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摩托日記哪個國家拍的電影

摩托日記哪個國家拍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25 05:37:28

㈠ 電影《摩托日記》中主人公騎摩托車都經過了哪些國家 各有什麼見聞能列舉一下么謝謝~

智利 阿根廷 秘魯 哥倫比亞 委內瑞拉 應該是這個順序,因為從前面看出,他是沿著太平洋沿岸的國家穿越的。

經過阿根廷和智利邊境時,他們望著滿眼山清水秀的美景,說著幾時厭倦旅遊時到此地開診所的夢想,這時候鏡頭是明亮的,心情是開朗的,似乎更加美好樂觀的前程正在逼人而來。只是到了那個重病的老婦人家裡,色調突然變得灰暗起來,格瓦拉第一次在旅途中接觸到這個世界悲哀無奈的一面,那一份閑情逸致也逐漸轉變成為對南美人民苦難現實的關注和思考。尤其是在他們面對那對礦工夫婦迷茫傷感的眼神的時候,那種對習慣了健康向上的生活畫面的心靈的巨大沖擊力是不言而喻的,感到「忽然間對這個世界陌生起來」。

在秘魯麻風病區的那一段工作經歷對他的人生無疑更具有啟發和深省的意義,我甚至覺得這是導演在有意地與基督聯系起來,因為基督也有過相似的與麻風病人相處的經歷。格瓦拉的身份從此也被賦予了救贖者的神聖意義,從這一點上說,所有關注現實苦難的偉大人物都是一致的。當他奮力游過那條大河的時候,不僅僅完成了挑戰個人極限的壯舉,更進行了一次消除人為製造的鴻溝的精神之旅。

㈡ 摩托車的電影有哪些

暴走戰士
劇情介紹:
阿華性格反叛,生活中唯一可以給予阿華滿足感就只有賽電單車,但一次失誤令他遭到一生中最嚴重的意外,昏迷了十天才蘇醒。那次意外不僅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也使他信心盡失,無法重拾往日雄風。在康復期間,華明白女友阿儀才是他最關心的人,於是他厭棄賽車,與好友嘉樂合股經營電單車修理生意。但好景不長,嘉樂不幸意外身亡,要華悲痛欲絕之餘產生重新面對自己的勇氣。

車舞狂沙
劇情介紹:
在墨西哥的塔咖提,每年都會舉行巴扎1000汽車拉力賽,雖然沒有達喀爾拉力賽久負盛名,但這項以艱苦和危險著稱的多車種拉力賽仍吸引了不少汽車運動愛好者的前往,並與美國印第安納州的Indy 500和Daytona24小時賽事齊名,在世界汽車競技運動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巴扎1000拉力賽整個比賽路程穿越墨西哥巴扎半島,沿途路況崎嶇、惡劣,如同近代蠻荒的美國西部,荊棘叢生,黃沙遍地,所有的危險都不可預知。為捕捉墨西哥沙漠和驚險比賽的珍貴鏡頭,攝制組動用了55部攝像機,4架直升機和4台車載攝像機,由80多人拍攝完成。
巴扎1000拉力賽有近千人參加,本片取材於2003年賽事,片中的車手不乏聲明顯赫的歷屆冠軍,包括曾6次奪冠的羅比·戈登、被業內譽為「世紀車手」的馬里奧·安德列蒂、年少時便步入車壇的吉米·瓦塞爾和和「摩托王子」麥克·麥考伊。他們的身手讓比賽的精彩層出不窮。

越野狂飆
劇情介紹:
倆兄弟克服了生理和心裡上的困難,同心協力在一場名為「suppercross(超越)」的摩托車賽車比賽中獲得了勝利。但隨後由於在對生活的選擇和倆人是否要成為競爭者的問題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卡萊爾要比他的弟弟基普小心謹慎的多。雖然基普很有天分,但卻時常出危險。當哥哥卡萊爾成為了一名受全額贊助的車手後,兄弟二人的矛盾愈加明顯。由於沒有人贊助,基普只能獨自一人訓練。但當一場意外事故結束了基普的賽車生涯後,他和哥哥同時認識到了他們必須先將沖突放一邊,共同努力幫助卡萊爾戰勝其他選手,贏得比賽的冠軍。

狂飆少年
劇情介紹:
斯繆克(勞倫斯·費許朋飾)是一名出色的摩托車手,被人尊稱為「卡利之王」,他還開了一家地下的摩托車俱樂部,每到周末,那些白領們就來到這里,脫下他們的西裝領帶換上全套裝備及頭盔,享受飆速的快感。 但是今年不同了,一個年青的摩托車賽車手科德(德里克·盧克飾),正以驚人的表現挑戰著斯繆克的領袖位置。一年一度的公路摩托車大賽就要開始了,斯繆克和科德都要在這次大賽上證明自己的實力。

