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小步舞曲》完整資料!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在西洋音樂中的地位,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有人更愛莫扎特、巴哈或其它人,但無論從演出的次數,或音樂的影響力而言,貝多芬都是無人可比。他的作品眾多,很多都成了經典(如32首鋼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然而,經典中的經典,也最受大眾喜愛的,必推他的九大交響曲。
貝多芬少年時曾想投入莫扎特、海頓的門下學作曲,因莫扎特太忙,海頓不善教,都沒有成功。但莫扎特、海頓無疑是少年貝多芬的偶像。有「交響曲之父」之稱的海頓,交響曲編號到104(一度曾被認為有157)。「音樂神童」莫扎特交響曲編號到41(但加上一些「發現」,總數也有50多),第一首作曲時,莫扎特年僅八歲。貝多芬第一首交響曲作於他30歲(1800)時。這一首的作風雖與海頓、莫扎特晚期作品,相去不遠,但傲桀剛烈的個性,已很明顯。例如第三樂章,名為「小步舞」,但沒有海頓式的宮廷味:
1802年,貝多芬的聽力惡化,當年無法醫治。他曾有自殺之念頭,寫下悲慘的遺書(Heligenstadt Statement)。但他打消了此念,重返維也納,從此他的作品成為獨特個性的表現,宣告了音樂中的浪漫時代的開始。1804年的第三交響曲「英雄」,是他「中期」(1802-15)的代表作之一:
此曲原題獻給拿破崙,但拿氏稱帝,貝多芬大怒,改題獻給「無名的英雄」。從此,音樂,特別是交響曲之寫作,不再是供人休閑的娛樂工作,而是有崇高理想的不朽大業。每一首作品都是作曲家的向世人的鄭重宣言。故貝多芬一生只有九首交響曲。(他的後繼者,舒伯特八首,孟德爾松五首,舒曼、布拉姆斯各四首,布魯克納、馬勒各九首。這成了德奧音樂最引以為傲的交響曲傳統)。
中期的貝多芬,平均約每兩年發表一首交響曲:第二(1802),第三(1804),第四(1806)、第五、第六「田園」同年發表(1808),第七、第八也是同年(1812)。這些交響曲,單數的偏向亢奮激烈,但第六「田園」是閑適的描寫音樂,第二、第四、第八較溫雅,甚至幽默,表現了他的另一面:
這時期的貝多芬,享有很高的聲譽,備受尊敬。這是巴哈、海頓、莫扎特等人所未能達成的。從此,「音樂家」就有了可尊敬的社會地位。
1819年以後,貝多芬幾近全聾。他的晚年作品,不太考慮演出者的能力或方便,卻把音樂的理想性,推到了一個極峰。第九交響曲「合唱」(1824),終樂章中加入四位獨唱者及合唱,歌頌生命之歡樂、四海一家之大同世界,至今乃被認為是人類精神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
交響曲簡介 Symphonies
在巴洛克時期(十七到十八世紀上半),sinfonia 只是一個單樂章的器樂曲(有時也加上聲樂),作為歌劇或神劇的前奏或間奏。現在我們所常見的管弦樂的「交響曲」Symphony,是在古典時期(十八世紀下半)發展出來的。「交響曲之父」海頓(Joseph Haydn, 1732 –1809)共有104首交響曲,晚年的四樂章曲式:
(1)奏鳴曲式-(2)慢板-(3)小步舞曲-(4)快板終曲
成為此後交響曲的典範。(但立刻被修改。貝多芬常用諧謔曲取代第三樂章小步舞。)同樣的曲式,用到奏鳴曲、四重奏等,也成為「純(格式)音樂」的範式:
古典時期的維也納樂派(Classical Vienna School),自海頓而莫扎特到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都增強了交響曲在音樂中的獨特性。尤其是貝多芬,他的交響曲,不再是供人休閑的娛樂,而是有崇高理想的不朽大業。每一首作品都是作曲家的向世人的鄭重宣言。故貝多芬一生只有九首交響曲。特別是第三交響曲「英雄」,是浪漫音樂的開始:
他的後繼者,舒伯特八首,孟德爾松五首,舒曼、布拉姆斯各四首,布魯克納、馬勒各九首,成了德奧音樂最引以為傲的交響曲傳統。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卻常不守規范。他的交響曲大半不止四個樂章,而且有「含意」,不像「純」音樂。例如第三交響曲共六樂章,每樂章原來都有標題(後來取消),第五樂章的原標題是「晨鍾告訴我了什麼」:
