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紅極一時的動畫片《你的名字》是哪一位導演拍攝的
新海誠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演員,人設是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
2. 《你的名字》導演是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
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演員,人設是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分為日語原聲中文字幕版和中文配音版2種版本。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的幻想故事。
電影很不錯哦,希望能幫到你~
3.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是誰的作品,挺好看的,他還有沒有其他作品
新海誠
她和她的貓(1999年)
星之聲(2002年)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2004年)
秒速5厘米(2007年)
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年)
言葉之庭(2013年)
你的名字。(2016年)
《十字路口》(2016年)
4. 動畫《你的名字》導演是誰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
新海誠(Makoto Shinkai),原名:新津誠(Makoto Niitsu),1973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日本動畫導演和作家,居住在東京都,日本長野縣野澤北高等學校、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系畢業。
獲獎記錄
亞洲電影大獎
2017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獎 你的名字。(提名)
日本電影學院獎
2017 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編劇獎 你的名字。(獲獎)
2017 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 你的名字。(提名)
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
2017-05-16 第26屆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導演獎 你的名字。(獲獎)
新海誠是現在最應受注意的CG藝術家之一。
5. 《你的名字》導演是誰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演員,人設是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
6. 關於電影《你的名字》
主線方面,一條是兩人的邂逅、分離,再「重新」邂逅的故事,最後升華為兩人的靈魂牽絆。以濃濃神社傳說為故事背景,架空的概念平緩的引入,在這條主線解釋了兩人為何能互換身體,是宮水神社繼承人所特有的,只為了拯救村落。用奶奶的口吻、神社儀式和「結」鏈接人與人、人與神,來解釋和鋪墊這條線,毫無違和和突兀,使整個故事節奏非常的平順。
第二條主線是彗星碎片撞擊小鎮,500人死亡包括女主角和家人,這條主線也非常重要,從三十分鍾後開始浮出,構築了故事的整個主線任務。兩人時間點的錯亂,奇異的相遇,故事中的違和感通過這些逐漸得到解釋而消失。無論是道具「結繩」還是兩人的牽絆,通過這種時間的錯亂得到升華,變成純粹的精神交往和寄託,變成了人與人最本質的靈魂羈絆。在這里,第二拯救主線的表面故事所表達的內涵即是第一主線了。
同時,刻畫這兩條線的時候也分清了主次,將第二主線明確其服務於「尋找著某人」「無論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都會拼盡全力找到你」這種與某人強烈靈魂牽絆的主線,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最終,兩人因為牽絆而相遇,卻因為時間點的錯亂和夢境的無穩定而遺忘,但又一次全新的相遇,這種略帶新海誠的結局,給人淡淡的哀傷。其實,我看的時候一直在想,是不是一個更加開放式的結局,更加新海誠式的結局。最後,還是盼到了我最喜歡的結局形式,雖然有著淡淡的憂傷,但不失一個很溫馨的結局。
看完之後,再次回想,我意識到最後的相遇將是必然的。因為,《我的名字》與《秒速五厘米》主題很不同,雖然中間的一些場景很相似。《我的名字》最重要的講述便是這種浪漫的靈魂牽絆,這兩人如果最後都不能再次相遇,那麼就已經跟電影自始至終的講述相違背了,主題就會變的不統一,所以不太可能設定那種結局,不能為了唯美、為了傷感而分離,而是故事應該一以貫之的講述主題,相遇將是必然的,在這個靈魂牽絆的主題下,兩人相遇後的生活也變的清晰起來了。
在講述故事的手法方面,第一主線和第二主線的主次非常分明,最明顯的就是三葉說服自己的爸爸讓村民避難這一段完全的省略掉了,最後只用了男主角瀧的視角講述了「村民進行避難演練」才逃過一劫,這樣也側面補全了那段情節——三葉找到父親,堅毅並且用三葉的語言說服父親,讓他看到之前伏筆的彗星分裂,並且父親妥協採用了避難「演練」這樣的說辭。
