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推薦!像《末代皇帝》這樣的電影,場面各方面要有歷史依據,比較真實 題材最好是中國古代
中國古代的,基本沒真實的。《末代皇帝》是義大利人拍的,很真實,很震撼。外國人看來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就算中國不是滿洲的,但東北還是愛新覺羅家的,看不懂中國為什麼全是黨的。後來我黨發現老外竟然「辱黨」,以後果斷不讓來華拍攝了。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外國有相近的,《角鬥士》、《勇敢的心》、電視劇《冰與火之歌》也不錯。
㈡ 《末代皇帝》被稱為史上最佳奧斯卡電影,它究竟優秀在哪裡
它最優秀的地方是很好的還原了中國歷史,它非常客觀的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當中去,它突破了當時電影技術,創下無數的電影新奇跡。
《末代皇帝》講述的是中國最後第一位皇帝溥儀的故事,它很好地將歷史還原出來,將溥儀從小到大,他的心靈成長變化也是很好的演繹出來。
《末代皇帝》分別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影片、最佳美工、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9個獎項。這就很好的說明影片的偉大藝術性,它是突破了當時所有的一切技術,為電影創下無數的奇跡。
《末代皇帝》之所以能夠成為史上最佳的奧斯卡電影,就是因為它足夠經典,是不可被超越的。
㈢ 《末代皇帝》是1986年拍的,那為什麼畫面不是那種效果很差的,按理來說20世紀的電影應該不會那麼清
老式的膠卷相機看見過吧。按理說20年前的相機怎麼可能有現在的數碼相機拍的清楚嗎?
那是模擬信號,只要用原版膠片重新轉制就ok了。
㈣ 《末代皇帝》香港重映,它真是第一部在故宮取景的電影嗎
不是的。真正第一部在故宮取景的電影是1982年拍攝完成,1983年初上映的戲曲電影故事片《清宮怨》。這部電影不管室內景還是外景都採用了故宮博物館拍攝,很多陳舊的傢具都是故宮實物。
《清宮怨》是甄瑩、孫艷琴、佟大方等主演的戲曲電影,該電影講述了清朝末年,光緒皇帝期間的故事。
最後:《末代皇帝》不是在故宮取景的第一部電影,但是它絕對算是最後一部在,故宮取景的電影。因為自從拍攝《末代皇帝》後,故宮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就拒絕了所有的劇組進行拍攝,之後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在橫店明清宮里拍攝的。
㈤ 電影《末代皇帝》拍的真實嗎 立場客觀嗎 我想了解中國近代史 看紀錄片台灣的和中央都有點不客觀
還可以吧,畢竟是根據末帝回憶錄改編的!雖然帶有時代特有的色彩!但是總體很客觀!至於你想找真正客觀的歷史的話只有靠多讀史料,進行對比來看,才能更真實的得到歷史原貌!不光國內,國際各國對華當時的記載也要看!這樣才能從不同角度還原最真實的歷史原貌!
㈥ 陳道明主演的《末代皇帝》這部電視劇,拍攝地點是在故宮嗎
陳道明版《末代皇帝》拍攝地點是在故宮。
《末代皇帝》是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周寰、張建民執導,陳道明、蔡遠航等主演的28集大型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於1981年5月開始劇本創作,
1984年4月,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廣播電視部批准後,同年11月24日投入拍攝,1988年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該劇講述了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該劇於1988年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6)電影末代皇帝與電視劇哪個拍攝得好擴展閱讀
《末代皇帝》主要角色:
1,愛新覺羅·溥儀
既是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曾經是被日本軍國主義扶持上台的「傀儡」,最後又被改造成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公民。
2,婉容
一個從自由走向封閉的女人。她接受過西方教育,又具有貴族的血統,進入宮中後她曾經希望改變這里的生活,但是溥儀的政治命運和現狀一點點消磨了她的意志,最後她還是無奈地走向了自己悲劇性的命運。
㈦ 為什麼外國人拍的中國電影《末代皇帝》可以拿奧斯卡,而中國人自己拍的電影不行
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歐美的電影拍攝水平比我們要高得多,這部電影劇情、畫面、演員的演技、整體的製作等多方面。即使《末代皇帝》這部影片已經是32年前的作品了,現在看來,也是世界超一流水平
這部電影也是最後一部在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從此以後我們看到的清宮戲都是在影視城內完成的,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絕唱啊!
影片最後的結局是令人動容的:溥儀成為中國公民之後,花一角錢買了一張門票,參觀自己曾經的家「故宮」。他把從前藏在龍椅後的蛐蛐兒送給了一個紅領巾,然後就走了。
當然,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影評家批評《末代皇帝》「情節進展緩慢、劇情模糊」,唱衰之聲不絕於耳。
㈧ 《末代皇帝》的拍攝地
拍攝地為北京,長春。
《末代皇帝》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其主要拍攝地在北京,長春。
1988年,該片獲得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等九個獎項。
(8)電影末代皇帝與電視劇哪個拍攝得好擴展閱讀:
《末代皇帝》將個人還原到歷史中,展示了歷史碾壓下人性的復雜形態,有扭曲,也有掙扎,故事未必全然符合史實,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可能更真實。
《末代皇帝》以中國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多國合作影片,體現了電影藝術在編劇、導演、攝影、剪輯、音樂、美工等諸方面的成就。
《末代皇帝》以獨特的角度和結構安排,流暢地表現了這個中國近現代史上富有傳奇色彩和歷史意義的事件。該片的成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應歸功於義大利籍導演貝爾托盧齊。
㈨ 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怎麼樣
第一,我們談論的是《末代皇帝》這部電影,而不是溥儀這個人物的真實歷史。如果想要通過一部電影而去了解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一定是會有偏差的,因為一部電影多少都有戲說的成份,而且一部好的電影一定是帶有導演的個人情緒和私人解讀的,即這個視角和觀點是有立場的、有偏見的;而我們想要了解的歷史真相應該是公正的,不帶立場的,客觀的。(這里如果要深究「歷史」的含義,以及人類有沒有可能寫下、記錄下「真實」、「客觀」的歷史,這是一個史學觀的哲學課題,太大了,不深入討論。)
這不是一個歷史題材科教片,但它是不是了解溥儀和那段歷史的好電影?答案是肯定的。
純粹地從電影藝術的角度來看,《末代皇帝》是不是一部好電影?答案更是肯定的。
我其實一直都不太敢談論《末代皇帝》這部電影,因為一談起來我就很悲觀。我前後看過這個電影三遍,第一遍是我小學的時候,和父母一起在家看DVD,映像不深;第二遍是2013年,放給美國的朋友,一起看的,看完後十分噓唏,感慨萬千;第三遍是今年初,自己一個人看的,做了許多筆記,思考了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