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電影和攝影哪個先出現

電影和攝影哪個先出現

發布時間:2021-07-29 00:47:54

A. 電視劇/電影拍攝順序如何

這個問題要考慮多種狀況,首先要考慮場地的問題,特別是跨地區拍攝時就要現把某個場地的所有鏡頭都拍完然後換場地拍攝,因為電影,電視劇攝制組人員一般都很多,還有服道化的人員和車輛,通常都是一個龐大的隊伍,轉場一次要耗費很多時間和金錢,所以開拍前就要把場地拍攝統籌安排好,再次就是要考慮演員檔期的問題,對於主要演員,特別是大牌演員要適當考慮他們的檔期,盡量要在其檔期內拍完他的戲分,因為他們的費用也是很貴的,過了檔期還沒拍完甚至有可能不能再拍,這是有合同規定的,再有就是服裝道具等的准備過程,這個也可能影像拍攝的進度和安排,最後還要考慮天氣,季節等原因,因為這個因素有時可以人工製造,所以,並不是特別重要的因素。
另外還有些鏡頭需要特技、特效製作或者其他的原因需要統一在攝影棚內拍攝,這個也是要事先安排好的。
所有這些需要統籌人員根據實際情況來詳細安排,所以每個劇組都有不同的安排,並不是千篇一律的。

B. 拍攝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別

拍攝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別:播放的方式不同、時間不同、類型不同

一、播放的方式不同

1、電影:一般電影的首映都是在電影院,電影院播放完之後,才會在電視或網路上播放。

2、電視劇:一些熱播的電視劇在電視台播出後,根據收視情況通過互聯網同步播出。一些投入成本較低或播出效果把握不大的電視劇,製作者往往選擇網路試播,這樣可以規避風險。隨後在電視台再次播映。

二、時間不同

1、電影:一部電影的時間一般都是在幾個小時之內,一部電影首映當天就能看完。

2、電視劇:一部電視劇會分成好幾集,一部電視劇首映一般不會在一天之內播放完,想看完一部電視劇一般情況要幾天的時間。

三、類型不同

1、電影: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2、電視劇:又稱為劇集、電視戲劇節目、電視戲劇或電視系列劇)是一種適應電視廣播特點、融合舞台和電影藝術的表現方法而形成的藝術樣式。

一般分單元劇和連續劇,利用電視技術製作並通過電視網放映。電視發明後不斷普及,最後改變大家對藝術欣賞的方式。電視劇的播放平台一般叫劇場。

C. 電影與攝影的區別是什麼

攝影機所攝入的電影畫面是一種客觀視像,它的價值在於它的自然客觀性是無法推翻的。因此電影畫面首先是現實主義。然而它與攝影的區別卻是它的運動性,運動是電影畫面最獨特和最重要的特徵。由此可知,電影畫面可以在某種情況下激起觀眾的現實感,使觀眾確信銀幕上的一切都是客觀存在的,從而可以使觀眾直接參與劇情並與劇中人合為一體。

