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啟動》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關於電影啟動中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就比如說青少年離家出走之後的這個狀態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並沒有像普通人離家出走一樣,沒過一段時間就回來了,因為他們受不了外面的生活,但是電影中的這個故事,他給大家展示了離家出走的種狀態,這種生活實在是別人做不到的。
㈡ 這是什麼電影,歐美的,有圖。「裝逼模式啟動」
《囧女珍娜》電視劇,譯名:懵懂少女/囧女珍娜/情何以堪/尷哩個尬,原名:Awkward/This Is Awkward是MTV今年夏季推出的另一部青春劇。 該劇通過15歲少女Jenna Hamilton(Ashley Rickards)的視角來展現青少年生活中的種種現象。
㈢ 韓國電影《啟動》女主
崔成恩 Sung eun Choi
㈣ 什麼是電影故事模式
關於電影故事模式的一般了解如下:
在18 世紀末期,那個時候電影藝術還沒有出現,義大利戲劇家卡洛"柯齊提出了一種理論:世界上的一切戲劇劇情,都可以歸納為36種模式。據說這是在他查閱了從古希臘到當時的所有的戲劇作品而得出的結論,但時間久遠,卡洛柯齊所謂的這36種劇情模式已經失傳,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麼。直到20世紀,法國戲劇家喬治" 普羅第再次試圖還原這36種劇情模式,喬治"普羅第的36種劇情模式與卡洛"柯齊所說的36劇情模式想必不會相同,但他認為,「古今所有的戲劇劇情都不會超出這36種模式。」時至今日,普羅第由戲劇作品歸納出來的這36種劇情模式,依舊廣為流傳,特別是在電影界,尤其是如好萊塢的主流電影界被認為是電影編劇的必讀教材。 在我國,戲劇家洪深先生最早向國人介紹了這36種劇情模式,並且深深的影響著我國的戲劇,電影藝術的發展。 我們先看看這所謂的36種劇情模式到底都有什麼?(由於版本不同,每一種劇情模式後面所舉出的例子會有出入,此處以陳曉玲老師的筆記為准。)
模式1、求告《淘金記》(1925)《關山飛渡》(1939)《星球大戰》(1977)
模式2、援救 《黨同伐異》之「母與法」(1916)
模式3、復仇 《伊萬的童年》(1962)
模式4、骨肉間的報復 《獅子王》(1994)
模式5、逋逃《筋疲力盡》(1959)《邦尼和克萊德》(1967)《天生殺手》(1994)
模式6、災禍《鳥》(1963)《幼兒園》(1983)《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1983)
模式7、不幸《西鶴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飛》(1957)《早春二月》(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鎮》(1987)《活著》(1994)《鋼琴師》(2002)
模式8、革命《戰艦波將金號》(1925)《母親》(1926)《農奴》(1963)《黃土地》(1984)
模式9、壯舉《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巴頓將軍》(1970)《計程車司機》(1976)《紅高粱》(1987)
模式10、綁劫 《完美世界》(1993)
模式11、釋迷《公民凱恩》(1941)《後窗》(1954)《放大》(1967)《對話》(1974)《現代啟示錄》(1979)《鳥人》(1984)《誰陷害了兔子羅傑》(1988)
模式12、取求《林家鋪子》(1959)《去年在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
模式13、骨肉間的仇視《呼喊與細雨》(1972)《亂》(1985)《野戰排》(1986)
模式14、骨肉間的爭競 《高跟鞋》(1991)
模式15、奸殺 《天國車站》(1984)
模式16、瘋狂 《幻覺》(1979)
模式17、魯莽 《飛越瘋人院》(1975)
模式18、無意中戀愛的罪惡《小城之春》(1948)、《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1979)
模式19、無意中傷殘骨肉 《楢山節考》(1983)
模式21、為了骨肉而犧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克萊默夫婦》(1979)、《楢山節考》(1983)
模式22、為了情慾的沖動而不顧一切《魂斷威尼斯》(1971)、《卡門》(1983)、《危險的交往》(1988)
模式23、必須犧牲所愛的人 《要熱愛人》(1973)
模式24、兩個不同勢力的爭競(為了戀愛) 《野山》(1985)
模式25、姦淫 《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1979)
