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蜘蛛俠主人公讀的是什麼大學
是一所虛構的「紐約大學」。
⑵ 全中國哪所大學的電影專業最好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藝術學院正在籌建之中)現設3個本科專業、3個碩士專業和1個博士專業,即影視編導本科專業,藝術學專業輔修本科,文化藝術管理專業本科;藝術學專業碩士點、電影學專業碩士點、美術學專業碩士點;藝術學專業博士點。此外,藝術學系還從1998年起,陸續開始文化藝術管理、古代藝術品鑒定、文化經紀人、媒介經營管理、美術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藝術學系將依託北京大學雄厚的人文學科優勢,力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理論素質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寬口徑、復合型的高層次人才。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於1997年4月宣告成立,這標志著北大藝術教育和藝術學研究在北大揭開了一頁新的歷史篇章。
藝術學系設四個教研室: 藝術學教研室、美術學教研室、音樂學教研室、影視學教研室。 設有四個研究所:文化產業研究所、書法研究所、京昆藝術研究所、戲劇研究所、電視研究中心等。
藝術學系還設有數字影像實驗室、蘋果電腦實驗室和圖書音像資料室。目前,藝術學系建設成一座較大規模的圖書音像資料館,國內最大的數字電影研究資料庫。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還負責管理和輔導北京大學學生藝術團的工作。北大學生藝術團包括學生合唱團、學生管弦樂團、學生舞蹈團、學生民樂團等,近年來曾多次應邀出訪美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國並在國際比賽中獲獎。藝術學習將努力把北京大學藝術團建設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大學生藝術團體,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並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和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藝術學系還先後聘請一批海內外著名的學者和藝術家擔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北大藝術學系致力於以下互相聯系的四項目標:一, 向全體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使他們具有較豐富的藝術知識,同時具有較高的趣味、格調和鑒賞力,從而成為有相當藝術修養的人才;
二, 培養一批藝術教育、藝術評論、藝術實踐和藝術研究的專門人才(包括一批藝術研究的高級人才),這些人才應在理論基礎、專業訓練、綜合素質等三個方面都達到較高要求;
三, 積極組織基礎藝術理論、各門類藝術、比較藝術和美育等方面的學術研究,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為創建具有國際水準和中國特色的藝術學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 通過面向社會的藝術教育、藝術評論,以及在藝術產業、藝術科技、廣告產業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社會注意市場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最快將於年內成立,初期計劃包括美術系、音樂系、影視藝術系、文化管理系四個系和戲劇研究所、書法藝術研究所、影視研究所等。
現有專業:本科(影視編導、藝術學、音樂學、文化藝術管理)
碩士(藝術學、電影學、美術學)
藝術碩士(MFA)
博士(藝術學)
可預計即將開設:本科(音樂表演、藝術設計)
碩士(戲劇戲曲學、設計藝術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博士(電影學、 廣播電視藝術學)
目前,藝術學院有電影學博士生導師1名:彭吉象 [教授],碩士生導師5名.影視學教研室 (主任:陳旭光 教授) 陳旭光 [教授] 俞 虹 [教授] 李道新 [副教授] 陳 宇 [副教授] 邱章紅 [講師] 陳宇[講師]
彭吉象 教授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書記 副系主任
博士研究生指導導師
學術職務: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國高教美育研究常務副會長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分會副會長
中國高教影視學會副會長
開設主要課程:
藝術概論、影視鑒賞、中國藝術精神、
美學原理、影視美學
當前主要工作領域:
1. 主編"影視藝術叢書"(首批共10本),其中包括本人撰寫的《影視美學》(35萬字),以及由國內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撰寫的《影視社會學》,《影視心理學》,《影視文化學》,《影視語言學》,《影視批評學》,《影視藝術傳播學》等,此套叢書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1年末開始陸續出版.
