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敖包相會歌詞
《敖包相會》
十五的月亮 升上了天空呦
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 我等待著美麗的姑娘喲
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喲嗬 如果沒有天上的雨水呀
海棠花兒不會自己開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喲
你心上的人兒 就會跑過來喲嗬
十五的月亮 升上了天空呦
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 我等待著美麗的姑娘喲
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喲嗬 如果沒有天上的雨水呀
海棠花兒不會自己開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喲
你心上的人兒 就會跑過來喲嗬
只要哥哥你(我)耐心地等待喲
你(我)心上的人兒 就會跑過來喲嗬

拓展資料
1952年,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的電影劇本《草原上的人們》,在長春電影製片廠開拍,而歌曲《敖包相會》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
2. 《敖包相會》是哪裡的民歌
1952年,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的電影劇本《草原上的人們》,在長春電影製片廠開拍,而歌曲《敖包相會》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所以,這首歌應該算蒙古族民歌。
3. 敖包相會這首歌名的英文名字
1952年,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的電影劇本《草原上的人們》,在長春電影製片廠開拍,而歌曲《敖包相會》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據影片編劇之一的瑪拉沁夫介紹,他將《敖包相會》的歌詞寫好後,交給了另一位編劇海默修飾潤色,兩人幾經切磋後,又拿給影片作曲——著名的達斡爾族作曲家通福看。隨後,通福來到了他的故鄉呼倫貝爾大草原,根據海拉爾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創作而成。1953年,電影《草原上的人們》上映,《敖包相會》也隨之飄向了祖國的五湖四海。
4. 《敖包相會》這首歌的中文原唱是誰
原唱是張振富、耿蓮鳳,作詞是海默和通福,曲是改編自曲調悠揚的蒙古族民歌。以下是詳細介紹(在新浪的影音娛樂中搜到的)
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插曲《敖包相會》是改編自曲調悠揚的蒙古族民歌,由海默和通福填詞,當年做了電影《草原上的人們》中的插曲。
《草原上的人們》這部電影是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的,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十五的月亮升上天空喲,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隨著影片的上映,這首草原風情濃郁的歌曲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整首曲子在原民歌的基礎上增加了旋律的抒情和美感,使曲調感情飽滿,旋律起伏跌宕,歌詞樸素自然、意境優美,數十年來一直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我們現在聽到的是張振富、耿蓮鳳的電影原唱,聽著這首歌彷彿感受到了草原上的人們豪邁又英武的氣概,看到了茫茫曠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風光。夕陽朔漠、碧草接天、平野萬里,策馬飛馳、這就是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敖包相會》既有長調的悠揚開闊,又有短調的歡快齊整。藍天白雲,一曲高歌,聲傳十里;夜風薄霧,馬頭琴哀婉低回,細草無言。無論激揚豪放還是抒情委婉,無不帶著草原的自由和舒展。
攤開四肢,仰天躺在廣袤無際的草原上,你會想起《敖包相會》,音樂優美流暢讓你即使不能奮身而去、回歸自然,也能夠神遊忘形,享受草原的綠色無邊、空氣清甜。當嘹亮原始的歌聲在我耳邊回響,靈魂彷彿在遼闊的草原上四處飄盪,又彷彿來到了那片清澈的藍天下,看到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聽到一曲曲優美的情歌。啊!那是怎樣一個天堂般的地方!
5. 葫蘆絲版的經典電影插曲《敖包相會》,你不聽會後悔嗎
當然用F調了。
《敖包相會》是流傳極廣的電影插曲,五六十年代的人們,大多會哼唱的。
《敖包相會》的原曲定調就是F調,所以,如果用葫蘆絲來吹奏它,當然要尊重原曲的本意了。
6. 《敖包相會》歌曲誰是原唱
李世榮。
李世榮,1927年3月4日出生於長春,新中國最著名音樂家,從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的主題歌領唱開始,到1986年底離休,李世榮為200多部電影配錄了400餘首歌曲。
1927年3月4日出生於長春一戶普通的市民家庭。1944年,他畢業於偽滿中央國民高等學校。1948年,進入軍醫大學學習。
在他用工工整整的字體抄寫的《個人藝術總結》中這樣寫道:「我是生在舊社會成長在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從小酷愛藝術。雖然被人們公認為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但在黑暗的舊社會終不能得到發揮。」

(6)敖包相會哪個電影插曲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1949年,李世榮棄醫從文,被選調到剛剛成立不久的長影樂團,開始了他嶄新的藝術人生。前蘇聯聲樂專家瑪利亞對李世榮進行了嚴格的義大利科學聲樂訓練。
同時,李世榮還虛心向民間藝人李青山請教。不斷地探索、升華,李世榮的演唱領域得到拓展,終於形成了融科學化、民族化於一體的演唱風格。1962年,李世榮演唱了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插曲《懷念戰友》、《冰山上的雪蓮》、《高原之歌》,使他的演唱事業達到了巔峰。
1969年,因突發胃穿孔,李世榮不得不作手術切除了五分之三的胃。就在手術後還不到20天的時候,李世榮全家被下放到白城市鎮賚縣。在極端艱苦的生活條件下,李世榮依舊堅持早起練聲。在勞動休息的時候,李世榮站在田邊地壟上為身邊的鄉親們唱歌。
「文革」過後,李世榮將精力放到了音樂教學上,專心於為祖國培育熱愛歌唱藝術的新人,他的藝術生命再度煥發青春。
7. 《敖包相會》的原唱是誰呢
原唱是張振富、耿蓮鳳,作詞是海默和通福,曲是改編自曲調悠揚的蒙古族民歌。
8. 請問歌《敖包相會》是誰唱的
1953年《敖包相會》
1952年,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的電影劇本《草原上的人們》,而歌曲《敖包相會》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據影片編劇之一的瑪拉沁夫介紹,他將《敖包相會》的歌詞寫好後,著名的達斡爾族作曲家通福來到了他的故鄉呼倫貝爾大草原,根據海拉爾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創作而成。
後來好多人翻唱過,我聽過刀郎唱的~
9. 敖包相會 原唱誰
《敖包相會》原唱王樹理和吳秀雲。《敖包相會》是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插曲。《草原上的人們》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而成。這首歌流傳甚廣,電影中的原唱是長影樂團的王樹理和吳秀雲。
因該歌詞情真意切旋律朗朗上口,傳唱多年。翻唱版本非常的多,王潔實謝莉斯合唱版、刀郎版、卓依婷版,甚至於布仁巴雅爾與娜吉勒合唱的原汁原味的蒙語版等。

(9)敖包相會哪個電影插曲擴展閱讀:
歌詞
詞:瑪拉沁夫
曲:通福
演唱:刀郎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喲,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
我等待著美麗的姑娘呀,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喲嗬;
如果沒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兒不會自己開;
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喲,我心上的人兒就會跑過來喲嗬。
背景:1952年,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的電影劇本《草原上的人們》,在長春電影製片廠開拍,而歌曲《敖包相會》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
據影片編劇之一的瑪拉沁夫介紹,他將《敖包相會》的歌詞寫好後,交給了另一位編劇海默修飾潤色,兩人幾經切磋後,又拿給影片作曲——著名的達斡爾族作曲家通福看。隨後,通福來到了他的故鄉呼倫貝爾大草原,根據海拉爾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創作而成。
1953年,由東北電源製片廠(現長影)拍攝的電影《草原上的人們》上映,由王樹理、吳秀雲首唱的這首《敖包相會》也隨之飄向了祖國的五湖四海。
10. 敖包相會在電影裡面是誰唱的
李世榮 不過已經去世了