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為電影攝像頭是什麼
網易手機訊 9月19日消息,華為今日正式發布Mate30系列旗艦手機,其中Mate30 Pro採用包含兩顆4000萬像素主攝像頭的四攝設計,和過去曾出現過得黑白+彩色配置不同,這一次華為Mate30 Pro的兩顆4000萬主攝均為彩色cmos,主要區別在於cmos大小,而它們的實際用途也不盡相同:一顆專門用來錄制視頻,一顆則是用來拍攝照片。
華為Mate30 Pro所謂的電影鏡頭是一顆等效焦距18mm的廣角鏡頭,採用1/1.54英寸的超大號cmos保證畫質,從發布會上這顆鏡頭能夠拍攝7680fps超級慢動作的情況看來,這也一定是一顆自帶緩存的cmos。這顆鏡頭能夠拍攝4K HDR視頻,保留超高動態范圍,並實現手機攝像的最高視頻感光度:ISO51200。所以現在華為的視頻也能黑夜白天?有些期待。
7680fps超級慢動作的登場著實驚艷,能夠在手機cmos上實現如此誇張的慢動作拍攝,相信這顆大號cmos出力不少。可以預見的是,這一超級慢動作必然會對光線有極高的要求,而且解析度不會超過720p。
華為Mate30 Pro主要用於拍照的鏡頭依然是27mm等效焦距,感測器大小與P30 Pro主攝一致,也是1/1.7英寸RYYB排列,像素值4000萬。長焦鏡頭方面,華為Mate30 Pro並沒有採用之前P30 Pro上潛望結構的鏡頭,而是換上了一顆比較普遍的80mm等效焦距鏡頭,像素值為800萬。
可以看出華為同樣也在加強Mate30 Pro的視頻拍攝能力。與前不久蘋果發布的同樣強調視頻拍攝的iPhone 11系列不同之處在於:華為在視頻錄制方面更多依託硬體進行創新,蘋果則是演算法踏平一切。
華為Mate30 Pro所採用的1/1.54英寸cmos面積足夠大,依託這一優勢和華為的演算法,預計能夠實現不錯的動態范圍和很好的夜間拍攝效果;iPhone 11系列方面則是依靠多攝像頭,通過演算法堆疊畫面來提高視頻的動態,算是兩種不同的實現方式。
Mate30 Pro還能夠實現視頻實時背景虛化,這一點和三星Note10系列站到了同一級別,略優於iPhone 11系列。這主要是通過Mate30 Pro的第四顆,也就是3D深感攝像頭實現的。官方表示Mate30 Pro能夠實現電影級視頻虛化,這就要看拍攝環境,和手機到底在什麼人手中了。
B. 用攝像頭錄出來的、和拍電影用的機器、效果一樣嗎
那當然不一樣了,攝像頭才多少像素,拍電影的是專業的設備,效果肯定要比攝像頭好多了,另外攝像頭都是自己拍的,角度拉位置啦肯定都很差,當然就不會比真實的自己好看了,鏡子照出來的是真實的自己,如果用專業設備專業人員來拍,有可能會吧你拍的好看點,掩蓋住不足的地方,當然也有可能拍的不太好看,人員不通水平也就不同了
C. 電影攝像機和高清攝像機的區別在哪裡
這個電影攝像機,應該是專業比較高。你看那些演員或場景,都可以拍的那麼有水準。看你的需求嘍,我覺得要是平時自已玩兒的話,來個家庭數碼攝像機就足夠了,平時記錄一些小片斷,挺好。我家用的是愛國者,老爸是他們的忠實用戶。機子還不錯,需求都能達到。
D. 拍電影用什麼攝像機
拍電影用的是電影機,不是電視攝像機,更不是DV。
電影要求有好的鏡頭感,這包括較淺的景深,漂亮的眩光等方面。達到這個要求需要較大的像場,所以數字電影機的價格一直較高通常在百萬元以上。因此國內電影基本一直是在用膠片。
近幾年RED推出的red one平民電影機使數字電影機的價格有了大幅下滑,一整套red one,包括3-5支鏡頭、肩架、跟焦器、遮光斗、存儲器、移動電源等等外圍配件的總價只需要60萬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一套電視攝像機的價格也能達到60萬元以上,但是徹底無法滿足電影拍攝的需求。
如果你的預算沒有那麼高,也可以使用具備高清拍攝能力的數碼單反相機。其與數字電影機的主要區別主要在存儲和供電能力上,效果絕對是可以接受的。
