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張靈浦和黃百滔 是上將嗎紅日那電影好經典呀。。可惜呀。。。。。拜託了各位 謝謝
黃百韜是死後追贈陸軍上將的,孟良崮時雖然算張靈甫上司,但也只是中將,正經來說張靈甫的整編74師不歸屬黃百韜25軍的戰斗序列,孟良崮時張靈甫的上司應該是李天霞,張臨陣要求脫離李天霞指揮,暫屬黃調度節制,實際看來最後,張既不聽李也不聽黃,固守孟良崮,執行中心開花的可笑戰術,最後扛了不到3天,被殲滅,並非張不算名將,而是太自傲了,憑借整編74的裝備和自己多年戰斗經驗自恃無恐 話說回來,紅日確實是經典老片!!
㈡ 電視劇和電影紅日就是根據孟良崮戰役改編的
電視劇和電影《紅日》都是根據孟良崮戰役改編的,電視劇長些時間也近些。
㈢ 《紅日》這部電視劇裡面的孟良崮是在哪個城市
孟良崮位於臨沂市蒙陰縣跺庄鄉境內,屬蒙山山系,主峰海拔575.2米,面積1.5平方公里。相傳宋朝楊家軍將領孟良曾屯兵於此,故名。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於孟良崮一舉殲滅了國民黨的精銳部隊整編七十四師及援軍一部,共32000餘人,擊斃該師師長張靈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揚海內外。孟良崮旅遊區主要景點有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和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佔地800公頃。孟良崮主峰上建有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山下建有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現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㈣ 紅日是什麼爛片啊最近好多電視台在播
《紅日》,是根據吳強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由浙江長城影視公司出品的一部35集戰爭劇。由蘇舟執導,趙銳勇,王彪歷時兩年、十易其稿編劇,尤勇、李幼斌、杜雨露、史蘭芽、小宋佳、耿樂、蔣林靜聯袂主演。
該劇講述的是1947年蔣介石撕毀和平協議,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華東野戰軍在蘇北和山東解放區與國民黨74師展開一場殊死搏殺,在山東根據地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終於攻下了孟良崮,消滅了74師的故事。
《紅日》於2008年5月12日在齊魯電視台晚間劇場全國首播。 2009年2月2日在浙江、雲南、黑龍江、吉林衛視上星首播。
劇情介紹
1946年冬天,國民黨發動的內戰處於最激烈的階段,蔣介石軍隊大規模進攻華東解放區。人民解放軍沈振新軍與蔣軍王牌部隊整編74師在蘇北漣水城發生了激烈的交戰。為保存實力,我軍主動北撤。但敵軍非常猖狂,又聯合83師,組成20萬人的部隊進犯山東沂蒙山區,妄圖將我軍主力擊潰。但我軍戰士士氣鼓舞、驍勇頑強,在47年冬爆發的萊蕪戰役中重創了74師。但在戰斗中,連長石東根一時大意,中了敵人假投降的奸計,使部隊受到了不必要的損失,而戰斗結束後,他又陶醉於勝利,驕傲自滿。軍長沈振新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積極改正。在隨後的孟良崮戰役中,他有勇有謀,帶領戰士搭出人梯,登上了懸崖峭壁,搗毀了敵軍指揮所,並擊斃敵軍師長,全殲74師,取得了最後勝利。
㈤ 電影《紅日》,真實的孟良崮,真實的張靈甫,真實的兵,還有什麼
原華東野戰軍(華野)六縱宣傳部長吳強在50多年前寫的小說《紅日》被改編成35集電視劇,陸續在各地電視台播放。本來懷著很大期望來觀看這部電視劇的華野老兵士,不只是大失人望,並且對電視劇的編導離譜地編造前史,醜化人民解放軍的行徑感到十分憤怒。
體現兵士英豪本質的前提下,經過他們與敵人、與同志、與老鄉的周旋、相外、往來的典型情節甚至細節的彼此照射、彼此補充,來展示他們豐厚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做到了個別和一般、共性與特性的統一。總之,《紅日》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成功之作,可謂新中國軍事文學創作前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㈥ 請問除了(英雄孟良崮與電影電視局紅日)外,還有描寫張靈蒲將軍得電影或電視嗎
同喜同喜,我的用戶名就是整編74師師長。知音難覓啊!來首詩吧!
在荒蕪的石山上,看著那如血的殘陽,石刻的大字告訴人們,這是消滅了國軍王牌的地方。可我尋尋覓覓,似乎有什麼被遺忘。凄涼的風中,依稀有個聲音在呼喚:
——忘了嗎,那支抗擊日寇的英雄之師;
——忘了嗎,那位精忠報國的驍勇悍將!
