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皇上出遊時誰在守家
時代不同任務也就不同,一般有太子,丞相(比如劉備打東吳,劉禪和諸葛亮守成都)太後,軍隊將軍,親王,大臣之類的。當然國都也有自己的警衛部隊和領導
Ⅱ 有部電影假叫朱皇帝是什麼名
皇帝出京 應該這部電影
Ⅲ 電影綉春刀很好看,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綉春刀》講述了明末崇禎年間,錦衣衛三兄弟奉命追殺魏忠賢,最後卻捲入到一場宮廷陰謀當中的充滿懸疑的故事。
劇情介紹:明朝崇禎皇帝登基後,權傾天下的大太監魏忠賢(金士傑飾)被彈劾辭官,閹黨覆滅。錦衣衛授命追捕閹黨。錦衣衛盧劍星(王千源飾)、沈煉(張震飾)、靳一川(李東學飾)三人是結拜的兄弟,感情非常好。
大哥盧劍星(王千源飾)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升到百戶的職位,二哥沈煉(張震飾)暗戀著教坊司的女子周妙彤(劉詩詩飾),三弟靳一川(李東學飾)則有著不可告人的過去被人攢在手裡。
一天,內宮太監趙靖忠(聶遠飾)秘密找到三兄弟,要他們奉皇命去追殺要出京流放的大太監魏忠賢(金士傑飾)。一場追殺之後,三人帶回了大太監魏忠賢(金士傑飾)的屍首,本以為憑此大功,三人的夙願皆可實現。沒想到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個陰謀的開始,三人即將落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3)電影皇帝出京講的是哪個擴展閱讀
《綉春刀》角色介紹:
1,靳一川
三兄弟中的三弟。為人坦盪直接,對大哥盧劍星與二哥沈煉十分信任。身體不好,去求醫時對大夫之女張嫣一見傾心,不想在此刻曾經的大師兄出現在他的面前,到底是好是壞。
2,趙靖忠
皇上身邊紅人的內宮太監,魏忠賢義子。對權利有不小野望,為人陰狠擅攻心計,下令命三兄弟捉拿魏忠賢,卻不想背後有另一個陰謀。
3,魏忠賢
崇禎時期第一大宦官,東廠首領,家囤萬貫財產,收養一眾義子與死士為自己效命,直至趙靖中下令命三兄弟去奪他性命時,事情有了變化
Ⅳ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時候皇帝是否離京出逃
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條約》等要求,遭到清廷拒絕。1856年,英國軍隊進犯廣州。1857年冬,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58年夏,英法聯軍進逼天津。咸豐皇帝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分別與英、法、俄、美等國代表簽訂了四國《天津條約》。與此同時,俄國政府還用武力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割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60萬平方公里,並將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劃為所謂中俄「共管」。
1859年夏,英、法兩國借口換約,又率軍艦進攻大沽炮台。1860年春,英法聯軍25000餘人陸續開赴中國,於1860年夏再度攻佔了天津並向北京進發。
英法聯軍進逼北京,咸豐帝讓皇六弟、恭親王奕�6�0為欽差大臣便宜行事,而自己則以所謂的「秋獮木蘭」為名,於1860年9月23日從圓明園啟程奔往熱河。
這是大清王朝的皇室自從入關以來的僅有的兩次匆忙離開北京、狼狽出逃外地的行動之一,也是這僅有的兩次出逃的第一次。
您想啊,這第一次出逃,大清王朝的皇室成員肯定會思考很多內容:什麼英法聯軍佔領北京之後會怎麼樣啦,什麼英法聯軍會不會連同這紫禁城都一起放一把火燒掉啦,什麼英法聯軍會不會繼續尾隨追擊到承德避暑山莊啦,什麼這大清王朝的皇室成員一路之上如何受到很好的保護和照顧啦等等,都是他們在出逃的時候沒有來得及想的,只能在在出逃的路上才可以好好想一想。
出逃之前的咸豐皇帝,最最需要想的是:我出逃了之後,把北京、把紫禁城皇宮交給誰?按照道理來說,出逃之前的咸豐皇帝只能把北京、把紫禁城皇宮交給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6�0——因為在自己所有的弟弟當中,只有他是成了年、有經驗、有見識的啊!
可是,把北京、把紫禁城皇宮交給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6�0,這哪裡行啊?自己哪能放心得下呢?您想啊,這個恭親王奕�6�0早年就是咸豐皇帝爭奪皇位的最大的對手,他會不會趁著咸豐皇帝出逃的機會在北京宣布繼承皇位、而把咸豐皇帝當做所謂的什麼「太上皇」給「供奉」起來呢?請注意,當年大明王朝的明英宗被瓦刺部首領也先率領的大軍俘虜之後就出現過類似的驚心動魄一幕啊!