D. 電影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現代的電影是19世紀末首先在法國誕生的。

E. 電影到底是哪個國家最先發明的如題 謝謝了

術家,他的父親是雕刻徽章的專家,母親是教員。他在1877年改進了霍爾納的「走馬盤」。製造了一架用幾面鏡子拼成圓鼓形的「活動視鏡」(PraxCinoscope)。當這種很簡陋的機器逐漸變得完善以後,雷諾就在1888年創造了他的「光學影戲機」(ThéaAtreoptique,使用鑿孔的畫片帶),從1892年起,在將近十年的時間里,他常在巴黎葛萊凡蠟人館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放映的節目是由每卷能繼續放映約十分鍾到十五分鍾的一些畫片構成。在製作這些影片時,雷諾已利用了近代動畫片的主要技術(例如,活動形象與布景的分離、畫在透明紙上的連環圖畫、特技攝影、循環運動等等)。 在同一時期,愛迪生創造了一格鑿有4組小孔的35毫米的近代影片,使電影達到了近於完成的階段。這位著名的發明家在從事「白熾燈」的工業製造成功以後,開始實現了第一次的大規模的送電。由此,他終於使一個世界電氣托拉斯在摩根銀行的支持下,通過「通用電氣公司」這一機構而建立起來了。 1887年,完成了上項工作的愛迪生又想把活動照片聯系在一起來改進他的留聲機(這種留聲機是過去在他研究電話時附帶製造過的)。經過兩三次無結果的試驗以後,他轉而採用了馬萊的「連續攝影機」的方法。在愛迪生指導下進行研究的英國人狄克遜,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改進,主要是在影片上鑿孔和使用了柯達公司特製的長達50英尺的膠質軟片。 愛迪生拒絕公開在銀幕上放映他的影片,他認為這樣做無異於「殺死一隻會生金蛋的母雞」,因為照他的意見,人們對無聲片決不會產生興趣的。由於他在研究有聲電影上遭到了失敗,不能把和真人一樣大小的人物放映出來,所以在1894年,他決心把他的「電影視鏡」公諸於世。這種「電影視鏡」形狀象一隻大錢櫃,上面裝有放大鏡,可以容納50英尺的鑿孔影片。 不久以後,世界各國即有幾十位發明家想在銀幕上放映電影了。為此,他們不得不去解決一個在理論上非常簡單的問題,即使用舊式的機件(如麥穗形十字輪、偏心盤、傳動輪等等)使影片在幻燈中轉動起來。在放映上,他們或者使用市上買來的愛迪生影片拷貝,或者用他們仿效馬萊的「連續攝影機,拍攝下來的愛迪生型的影片。 在這一發明競賽中,獲得勝利的人一定是在公開賣票放映上獲得成功的人。因為自從1888年以來,在實驗室里的放映或者無結果的公開試映已經舉行過不知多少次了。 1895年,早期電影的放映非常盛行。放映者之間常常毫無聯系,因而後來在發明電影這一問題上引起了許多爭論。在最先發售「電影視鏡」的美國,首先進行試映的有:阿克梅·勒·洛埃、歐仁·勞斯特(他們兩人從這一年2月起已開始作單獨的公開放映,但未引起觀眾注意)、狄克遜、拉泰姆父子(同年5月在紐約曾經放映過一個時期的電影,後因不受觀眾歡迎而停止)、阿爾瑪特和堅金斯(9月在亞特蘭大州放映過電影,收獲也很少)等人。過了不久,在德國也有安許茲的放映(10月在柏林舉行了數次單獨的放映)和馬克斯·斯克拉達諾夫斯基的放映(10月在一家很大的游藝場連續放映過多次,盡管放映的影片質量不好而且很短,卻能夠繼續好幾個星期之久)。 但是所有這些放映,都不能和盧米埃爾的「活動電影機」所獲的成功相比擬。那次放映是從1895年12月28日起,在巴黎嘉布遣路的「大咖啡館」里舉行的。 路易·盧米埃爾原和他的父兄一起在里昂經營一個製造照相器材的大工廠。