E. 一般,攝影的說的「電影頭」是什麼
電影頭即電影鏡頭。
電影鏡頭分:光學鏡頭和電影片鏡頭。
光學鏡頭就是物理鏡頭,如圖所示。
影片鏡頭是:電影攝影機在一次開機到停機之間所拍攝的連續畫面片斷,電影構成的基本單位。簡稱鏡頭。鏡頭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
①畫面,包括一個或數個不同的畫面。
②景別:包括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
③拍攝角度,包括平、仰、俯、正、反、側幾種。
④鏡頭的運動,即攝影機的運動,包括搖、推、拉、移、跟、升、降和變焦,有時幾種方式可結合使用。
⑤鏡頭的長度。
⑥鏡頭的聲音,包括畫面內的和畫面外的。鏡頭的組接是電影構成的方式,又稱蒙太奇。組接基本上分為切分和組合兩種。它根據影片內容的要求、情節的發展以及觀眾心理合乎邏輯。
(5)電影頭和攝像頭哪個好擴展閱讀:
分類:
建構性鏡頭
(establishing shot)
正如它的名稱所表明的那樣,是一個廣角鏡頭,通過它,觀眾可以知道這一組事件發生在什麼地方。在剪輯的過程當中,它通常是被採用的第一個鏡頭。觀眾由此被帶入到敘事或行動中去。這一技術通常被用來標明系列地點的轉換當中。
如《黃靜媽媽的日子》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列印部轉換到屍檢部門前有一個大的廣角鏡頭交代以下的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觀眾由此對以後發生的事件有了一個定向性的期待,從而被引入到敘事當中。
主鏡頭:
(the master shot)
它是一個從客觀觀察者角度來長時間記錄主要,中心事件的一組廣角鏡頭,比如在大型會議中我們可以看到主鏡頭是講話人在台上做發言。
但是這樣的一組長時間對准一個對象的鏡頭會比較單調,那麼主鏡頭會在間歇中轉換視角,以給觀眾一個不同的視角,同時在剪輯過程中可以切入其他畫面,以彌補主鏡頭本身的缺陷。主鏡頭,如果仔細計劃的話,可以彌補聲音或畫面從存在的連貫性問題。
F. 請問拍微電影單反好還是攝像機好
微電影的話就不影響,我們這邊影視攝影和影廣拍片子和畢業設計都用單反,但是也有用攝像機的,差不多就是圖上的這種,用卡帶的多台機器導出而已,數碼的就比較方便了,看你的視聽語言學的怎麼樣了,還有就是你自己的主觀思想和技術怎麼樣了!前期不僅要拍好,後期也很重要,再其次看你需要的尺寸----
G. 攝像機電視鏡頭,電影和數碼相機鏡頭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在於電視、電影、數碼相機成像畫幅不同。
電視標清:720*576;高清:1920*1080
電影:
4K
數碼相機
按單反算「半畫」、「全畫」
就是可用畫面的畫幅不同,導致鏡頭對應的有效靶面也不同。
所以無法通用。就連電視的高清、標清鏡頭也各不相同。
其他鏡頭方面的特徵都一樣。
關於攝像機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我的網路空間。
H. 華為4000萬像素電影攝像頭與三星10800萬像素哪個強
你沒說具體手機型號,華為一般用的索尼感測器,跟三星比索尼還是要厲害。拍照效果比像素都是十年前的事了。現在像素都上來了,所以比像素沒有意義,除非是你需要放很大的看。而且高像素對於拍照穩定性要求也很高,不然容易糊。
I. 買數碼相機好,還是攝像機好
那看你是家用還是工作了。 如果是專業的話又看你用於什麼,如果是拍攝視頻多呢就肯定是攝像機。不過攝像機2萬以內的我覺得沒多大必要,我電視台工作。現在很多短片什麼的都是單反拍出來的,5000的單反可以拍出2萬以上攝像機的效果。2萬的單反可以拍出30萬的攝像機拍出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