德、奧以外的交響曲,最早首推法國的裴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69),他的幻想交響曲,是追求女友不遂的成果。在此曲中,他幻想殺死女友,在第四樂章中(共五樂章)被送上了斷頭台。其中展現了他駕馭管弦樂的能力:
此後法國的交響曲名作不多。聖賞有五首,第三號「管風琴」比較有名。比才的一首C大調,是學生時的習作,品質很好,他死後才被人發現。富朗克的D小調,有人也算是法國的,但他是比利時人。其它國家的交響曲名家,有捷克的德伏札克(九首),芬蘭的西比留斯(七首),英國的汪威廉斯(九首)。
可以稱得上有交響曲傳統的,只有俄國。柴可夫斯基的六首,後三首極受歡迎。鮑羅定的三首中,以第二首較流行。米亞司可斯基(Nicolai Miaskovsky, 1881 -1950)竟有27首,但名氣上卻遠不及他的兩位學生普羅考菲夫(Serge Prokoviev, 1891-1953)(7首)與蕭斯塔考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 1906-75)(15首)。普羅考菲夫的第一號「古典交響曲」,是反應別人批評他不敢寫真正古典音樂而作的。其中遵守了海頓的曲式規范(第三樂章則是嘉禾舞曲),也很「純音樂」,輕快簡短,但卻有辛辣的諷刺味道。
C大調第一交響樂 作品第21號
第一樂章:極慢板、朝氣蓬勃的快板
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活潑的極快板
第四樂章:柔板、活潑的極快板
D大調第二交響樂 作品第36號
第一樂章:柔板、朝氣蓬勃的快板
第二樂章:小廣板
第三樂章:諧謔曲、快板
第四樂章:極快板
降E大調第三交響樂 作品第55號「英雄」
第一樂章:朝氣蓬勃的快板
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極快板
第三樂章:諧謔曲、活潑的快板
第四樂章:終曲、極快板
降E大調第四交響樂 作品第60號
第一樂章:柔板、活潑的快板
第二樂章:柔板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
第四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C小調第五交響樂 作品第92號「命運」
第一樂章:朝氣蓬勃的快板
第二樂章:行板
第三樂章:快板、諧謔曲
第四樂章:快板
F大調第六交響樂 作品第68號「田園」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初到鄉村的愉快感受
第二樂章:極活潑的極快板-溪畔小景
第三樂章:快板-鄉民歡樂的聚會
第四樂章:快板-暴風雨
第五樂章:小快板-暴風雨過後的愉快情緒
A大調第七交響樂 作品第92號
第一樂章:稍慢速、活潑的
第二樂章:小快板
第三樂章:諧謔曲、急板
第四樂章:朝氣蓬勃的快板
F大調第八交響樂 作品第93號
第一樂章:活潑、朝氣蓬勃的快板
第二樂章:小快板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速度
第四樂章:活潑的快板、舞曲性
D小調第九交響樂 作品第125號「合唱」
第一樂章:不太庄嚴的行板
第二樂章:極活潑的快板
第三樂章:如歌的行板
第四樂章:急板
第五樂章:急板、合唱「歡樂頌」
⑵ 求美國喜劇電影老婦殺手,5個盜賊為掩飾身份爾放的那首經典音樂叫什麼誰創作的小步舞曲謝謝!!
《兩只蝴蝶》,龐龍的
⑶ 《藍色大門》第幾分鍾出現陳綺貞《小步舞曲》的啊
《小步舞曲》是《藍色大門》主題曲,但是沒出現在電影里,電影原聲碟里收錄了這首歌。電影宣傳時也用到了這首歌, 參考這個:http://tieba..com/f?ct=335675392&tn=PostBrowser&sc=8344801983&z=770148242&pn=0&rn=30&lm=0&word=%B3%C2%E7%B2%D5%EA#8344801983
據說是導演易智言拍完電影後聽到《小步舞曲》,覺得歌曲和電影氣質很合,所以用這首歌來做主題曲。《小步舞曲》mv里的內容就是《藍色大門》片段
⑷ 電影《人咬狗》里的小步舞曲是出自哪一段
小步舞曲 巴赫
⑸ 求一部韓國電影的名字:大約二十年前電影有一個場景是穿著深色校服的學生們在跳舞,音樂是巴赫的小步舞曲
不知道你找的是不是這部電影呢?