愛迪生的「電影視鏡」剛剛輸入法國的時候(1894年),他已經開始了電影機的研究工作。他在實驗中曾製成過一架應用「杭勃羅歐偏心輪」和里昂製造的愛迪生型膠片的「連續攝影機」。從1895年3月經過多次公開表演之後,盧米埃爾請卡爾邦蒂埃經營的工廠製造他的「活動電影機」——一種既是攝影機同時又是放映機和洗印機的機器,這樣,他終於發明了一種超越其他一切競爭者的機器。這一機器技術上的完善和它所攝制的影片主題的新穎,使盧米埃爾獲得了世界性的勝利。 盧米埃爾培養出來的幾十個攝影師,極力向全世界推廣這種機器,結果使「活動電影機」這個名詞以及由此轉化來的Cinéma、Ciné、Kino等名詞普及到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成為代表這一新的玩意的名詞。俄國的沙皇、英國的國王、奧地利的皇室,以及其他國家的元首,都想看到這種新的機器,從而為這種機器作了宣傳。 「活動電影機」在美國最初表演,是在愛迪生的「維太放映機」(Vitacopes)剛剛公開不久之後,但法國機器的成功卻遠遠超過了愛迪生所製造的機器。可是六個月之後,這一成功卻先後在美洲和歐洲遇到勞斯特和狄克遜設計而有麥金利總統的兄弟參加的一家大財閥公司所經營的「比沃格拉夫放映機」(Biograph)的競爭。在英國,威廉·保羅的最初幾次放映成績僅稍次於盧米埃爾,但以後他卻成了電影機的製造商,此後又做了電影導演。在法國,梅里愛在開始時曾應用過威廉·保羅的電影機,萊翁·高蒙曾發售「第米尼連續放映機」;查爾,百代則請亨利·約利製造最初的電影機。 到了1896年底,電影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驗階段而與觀眾見面了。享有專利權的電影機器,為數達百餘種之多。法國的盧米埃爾、梅里愛、百代、高蒙,美國的愛迪生和比沃格拉夫公司,倫敦的威廉·保羅,都已在電影企業中奠定了基礎,每天晚上都有好幾千觀眾擁擠在漆黑的電影院里了。 以上我們只簡單地敘述了電影機器發明的經過,因為本書主要目的是要敘述一種藝術的歷史,即「電影藝術的歷史」。我們先要研究一下活動形象,因為這是電影最早的祖先,就如一種新語言的最初發音一樣。 1825年發明的「幻盤」,它的最早的形狀是一張硬紙板的圓盤,一面畫著小鳥,一面畫著鳥籠,當圓盤轉動時,小鳥就好象關在鳥籠里了。其實這里並沒有一件東西在運動,只不過利用重迭在一起的印象,使人看去似乎很合理。它的主題也非常簡單。這種玩具曾經盛行一時,人們並把簡單的主題印成很漂亮的帶色的石版畫。於是,在倫敦、巴黎和維也納的市場上出現了這樣一些主題的「幻盤」:騎師和他的馬、砍了頭的男子和他的頭、一個家庭里的一對夫婦、一句話的兩個部分、舞女和她的舞伴、獵人和他的獵物等等。這樣的主題經過旋轉以後,就會結合成為一個畫面了。 維也納的斯丹普弗爾是一位幾何學教授,他從「法拉第輪」發現了「牛頓的圓盤」所產生的帶有顏色的扇形形象。這位奧地利教授在他製造的「頻閃觀察器」(Stroboscope)里首先使一些薔薇形的、齒輪形的和各種圓形的物體活動起來。這一發明可以說是科學教育電影的最初萌芽。 以後,斯丹普弗爾和普拉托,又分別在維也納和列日從事使人物形象能夠活動的研究。他們使人物在立體面上運動,由此給予人物以一種浮雕的感覺,這是在發明「立體鏡」(Stéréoscope)前幾年的事情。普拉托請他的朋友馬杜畫的第一張畫是一個象行吟詩人似的用腳跟打轉的侍從。斯丹普弗爾請人畫的一張畫則是一個翻跟斗的賣藝人。 當玩具製造商對最初的技術發展的興趣消失之後,主題的選擇便成為他們注意的對象。這種玩具的發展范圍原很有限,它只要使畫片簡單運動,充其量只需做到象今天動畫片專家所說的作循環不斷的轉動而已。 當時常用的一些主題