惡靈騎士
劇情介紹:
曾經,為挽救垂危父親的生命、保護青梅竹馬的女孩洛克希安妮(伊娃·門德斯),他用靈魂為代價與惡魔進行了交易。而如今,已成為摩托車特技巨星的他,約翰尼·布雷澤(尼古拉斯·凱奇),卻絲毫不知自己將為多年前的交易付出不可想像的代價,惡魔已經前來取回屬於它的東西......
白天,約翰尼是個強悍的特技騎士,不斷挑戰史無前例的飛躍距離,是萬千觀眾歡呼的對象;但到了夜晚,在血之契約的詛咒下,他則被魔鬼附身,被迫化身為惡靈騎士,世上唯一一個自如通行於人間與地獄的異類。一身皮裝,身體化為骷髏,布滿刺釘的肩頭斜披著熊熊燃燒的鎖鏈,約翰尼在黑夜中騎乘著閃耀地獄之火的摩托車橫行街頭,替惡魔追捕那些溢出地下世界的窮凶極惡之徒。
痛苦萬分的約翰尼雖然被迫為惡魔執行任務,並遠離一生摯愛--已經成為新聞記者的洛克希安妮,但膽氣十足的他毅然決定直面自己的悲劇命運,讓地獄的詛咒成為力量之源,向那些早該下地獄的混蛋索命,保護無辜的平民!獵捕惡鬼的新一代賞金騎士由此誕生,他將用自己的生命誓死執行非法正義……

阿郎的故事
劇情介紹:
影片故事比較簡單,卻充滿了浪漫的悲劇色彩,極富戲劇張力。劇情講述富家女波波不顧家庭反對,嫁給了摩托車手阿郎。後發現阿郎沉迷於賽車根本無暇顧及她,在她臨產時,阿郎卻因非法賽車撞死警察而入獄。波波母親串通醫生假稱嬰兒已死,把她騙去美國。阿郎出獄後為以前的行為深為後悔,於是從孤兒院找回兒子波仔,二人相依為命。10年後,已有未婚夫的波波回港做生意,始知兒子已長成一個少年賽車健將,她欲徵得阿郎同意帶兒子赴美。內心仍然愛著波波的阿郎為爭取和波波復婚的誠意,不顧年紀和身體狀況參加車賽,卻在即將勝利之際因舊病復發而車禍身亡……扮演阿郎的周潤發在本片中的演技十分老練,細膩地演出了對兒子的一腔父愛,以及渴望與妻子復婚的美好願望,獲第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摩托日記
劇情介紹:
這是一個有關於年輕時的格瓦拉的真實的故事,一段自我發現的旅程。
1952年1月,年輕的格瓦拉和他的朋友艾伯特從阿根廷開始了他們漫遊拉丁美洲的旅程。那個時候的格瓦拉(蓋爾·加西亞·貝納爾)只有23歲,還是一個主攻麻風學的醫學院學生。而艾伯特(羅德里格·德拉·塞納)是一個只有29歲的生物化學家。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的興趣使他們駕著諾頓500開始了八個月的旅程。
盡管一路上經歷了不少的顛簸與艱苦,但他們仍繼續前行,體驗著旅途中的歡樂與艱辛,從摩托車壞在半路到被貨船運走而不覺,從戀愛、喝酒、打架到救火做消防員。這段旅程最開始也許還只是新奇的冒險,但當兩位年輕人體味到他們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會與政治問題,他們旅行的基調也就完全改變了。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異的事物不斷地轉變著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與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觀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著他們,而在亞馬遜河深處的麻風病人隔離區的所見又使他們質疑所謂的被經濟定義的"進步"究竟有何價值。一路上的所見所感對格瓦拉日後的轉變有著一定的影響,也直接激發了他日後成為一位叱吒一時的革命者。

㈢ 摩托日記的劇情簡介

電影講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發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觀,使得革命熱情開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長。格瓦拉(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Gael García Bernal 飾)當年23歲,意氣風發,躊躇滿懷,是一個醫學院的學生。他對外面的世界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於是和朋友艾伯特踏上了拉丁美洲的長長一串旅途中。他們騎上摩托車,風馳電掣的出發了,卻不料摩托車很快就報了廢。但這卻一點沒有影響年輕人的激情,二人靠搭便車來完成剩下的旅程。穿過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遺址,穿梭於各個國家各色人群中間,他們開始真切感受到社會的真相、生活的苦難。當深入到亞馬遜河流域的麻風病人區時,他們被所見所聞深深震撼。切格瓦拉開始思考宏大深奧的命題:人類、社會、經濟、文明,人類的苦難、快樂的定義.

