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魔戒小說與指環王電影的區別
1、講述的內容不同
《魔戒》主要講述了中土世界第三紀元末年魔戒聖戰時期,各種族人民為追求自由而聯合起來,反抗黑暗魔君索倫的故事。
《指環王》該系列電影講述了黑暗魔君索倫在數千年前鑄造了一枚具有無上權力的至尊魔戒,後來這枚魔戒輾轉落到了天真無邪的男孩弗羅多的手裡,弗羅多抵禦住了魔戒的誘惑,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最終前往末日山脈銷毀了魔戒的故事。
2、獲得的榮譽不同
《魔戒》在Waterstones書店和英國電視四台共同舉辦的票選活動中被評為「20世紀之書」,在亞馬遜舉辦的票選活動中被評為「兩千年來最重要的書」。《魔戒》已被翻譯成六十多種語言,並衍生出插畫、音樂、電影、電視劇、廣播劇和電腦游戲等產品。
2001年至2003年,由彼得·傑克遜執導的《指環王》系列電影上映,該系列電影共榮獲17項奧斯卡金像獎,其中《指環王3:王者歸來》榮獲11項奧斯卡金像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獲獎最多的影片(和《賓虛》及《泰坦尼克號》並列)。
3、創作背景不同
《魔戒》創作於二戰時期,托爾金的原意應該是通過中土戰爭讓人們珍惜世界和平。他在前言說道我用《魔戒》影射世界大戰,無論就過程還是就結果而言,那場真實的戰爭與傳奇的戰爭都是各不相同的。《魔戒》原本是《霍比特人》的續篇,創作時間長達十二載,數次修改費時四年。
《指環王》系列是根據托爾金創作的長篇小說《魔戒》改編,並以三部曲的方式拍攝。導演彼得·傑克遜是個魔戒迷,早在開拍前六七年他就開始籌劃《指環王》的拍攝工作,光編寫劇本就花費了3年。影片運用各種傳統方法和電腦特效,將原書中充滿神秘色彩的奇幻世界展現在觀眾眼前。
⑵ 先有的魔戒電影還是魔戒小說
小說,最初在1954年至1955年之間出版
⑶ 大家討論下:HP電影和魔戒電影,哪個好
這就很尷尬了兩個摯愛。感覺不是一種類型雖然都存在魔幻色彩,各有各的特色嘛?如果比製作大牌的話肯定是魔戒啊但是比劇情演員影響力....能比嗎這?
⑷ 電影《指環王》得過哪幾個奧斯卡獎,原著又得過哪些榮譽
《指環王:魔戒重現》
2002年第74屆奧斯卡獎獲得13項提名,分別是
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Peter Jackson(彼得 傑克遜)
最佳男配角:Ian McKellen(伊恩 麥克蘭)
最佳改編劇本:Frances Walsh(弗朗西斯·威爾士), Philippa Boyens(菲利帕·伯恩斯), Peter Jackson(彼得 傑克遜)
最佳剪輯:John Gilbert(約翰 吉爾伯特)
最佳攝影:Andrew Lesnie(安德魯·萊斯尼 )
最佳藝術指導:Grant Major (格蘭特·梅傑爾),Dan Hennah
最佳服裝設計:Ngila Dickson(尼吉拉·迪克森) , Richard Taylor (理查德·泰勒)
最佳化妝:Peter Owen(彼得·歐文),Richard Taylor( 理查德·泰勒)
最佳視覺效果:Jim Rygiel, Randall William Cook, Richard Taylor, Mark Stetson
最佳音效:Christopher Boyes, Michael Semanick, Gethin Creagh, Hammond Peek
最佳配樂:Howard Shore (霍華德·肖)
最佳歌曲:《May It Be》,Enya(恩雅)/Ryan,Nicky,Roma Ryan
最終獲得4項大獎,分別是最佳攝影,最佳化妝,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
《指環王2:雙塔奇兵》
2003年第75屆奧斯卡獎獲得6項提名,分別是