2. 研究課題《藝術學原理》擬在本人原來主編的《中國藝術學》(80萬字)與《藝術學概論》(30萬字)的基礎上,努力用現代觀念來闡述中國藝術傳統理論,運用打通學科、打通中西、打通古今的研究方法來進行。
3. 承擔中央電視台研究課題「電視綜藝節目研究」。
4.本人目前正在同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組織一套影視藝術譯叢,其中包括本人帶領2000級影視專業研究生共同翻譯的〈Film Art >(第五版),該書是美國著名大學均採用的電影教材,而且是美國影視專業學生必修課的指定教科書。該書將於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同時發行的還將有另外兩本著作《電影文化》、《電影簡史》等。
研究課題:
1. 國家"八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藝術學》,本人為課題負責人。該項目在"八五"期間全國藝術科研10個重點項目中名列第二位,研究成果為《中國藝術學》,本人主編,5位教授共同撰寫,歷時5年完成,共80萬字。
2 .中央電視台研究課題《電視綜藝節目研究》。
主要學術獲獎情況:
1 .《中國藝術學》(本人主編,高教出版社於97年12月出版,80萬字)1998年獲"中國圖書獎";1999年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1999年獲全國文科最高獎,即第一屆國家社科基金優秀項目成果二等獎。
2 .《影視鑒賞》(本人主編,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萬字)1998年被列為國家級"九五"重點教材。1998年被教育部推薦為全國普通高校美育與藝術教育重點教材(共四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嵐清同志為這套重點教材寫序,倡導高校普及美育與藝術教育。1999年被教育部列為全國普通高校素質教育第一批重點教材(共41本)之一。2001年先後被北京市評為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以及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和《藝術學概論》(北大出版社1994年版)分別獲得北京大學第四屆與第六屆科研成果獎。
主要學術著作:
1. 《中國藝術學》,主編,高教出版社97年12月出版,80萬字。
2. 《影視鑒賞》,主編,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萬字。
3. 《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91年版,25萬字。
4.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35萬字。
5. 《影視美學》,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35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
1. 《散文詩電影的美學特色》,載《電影藝術》,1985年第7期
2. 《驚險片段的美學追求》,載《當代電影》1988年第3期
3.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比較藝術學》,載《文藝研究》1998年第2期
4. 《中國戲曲與日本能樂美學特性比較略論》,載《文藝研究》2000年第4期
5. 《跨文化交流中的華語電影》,載《電影藝術》2000年第1期,《北京日報》2001年2月18日轉載摘要,《新華文摘》2001年第5期轉載
6.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華民族影視藝術》,載《現代傳播》2001年第2期
7. 《中華民族影視藝術與WTO》,載《電影創作》2001年第3期
李道新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指導導師
開設主要課程:
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批評
主要研究領域:
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批評、中國電影文化、中國電影傳播
主要學術獲獎情況: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萬字)2004年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要教學獲獎情況:
2003年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
主要學術著作(均為獨立署名):
1. 《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71萬字。
2. 《中國電影的史學建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版,27萬字。
3.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版,64萬字。
4. 《影視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34萬字。
5. 《中國電影史(1937-1945)》,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23萬字。
6. 《波德萊爾是怎樣讀書寫作的》,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34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均為獨立署名):
1. 《消費邏輯的建立與賀歲電影的進路》,《文藝研究》2005年第5期。
2. 《以光影追尋光明——沈浮早期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5年第3期。
3. 《淪陷時期的上海電影與中國電影的歷史敘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4. 《建構中國電影文化史》《當代電影》2005年第1期。
5. 《意識形態氛圍與中國恐怖電影的不可預期》,《電影新作》2004年第5期。
6. 《電影學術:無人喝彩的尷尬與渴望超越的焦慮》,《中華讀書報》2004年8月11日。
7. 《電影啟蒙與啟蒙電影--鄭正秋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4年第2期。
8.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喜劇片》(上、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2、3期(連載)。
9. 《新中國喜劇電影的歷史境遇及其觀念轉型》,《電影藝術》2003年第6期。
10. 《女性意識及其艱難浮現--影片<跆拳道>文化闡釋》,《當代電影》2003年第6期。
11. 《市場經濟呼喚重構中國電影類型生態》(記者專訪),《中國文化報》2003年8月26日。
12. 《從中國電影的類型傳統看當前中國電影的發展機緣》,《文藝報》2003年7月17日。
13. 《心靈探詢與價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讀解》,《當代電影》2003年第2期。