Ⅳ 幫幫忙找部古裝老電影的名字!男主救被強搶的女主,談吐被誤認為是太子(或皇上)
可能是香港電影《糊塗姻緣》。
Ⅵ 皇帝出遊時守家的人是誰
皇帝出京巡遊,軍國大事要如何處理呢?在漫長的實踐中,為應對皇帝不能正常行使職權的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體制——監國制度,使皇帝在巡遊的時候,不必擔心自己的皇位易於他手,大權旁落。 監國制度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周代替殷商後,周武王派遣王室親信到各地駐守,代天子行使監督的職權。此後,建國制度不斷的完善與改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操作機制。監國大致有三種形式:朝廷的代理元首,即皇帝缺位的情況下,臨時選出一位重要人物行使皇帝職權;臨時的政府首腦,即皇帝和朝廷無法履行職責的情況下,由其他重要人物組織臨時政府,出任首腦,行使職權;朝廷的常務副元首,即太子輔佐皇帝、參與政務的一種行政稱號。在這監國的三種方式中,前兩種是為了應對緊急情況,而採取的一種臨時措施。最後一種則著眼於政權的長久經營,也就是在皇帝因故離京出行期間,昭命太子或太孫監督政府各臨時機構並臨時執政。 明代之時,根據《明史》、《明實錄》的記載,明代一共有四位監國者,分別是明成祖朱棣的太子,即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明仁宗朱高熾的太子,即後來的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郕王,即後來的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鈺;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太子,即莊敬太子朱載壑。 根據記載,皇帝出行,代皇帝坐鎮京師的太子、太孫要代皇帝行使職權,並要承擔一定的職責。首先,就是保證局勢的穩定。古人雲: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句話並非是說天下一定不能少了皇帝,而是說,無論如何,總要有人出面來維持局面,這個人可以是皇帝,也可以是其他人,而皇太子、皇太孫就是最適當的人選。一旦國內有人趁皇帝不在之機,煽動暴亂,按制監國的太子、太孫在飛章奏聞行在的同時,可以自行調動軍隊捕殺犯人;如果邊陲告急,異族入侵危及國家安全,監國的太子、太孫可以一邊奏知皇帝,一邊調兵御敵。其次,監國之人要恪守禮制,禁止監國之權凌駕於皇權之上。也就是說,皇太子、皇太孫雖然可以行使監國之權,但是,其行使的權力被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絕對不能冒犯和威脅皇權。例如,每逢各種節日慶典,或是迎接皇帝詔書時,要行跪拜大禮;皇太子、皇太孫在御門聽政時,御座的位置方位不能像皇帝一樣居於正中;一些事關軍國最高機務的大事都要奏請皇帝處分。由此可見,皇太子、太孫監國只是皇權在一定范圍的延伸,是在皇帝的嚴格控制下,部分放權於人。 到了清代,皇帝在位時不設太子,所以在皇帝出行時,沒有監國的制度,但清代有一套獨特的制度。一旦皇帝出巡,所有的政務奏章都直達行在,由皇帝總裁。為了表示與在京時的區別,扈從的政府各部門都要重新鑄一枚加「行在」二字的印章,稱為「行印」,以別於日常所用的印章。由這些部門發出的公文命令鈐行在印,較之前朝的監國制度,清代的方法更能防止大權旁落,表現了清代皇權的高度集中,達到了封建專制的頂峰。
Ⅶ 清代皇帝歷史電影有什麼
1、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是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該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義大利上映,其3D修復版於2015年6月在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
該片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跌宕一生。
2、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是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張鐵林等主演。
該片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慈禧是如何從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長為咸豐帝寵妃的故事。1983年9月21日,該片在香港首映;同年,該片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特別獎 。
3、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是由香港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於1996年5月5日推出的一部歷史戰爭類型電影,該片由謝晉執導,鮑國安、林連昆、蘇民、郎雄等人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的是道光年間,英國的鴉片貿易給大清帝國造成嚴重威脅,道光皇帝被迫下詔,委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
4、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是由馮小寧自編自導,陸毅、夏雨、楊立新、孫海英、龔潔主演的歷史、戰爭電影。
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從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講述了甲午年間我們的先輩抗擊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跡。、該電影於2012年7月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並獲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
5、兩宮皇太後
《兩宮皇太後》是長春電影製片廠、香港長順影業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劇情片,由王學新執導,方舒領銜主演,於1987年上映。
該片講述「辛酉政變」後,載淳繼位,慈安、慈禧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後,慈禧千方百計獨攬大權的故事。
Ⅷ 行宮是什麼意思
古代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可能由其它建築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後臨時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樣子就是皇宮的簡化版,皇帝在外地的家。
據記載:皇帝出巡一般都是二十里一休息,四十里一住。因而,在康熙時期,光是從北京到古北口就修建行宮七處;藺溝、石槽、杯柔、密雲、羅家橋、瑤亭、王家店等。
(8)電影皇帝出京講的是哪個擴展閱讀
清朝行宮:
1、寄暢園:史料記載,有兩位清朝皇帝曾將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境內的一座宅第當作行宮。這座宅第就是所謂的寄暢園。坐落在無錫的惠山腳下,京杭大運河就在前面不遠處。
2、五台山台麓寺,清朝皇帝朝台行宮之一。清朝皇帝朝台頻繁,康熙5次朝台,乾隆6次游山,嘉慶算少,只來過1次。』皇帝朝台,需修行宮,僅長城嶺到五台山的百里之途,即修行宮五處。
3、承德避暑山莊—清朝三代皇帝修建的行宮,也叫熱河行宮。養源齋,「養源齋」三字為乾隆皇帝題寫。內設會見廳和宴會廳。宴會廳金碧輝煌,廳內懸掛乾隆皇帝的孫子臨摹其書法「幽懷托泉石,樂事在桑麻」。現在是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辦重要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
4、正定隆興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於寺院西側修建行宮後,方形成東為僧徒起居之處、中為佛事活動場所、西為皇帝行宮三路並舉的格局。行宮的修建增添了寺院恢宏的氣勢,成為後世皇室出京巡幸駐蹕之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宮
Ⅸ 求一段描寫皇帝出行的片斷,越詳細越好,謝謝!!!
