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春電影製片廠和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一個廠嗎
長春電影製片廠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其前身是在偽滿的滿洲映畫協會上建立起來的東北電影製片廠。
Ⅱ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嗎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橋》,由王濱執導,王家乙、呂班、江浩、陳強等人主演。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2)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是哪個廠擴展閱讀:
在於敏訪談錄中,講述了《橋》的寫作經歷。為創作該劇,於敏於1947年冬到哈爾濱機車車輛廠體驗生活,下廠呆了兩個月,寫一個月,共三個月就交上了劇本。
劇本很快通過了。《橋》拍出以後,反映很強烈,第一部影片,又是寫工人的,不管寫得怎樣,它是個新的東西,所以當時起的作用不小,到處是掌聲,上海工人看了電影之後還遊行慶祝。
Ⅲ 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們有幾家電影製片廠
最早開創我國電影譯制事業的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這個電影製片廠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就開始籌建了,原名為東北電影公司,廠址在長春,1946年10月1日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人員主要由來自延安的電影工作者、日偽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的遺留人員、東北地區當地的一些電影工作者組成。解放戰爭東北戰役期間,東北電影製片廠遷至黑龍江北部的一個小城興山,1949年長春解放後又搬遷回長春。第一任廠長是舒群。1946年,袁牧之從蘇聯學習歸來,被任命為第二任廠長。1948年,當時地處興山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已建廠三年,初具規模,袁牧之躊躇滿志,決心大幹一場,他提出了七種影片的生產計劃,即新聞片、藝術片、科教片、美術片、翻譯片、幻燈片、新聞照片,其中翻譯片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譯製片。
上海電影譯制廠是我國唯一一家專門從事電影譯制的廠家,它的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11月16日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翻譯片組。1957年4月7日,翻譯片組脫離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為獨立的電影生產單位,並命名為上海電影譯制廠。
參考資料:
http://cache..com/c?word=%D0%C2%3B%D6%D0%B9%FA%3B%B5%C4%3B%B5%E7%D3%B0%3B%D6%C6%C6%AC%B3%A7&url=http%3A//www%2Evodfan%2Ecom/www/inter/2004%2D11%2D30/1101734350d13165%2Ehtml&b=0&a=4&user=
Ⅳ 新中國剛成立我國有幾家電影製片廠
應該有四五家把,長春電影製片廠 北京電影製片廠 上海電影製片廠等等
Ⅳ 哪一個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我覺得可能是八一
Ⅵ 新中國在1958年總共建立了多少個電影製片廠
就我所知,建了幾個非常有名的電影製片廠。譯製片以上海譯製片為最愛。配音演員,可以說是中國從建國到現在最為出名的。還有北京電影製片廠,峨眉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出現了一大批的優秀電影與非常著名的電影人。為我國後來電影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老一代電影人的奉獻精神也值得現代人去學習。
Ⅶ 新中國剛成立時有幾家電影製片廠
中國電影製片六場
長春電影製片場
Ⅷ 新中國成立時我們有幾家電影製片廠
八一、長春、北京電影製片廠、長江、西安、北京紀錄片廠、峨嵋、珠江、嶺南、中原
Ⅸ 新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什麼由哪個電影廠製作
您好,新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解放了的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勝利》。它們同時也是新中國的第一部中外合作拍攝的紀錄片,在建國前已開始策劃,建國後完成,北京電影製片廠與莫斯科高爾基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出品於1949年,1950年兩部影片雙雙獲斯大林獎一等獎。
《中國人民的勝利》側重從解放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角度來反映;另一部《解放了的中國》,側重從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角度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