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拍微電影最常用的是那幾個鏡頭佳能650D機
我們一般用紅圈鏡頭拍,副廠頭效果實在不敢恭維
大場面用魚眼,人像用定焦,一般不太用變焦頭,很難控制
你配有跟焦器嗎?沒有的話會都得很厲害
祝你成功
㈡ 佳能5d2拍微電影用什麼鏡頭
拍視頻,越能Zoom的越有表現力,建議35-350/3.5-5.6L USM,需要架在腳架上拍
㈢ 用單反5D2拍攝微電影時,鏡頭、焦距、對焦方式怎麼選擇
拍電影哪有用自動鏡頭的?必須是MF才能拍攝的,所以拍電影才有走位一說,事前好規劃好演員的移動線路,並且計算好景深。保證演員在景深范圍內。用5DII拍電影用的最多的是35 1.4L、ZE 85 1.4和100mm F2.8 Micro,變焦用到的機會很少,但是也要備一個,廣角居多,長焦變焦拍攝起來不方便,一般是17-40 F4L或者17-35 F2.8L
㈣ 拍微電影的單反鏡頭。
電影鏡頭大都是PL卡口的。
1.電影頭為機械頭,手動頭,在機械架構上優於單反鏡頭,因為電影頭需要手動對焦以及無級光圈,所以電影頭在機械性能上非常出眾,對焦環精度很高,形成也較長。
單反鏡頭現金大多為自動鏡頭,所以機械性較差,精度比不上電影頭。
2.電影鏡頭由於產量小,價格貴,選料講究,很多電影頭都非常巨大,比如潘娜的鏡頭,用料極為奢侈,鏡片很多都選用頂級材質,所以效果也是一流的。
3. 手動頭好不好用看你怎麼拍視頻,如果你是一個類似電影拍攝方法,有專業跟焦員進行跟焦,那麼肯定是手動鏡頭好用。
㈤ 拍微電影最好用什麼鏡頭
拍什麼內容就用適合什麼內容的鏡頭,這是玩可換鏡頭相機不變的原則,所以樓主不用想用什麼鏡頭了,玩過可換鏡頭相機,你自己就應該知道用什麼鏡頭。
按照一般玩微電影的習慣來說,更多的人願意盡可能地上大光圈鏡頭,便於控制現場環境的光線,同時還可以更明顯地獲得景深變化,看起來更有臨場感和層次感。但是如果對於鏡頭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單個人像,50焦段適用性很強,當然刻畫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
室內帶環境,35焦段最實用,也可能會用到24來強化環境影響,或者50來弱化環境影響。
上面這兩個只是告訴樓主,如果想熟悉微電影的鏡頭應用,要先學會攝影,熟悉各個焦段的實際用途。然後結合在視頻拍攝中動態的鏡頭語言運用,才能知道用什麼鏡頭最好。當然,最後你要考慮好你的腰包,才能知道什麼最合適~
㈥ 現在比較清晰的微電影是用什麼攝像機拍出來的
現在很多機子都能實現,如SONY AX2000E等機子,有2W以上的機子都可以了,因為現在的機子地恩多都是高清的。微電影主要是理念,不是清晰了。
㈦ 拍攝微電影要注意些什麼
一是有好的劇本。最好把每個分鏡頭都寫好,做好前期准備。
二是有不錯的拍攝設備。
三是要技術過硬的攝像人員和導演。當然一般是自編自導。
四是找好演員。反復練習劇本和背台詞。
五是找好場景。這也需要結合劇本好好籌劃。
六是擬定拍攝計劃,安排好拍攝進度,大家的伙食等後勤工作。當然有最基本的資金,拉贊助。
七是按照計劃組織拍攝,協調各個臨時演員的時間安排,解決整個拍攝存在的環節問題。
八是做好後期的剪輯、配音等工作。
九是做微電影的宣傳和推廣工作。
㈧ 拍微電影用什麼攝像機好
天哪,你們是什麼土豪學校啊。最專業的數字電影機也不過arri和RED了。現在是拍電影的主流設備。但是必須配專業的團隊。小打小鬧最合適就是5d2了,幾個人就夠了。輕便易操控,畫質不需要太多的後期調色就有極強的膠片感。膠片機沒有專業攝影師根本玩不來,投入也巨大。一卷膠片只能拍4分鍾。好幾年前一盤膠片的價格就是三千了。現在膠片基本玩的人很少了。還要後期沖片膠轉磁。超級麻煩。
㈨ 詢問 單反拍微電影一般用什麼尺寸
1,視頻制式方面,NTSC與PAL選擇NTSC(同解析度下,N制可以選擇30幀的幀速率,P制只能到25好像)
2,視頻解析度方面,1920X1080(如果具有4K拍攝能力的單反就選4K的解析度)
3,高壓縮或者低壓縮,選擇低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