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一部電影情節跟肖申克的救贖非常類似,片名叫啥來著
逃出亞卡拉 Escape from Alcatraz (1979)
導演: 唐·希格爾
編劇: 理查德·塔格爾 / J·坎貝爾·布魯斯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帕特里克·麥高漢 / 羅伯茨·布洛瑟姆 / 傑克·唐蒂博 / 弗萊德·沃德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79-09-20(美國)
片長: 112分鍾
又名: 亞特蘭翠大逃亡
⑵ 像肖申克的救贖一樣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屬於劇情片,類似的有《阿甘正傳》《放牛班的春天》《當幸福來敲門》《喜劇之王》《三傻大鬧寶萊塢》。
1、《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2、《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由加布里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
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3、《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由李力持、周星馳執導,周星馳、 莫文蔚、張柏芝等主演。該片於1999年2月13日在香港上映。影片講述對喜劇情有獨鍾的尹天仇與舞女柳飄飄逐漸產生感情,之後在杜娟兒的幫助下,尹天仇終於獲得機會演主角,但又陷入與柳飄飄、杜娟兒的三角戀漩渦之中。
4、《三傻大鬧寶萊塢》
《三傻大鬧寶萊塢》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馬德哈萬、沙爾曼·喬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聯袂出演。2011年12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間的大學故事。蘭徹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大學生,公然頂撞院長,並質疑他的教學方法,用智慧打破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
蘭徹的特立獨行引起模範學生——綽號「消音器」的查爾圖的不滿,他們約定十年後再一決高下,然而畢業時蘭徹卻選擇了不告而別。
5、《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⑶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肖申克的救贖》劇情介紹: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
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飾),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
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憑借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牆從憎恨轉變為處之泰然,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而關於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這一切朝前推進了一步。
(3)肖申克的救贖抄襲哪個電影劇情擴展閱讀
《肖申克的救贖》角色介紹:
1,安迪·杜佛蘭
演員:蒂姆·羅賓斯
年輕銀行家,原欲報復妻子外遇,後反悔打消念頭,不料妻子及情夫當晚即遭殺害,被誣陷殺害二人罪名,進入肖申克監獄。後在監獄待了19年後,在監獄中辦監獄圖書室,為囚犯播放美妙的音樂,還利用自己的知識幫助大家打點自己的財務。
典獄長發現他的理財特長後讓他幫助自己清洗黑錢做假帳。通過瑞德陸續獲得鑿子之類的小工具,利用期間打造的地道逃獄,重獲新生。
2,艾利斯·波德·瑞德
演員:摩根·弗里曼
肖申克監獄囚犯之一,獄中交易商,與安迪結為好友在獄中數次為安迪提供鑿子之類的小工具。曾經數度申請假釋均被駁回,安迪逃獄後,終於獲得假釋並且與老友重逢。
⑷ 有誰知道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故事背景和其它故事
簡單說一下:
1、〈肖申克的救贖(高清晰)(推薦)(刺激1995)(IMDB 2)》;
2、不是真實故事,根據美國恐怖小說之王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美國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說《麗塔·海華絲與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而成,首映於1994年9月的多倫多電影節,曾獲當年的美國電影學院獎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七項提名,但美國本土票房收入不過2800萬美元,這與它在輿論界的有口皆碑極不相稱,然而在1995年,隨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有線電視網的首播,它在當年擊敗轟動一時的影片《真實的謊言》摘走了家用錄象帶租售排行榜第一的桂冠。
3、片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譯名:肖申克的救贖
編劇:弗蘭克·達拉邦特Frank Dalabont
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Frank Dalabont
主演: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類型:劇情
片長:142分鍾
級別:R
發行:哥倫比亞
首映:1994年9月10日
4、關於這部影片的故事太多,還可以看一下類似的〈綠里奇跡〉
⑸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是,結局是
出去了 迅雷上有下 自己看吧
⑹ 一部歐美電影 劇情是跟《肖申克的救贖》差不多 想知道電影名稱啊
...............如此相似?弄混了吧.....