14. 《中國早期電影史:類型研究的引入與墾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15. 《第四代導演的歷史意識及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獨特地位》(上、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連載)。
16. 《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電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7.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父親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電影藝術》2002年第6期。
18. 《物戀悲劇與生存困境--影片<尋槍>的文化讀解》,《電影藝術》2002年第3期。
19. 《歷史·文化與個體·塵世--夏鋼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評析》,《當代電影》2002年第1期。
20.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獨特處境及歷史命運》,《當代電影》2001年第6期。
21. 《中國電影史研究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2. 《王家衛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1年第3期。
23. 《選擇與堅持:早期現實主義電影批評》,《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1期。
24.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歌唱片》,《當代電影》2000年第6期。
25. 《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里的中國電影批評》,《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26.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6期。
27. 《當代中國電影:現實主義50年》(上、下),《電影藝術》1999年第5、6期(連載)。
28. 《建構中國電影批評史》,《電影藝術》1998年第4期。
⑶ 電影《七月》講敘的是什麼
青年攝影師泉子夫婦與人合住一套兩居室,生活很窘迫,妻子終於不堪忍受以愛上別人為由從家裡搬走。這時候,泉子的弟弟小東來北京投奔他。
泉子到西藏拍一個廣告片,邂逅女演員青青,青青對泉子產生好感。回到北京,泉子發現青青竟然跟自己住在一套房子里。
然而泉子始終無法忘記妻子。弟弟發現了嫂子的蹤跡,用啤酒瓶砸破了嫂子的上司的頭。弟弟從拘留所出來,傷感地離開了北京。
青青對於泉子在感情上拿不定主意很失望,也搬走了。
空盪盪的屋子只剩下泉子一個人。生活還在繼續,只是泉子迷失在這個悶熱的七月里
在北京「漂」著的青年攝影師泉子夫婦與人合住一套兩居室,可合租者搬來了半個月,泉子還沒有見過她。
妻子不滿於泉子為了所謂的理想把生活搞得很窘迫,以愛上別人為由從家裡搬走了。這時候,正趕上泉子的弟弟小東來北京投奔他。
泉子到西藏拍一個廣告片,邂逅女演員青青。在美麗的聖湖那木錯,青青對泉子產生好感。
回到北京,泉子發現青青竟然跟自己住在一套房子里。
一邊是青青的情感表白,一邊是對妻子的懷念。泉子限入困苦和迷惘。偏偏在這時候,泉子的弟弟跟蹤發現了嫂子的蹤跡,用啤酒瓶砸破了嫂子上司/情人的頭。
弟弟從拘留所出來,傷感地離開了北京。
青青失望於泉子在感情上的游移,也搬走了。泉子又回到了單身的狀態。一切已經物是人非,生活似乎完全變化了,又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
求採納
⑷ 電影《7月》講的是什麼意思
三花是一名孕婦,一個暴雨的晚上被困在了拋錨的車子里,不料出現了宮縮的危險症狀,四位好心農民工用門板組成了臨時擔架,及時把三花送到了醫院,最終母子平安,而此時此刻,三花的丈夫郭勇也在計程車司機的幫助下趕到了醫院。面對好心人,郭勇用下跪這種最傳統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感激卻被眾人勸住。孩子起名叫「七月」,是為了紀念那個難忘的日子。
⑸ 有什麼在你所讀的大學取景的影視劇呢
《我的早更女友》,女主穿著婚紗喝酒的那個景就是在我們集美大學財經學院宿舍樓取景的,當時知道後特別的激動,很想見周迅一面。
⑹ 電影里七月和安生那本書是誰寫的
電影里七月和安生那本書是安生寫的
電影原著是安妮寶貝
如果幫到你,望採納!!!
⑺ 讀大學 究竟讀什麼 中推薦的50本書20部電影
大學,是一種專業能力定向學習或者是更深入學校的基礎,比如醫學院校,培養的是醫生、護士和各種醫學相關的專業人才;但是大學不能僅僅學習書本知識,更多的是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⑻ 德國電影《七月》女主角資料。
克里斯蒂安妮·保羅(christianepaul)
是德國電影,電視及舞台演員
生於1974年3月8日,德國柏林
星座:雙魚座
第一份工作是作為時尚雜志的模特。17歲時首次'觸電',之前從未進行過表演方面的訓練。大學學的是醫學並完成了學業。有一女兒,目前和沃爾夫岡施文克醫生生活在一起,並有一子馬克西米利安生活在柏林。
電影作品如下:
小鬼勇斗惡保姆(2009)
您想要麼?(2009)
偉大的雄貓(2009)
浪潮(2008)
時光之塵(2008)
新警探(2007)
遠遠的被譴責(2007)
Felix2-(2006)
ReineFormsache(2006)
ImSchwitzkasten(2005)
洪水屠城(2005)
我是父親(2002)
瑪琳(2000)
七月(茱莉與丹尼)(2000)
愛人的頭顱(1999)
生活是你的所有(1997)
敲響天堂之門(1997)
竊聽北京時間eineBaustelle(1997)
Dummgelaufen(1996)
工作狂(1995年)
溫特報Milchstraße(1995)
主任(1994年)
腦出血達科陸(1993)
Deutschfieber(1992年)
電視
DieTotevomDeich(2006)
DieNachtdergroßenFlut(2005)
KüssmichHexe(2004)
AußerKontrolle(2003)
HimmelreichaufErden(2001)
ZuckerfürdieBestie(1998)
Mammamia(1997)
DerPirat(1997)
NurderSiegzählt(1994)
獎項
馬克斯歐弗斯-防爆Preis:1996
巴伐利亞Filmpreis的Workaholik:1996
Goldene卡美拉最佳女配角:1998
柏林日報文化獎:1999
----------------------------------------------------------------------
具體的可到Google中查看:在Google中輸入christianepaul查找,會列出很多其相關的內容(點擊後邊的'翻譯此頁'可翻譯成中文)。
⑼ 微電影七月講的是什麼
微電影《七月》清純美女淪為閨蜜玩偶
假如你最親近的人為你虛構了一個人生,你,還能相信誰?一次變故,哥哥住進醫院從此不再醒來。主人公七月被同鄉的芹姐帶到城市中打工,卻不料芹姐是色情話務公司的老闆,七月被迫接受了這份她認為很不正當的工作......
⑽ 電影《五月的鮮花 》里說到的南方大學指的是哪所大學,現在還有嗎
廣西師范大學,桂林市王城本部,黃黃的大門口,還有做報告的禮堂……都是最近拍攝的,什麼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