛莉絲胸口刺出。那一刻,無數玩家垂然淚下。看著愛莉絲的身影慢慢沉入湖中,我想此時所帶來的感動比仙劍中趙靈兒的死更來的傷感吧(作者被無數仙劍派擁護者堵到牆角……)。
仔細的看看,會發現這個游戲和《仙劍奇俠傳》驚人的相似。一個男主角,兩個至關重要的女主角加上一堆配角為了阻止壞人而戰斗。兩個女主角都愛男主角,然後後期死了一個還剩一個。不同的是一個是中國的古代一個是類似現實的世界而已。怎麼樣。很像吧。閑話打住,我們回到原題(憤怒的X編:騙稿費也不用這樣吧!)。
需要說明的,就是FF7首次被史克威爾(SQUARE)移植到了家用電腦上,使那些無緣玩到FF系列的玩家得償所願。現在,不用在聽那些擁有PS的朋友在你面前喋喋不休的說FF7如何如何好了,你可以自豪的告訴他,電腦上也有FF7,而且畫面更亮麗!不過可能是史克威爾第一次移植游戲所以經驗不多,游戲里大大小小的BUG影響了不少玩家的情緒。但是,當你逐漸深入游戲後,所有不快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被畫面和影片所帶來的震撼。是被故事情節所帶來的感動。還有就是據說游戲發售的第二天就突破200萬本,時至今日以高達371萬本。
第八代劇情介紹:
八代的故事主要講的是GARDEN中的斯苛爾為獲得SEED的資格而努力著。而被交付的任務就是暗殺魔女伊迪亞。然而隨著劇情的進程,竟慢慢發現伊迪亞其實是斯苛爾他們的養母。於是塵封的記憶開始開啟,到底是什麼使她變成魔女,而又是什麼使斯苛爾忘了小時候的事呢。另外,故事裡處處都和另一主角拉古那的世界同時發展著。
在游戲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卡片系統。GF融合和魔法抽取了。卡片系統是FF系列首次出現的新系統,玩家可以藉由卡片對戰小游戲來收集卡片。而卡片不光可以收集,還可以經由召喚獸技能作成稀有道具。為了拿到所有卡片相信還有不少玩家在征戰;GF融合和魔法抽取系統的出現使的游戲變的更負趣味性。游戲中共有22個召喚獸,再將GF裝備在身上後,隨著經驗值的增加GF的等級也隨之提高,從而學到更厲害的技能;魔法抽取更是允許玩家從任何一個敵人身上抽取魔法,許多稀有魔法就是這樣來的。同時如果不想使用還可以當道具存起來。武器也不在是可買賣的了,而是變成了改造,要想獲得更厲害的極限技就只有收集物品改造武器了。
厭煩了RPG游戲的不間斷練功嗎。幻想和某天的某個RPG不需要練級就可以打到最後嗎。FF8就是這樣一個游戲。由於敵方的等級是靠主角的等級而變化的,在有了一定數量的魔法與召喚獸後,甚至可以只有1級就通關哦。而一般游戲困擾玩家的金錢,在這里也不在是十分重要。因為主角斯柯爾是SEED,有薪水可領。每到一定時間就會有錢自動存入戶頭,如果要提高薪水還可以參加考試。所有這些的出現,使得FF8的難度降到了史上最低點。這里需要說明的是,FF8中首次出現了主題歌——"EYES ON ME"。而且,這是由著名歌星王菲演唱的哦。當歌聲響起時,一定有不少人被感動吧。
由於移植了FF7,史克威爾有了不少經驗,因而FF8很快也被移植到了電腦上。但一些BUG還是令人難以容忍。
二:歷代情況介紹:
最終幻想系列
最終幻想I -1987年 FC平台
最終幻想II -1988年 FC平台
最終幻想III -1990年 FC平台
最終幻想IV -1991年 SFC平台
最終幻想V -1992年 SFC平台
最終幻想VI -1994年 SFC平台
最終幻想VII -1997年 PS平台
最終幻想VIII -1999年 PS平台
最終幻想IX -2000年 PS平台
最終幻想X -2001年 PS2平台
最終幻想XI -2002年 PS2平台
最終幻想XII -2005年 PS2平台
三:製作人介紹:
被稱為「最終幻想之父」的日本著名游戲製作人坂口博信, 62年生於日本水戶, 大學主修電氣情報工學科, 當時已經開始利用最早期的個人計算機APPLE II創作游戲軟體。 1983年電友社的軟體製作部門自組成立Square, 坂口由於對於使用日本國產個人計算機製作游戲深感興趣, 於是決定在Square參與游戲軟體開發的兼職工作。
最初坂口是利用PC8801等日本制個人計算機創作游戲, 而他的第一個作品是一個冒險游戲《The Deathdrap》。
1985年Square加入任天堂第三開發商的行列, 很快坂口便開始全職參與在Square的游戲開發工作, 而當時他有份參與創作的任天堂游戲包括《King's Knight》, 《Highway Star》以及《出擊大作戰》等。 在這個時候, 一位出色的程序設計員Nasir Gebelli加入了Square, Gebelli也成為了日後《《最終幻想》》的主要編程人員。
坂口曾經說過《《最終幻想》》這個名字的由來, 他說:「當時我一直對自己所創作的游戲感到非常不滿意, 我於是下定決心, 並對自己說::好吧, 這將是我的最後一擊。《最終幻想》這個名稱便由此而來, 其實它是指那將會是我最後的一個作品。」
雖然第一集《最終幻想》的游戲概念圍繞一個非常古老的哲學概念 -- 宇宙四種基本原素, 但坂口曾經表示, FF的創作概念其實是來自一套科幻電影 -- 《未來戰士 (The Terminator) 》, 這套電影的導演占姆士卡麥倫 (James Cameron) 的拍攝手法帶給了坂口非常多的啟發。
「要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所需要的不是無數的火爆場面, 而是一些經過精密時間計算的拍攝手法, 和一些由背景音樂所牽引和鼓動的影像。」
謝謝!!
最終幻想的電影,只有2部。《內在靈魂》和《聖子降臨》
最終幻想的游戲,全部包括有15部。
最終幻想從第8代開始,游戲的動畫cg就做的相當精緻了,所以從第8代開始,就有奸商把最終幻想的cg提取出來當電影賣,所以實際上真正的最終幻想電影只有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