⑺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的口碑為什麼這么高它講述了一段什麼故事
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高質量的電影,這部影片之所以獲得了超高的評分,被譽為人生必看電影,是因為它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喚醒處在絕望困境中的希望,即使生活再有不幸,也要學著應對,再強調一下,知識是創造奇跡的基礎。
當你看完整部電影,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結局。
⑻ 《肖申克的救贖》小說和電影的內容有哪些不同
電影立的述說者選擇了黑人來飾演。而小說中則是個白人。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是由一名叫雷德的老犯人的自述來引出整個故事。在電影里雷德只說在肖申克監獄只有他自己是有罪的,但始終沒有說是犯了什麼罪。但小說的開篇就指出雷德是在給妻子買了巨額保險之後謀殺了她,還意外地殺死了一對母子,而他的妻子是曾經不顧父母的反對和門第高低毅然嫁給他這個窮小子的女人。法庭因此判了他三個無期徒刑。電影中那個知道真正殺人兇手是誰的湯米是被典獄長謀殺的,而書中卻暗示是典獄長是以將湯米轉到管理寬松而且周末還可以回家陪老婆孩子的監獄為代價來換取他永遠閉嘴。最後,在書中典獄長並非像電影一樣受到了懲罰,而是請辭回家了,繼續去享受他非法所得。
3.再比如電影會設計個最高潮放在靠近結尾的部分,想像看了一個多小時電影,然後看到壞蛋全身而退,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觀眾被壓抑了這么長時間的負面情緒得不到宣洩,肯定很不爽(這就是原著中典獄長諾頓最後跑路了,而電影設計他畏罪自殺的原因之一)。
⑼ 總感覺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之劇情經不起推敲,為什麼還成了豆瓣電影評分Top1
此監獄,原先建立在某個礦區,犯人的工作是挖煤,那些年挖煤還是挺掙錢的,在這個礦區中有五座監獄,互不統屬。此監獄為了煤炭交易方便,成立了煤礦公司,也掙了不少錢,雖然政府從來不給監獄撥款,但是它自給自足,過的還不錯。但是後來不行了,煤炭不值錢了,挖一噸煤還掙不回來成本,所以就改行了。它用挖煤掙的錢,投資十個億,在另一座城市建了一座現代化監獄,智能電子系統控制,各種教育娛樂配套設施齊全。現在主要是做一些來料加工的生產工作,犯人基本都在用縫紉機做服裝。但是這一類工作勞動附加值很低,擔負不起監獄巨大的開支,所以現在每年虧損五千萬,犯人的伙食也就不是太好。我是受勞動保障部門的指派去給即將出獄的犯人做創業培訓,幫助他們將來回歸融入社會。監獄里的學員們總是跟我反應伙食太差。比如,根據伙食標準的規定,應當給每個犯人每天吃七錢油、二兩肉,而實際上呢,犯人也確實能吃到,但卻看不到。為什麼呢?因為是大鍋飯,每口大鍋里做一百個人的菜,肉要用絞肉機絞的比餃子餡還碎,放到鍋里和大白菜一塊煮,所以每個人都能吃到,但是看不到。
還有很多,等等……
有些知友評論說我的回答跟問題不搭邊,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夠去監獄里體會一次這種生活的殘酷性,你就會知道電影中的主人公,被關進監獄中會有多麼絕望。但他一直在堅持,他給州政府寫信要經費買書,每周寫一封,堅持了六年,他不放棄任何希望。
想像一下,當你被關進四面高牆的囹圄,判了無期徒刑,還有希望嗎?看起來是沒有任何希望,但是他卻能從絕望中找到一絲希望,並最終把希望放大,把同一件事堅持做十九年,創造了奇跡。
這難道還不能給你啟發嗎?
⑽ 《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有什麼出入
不是,《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
小說的背景是20世紀30年代,那時,「美國的政治腐敗已經遲到了商人面前」,甚至波及到了監獄。故事中,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殺而被判無期徒刑,由於監獄的腐敗,他在真相即將大白的情況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監獄飽受了各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摧殘。
然而,安迪並沒有被多舛的命運毀掉,他經過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500碼長的污糞管道中爬出,重獲自由,在墨西哥海邊過上了自由人的生活。
(10)肖申克的救贖抄襲哪個電影劇情擴展閱讀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作品的名稱也具有象徵意義。肖申克象徵著黑暗與惡,而起源於《舊約·以賽亞書》的救贖一詞,則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值得思考的是,小說中的人物並沒有像早期美國移民那樣把「宗教作為社會生活的根本」,當然也沒有進行任何的宗教實踐。
主人公安迪沒有等待上帝對他的救贖,而是憑著自己對善良人性的堅守,自救救人,贏得了自由,實現了重生。其實,隨著20世紀西方社會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早已不那麼流行了。
美國許多作家早已注意到,「物質金錢為腐蝕劑,工業科技為剝奪人性之源」。斯蒂芬·金筆下的「另類」人物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幾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詣、慘淡經營所實現的救贖決不是一般基督教教義上的救贖,這里的救贖似乎加上引號才更為妥帖,才能表達更多的蘊涵,才能看出作者對當下社會和現代人性諸多問題的深層關注和思考。
美國許多作家早已注意到,「物質金錢為腐蝕劑,工業科技為剝奪人性之源」。斯蒂芬·金筆下的「另類」人物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幾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詣、慘淡經營所實現的救贖決不是一般基督教教義上的救贖,這里的救贖似乎加上引號才更為妥帖,才能表達更多的蘊涵,才能看出作者對當下社會和現代人性諸多問題的深層關注和思考。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小說詮釋了希望與自由的真諦,可以說如果故事中的安迪放棄了希望,他就不會獲得自由,通過小說情節不難看出,希望引導了行動,不僅僅主角安迪如此,就連故事中的瑞德也是通過安迪的禮物尋找到了光明和希望,最終通過希望獲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