模式26、戀愛的罪惡《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別姬》(1993)
模式27、發現了所愛的人的不榮譽 《遠山的呼喚》(1980)
模式28、戀愛被阻礙《瑞典女王》(1933)、《馬路天使》(1937)《音樂之聲》(1965)、《畢業生》(1967)、《花邊女工》(1976)、《願望樹》(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法國中尉的女人》(1981)
模式29、愛戀一個仇敵 《羅密歐與朱麗葉》(1996)
模式30、野心 《美國往事》(1984)
模式31、人和神的斗爭《裸島》(1960)、《羅絲瑪麗的嬰兒》(1968)
模式32、因為錯誤而生的嫉妒 《似水流年》(1985)
模式33、錯誤的判斷 《黑炮事件》(1985)
模式34、悔恨 《德克薩斯州的巴黎》(1984)
模式35、骨肉重逢 《金色池塘》(1981)
模式36、喪失所愛的人《城南舊事》(1982)、《走出非洲》(1985) 戲劇劇情模式與電, 影劇情模式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學者在為藝術、, 敘事以及情節做著分類學的研究。亞里士多德曾將戲劇分為簡單悲劇、簡, 單喜劇、復雜悲劇、復雜喜劇四種基本類型。對於將情節看作悲劇第一要素的亞里士多德來說,這無疑是人類對劇情模式的第一次分類。此後,歌德根據題材, 將劇情分為愛情、復仇等7種類型;席勒也試圖做出自己的分類;柯齊和普羅第根據人物的情感和作品的情境分別將劇情分為36種模式;L"赫爾曼將劇情分為9 大模式;羅伯特"麥基將劇情和類型概括為25種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亞里士多德、歌德、席勒,還是柯齊和普羅第都是在對戲劇劇情模式作出分類,只有到了赫爾曼和麥基才開始真正對電影劇情模式進行分類,但是赫爾曼和麥基都沒超越普羅第所作的分類的高度。電影與戲劇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作為敘事藝術而言,電影和戲劇應該是最為接近的姊妹藝術。西方電影史上梅里愛的「銀幕戲劇」的美學觀念,中國電影史中的「影戲」傳統,都表明早期的電影就是戲劇的銀幕再現。所以早期電影的情節和戲劇的情節模式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隨著電影藝術和戲劇藝術的發展,電影和戲劇藝術本身在情節觀念上的差異就表現出來。
戲劇從誕生之初就將情節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觀眾看戲實質是看情節,看故事。電影則不同,由於電影的元素和藝術手段眾多,電影在誕生之初,並沒有把情節看得如此重要,這才產生了以盧米埃爾兄弟為先驅的紀錄電影。20世紀50、60年代法國「新浪潮」之後,世界電影出現了「淡化情結」的傾向,甚至出現了標榜 「無情節」的現代派電影。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強調情節的「完整」性,西方古典主義時期,強調戲劇創作的「三一律」原則,這些都制約著戲劇情節的發展。直到歐洲浪漫主義的出現,才開始沖破「三一律」的陳規舊俗,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再受到限制,才使得戲劇情節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西方十九世紀末期開始出現的現代派戲劇,以及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荒誕派戲劇,嚴重動搖了自古希臘以來的戲劇情節觀念。普羅第在總結36種劇情模式的時候,想必還沒有感受到 20世紀20年代歐洲的先鋒派電影運動和先鋒派戲劇運動交相呼應的盛況,所以他的36劇情模式還是由歐洲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戲劇總結出來的。應該說,普羅第的36種劇情模式,是對古典主義以及浪漫主義戲劇的劇情模式的一次很好歸納和總結。在西方現代派戲劇和現代派電影出現之前,戲劇劇情模式和電影劇情模式差別不大。由於戲劇的悠久歷史,戲劇劇情模式遠比早期電影豐富,在20世紀50、60年代以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電影劇情都可以涵蓋在36種劇情模式之內。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現代主義電影作品的出現,36種劇情模式無法再涵蓋所有的電影劇情模式。就是針對戲劇本身而言,36種劇情模式也無法涵蓋《等待戈多》、《青鳥》、《瓊斯皇》、《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等這類戲劇作品的情節模式了。