最佳影片:A New Line Cinema and Wingnut Films Proction. Barrie M. Osborne, Fran Walsh and Peter Jackson, Procers
最佳剪輯:Michael Horton(邁克爾·霍爾頓)
最佳藝術指導:Grant Major (格蘭特·梅傑爾),Dan Hennah and Alan Lee
最佳視覺效果:Jim Rygiel, Joe Letteri, Randall William Cook and Alex Funke
最佳音效:Christopher Boyes, Michael Semanick, Michael Hedges and Hammond Peek
最佳音效剪輯:Ethan Van der Ryn(伊森-范-德-雷恩) ,Michael Hopkins(麥克爾-霍普金斯)
最終獲得2項大獎,分別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
《指環王3:國王歸來》
2004年第76屆奧斯卡獎獲得11項提名,分別是
最佳影片:Barrie M. Osborne, Peter Jackson and Fran Walsh
最佳導演:Peter Jackson(彼得 傑克遜)
最佳改編劇本:Fran Walsh(弗朗·威爾士), Philippa Boyens(菲利帕·伯恩斯), Peter Jackson(彼得 傑克遜)
最佳剪輯:Jamie Selkirk(傑米 塞爾柯克)
最佳藝術指導:Grant Major (格蘭特·梅傑爾),Dan Hennah and Alan Lee
最佳服裝設計:Ngila Dickson(尼吉拉·迪克森) , Richard Taylor (理查德·泰勒)
最佳化妝:Richard Taylor( 理查德·泰勒), Peter King(彼得 金)
最佳視覺效果:Jim Rygiel, Joe Letteri, Randall William Cook and Alex Funke
最佳音效:Christopher Boyes, Michael Semanick, Michael Hedges and Hammond Peek
最佳配樂:Howard Shore (霍華德·肖)
最佳歌曲:"Into the West" - Music and Lyric by Fran Walsh(弗朗·威爾士), Howard Shore(霍華德·肖) and Annie Lennox
最終獲得全部大獎,以11項大獎的成績與《賓虛》,《泰坦尼克號》,並列成為奧斯卡史上獲獎最多影片
⑸ 指環王和魔戒到底是同一部電影還是題材比較相同到底有什麼區別
同一部電影 翻譯的關系啦,其實兩者是一樣的,不過《指環王》這個片名太有誤導性了,像我媽就問我「指環王」到底是哪個「王」啊?大多數看過書的影迷可能會更贊同「魔戒」這個譯名
⑹ 魔戒是看電影還是看小說好
魔戒原著就是,還有黑暗精靈,龍槍有很多部,可以考慮一下,冰與火之歌的對抗北方那部分也算是,總之類似的小說沒多少,寫得好的就更寥寥可數,否則你早該看到電影了。
⑺ 魔戒三部曲的電影改編與原著相比有失敗之處嗎
失敗之處倒沒看出來(不過為啥甘道夫的手杖通常排不上用場)
電影和原著有許多相差之處,比如佛羅多得到魔戒後再過了二十多年之後才出發
電影也沒有解釋佛羅多為什麼要離開中土,甘道夫、薩魯曼到底是什麼人等等。
另外,薩魯曼並不是什麼巫師長,用水淹戒靈的也不是亞文。
⑻ 魔戒小說和電影是一樣內容嗎
你說的《哈比人歷險記》是《指環王》的前傳,魔戒出現 雙塔奇謀 國王歸來是指環王三部曲,精靈寶鑽是《指環王》的起源