皇帝出行,隨身跟隨的四大護衛人選
我選擇:
第一:東方不敗,可當大內總管,平時服侍於皇帝左右,形影不離,已是天下最安穩的屏障,兼之皇帝帥氣陽剛,更是讓戰神五體投地。加上其超人的速度,更是將一切皇帝最害怕的暗殺手段,暗器拒之於無形。
第二:郭靖,可當御林軍統領,領導10萬御林軍隨時陪伴皇帝御駕親征。如果東方不敗是皇帝在野外扎營時營內的貼身護衛,郭靖就是站在營外的24小時黃金保安。
第三:張無忌,可當京城六扇門6大高手之主管,隨和溫良的他,會和任何人都做成好朋友,無形中去掉不少的殺機,會讓幾乎所有在他領導下的人對他死心塌地,不生異心。禳內而安外,有了內部的絕對忠誠的保障,更是為皇帝的安全磅上加磅。
第四:黃蓉,四大護衛中唯一的女性,素有女諸葛之稱的她,眼珠子一轉,早有一十七,八條妙計在胸,加之奇門遁甲之術,更可絕處逢生,化險為夷。外加女性獨有的魅力,實在是不二之選。
不知道哪位皇帝才會如此幸運,有這么四位高手左右其爾擁之,真乃國之大幸,民之大幸也,欽此!
Ⅹ 誰知道劉德華《美人痛》中的典故
這四句話好象是寫的兩個典故
「梅龍鎮壓上捲起一簇相思夢
鳳姐妄攀龍徒遭情戲弄」
這兩句話出自京劇《梅龍鎮》(又名《游龍戲龍》),就是說的是明朝正德皇帝出京至宣府一帶,在一家小店遇店家少女李鳳姐,而極盡勾引調逗之能事,並強暴了她,後來當這個喬裝皇帝露出本色(便裝之內的龍衣),唱著「左邊也是龍,右邊也是龍」,該李女大驚失色,慌不迭地下跪討封。皇帝又唱道:「孤三宮六院都封盡,封你為閑游戲耍宮」。縱是一向輕薄戲謔之詞,也使李女感功莫名:「謝主龍恩」。
「范蠡狠心千里將愛送
西施忍辱只因救國夢」
這兩句包含的故事是:
春秋戰國之時,越國上大夫范蠡,踏青賞春,迤邐遊玩,來到錢塘薴蘿山中。他被這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的瑰景所陶醉,感慨萬分,留連忘返。正遇到溪邊浣紗的美女西施,一個面如桃花,似采葯之神姝;一個風流倜儻,若偶謫之上仙。互相傾慕,一見鍾情,浣紗為贈,海誓山盟:二人同結百年之好,西施遵盟,非范不嫁;范蠡速返,擇日迎親。
不料,這一樁美滿姻緣,卻被紛紛戰事所阻,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范蠡向勾踐獻計道:「臣啟主公,臣聞五色令人目眩,故妙舞清歌,害人之謀,蛾眉皓齒,伐性之斧。為今之計,須選美女,進上吳王,一則顯我服順,以安其心;二則動彼荒淫之志,我們則可坐而觀變。」越王聞言大喜,連誇妙計。馬上派人於國中搜選美女,然而一個月過去了,國色佳人仍未覓得。
范蠡見此情景,內心矛盾重重,猶豫再三,終向勾踐稟道:「臣知有一處女,獨居山中,艷色絕倫,舉世罕見,已曾許配於臣,尚未娶之,今可選用。」勾踐聞言,覺得不太合適。范蠡又進言道:「臣聞為天下者不顧家,況一未娶之女!想那西施通情達理,聰穎過人,必會答應此事,主公不必過慮。」勾踐這才轉憂為喜,派范蠡帶金銀綢緞去迎西施。
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越王滅了吳國,十年之仇已報,勾踐欲高官厚祿封於范蠡、文種、西施等,范蠡堅辭,攜西施共乘一葉扁舟,泛遊太湖,二人相親相愛,飄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