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是出自於什麼的什麼
元代 關漢卿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 這一組詩句,屢屢出現於元雜劇的最開端,如第一首出現在《西廂記》、《倩女幽魂》、、《魯大夫秋胡戲妻》的楔子始,第二首出現在《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楔子里。詩句的言說者是戲劇中的卜兒,也就是老年婦女,她們皆是寡居之人,與孤女(有時是孤兒)相依過活。
❷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這句話是誰說的
這句話是古代的格言,誰說的已經不可考。
在元代的劇作中經常看到,如王實琢的《西廂記》、關漢卿的《竇娥冤》中都有。
❸ 讓子彈飛裡面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在哪一集
《讓子彈飛》是電影
❹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出自什麼代的叫什麼
元代 關漢卿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
這一組詩句,屢屢出現於元雜劇的最開端,如第一首出現在《西廂記》、《倩女幽魂》、、《魯大夫秋胡戲妻》的楔子始,第二首出現在《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楔子里。詩句的言說者是戲劇中的卜兒,也就是老年婦女,她們皆是寡居之人,與孤女(有時是孤兒)相依過活。
❺ 花有重開日 人無再少年是那部電影
讓子彈飛 (2010) 里姜文對周潤發說的話
❻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是誰的名句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是宋代詩人陳著的名句。
這句話出自:《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
全詩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
陳著人物簡介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賈似道,出知嘉興縣。度宗咸淳三年(1267),知嵊縣。七年,遷通判揚州,尋改臨安府簽判轉運判,擢太學博士。十年,以監察御史知台(樊傳作合)州。宋亡,隱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殘缺錯漏,其中詩缺二卷。事見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陳本堂先生傳》(見清光緒本卷首),清光緒《奉化縣志》卷二三有傳。
洞仙歌(次韻花蕊夫人)
宋·陳著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雲影蓬翠山遠。顫金蓮緩步,手托珠簾,風微透,扇底荷花香滿。
歸檐雙飛燕,流盼消凝,微帶羞紅上嬌面。又還黃昏近,一片閑情,天涯去、雲也遮闌不斷。回首處、沈思夢時曾,對十二屏山,怕拈秦阮。
❼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是誰說的名言
如夢令
❽ 花有重開日 人無再少年 講的是什麼
花有重開日,就是說花兒謝了還可以重新再開,春天一到,謝去的花兒有機會再次獲得新生。人無再少年,而人不珍惜時間的話,老去就不能有再次年輕的機會了。是告訴我們要好好珍惜時間,不要浪費光陰,把握機會,好好生活,不要老時留有遺憾。
❾ 花有重開日 人無再少年是那篇詩詞,求全部解析
這句話出自宋朝詩人陳著的《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是其中的第一篇。
全詩為: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
譯文:
花兒即使凋謝,第二年又能再次盛開,而人卻不同,過一天就少一天,少年時光一去不復返啊!
既然親朋好友見了面,就要痛飲一番,無需准備豐盛的菜餚,否則就沒有什麼樂趣了。
陳著在與別人對飲的時候,看到院子中的盛開的鮮花,又想到了自己已經是垂暮之年,頓時感慨萬千,並當場作出兩首詩,其中一首就是此詩。
陳著(1214~1297),六月十三日戌時生,小名祥孫,字子微,小字謙之,號本堂,晚年號嵩溪遺耄,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寄籍武康縣。
❿ 花有重開日 人無再少年的出處
出自元代關漢卿的元曲中。常常出現在在元雜劇的最開端,只是當時比較流行的句子,並非是關漢卿所寫。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
譯文:
花謝了還有再開放的一天,人老了之後卻不能再年輕了。不要說黃金多麼的貴重,安安樂樂的生活才最珍貴。是在勸誡人們不要只知道追求賺錢而忘卻了安樂的生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流逝的時光是無法再補回來的。
關漢卿是中國戲曲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之一,是元代雜劇的主要奠基人。他一生共創作了67部作品,現存18部,相當一部分還活躍於現代戲劇舞台上。
關漢卿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中國戲劇史和文學史上,關漢卿被稱為「元雜劇的鼻祖」,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曾塑造「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經典形象,被譽「曲聖」。
在中國文學史上,唐詩、宋詞、元曲,似乎可相提並論,但實際上,元曲的影響遠沒有前兩者廣泛深遠。比起唐詩的凝練、宋詞的雅緻,元曲顯得通俗而接地氣。那是因為在那個年代,針砭時弊,老百姓聽得懂,聽得痛快淋漓,聽得爽!這是一種直白的力量。
在世界文學藝術史上,關漢卿享有「中國的莎士比亞」之稱,1958年還被譽為與達芬奇擁有同樣地位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