電影在內容上對原著進行了一些刪減和改編。比如原著小說的第一部,從一開頭,彼得·傑克遜就對原著進行了很大程度的調整。電影一開始,以歡快的氣氛表現出了老比爾博·巴金斯盛大的一百一十一歲生日宴會,然後很快的,甘道夫就目送著弗羅多和山姆一起踏上了護送指環王的路途,他們兩個在途中碰上了梅利和皮平,於是四個霍比特人的組合就開始成形了;而小說中可不是如此,別以為弗羅多像我們在電影裡面看到的那樣年輕,事實上,比爾博一百一十一歲生日的時候佛羅多已經三十三歲了,而他真正上路的時間是在他五十歲生日過後,也就是說,其間經過的時間是十七年,而梅利和皮平的加入並不像電影中那樣偶然,他們一直就是弗羅多最忠誠的朋友,一開始就加入了這個計劃,並且幫助弗羅多做了許多事。影片之所以進行了這樣的改變,恐怕還是因為保證影片的節奏,如果按照原著那樣要講述十七年間的發生的瑣事,恐怕沒人受得了,而觀眾們恐怕也不會對一個五十歲的老霍比特人感興趣的。如果說以上的改變都被觀眾們很自然的接受了的話,那麼片中另一處改動是常常遭人抱怨的:小說中弗羅多和他的夥伴們經過柳條河、古墓的時候發生過許多危險,幸好得到了湯姆·邦巴迪爾和他的妻子金莓的幫助才能夠繼續冒險。邦巴迪爾有著非凡的能力,而且性格鮮明,非常有趣,得到好多讀者的喜愛,而彼得·傑克遜經過仔細考慮還是把這個部分整個給刪除了,因為這是個完完全全的分支情節,原著在此之後也沒有出現過邦巴迪爾的身影,為了保證影片的主線,也只好忍痛割愛了。大家還記得風雲頂一場戲中弗羅多中毒後艾玟公主帶著他越往瑞文戴爾求救的戲嗎?事實上雖然確實有精靈完成了這個任務,但那不是艾玟,而是葛羅芬戴爾。其實艾玟公主在原著中出場的次數很少,根本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如果沒有彼得·傑克遜的改編,銀幕上美麗的精靈公主就不可能出現在我們眼前了。在電影中,有一幕是亞拉剛和博羅米爾在存放聖劍碎片的場所的對話,但其實小說里這把斷劍一直被亞拉剛帶在身上。有的朋友說這個改編不合理,但我覺得還是合理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對話來突出亞拉剛的身份,要知道,電影中一直沒時間告訴大家亞拉剛的身份。電影中在莫利亞王國的大門口皮平扔了個石子讓伯洛格覺醒了?不,在小說中可不是他乾的,扔這塊石子的人是博羅米爾;而皮平在岔道口將石子扔到了井裡,彼得·傑克遜把皮平弄成了喜劇人物,活躍了影片氣氛,皮平也只好吃點虧了。
⑼ 指環王的電影好看還是小說好看,看過小說的答
這種問題只能答 各有所長 ;或者說實在不能這樣比,電影和小說,我實在不會比。
如果你想要一個直觀的感官體驗,電影是非常不錯的。電影對原著的還原十分的好,許多場景和情節都和想像的一樣。製作非常精緻,很細心。但電影為了劇情的緊湊等原因,刪去了許多內容,即使是加長版也有許多的刪減。如果你想了解全部故事,還是要看小說的。
《魔戒三部曲》是英國文學家,語言學家J·R·R·托爾金教授的經典之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開創了歐洲奇幻文學的新紀元。不得不說,之後的奇幻作品和魔幻作品都或多或少受到了《魔戒》的影響。作為牛津語言教授托爾金先生的作品,其語言方面就不多說了,真是閱讀越有味道啊……很多措辭都值得細細品味。
但如果像 沉淵閣 說的:我不喜歡小說版的,沒啥文采 就有可能是以下兩個原因造成的:
一、譯本太差。目前的中文譯版魚龍混雜,推薦台灣聯經的譯版;譯林版慎重選擇,總之避開 李堯 這個名字。
二、如果不是譯本問題,那就只能說你沒有讀進去了。很遺憾= =
大概就這樣了。
⑽ 除了魔戒,有沒有什麼作品拍的電影能超越原著的
樓上說的部分對了。
因為無所謂超不超越,小說和電影是倆個體系,不可以比較,你只能說電影拍的是不是好看,能否得到小說讀者的認同。
要是硬說超越與否,我也說幾個
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第一滴血的第一部,時時刻刻,生死朗讀,還有還有樓上說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也是牛X的。
指環王作為一個西方完整的幻想世界,其龐大無與倫比,不僅有其完整的編年傳記,歷史綱要,還有極盡完備地理方位middle earth,各族的不同文化差異,作者還專門製作了精靈語給小說的精靈族,不僅單詞全面,語法也是有別於英語的另一體系。因為作者本就是牛津大學的語言學教授。指環王的誕生影響了哈利波特、星球大戰,以及甲殼蟲樂隊的誕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