不敢忘,我不能忘。穿過歷史的迷霧,感覺到了那道堅毅的目光。南征北戰,身先士卒,(八一三,丟棄戰袍,手握機槍,跳出戰壕,殺的日寇抱頭鼠竄,張古山上,身手7處傷痕仁堅守陣地)他把一腔愛國情灑在沖鋒的路上;幾度奇兵,從容淡定,日寇記住了優雅又強悍的儒將。錦綉河山,盪氣回腸,一身傷痕是忠貞的證明,殘疾的腿是衛國的勛章。只為這片深愛的熱土,怎容他倭寇囂張!鐵血的將領,鐵血的軍隊,祖國寧折不彎的脊樑。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人埋骨疆場,留下了多少中華軍魂的絕唱。直到那一天,倭寇舉手降,英雄歸故鄉。
本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只希望今後國富民強,可是,走了日寇,自家兄弟卻吵得沸沸揚揚。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終於再次劍拔弩張。
熱血換來的勝利,誰不願和平永享;可溶入骨髓的三民主義,他不能背棄這份信仰。於是,抗日的英勇之師,重整鋼槍;於是那瘸腿的將軍,再披戎裝。
只是這一次,沒有了馳騁疆場的豪情滿懷,沒有了陣前殺敵的淋漓酣暢,只有無可奈何一聲嘆息,只有手足相殘的黯然神傷。
最後,到了那片荒山上。回天雖無力,將軍不肯降。
舍了生命,殉了信仰,一紙遺書,寫盡了鐵血柔腸:
——對不住,老父與愛妻;
——放不下,黨國和校長……
後來的事,他是否知曉——
黨國亡了,江山換了模樣;
校長走了,帶著那殘存的夢想;
父親已經死去,在文革中被逼身亡;
愛妻一生守寡,為他把孤兒撫養……
今天,人們走在那片石山上,他們只知道,這里埋葬了一位驕傲的王牌師長。殘陽下,一行刺眼的大字,映射出無限的凄涼。
生前心已碎,身後任人謗。
可笑我們慶祝抗日的勝利,卻貶斥著那位痛擊日寇的悍將;
可憐他誓死捍衛過的土地,竟容不下一座祭奠英靈的廟堂。
一副衣冠冢,徒惹人心傷。
來到那荒蕪的石山,我想把他的故事,講給每一個人,可是,淚水淹沒了我的聲音。狂風中,似乎又聽到那個聲音在呼喊:
——記住吧,那支抗擊日寇的英雄之師;
———記住吧,那位精忠報國的驍勇悍將!
㈦ 電影紅日在哪拍的
電影紅日外景取景地在山東棲霞縣農村。1961年6月,影片正式開拍。攝制組赴山東棲霞縣農村拍外景。該片被列為重點影片,需同時拍成寬窄兩個銀幕,拍攝時間和勞動量都增加一倍。
當時全國災荒,攝制組雖受「特殊照顧」,能吃上高粱、玉米混合粉蒸的饃饃,但是這種食物下肚後會引起脹氣,導致不少人腸胃鬧病。他們住的是農村小學,用破課桌拼起來當床,翻身時皮肉被拼縫夾成一條條血印子,還被蚊子、跳蚤弄得徹夜難眠。
(7)電影紅日和孟良崮哪個拍的好擴展閱讀:
電影角色介紹:
1、沈振新演員張伐: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睿智、深沉、堅毅、果斷、穩重。為革命不辭辛苦,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對下級嚴肅親切,情深而辭嚴。
張伐,早年就讀於華光戲劇學校,畢業後主要從事演劇活動。曾先後在上海劇藝社、苦幹劇團、上海藝術劇團演出話劇《蛻變》、《大馬戲團》、《秋海棠》、《夜店》等。
1942年拍過一部《亂世風光》,主要從影生涯則始於戰後,在「文華」、「中電二廠」、「啟明」等電影公司主演了《太太萬歲》、《夜店》、《雞鳴早看天》、《街頭巷尾》等影片,成為當時有影響的小生演員。1949年後在《龍須溝》、《紅日》等影片中擔任主要演員。
2、丁政委演員高博: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是沈振新軍長的老搭檔,負責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人,為人機智風趣,心思縝密,有力地支持著沈軍長指揮作戰。
㈧ 哪個戰爭片里有孟良崮戰役
紅日
電影《紅日》拍攝於1961年到1963年。影片取材於1947年的「孟良崮之戰」,這場聞名中外的慘烈戰役對交戰雙方有著存亡絕續的意義。影片盡量客觀地塑造了國共雙方的各級將領達20多人,從軍師團到連排班,人物眾多,個個鮮活生動,是為經典。當中的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更是唱遍全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㈨ 電影紅日是關於孟良崮戰役的嗎
是的,紅日是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張靈甫軍隊的一場硬仗,在孟良崮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