那麼這段拍下會更加完整嗎?當然會,但是這段絕對跟靈魂牽絆這條主線不掛鉤,這里不是《夏日大作戰》,拯救村民也不是重點,這些都必須服務於靈魂牽絆這條主線。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如果這里多描寫了,那麼精神方面、人物心理方面就要簡化,這是不行的。所以用了這種新聞視角的表述來勾畫出這一不太重要的一段。
雖然故事用了大量鋪墊,但都是用了進行時的人、事來給觀影者暗示,而很少用一大段來直接敘述,在講述瀧回溯的過程中也用了插敘,而非將插敘作為鋪墊,使人覺得故事緊湊,緊跟角色的情緒起伏而起伏,非常非常好。
在環形山頂,兩人「黃昏之時」的跨越時空的對話,真的真的是太棒了,靈魂的羈絆很自然的將兩人系在一起。
主觀發散,「一直尋找著某人」這樣的想法誰沒有過呢,無數次的為瀧和三葉捏汗和著急,甚至悲傷的哭泣;故事情節的緊張,能做的事、能改變的事無數次的拽緊著我的神經,不想留下遺憾。就好像自己身處故事之中,這種陷入感真是久違了。故事發展和人物一顰一笑都牽動著我的神經,真是應了主題「人與人的牽絆」、直擊靈魂的影片啊。
7. 你的名字的導演是誰
新海誠
8. 《你的名字》到底是怎麼樣的一部電影
《你的名字》是一部手法新奇,故事情節吸引人,又富有內涵的電影。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看了兩遍。
這部動畫的開始就展現了倆個分別在鄉下,一個在東京大城市的高中男女的生活場景。這樣的倆個人生活環境不同,相隔那麼遙遠,怎麼看都不可能有交際。還有就是大山裡的和城市裡的,如此巨大的反差,繁華的世界和甜逸的世界這么大的反差,讓人沖擊感很強。
就這樣兩個不應該交際的人,卻在夢中相遇了,並且還時不時的靈魂互換,從起初的不適應到最後的,樂此不疲,從起初的不相識到最後的相愛,一切是如此的夢幻。
這部電影里有很多搞笑的鏡頭,因為是男女的互換,男主一互換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摸「自己」的胸,很是享受!嘻嘻,女主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上廁所,第一次還不敢,憋的不行了才,你懂的。
男主因為是男的老是不注意身為女子的言行,叉腿做等等。女子又不注意自己是男的,就和女的很親近等等。所以她們彼此在手機上留言,有注意事項,有幹了什麼等等。就這樣,搞得彼此的生活狀態也因為互換而和以前不一樣了。本來女主是一個膽子小懦弱的人,因為男主而讓同學們覺得很帥氣,很開朗。而男主暗戀一個打工店的店員而不敢靠近,卻因為女主而走的很近,還約會了呢。男主通過女主過著美麗的接近自然的生活,女主通過男主過上了憧憬著的大城市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他倆再也沒互換了,男主想著女主,渴望著再次相遇,但是有一天做為彼此互換的唯一憑證,手機記事本里的內容不見了,男主意識到了,可怕,通過一系列的調查才發現,和他互換的是一個三年前就死去的女子。因為三年前的彗星事件而毀滅的一個小鎮的女孩。這時男孩心急如焚,尋著互換時的記憶找到了女孩藏在山洞裡的口水酒,並再一次互換了,開始了拯救之旅。最後小鎮的人提前避難都活了,男孩和女孩又相遇了,並在一起了。
作者用很大的反差,男女,鄉下城市,以前和現在,夢幻和現實等等把我們帶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夢境。電影前面的搞笑,風景好,美好,都後面的疑惑重重,驚心動魄,再到完美結局,讓觀眾身臨其境,美的語無倫次。說了這么多,不去親眼去看一看哦!
9. 你的名字的作者是誰
《你的名字》是當代詩人紀弦所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詩人把對所愛之人「你」的痴情集中轉化為對「你的名字」的痴情。由娓娓私語開始,沉靜而深情;緊接著,情緒逐漸激越,詩人以一系列比喻來比擬戀人「發光」的名字,最後詩人要「刻你的名字在樹上」,表達希望感情永恆之意。
此詩妙用復沓、疊詞、疊句等藝術手法,既充分顯示出戀人名字對抒情主人公極端重要的意義,也構成了音韻的回環和旋律的優美,使全詩讀起來音調和諧,圓潤流暢。
(9)你的名字是哪個作家導演的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詩人紀弦1948年由上海赴台灣。一般認為此詩是作者思念所愛之人而作,也有觀點認為詩中的「你」是一個抽象的懸念,詩歌可能指代對家鄉或祖國的思念。
這首詩具有意象與旋律之美。詩人創造性地以戀人的「名字」作為全詩的構思中心和中心意象,並以色彩繽紛、令人目不暇接的比喻,圍繞中心完成全詩的意象結構,以戀人的名字借代戀人本身,對戀人「你的名字」的鍾愛和贊美,正是對戀人本身的鍾愛和追求,這也使全詩增加了一層含蓄的意味。
10. 動漫《你的名字》作者新海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新海誠(MakoyoShinkai,まこと しんかい,1973年2月9日-),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出身的日本動畫作家和電影導演,居住在東京。他是我挺崇拜的一個人,從小學就開始看他的動漫,那時候也是日本動漫在我國快速發展的時代。大量的日本動漫隨著文化的日益交流流入到了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