⑹ 誰看懂《小步舞曲》的MV了
《藍色大門》的片段剪輯 是部電影
⑺ 小步舞曲是誰的作品
小步舞曲(Menuet)一種起源於西歐民間的三拍子舞曲,流行於法國宮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風格典雅。十九世紀初,小步舞曲構成交響曲奏鳴套曲的第三樂章,後又被諧謔曲所代替。 拉莫、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小步舞曲最為著名。 同名歌曲簡介 陳綺貞《小步舞曲》(電影《藍色大門)插曲) 歌詞 天空突然下起傾盆大雨 戀人在屋檐下相偎相依 移動我的腳步輕松躲雨 人潮擁擠握住濕熱的手心 再也不願想起不快樂的旋律 呼吸這一秒的空氣 還有多少回憶 藏著多少秘密 在我心裡翻來覆去 什麼叫做愛情 還有多少回憶 藏著多少秘密 在你心裡我也許只是你欣賞的風景 夜晚靜靜等著電話響起 時間躺在他去年寄來的信 空盪的風叫我播放著舞曲 旋轉這一秒的孤寂 還有多少回憶 藏著多少秘密 在你心裡我也許是你輕快的游戲 還有多少回憶 藏著多少秘密 在你心裡我也許只是你緩慢的練習 音樂響起我一個人演出重覆的舞曲 巴赫的小步舞曲: 在綠色的草地上, 鮮艷的花朵在開放, 讓我們大家一起在這里跳舞歌唱, 綠茵茵的草地上, 散發著那鮮花香, 看我們大家心情多歡暢。 清澈的小溪水, 嘩啦啦啦啦, 嘩啦啦啦啦, 小溪水, 聲音多麼動聽, 多動聽, 它在歌唱。 快來吧, 快來吧, 朋友們來到草地上, 讓我們一起跳個舞一起歌唱。
⑻ 陳綺貞小步舞曲講的是什麼故事
你可以看看《藍色大門》這部電影
藍色大門代表著十六、七歲的年輕一代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那時的我們,可以拋開一切煩惱,盡情地做著自己高興的事情,就像片中男女主角騎著腳踏車在陽光下,輕輕鬆鬆享受單純的渴望所帶來的幸福。整個影片的基調是浪漫與溫馨。片中人物純潔的情感就像清澈透底的藍色海洋一樣,晶瑩剔透。 孟克柔是十七歲的高中女生,她常常感嘆自己已不再是「天空任鳥飛,海闊縱魚躍」的青少年了。無法再天空海闊,該當是心中藏了許多的秘密吧!一天,她把這些秘密全數老實地告訴了也十七歲的小士。 小士與克柔不同,無牽無掛無心機,整日泡在游泳池中,享受水波柔軟地捧托。他最大的心願是游泳比賽冠軍和做阿孟的男朋友。直到那天,他無預警地聽著克柔向他揭露這份她始終深埋在心底的秘密…… 究竟是什麼樣的秘密,讓克柔和小士這兩個十七歲的大孩子,一夜之間變成了大人?是什麼樣的秘密,使得尚不懂哲學是何物的小朋友,卻不得不面對生命存在的課題。 於是,他們不再是男女朋友了,也不是普通朋友。他們成為一種若即若離的糾纏。糾纏久了,疲倦了…… 他們預約將來,也許三年後,於一扇藍色大門前再見。
⑼ 《小步舞曲》MV講的什麼故事
阿孟是十七歲的高中女生,她常常感嘆自己已不再是「天空任鳥飛,海闊縱魚躍」的青少年了。無法再天空海闊,該當是心中藏了許多的秘密吧!一天,她把這些秘密全數老實地告訴了也十七歲的小士。
小士與阿孟不同,無牽無掛無心機,整日泡在游泳池中,享受水波柔軟地捧托。他最大的心願是游泳比賽冠軍和做阿孟的男朋友。直到那天,他無預警地聽著阿孟向他揭露這份她始終深埋在心底的秘密……
究竟是什麼樣的秘密,讓阿孟和小士這兩個十七歲的大孩子,一夜之間變成了大人?是什麼樣的秘密,使得尚不懂哲學是何物的小朋友,卻不得不面對生命存在的課題。
他們預約將來,也許三年後,於一扇藍色大門前再見。
⑽ 除了【藍色大門里的小步舞曲】,【渺渺里的旅行的意義】 陳綺貞的歌曲還被用在那些電影里
話說我只知道《美麗的世界》 大約在11分鍾左右出現老師的 《情歌》,伴奏
還有就是《花吃了那女孩》,你知道的,有陳綺貞旁白
還有《青空》你知道的,那個也許不算一部電影。
《愛絲希雅的夢中夢》,你也知道的,電視劇,裡面有一處,就是黑傑克在汽車上,陳綺貞的聲音響起,是哼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