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電影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電影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發布時間:2021-08-01 15:16:18

㈠ 變臉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川劇 . . . .

㈡ 中國戲劇絕活

中國戲劇
中國戲劇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固有的傳統戲劇,話劇則是20世紀引進的西方戲劇形式。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以富於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而且,在世界劇壇上也佔有獨特的位置,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明、清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入現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如今有360多個劇種。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

宋元南戲大約產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溫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帶,是戲曲的成型時期。

元代雜劇也叫北曲雜劇,元雜劇最早產生於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陽一帶。盛行於元代,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它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水準,以至單從詩體而言,古人早就將唐詩、宋詞、元曲並稱。

明清傳奇是由宋元南戲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它在產生於元末,在明初流傳,到了明嘉靖年間興盛,至萬曆而極盛,並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號稱「詞山曲海」。

清代地方戲是古典戲曲的第三個階段。它和近、現代戲曲有著共同的藝術形式。清康熙末葉,各地的地方戲蓬勃興起,被稱為花部,進入乾隆年代開始與稱為雅部的昆劇爭勝。至乾隆末葉,花部壓倒雅部,占據了舞台統治地位,直至道光末葉。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戲的時代。1840年1919年的戲曲稱近代戲曲,內容包括同治、光緒年間形成的京劇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一段戲曲改良運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傳統戲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後戲曲便進入現代戲曲時代。京劇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戲發達的結果,而京劇成為全國性的代表劇種後一點也沒有壓抑地方戲的發展。從清代地方戲到京劇,是中國戲曲極度繁盛的時代。

中國話劇只有百年的歷史。從西方引入中國,20世紀初到「五四」前稱「文明新戲」,這種早期話劇仍具有一些戲曲的特點。「五四」以後重行照原樣引進西方戲劇,形式是現實主義戲劇,稱「新劇」。1928年起稱「話劇」,沿用至今。

㈢ 變臉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川劇變臉

㈣ 變臉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川劇是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 "抹臉"、"吹臉"、"扯臉"。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

㈤ 變臉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川劇......

㈥ 變臉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變臉是我國川劇的絕活。

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川劇變臉的種類頗多,方法也不少。概括起來有拭、揉、抹、吹、畫、戴、憋、扯八種。以「拭」而言,就有單手拭,雙手拭;單手獨指,兩指、三指拭等。

相較於川劇藝術本身的淵源和博大,變臉的技藝成形則還要歸屬於二十世紀。在這期間,變臉在戲班的對台戲中不斷摸索、演變、精化,漸漸成為川劇的一大特色。

(6)電影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擴展閱讀:

川劇演出中,隨著劇情的轉折,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臉譜也需相應發生變化。如何在一出戲里讓臉譜發生變化,川劇藝人創造發明了變臉、扯臉和擦暴眼的特技。這些特技都是在舞台演出現場,在不能被觀眾察覺的前提下使用的,以達到人物臉譜瞬間變化的強烈演出效果。

變臉以吹粉的方式最常用。扯臉是把臉譜繪制在薄綢上,演出中迅速巧妙地將事前貼在臉上的薄綢一層一層地揭去。擦暴眼是讓臉譜局部發生變化的方法,演出中演員將事前塗抹在手指上的黑色松煙迅速將眼睛周圍塗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變臉

㈦ 變臉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川劇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1]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川劇分文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2] 2006年5月20日,川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㈧ 變臉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

川劇

閱讀全文

與電影是我國哪個表演戲劇的絕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孩子為什麼不願意看電影 瀏覽:427
像藍風箏好看電影 瀏覽:951
關於李治亞的好看電影 瀏覽:853
2018好看的英國電影 瀏覽:264
盈信廣場今天電影院有什麼電影 瀏覽:459
電影院專用爆米花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135
電影中語言元素應如何運用 瀏覽:627
怎麼下載電影放到快手上 瀏覽:294
科普電影有哪些適合3年級小學生 瀏覽:295
男生怎麼化妝成女生的電影 瀏覽:524
外殼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434
有那些美國電影好看 瀏覽:865
蘋果的照片電影怎麼做 瀏覽:174
催婚電影有哪些 瀏覽:380
免費的動漫電影軟體 瀏覽:830
志強葉思琪什麼電影 瀏覽:254
美國好看的恐龍電影大全 瀏覽:810
13歲看什麼電影院 瀏覽:271
何勇為什麼打司徒浩南叫什麼電影 瀏覽:168
怎麼隔著手機一起看電影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