日本劇作家鬼頭麟兵這樣評價36種劇情模式:「這種情境是公式不能套用,必須由內容本身產生出新的情境。它實際上的參考價值還值得懷疑,實際作品並非只是單獨一個局勢而是由其中幾種適當地組織在一個戲里的。」36種劇情模式對電影劇作的貢獻,集中體現在美國電影,或者說是美國類型電影中。盡管鬼頭麟兵懷疑 36種劇情模式的參考價值,但在20世紀30、40年代,它的確對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做出過巨大貢獻。當時的美國是類型電影的天下,共計拍攝了近 7000部影片,分為喜劇片、西部片、強盜片、音樂歌舞片等幾大類型,這些類型電影大都是在36種劇情模式指導下生產的,而且都在36情節模式之內。在電影藝術高度發展的20世紀70年代,美國電影劇作家L"赫爾曼結合美國電影,將36種劇情模式概括為9大劇情模式:1、愛情;2、飛黃騰達;3、灰姑娘式;4、三角戀愛;5、歸來;6、復仇;7、轉變;8、犧牲;9、家庭。 赫爾曼認為自己的9種劇情模式同樣可以「包羅人類的全部感情和戲劇動作」。他的劇情模式分類針對美國電影,大大簡化了36種劇情模式。 一下是課上分析的一些突破36種情節模式的影片,事實上,自從20世紀中後期,或許可以以法國電影新浪潮為標志,越來越多的影片都不是36種劇情模式所能概括的了。但這36種劇情模式在今天仍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涵蓋的劇作法的一些技巧,仍然是當今廣大編劇樂此不疲的花招。在當今中國,這種技巧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了電視劇的創作中。
《八部半》(1963)片中片的結構方式,夢境與現實雜亂無章的組合。
《紅色沙漠》(1964)淡化情節的純視覺敘事,色彩成為敘事的第一要素。
《安德烈,魯勃廖夫》(1966)雙重視點的敘事方式,主人公既是事件的參與者,又是事件的目擊者。紀實、象徵、隱喻融入敘事。
《穿越歐洲的特快列車》(1966)戲中戲的套層結構方式,在敘事和故事兩個層面之間自由往返。
《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1972)夢幻、想像、象徵、隱喻構成影片敘事的主體。
《名譽》(1980) 群像人物,散點式的敘事方式。
《風櫃來的人》(1983) 平淡無奇的故事講述平淡無奇的人物。
《人生交叉點》(1993)(又名《捷徑》)完全放棄完整的情節線索,平行穿插結構七、八組彼此不相關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斷。
《低俗小說》(1994)三個互相交叉又各自獨立的故事構成影片的敘事段落。無中心情節線,影片的結尾回到影片的開頭。
《暴雨將至》(1994)看似古典的三段式結構,卻無視常規的時空順序,影片的開頭即是結尾。時空看似環形,卻無法縫合。敘事無時間先後順序,卻有因果必然聯系。
《煙》(1994)看似毫不相乾的普通人的生活,構築成一幅奇特的人生畫卷。
《重慶森林》(1994)兩個毫不相關的男人,三個毫不相乾的女人,四段新奇的愛情故事。
《三輪車夫》(1995)混合了東、西方的電影表現元素,用極端化的情景和風格化的視聽語言隨意講述一個非理性的故事。
㈤ 我下載的電影是這個模式,啥問題
後綴名的問題
下載完成後, 你把 .HTM, 改為 .WMV 或者 .MP3
㈥ 有關火星的電影,開始是火星基地受到不明生物的襲擊啟動了自我封閉模式,然後地球有人去調查
毀滅戰士 Doom (200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36680/
㈦ 電影《不止不休》啟動發布會,賈樟柯坦言耽誤導演好多年,這話是什麼意思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0月15日,由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王晶執導、白客主演的影片《不止不休》正式宣布啟動。談起和電影《不止不休》的緣分,賈樟柯說:「這部影片集中精力講好一個故事,以最樸素的方式將小人物的奮斗故事表現出來,共鳴感很強。
這是最打動我的地方,也是我決定監制這部影片的原因。」 據悉,該片將於近期開機,預計明年上映。
電影以那個年代的北京為背景,講述一個年輕人在北京實現了他的理想,而且他的理想幫助了很多人,是一個中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電影有對那個年代的人的理想以及北京這座城市的回憶。
導演王晶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導演,要不賈樟柯坦言,自己耽誤導演好多年。
㈧ 電影《天堂倒計時》啟動,這個影片講述了什麼
由新銳導演田梓呈執導,小沈陽、母其彌雅、尚鐵龍、修睿等聯袂主演的電影《天堂倒計時》正式宣布啟動,而這部影片也將視角聚焦中國老年人生活在網上引發大眾熱議。