㈣ 摩托日記電影

摩托日記_hd.mp4

㈤ 電影《摩托日記》

蓋爾·加西亞·埃布爾納 Gael García Bernal

男,生於1978年11月30日,墨西哥

星座:射手座

㈥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分別是由那個國家拍攝的

《哈利波特1-8》都是在英國拍攝。

英國是《哈利波特》的誕生地,無論是書中的故事和魔法世界,還是系列電影的取景,都發生在這里。

具體取景地:

1.艾維克城堡:

霍格沃茨城堡、魁地奇課霍格沃茨城堡的外形。

2.女貞路4號:

故事最開始的地方,德思禮一家的居住之地。哈利在這棟房子里睡在樓梯間,也是在這棟房子里收到了第一封來自霍格沃茨的信件。

3.倫敦動物園的爬蟲類動物館:

德思禮一家在達力11歲生日時,把哈利也帶上一起去了動物園。哈利在那裡,第一次發現自己擁有能和蛇對話的能力。

4.勒頓豪集市:

對角巷的取景地之一,現實中,勒頓豪集市是倫敦最古老的集市之一,早在14世紀就在賣肉類和魚類食品

(6)摩托日記哪個國家拍的電影擴展閱讀

其中在《哈利波特》學校中,霍格沃茨大禮堂的取景地是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的食堂,霍格沃茨圖書館取景地是牛津大學波德萊恩圖書館,霍格沃茨走廊取景地是格洛斯特教堂的迴音廊,霍格莫德車站取景地哥斯蘭德火車站。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是由美納兄弟電影公司將JK羅琳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說改拍成的八部電影,講述的是年輕的巫師學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後六年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七部講述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巫界大戰中被迫逃亡在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



㈦ 需求電影 《摩托日記》和《切格瓦拉》 預告片

摩托日記
http://video..com/v?word=%C4%A6%CD%D0%C8%D5%BC%C7+%D4%A4%B8%E6&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切格瓦拉

http://video..com/v?word=%C7%D0%B8%F1%CD%DF%C0%AD+%D4%A4%B8%E6&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㈧ 電影《騎士日記》(又名摩托日記)的故事背景

切.格瓦拉,1928年出生於阿根遷的羅薩里奧市,少年時代曾與當地名門閨秀奇奇娜相知相戀。隨後,他進入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立大學醫學系。大學畢業後,在墨西哥行醫期間,切的生活發生了轉變--因為他結識了古巴革命者菲德爾·卡斯特羅。
1956年11月25日,切作為卡斯特羅率領的82名起義者中的一員,乘"格拉瑪"號遊艇遠征古巴。經過2年多奮戰,起義軍終於奪取了古巴全國政權,切·格瓦拉先後被任命為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部長、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他出席聯合國大會,並出訪世界各國,成為當時全世界關注的新聞人物。在訪問中國期間,會見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和彭真等領導人。然而,就在切成為風雲人物之際,他卻突然從政壇神秘地消失了--此時是1965年4月。

1952年1月,年輕的格瓦拉和他的朋友艾伯特從阿根廷開始了他們漫遊拉丁美洲的旅程。那個時候的格瓦拉(蓋爾·加西亞·貝納爾)只有23歲,還是一個主攻麻風學的醫學院學生。而艾伯特(羅德里格·德拉·塞納)是一個只有29歲的生物化學家。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的興趣使他們駕著諾頓500開始了八個月的旅程。

盡管一路上經歷了不少的顛簸與艱苦,但他們仍繼續前行,體驗著旅途中的歡樂與艱辛,從摩托車壞在半路到被貨船運走而不覺,從戀愛、喝酒、打架到救火做消防員。這段旅程最開始也許還只是新奇的冒險,但當兩位年輕人體味到他們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會與政治問題,他們旅行的基調也就完全改變了。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異的事物不斷地轉變著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與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觀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著他們,而在亞馬遜河深處的麻風病人隔離區的所見又使他們質疑所謂的被經濟定義的"進步"究竟有何價值。一路上的所見所感對格瓦拉日後的轉變有著一定的影響,也直接激發了他日後成為一位叱吒一時的革命者。

㈨ 這部電影是哪個國家拍的名字叫《回歸》

You'll Be Back是不是英文名字?也是西班牙拍的,在02年上映

閱讀全文

與摩托日記哪個國家拍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0年舒淇電影免費看 瀏覽:945
pr怎麼調成電影色調 瀏覽:601
最新亞洲免費電影 瀏覽:249
怎麼把qq電影下載優盤 瀏覽:213
印度蝴蝶電影好看嗎 瀏覽:204
好看的美國電視劇電影 瀏覽:562
哪些電影人物愛吹牛 瀏覽:228
好看的內地愛情電影推薦 瀏覽:845
抖音怎麼錄屏播放電影 瀏覽:747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票房多少錢一張 瀏覽:698
手機上如何使用雲盤下載電影 瀏覽:127
如何移動超過4個g的電影 瀏覽:58
盧永祥的電影叫什麼名 瀏覽:594
好看的國外異形電影 瀏覽:947
楊紫和張家輝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43
紅衣女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949
抖音電影號怎麼掙錢 瀏覽:181
今年孫悟空出版了多少電影 瀏覽:777
暴風影音的電影怎麼移到mp3 瀏覽:242
鐵t電影有哪些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