F. 拍攝一部電影需要幾個步驟

1、首先是製片方找到一個願意投拍的劇本,與原作者簽署拍攝協議。

2、製片方尋找投資人,購買原著的拍攝權。

3、製片方尋找適合的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

4、劇組成立後,編劇與導演編制分鏡頭劇本,副導演尋找演員,談好報酬;尋找合適的合作者,比如後期製作團隊、特技團隊等等。

5、投入拍攝。

6、後期製作,開展公映前的宣傳。

7、首映式。

8、公映。

9、分錢, 或者賠錢。

(6)電影和攝影哪個先出現擴展閱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為規范和改進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管理制度,提高電影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電影業健康發展,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對影片的內容和技術進行審查。

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現有24個國家,先後舉辦144個電影節。其中義大利27個,法國26個,西班牙23個,三個國家共76個,占歐洲總數的一半左右。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權威、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三個電影節,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G. 一部電影拍攝下來要多長時間,還有其大概流程是怎樣的

製片公司為影片挑選一位導演,然後導演開始著手尋找處理影片各個環節的公司。 今天,幾乎在任何電影中,電腦特效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在觀看影片時,您也許不會察覺到電腦特效的存在。例如,在《完美風暴》中的90個鏡頭中出現的海水、輪船,甚至演員,一切都是用電腦生成的,而一切看起來又和真的一模一樣。工業光魔公司曾參加過各種影片的拍攝,傾全公司之力為導演提供各種特效。影片在製作過程中,通常要遵循一套標准步驟,基本步驟如下: 故事和/或腳本的創作。 製作班底根據腳本製作出一組故事板。故事板包含了描述每個鏡頭的靜態圖畫、文字和技術說明。「鏡頭」是指由攝影機從一個角度拍攝的電影片斷。例如,如果一個場景中有倆人在交談,而在演員交談期間,攝影機來回切換了10次,以表現兩位演員的頭部,那麼這一個場景就包含了10個鏡頭。一部電影可能由2000個鏡頭組成,製作人員將這些鏡頭一個個地串聯起來,構成了整部影片。 然後,影片製作班底分成幾個小組: 一組負責設計和建造影片中所需的各種布景。 一組負責尋找拍攝場地,並做好現場拍攝准備工作。 一組開始研究和製作各個不同的電腦特效鏡頭。 一組為拍攝特效鏡頭進行准備。 一組著手准備實物特效,例如電子動畫技術,《大白鯊》中的機器人鯊魚就是一個能動的模型。 一組負責准備服裝。 拍攝組負責為不同的鏡頭准備攝影機、燈光、音響等設備。 在《完美風暴》中,工業光魔公司團隊完成了三項任務。首先,工業光魔公司為影片製作了三維動畫故事板。其次,工業光魔公司製作了全部90個純電腦特效鏡頭。第三,工業光魔公司再將海水特效和其他特效合成到250個鏡頭中,這250個鏡頭是在藍幕(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藍幕技術工作原理)上拍攝的包含真實演員和輪船的鏡頭。 拍攝所有實景鏡頭的過程被稱為攝制。在攝制過程中,演員和特技人員在現場或布景中表演,從而構成了電影中的連續鏡頭。 一旦攝制階段結束,影片就進入了後期製作階段。在這一階段,要完成許多不同的工作: 將影片中需要添加數字特效的部分數字化。 鏡頭疊加,將電腦特效元素和實景拍攝元素合成為一個鏡頭。 疊加含有縮微模型的鏡頭,這些鏡頭中也可能包含實景拍攝元素或電腦特效元素。 對所有電腦特效鏡頭進行渲染。 修飾特技鏡頭,去除鋼絲、安全帶等痕跡。 清理所有鏡頭,校正色差。 將所有鏡頭剪輯成整部影片。 然後再加入配樂和各種聲效。 灌制電影原版帶,復制拷貝,再將拷貝送往影院放映。部分場景在造波池中用藍幕拍攝。其餘場景,包括水、天空、直升機和潛水員等,都是工業光魔公司後期用電腦生成並添加的。

H. 學圖片攝影,還是電影攝影

建議你學圖片攝影,電影攝影那叫攝像。圖片攝影以後你自己都可以做工作室,去接一些平面拍攝的活,比如藝術照,婚紗照,當然也包括產品,廣告這些平面拍攝,還有人物拍攝,最後就是風景攝影師了,你可以去全國各地拍一些美景,給一些圖片網站和雜志供稿。你說的電影攝影就是攝像,這行入門比較難,除非你有朋友是做影視的,沒有人帶,你很難走進劇組的。希望我的建議能給你幫助,如果還有疑問請隨時追問我。滿意請採納,謝謝。

I. 世界上那個國家最先開始拍電影滴 又是那個人呢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產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傳入中國的過程

有人認為,如果要談電影,就要上溯到我國漢代出現的燈影戲及之後出現的皮影戲。但是,真正有意義的電影,不是發明自中國,而是科技發達的近代歐洲。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正式標志著電影時代的來臨。

既然中國與電影的發明無緣,那中國電影發展就由電影放映開始。1896年,盧米爾兄弟僱用了二十個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電影。就是這樣,電影這種擁有藝術和商品雙重價值的文化產品,在西方商人擴大市場商業策略推動下,傳入了中國。隨後,很多歐美商人見中國的放映業有利可圖,紛紛來華投資。他們經營放映業,修建及發展連鎖式影院,甚至在中國建立電影企業,攝制影片。

2 沃爾特·迪斯尼在1928年推出世界第一部有音效卡通《汽船威利號》,又於1932年推出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花與樹》。
世界第一部動畫電影《白雪公主》
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世界第一部三維電腦動畫片《玩具總動員》

3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4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

閱讀全文

與電影和攝影哪個先出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用手機看3d電影嗎 瀏覽:401
ipad怎麼下80s的電影下載 瀏覽:63
免費韓國女同電影在線電影 瀏覽:521
守護者聯盟電影手機免費觀看 瀏覽:453
美團買電影票如何退款 瀏覽:717
電腦看電影怎麼快進不了 瀏覽:332
風行如何下載電影到u盤 瀏覽:544
劉小喬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482
類似於小姐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06
哪些電影里有胖子 瀏覽:513
最好看的青少年電影推薦 瀏覽:876
閃電犬電影免費 瀏覽:653
電影贖罪在線觀看免費下載 瀏覽:968
電影最初是怎麼剪輯的 瀏覽:770
如何拍好一個微電影攝影師 瀏覽:331
電影解說如何選題 瀏覽:370
盜墓電影大全盜墓片免費觀看 瀏覽:863
都說謊的電影叫空中什麼 瀏覽:498
在電腦電影怎麼下到u盤 瀏覽:735
如何八塊八看電影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