據了解,此部影片是根據導演田梓呈親身經歷改編,田梓呈父親便住在養老院,通過這部影片導演希望觀眾能夠更多關注老年人精神生活,不管養老院條件有多好,老人與孩子之間的聯系永遠不會因為養老院存在而被打破,與此之之外也希望當代年輕人可以給予家中父母和老人一個更加溫馨的生活氛圍,望能夠喚醒更多人關注中國養老工程,讓所有老人們能夠在最後時間里安享晚年,共享天倫之樂。
除此之外,女主角由母其彌雅扮演,她在劇中與小沈陽飾演角色有感情戲,與此同時母其彌雅也表示角色和自己非常相似,都是由奶奶撫養長大,因此看完劇本之後深有感觸,希望能夠通過這部電影讓觀眾看到她在表演方面的實力。
據了解,電影《天堂倒記計時》將在重慶和海南兩座城市拍攝,預計在6月份殺青,而今年是否能夠正式上映還不可得。
㈨ 魔獸地圖編輯器如何打開電影模式
編輯器
分為幾個窗口,他們分別是:地形編輯器、觸發事件編輯器、聲音編輯器、物體編輯器、ai編輯器、戰役編輯器、物體管理器。
世界編輯器所有窗口簡介:
地形編輯器:配合工具面板可以設置地形、裝飾物、單位、地區及鏡頭。
觸發器編輯器:設置觸發器來運行事件,想做出任務和情節就用它了。
聲音編輯器:管理和運用魔獸中的所有聲音,也能導入外部聲音。
物體編輯器:編輯各種對象的屬性,其中包括:單位、可破壞物、物品、技能、升級。
ai編輯器:自定義製作電腦玩家的ai模式。
戰役編輯器:可以如同魔獸單人任務版那樣製作出自己的一系列戰役。
物體管理器:可統計和管理放置在地圖上的所有對象。
地形編輯器
首先,打開世界編輯器最先看到的就是地形編輯器窗口(如圖),這也是最常使用的窗口,在上面可以即時的看到地圖製作的效果:
菜單欄
快捷工具按鈕
小地圖
對象信息區
對象數據
地圖編輯區
狀態欄
菜單欄:文件、編輯、查看、層面、情節、工具、高級、模塊、窗口、幫助。
相關信息可以參閱附錄暴雪官方說明檔:菜單
快捷工具按鈕:
常用按鈕:新建、打開、保存、剪切、復制、粘貼、撤銷、恢復,對於這些按鈕的作用你應該是非常的熟悉了,其作用及使用方法和其它軟體完全相同,我就不在教程中贅述了。
世界編輯器特有的按鈕:
選擇刷子:使用它可以選擇地形和各種對象,做移動、復制、刪除等操作,通常按esc鍵就會自動恢復到選擇刷子模式。
地形編輯器:打開地形編輯器。
觸發事件編輯器:打開出發事件編輯器。
聲音編輯器:打開聲音編輯器。
物體編輯器:打開物體編輯器。
ai編輯器:打開ai編輯器。
戰役編輯器:打開戰役編輯器。
物體管理器:打開物體管理器。
輸入管理器:打開輸入管理器。
測試地圖:立即進入游戲,開始測試地圖。
微縮地圖:同游戲中一樣,可以宏觀整個地圖的地表和物體設置。
對象信息區:顯示選中對象的模型或效果,可以改變距離及旋轉對象來觀察。
對象數據:選中的對象數據會顯示在這里。
地圖編輯區:即時預覽地圖,通過工具面板對地圖做出設置。
狀態欄:顯示對象坐標,顯示當前工具,顯示選擇,地圖時間,是否對戰地圖。
地形編輯器需要工具面板的配合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工具面板會在世界編輯器啟動的時候自動打開。
工具面板分為五個,分別是:地形面板、地形裝飾物面板、單位面板、地區面板、鏡頭面板。
使用他們能夠在地形編輯器上修改地形和放置所有游戲中的單位、建築、裝飾物等
觸發事件編輯器
管理和設置觸發器,游戲中的各種事件、任務、電影、聲音等等全都是用觸發器製作的,如果想做一個rpg地圖就必須使用到它。觸發器分為三部分(如圖),事件、條件、動作,我將在第四章詳細介紹它的使用方法。
右鍵菜單指令:
新類:僅用作給觸發器分類
新觸發器:在分類中建立一個新的觸發器
新觸發器注釋:僅用作分隔及注釋觸發器
允許觸發器:允許使用此觸發器
初始打開:初始觸發器為打開的
分類是注釋:將分類變成注釋類型
變數
用於管理游戲中的變數,你可以這樣來理解,變數是用一個名稱指向一個內存地址,內存地址中的內容是可以被隨時改變的,我們只用調用這個變數,就是調用了變數相對應的地址中當前存儲的內容。在下一章我將會更詳細介紹世界編輯器中的變數。
聲音編輯器
在游戲插入聲音和音樂,這可以讓你的地圖變的更精彩。
在聲音編輯器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管理聲音,實際的應用則是在觸發事件編輯器里做的工作。但是要在觸發事件編輯器里應用聲音,就必須先在聲音編輯器里選擇聲音。
通常聲音是不需要特別設置的,使用較多的是在電影模式里,用於配合電影而播放,所以我將其歸在第七章同電影模式一起介紹
聲音編輯器
在游戲插入聲音和音樂,這可以讓你的地圖變的更精彩。
在聲音編輯器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管理聲音,實際的應用則是在觸發事件編輯器里做的工作。但是要在觸發事件編輯器里應用聲音,就必須先在聲音編輯器里選擇聲音。
通常聲音是不需要特別設置的,使用較多的是在電影模式里,用於配合電影而播放,所以我將其歸在第七章同電影模式一起介紹
菜單指令:
播放:播放當前聲音
停止所有回放:停止當前正在播放的聲音
用作聲音:將聲音用作聲音
用作音樂:將聲音用作音樂
替代內部聲音:使用其他聲音替代內部聲音
輸出聲音:將聲音另存為文件
當作聲音/音樂來使用。
導入/導出聲音。
播放/停止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