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地方的蒲公英最多
蒲公英的分布之廣是很多植物所不能比擬的。除極熱的地區外,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都可見到蒲公英的足跡。其適應性極強,很多生態條件下都能很好生長。其獨特的種子構造使它可以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那裡安家生長。所以,無論是在田間、路旁、荒地、山坡、還是在溝邊草叢、河灘沙地或樹林之下,你都可採集它。特別是在肥沃的田間,其生長旺盛,極難根除。蒲公英對溫度的適應性廣,既耐寒又耐熱。早春地溫達1-2攝氏度時即可萌發。其根在露地越冬,可耐-40攝氏度的低溫。但生長最適溫度為15-22攝氏度。蒲公英又耐旱、耐酸鹼,可在各種類型的土壤中生長,但在帶有沙質的土壤中生長最好。其抗濕能力也較強,且耐陰。蒲公英為短日照植物,在高溫短日照下有利於抽薹開花。所以開花期在春末長日照來臨之前,多於5-6月份開花結果,6-7月份種子成熟脫落。種子休眠1周後,條件適宜時即可萌發,當年長出5-7片葉,越冬後再萌芽、抽薹、開花、結實。
❷ 我老家有株蒲公英長了兩米多,莖桿已經很粗了,葉子好大一片很多都枯黃了,第一次見到這么高的蒲公英
那肯定不是蒲公英,而是其它菊科的植物,比如大薊等。
❸ 蒲公英完整版電影
蒲公英.rmvb
❹ 蒲公英生長在什麼地方
1、蒲公英分布情況:中國江蘇、湖北、河南、安徽、浙江、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山東、浙江、福建北部、台灣、湖南、廣東北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區。朝鮮、蒙古、俄羅斯也有分布。
2、生長環境:廣泛生於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
3、形狀描述:
(1)蒲公英葉成倒卵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20厘米,寬1-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有時倒向羽狀深裂或大頭羽狀深裂,頂端裂片較大,三角形或三角狀戟形,全緣或具齒,每側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通常具齒,平展或倒向,裂片間常夾生小齒,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疏被蛛絲狀白色柔毛或幾無毛。
(2)花葶1至數個,與葉等長或稍長,高10~25厘米,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直徑約30-40毫米;總苞鍾狀,長12~14毫米,淡綠色;總苞片2~3層,外層總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8~10毫米,寬1-2毫米,邊緣寬膜質,基部淡綠色,上部紫紅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狀突起;內層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10-16毫米,寬2-3毫米,先端紫紅色,具小角狀突起;舌狀花黃色,舌片長約8毫米,寬約1.5毫米,邊緣花舌片背面具紫紅色條紋,花葯和柱頭暗綠色。
(3)瘦果倒卵狀披針形,暗褐色,長約4~5毫米,寬約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頂端逐漸收縮為長約1毫米的圓錐至圓柱形喙基,喙長6~10毫米,纖細;冠毛白色,長約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

拓展資料:
主要價值
1、蒲公英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具體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葉含水分86%,蛋白質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熱量約有108.8千焦。
2、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葯食兼用的植物。
❺ 誰知道日本電影《蒲公英》的情況啊
蒲公英是女主人公的名字,是開餐館的。
故事有幾條線路發展,分了幾個小節。
有點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